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亥革命时期女性报刊和女子参政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姿亚 《云梦学刊》2011,32(6):52-54
随着辛亥革命的胜利,知识女性们第一次掀起了由女性自己领导的、争取女子参政权运动的高潮。而1911年至1913年创办的女性报刊.其主要特色便是鼓吹女子参政。其中,《神州女报》、《女子白话报》和《万国女子参政会旬报》成为鼓吹女子参政的最有力的三大女性刊物。作为舆论鼓吹工具,女性报刊无疑推动着现实生活中女子参政运动和参政思潮的向前发展,不过,因时代的局限性,女性报刊对于女子参政的宣传鼓动作用有效,但也有限。  相似文献   

2.
辛亥革命时期三类回族进步知识分子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以报刊为平台的爱国舆论宣传.此时期他们的舆论爱国实践不仅对本民族意义深远,而且对当时的主流社会也产生了莫大影响,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爱国救亡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辛亥革命时期出版了大量的报刊,据有关方面统计,辛亥革命前后(1898~1917年)出版的各类报刊约千余种.这其中包括资产阶级革命派和改良派的刊物,内容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学、历史、教育、科技等诸多方面.这些报刊中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女性报刊.这为我们研究这一时期的思想史、文化史、妇女运动史及报刊史提供了极为珍贵的史料.本文拟对这一期间女性报刊进行研究,探寻它的起源、特点及意义.  相似文献   

4.
辛亥革命前夕,中国社会已形成壮观的自由思潮。依据阐释自由的侧重点与立足点、借重资源、实现方式的不同,思想界大致形成了三种自由观,即改良派的天赋自由与自由权利、革命派的民族自由以及无政府主义的平等自由。辛亥革命前自由思想的传播,促进了中国人思想观念的转变,为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发生作了思想准备,尤其是革命派的民族自由观是辛亥革命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刘兴豪 《云梦学刊》2009,30(2):83-85
维新报刊在其特定历史环境下,发挥了舆论先导的政治功能:维新报刊是政治变革的“喉舌”,是监督政府、议论朝政的舆论利器,向读者宣扬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有力地推动了维新运动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辛亥革命时期曾出现过妇女办报刊的热潮 ,创办的妇女报刊数量达数十种之多。此时期妇女办报活动具有明显的特色 :妇女报刊成为民族民主运动和妇女解放运动强有力的舆论宣传工具 ;办妇女报刊与创妇女团体紧密结合 ,以团体为阵地 ,报刊为工具 ;妇女报刊编者与作者合二为一 ,女报人、女作者、女社会活动家三位一体 ;妇女报刊内容丰富、涉及面广 ,文字浅显易懂。此时期创办的妇女报刊 ,既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又对近代中国民族民主运动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还为我们研究妇女生活史、妇女运动史、妇女教育史、新闻出版史以及社会发展史提供了详实而珍贵的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7.
“会党”为我国近代南方民间秘密团体之总称。深谙会党内幕的陶成章所著《浙案纪略·外传·教会源流考》载,我国民间秘密团体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谓“洪门”,一谓“教门”。其中的“洪门”,支派繁多,如三点会、三合会、哥老会、洪江会、孝义会等等,皆由天地会分衍而来。天地会又称三点会,取洪字偏旁“氵”为名,又称三合会,取“洪”偏旁“共”含有合之意。“会党”即指“洪门”一类。  相似文献   

8.
辛亥革命时期阿穆尔灵圭的政治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清亡民兴、新旧政权交替 ,蒙古民族也处于十分复杂的大历史背景当中 ,民族的生存命运与前途不仅是蒙古民族焦虑的一个问题 ,同时也是整个中华民族面临的问题。在这种历史条件下 ,阿穆尔灵圭作为地位显赫、具有影响力的蒙古王公 ,从他的政治立场出发 ,为王公贵族阶层的利益倡导并进行了一些政治活动 ,在影响袁世凯政府对蒙政策的制定上起了重要作用。无疑 ,当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 ,他的这种努力和尝试对维护蒙古民族的利益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19世纪末叶,在国内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及其《时务报》、《强学报》等报刊的带动影响下,湖南谭嗣同、后才常、熊希龄等维新人士陆续创办出版了《湘学新报》、《湘学报》、《湘报》等报刊,大力介绍西方新学和宣传变法,在两湖地区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反响。随着“戊戌变法”的迅速失败,中国的历史进入了辛亥民主革命准备时期。在这个阶段,极受维新报刊影响并步谭嗣同等湘籍报刊宣传人士后尘的陈天华(字星台,湖南新化县人),则以其风行一时的《猛回头》、《警世钟》和小说《狮子吼》等几部鼓动性作品,成为辛亥革命准备时期海…  相似文献   

10.
中国社会转型急需舆论宣传转变功能定位、丰富传播内容、优化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实效,传播中外先进的法治、伦理、政治文化,建构社会共享信仰和价值体系,弘扬公平正义等共享伦理价值,实现宣传与受众的利益要求、行动意志、价值目标、政治追求、思想认识的融合与同步,化解国家政治认同和社会文化认同困境及难题.  相似文献   

11.
《大江报》是晚清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的机关报,从诞生到被查封,三起三落,充满传奇与坎坷;以鼓动革命,推翻满清为主旨;风格独特,无所顾忌,敢于直言,成为革命报刊的先锋。该报以湖北新军官兵为主要宣传对象,深入军营,广泛动员,号召革命,为武昌首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近代社会转型带来的政治动荡中,报刊媒介在政治缝隙中存在着较多的发展空间,更容易在公共领域形成有力量的话语权,报刊舆论起到了政治动员,吸引同盟军,扩大社会基础的作用,并转化成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进而推动着中国跳跃式地跨过了西方国家历经数百年才能完成的近代化历程。  相似文献   

13.
我国报刊近代化是与半殖民地化相伴而生的,自列强用炮火轰开中国大门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我国报刊舆论主权如同政治、经济权利一样,严重丧失.中国近代知识分子深感报刊舆论主权丧失的痛楚,以及重建舆论主权的时代使命.他们冲破重重困难和阻碍,为创办一份真正替中国人说话的报纸而奔走.作为当时国人的代言机关,<时务报>的出现标志着近代报刊舆论主权的成功重建.北方的舆论阵地<国闻报>,在争取话语权方面表现出积极的姿态,做出不懈的努力.针对任何侵害中国主权的外报言论,该报决不保持沉默,与外报针锋相对.据理力争.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教育发生了根本的变革。在教育理念上以国民主义为指导 ,促进了共和新国民的培养 ;在教育体制上诞生了小学、中学、大学三级学制 ,为教育的近代化奠定了根基 ;在教育实践上建立了各种新式学堂 ,不仅小学、中学、大学有长足的发展 ,而且实业、师范、女子教育等都突飞猛进 ,成为中国近代新教育确立的基本标志。教育的近代化促进了辛亥革命的爆发 ;辛亥革命又推进了教育的近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15.
李爵勋 《南方论刊》2011,(10):12-13
伟大的中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三次革命高潮,是一次重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从几千年封建帝制转入民主共和的历史转折点。它在中国历史上有伟大的历史功勋,具有划时代的重大意义,影响非常深远。岁月悠悠,辛亥革命至今已经历一百年。面对我国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国家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的大好形势,回顾辛亥革命的社会背景和重要经过,  相似文献   

16.
渡江战役前后,国共两党除了在军事战场的对阵外,还在舆论宣传战场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角逐.党中央十分清醒地认识到这场舆论宣传较量在整个战局中的重要地位,为此毛泽东亲自挂帅,围绕国民党"和谈"阴谋和帝国主义干涉展开激烈的舆论交锋.渡江战役的实践证明,这场舆论宣传之战,在打击敌人、配合军事行动、确保战役顺利进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揭开了辛亥革命的序幕。革命烽火迅速向中华大地蔓延。内地各省纷纷响应,举兵"独立"。这一历史巨变,也震动了地处偏远、信息闭塞的内蒙古地区。在山西革命党人发动和影响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归绥、包头等地陆续爆发了反清起义,革命烽火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燃烧起来。  相似文献   

18.
邱若宏 《天府新论》2006,1(5):119-124
辛亥革命时期的科学思潮包含着多重轨迹:一是揭橥“科学救国”旗帜,颂扬科学伟大功能;二是提倡科技教育,主张推广实用技艺;三是宣传科学常识和无神论思想,反对宗教迷信和愚昧;四是以科学公理推导革命,强调革命为求公理。  相似文献   

19.
从事宣传工作的同志必须具备坚强的党性,要自觉的、坚定的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同时,也必须具备深厚的群众观点,一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一切从党和国家的大局出发,把实现最大多数群众的利益、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党性原则与群众观点是相互依存、高度统一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党  相似文献   

20.
西方国家一贯重视舆论宣传,在使用硬性手段控制宣传的同时,也侧重软性控制.如通过新闻发言人、政治人物的影响力以及传媒公司等手段实施有效控制.西方国家控制宣传的措施尤其是软性控制措施值得我们借鉴,这对于我们不断提高宣传管理水平、舆论引导水平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