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北部湾开放开发与桂台金融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展规划,为台商投资广西提供了重要保障。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重要的国际经济合作区,也为台商通过大陆进入东盟创造了便捷条件。台湾地区金融业发达,金融资本雄厚,而广西作为后发地区缺少的是金融资本。如果双方能够加强金融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将会实现合作共赢,造福两地人民。  相似文献   

2.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人才开发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爱先 《创新》2009,3(3):38-40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关键在人才,而当前经济区人才队伍存在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缺乏、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流失严重等问题。因此,必须创新人才开发思路,创新人才引进、选拔、激励等机制,促进人才资源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培 《创新》2008,2(1):59-61
要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形成经济发展新一极,首先应理顺行政区划与发展、利益与发展、和谐与发展三方面关系,从而将区位、港口、资源等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后发优势,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4.
略论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生物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存在产业结构层次低、破坏严重、污染加剧、管理混乱、法律法规执行效果欠佳、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与行为相悖等诸多问题,为此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建立、完善利益协调机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加强海洋生态环境教育和宣传,加强对海岸带的综合治理力度,确立大产业制观念,建立和完善信息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5.
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方向与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历史原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环北部湾区域目前仍属于经济欠发达的沿海地区,研究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有利于加速该区域的崛起。分析环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概况,在合作模式和合作方向上加强区域经济合作。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武威水利开发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仁  谢继忠 《社科纵横》2005,20(6):180-182
明清时期是河西走廊内陆河水利开发的鼎盛时期,不仅渠道数量超过前代,而且农田开发、经济效益等也都是前所未有的。本文主要对明清时期石羊河流域武威、民勤一带水利资源的开发及其特点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朱坚真  孙鹏  张力 《创新》2010,4(5):25-29
近年来,北部湾地区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法规和政策,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海洋生物科技研究有所进步,成果转化率大大提高;海洋渔业发展迅速,新崛起了一批龙头企业,创造出一系列名牌产品。但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取得成绩的同时,一系列问题也日益凸现,主要包括:海洋生物资源产业结构层次低、海洋生物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和海洋生态环境污染加剧、海洋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管理问题突出、法律与法规执行效果欠佳、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与行为相悖等。因此,应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8.
覃昊  王天维  冼衡森 《创新》2009,3(1):47-49
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的现状来看,要打造成为区域经济增长新的一极,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而这些优势的发挥需要政策作为中介来实现。政策创新作为有效把区域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政策手段,能破解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中的难题。提升区域竞争力需要开发政策创新资源,建立政策创新机制,把握好政策创新的自由度,利用多种创新力量推动开发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白积洋 《创新》2009,3(10):24-28
在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和次区域经济一体化正在不断加强。环北部湾经济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广阔的发展前景,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条件下,环北部湾(中国)经济圈各地如何加强相互联系,形成合力,进而提升该区域竞争力,成为值得深入思考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0.
谢沛善  段艳平 《创新》2010,4(1):30-33
目前,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进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区的功能定位和战略重点是金融支持政策的框架基础,经济区开发建设资金供需的突出矛盾更是实施金融支持的强力依据。综合地利用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以及区域内外的各种金融资源,同时根据经济区不同的开发建设阶段以及特定产业(项目)的特点来架构设计的金融支持制度安排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建设金融支持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张平 《创新》2008,2(4)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准实施,标志其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推进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既关系到广西自身的发展,也关系到国家整体发展。开发必然会给生态环境带来影响。以渤海湾区域开发带来的环境问题为镜子,加强区域政府协作及立法,建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一体化决策机制,开展区域战略环评,加强部门协作,基础设施建设与科学研究并举,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以及处理好区域经济发展与区域环境保护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孙学光  董实忠  陈进 《创新》2009,3(3):33-37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南宁作为北部湾经济区的核心城市,已经具备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条件。通过打造一个开放式的区域性金融市场,促进北部湾地区开放,以开放带动开发,推动北部湾经济区大发展。  相似文献   

13.
物联网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特色农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胜跃 《创新》2011,5(5):71-73,127,128
特色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途径。物联网是近几年信息科学研究的热门领域,其应用研究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物联网在特色农业中的引入与应用,将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特色农业生产、运输和销售产生深远影响,它将确保特色农业产品质量安全,解决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综合经济效益,从而引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谭滟莎 《创新》2009,3(6):37-39
环北部湾地区海洋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这是环北部湾地区的文化优势所在。铜鼓是我国南方古代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历史文物,它是一种综合艺术品,集多种文化元素于一身,因而铜鼓文化研究极具多元性、综合性与代表性。  相似文献   

15.
管理年 《创新》2008,2(2):5-16
当前,由于国际国内环境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新机遇和新挑战。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也同样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概括起来就是"七有"和处理好"十大关系"。为此,应解放思想,着力创新,重点推进"六大体制"改革,即: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着力构建科学合理的经济区管理体制;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设,着力打造灵活高效的投融资平台;深化国有经济改革,着力培育充满活力的市场微观主体;健全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立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体制机制,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着力拓展开放合作新空间。  相似文献   

16.
姜磊 《创新》2009,3(8):40-42
近年来,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迅速。与此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不断上升、大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以及一批大型项目的落实对北部湾经济区的能源供应提出了挑战。从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和新型能源等方面来考量北部湾经济区的能源供应问题可以发现,多方面充足的能源足够支撑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发展对能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张可云 《创新》2007,2(2):26-32
建国以来,中国的区域战略经过了五个阶段的转变,目前已经进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阶段。加强区域合作,克服区域冲突,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环北部湾区域的发展与合作对提升中国的整体竞争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分析中国区域战略变迁过程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内容、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背景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所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讨论中国区域经济合作的未来方向和关键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的关键与方向,泛北部湾区域经济合作应该置于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框架中,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北部湾地区首先需要加强内部合作,才能在国际合作中提升自身的竞争实力。  相似文献   

18.
钟启泉 《创新》2007,1(5):5-10
在泛北部湾区域合作全面推进形势下,广西在新一轮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区域布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按照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政策"来建设北部湾新区,探索北部湾新区的运行机制,这是当前广西开放开发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9.
许树沛  韦华禄 《创新》2009,3(2):46-48
加快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重点工作之一是必须加快发展海洋经济。海洋专业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广西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广西高校有责任、有义务、有能力承担起培养海洋经济高层次专业人才的任务。广西高校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经济开发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广西高校要把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作为战略切入点,采取平台战略、柔性战略等战略措施参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海洋经济开发。  相似文献   

20.
许芳霞 《社科纵横》2009,24(11):34-36
本文对农业多功能开发的意义、特点及应当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