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 中国文化以儒、道为根柢,中华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与智慧表现形态集中体现于儒、道思想文化之中。中国古代哲人即无不出自儒、道两宗或濡染两者之间者。魏晋以后,随着佛教思想的传入,促使中国哲学形成三教并存互补的局面,民族思维方式与智慧表现形态亦愈益丰富而多样。另一方面,作为民族智慧结晶的又一种形态,中国古典诗歌以其悠久的传统、精熟的技艺不仅在文苑中独领风骚,而且深涵宇宙、历史、人生之思索与  相似文献   

2.
1 中国,我们古老的东方之邦,素有“诗国”之称。在世界文学的格局中,汉诗,特别是其抒情诗,一直有它独特的艺术传统。现代美学与形式批评认为,感性形式及其内在结构是文学艺术的生命,独特的文学形态必然含有独特的本文形式结构。从这一角度看,中国古典抒情诗的艺术传统不仅只是内容的,同时亦是形式的。 此处所谓“形式”,并非单指文学的语言工具和表现技巧,而指作品本文的整体结构形态。它一般可区分出三个相互联系的层面——语言体式(可再分为语音组合、文法关系两个层次)、语象世界(语言形象世界)和语义体系(功能层面,其存在方式依赖于前两者)。特定的结构形态总以特定的结构法则作为存在的标识。文学本文的每一结构层面都有独立的构成要素,它的基本结构法则(或称形式规范)即存在于这些要素的特有组合方式及其表意功能中。按照这一理解,汉语抒情诗历来都自有一套完整的基本形式规范,它们所造就、维系的本文结构方式,乃是中国诗歌传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或一种文化中最本质的特征。儒家文化与基督教文化是两种各具特色的文化 ,两者在思维方式上具有不同的特征 :从根本上讲 ,儒家文化的思维方式是一种主体思维 ,它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都是人这个主体 ;而基督教文化的思维方式则是一种关系思维 ,它思考的起点与终点始终离不开人与上帝的关系。一、本体论 :天人与神人儒家的本体论从天人合一的思想出发 ,认为天道是宇宙的本体 ,但天道必然实现为人道 ,由人道来体现 ;天道归根到底是说明人的 ,是内在于人这个主体的。从五经时代儒家就已经出现从人的主体角度审视天的思想 ,例如…  相似文献   

4.
鲁迅从青少年时代开始逐渐形成了多元的中国观,即中国是一个价值时间和价值空间形态迥异的复合体。在这幅关于中国的知识图谱中,占据比重最大最多的,是鲁迅在留学和回国特别是参与新文化运动后,以来自欧西的现代性思想和价值观为参照形成的多元中国观。鲁迅的思想和思维方式,除了以往所言的反封建思想革命的镜子或鲁迅有一种历史中间物意识并外化为其小说创作外,还有个鲜明特点,即鲁迅的反传统或反封建思想在运思之际,往往把要批判否定的属于落后封闭的传统思想文化和道德,赋予某种或某类空间化特征,换言之,将一种物化的空间事物附着于所批判否定的传统思想文化之上,如铁屋子、老房子、陈年流水簿子、祖传老屋和荒村等,这构成了鲁迅独特鲜明的思维特征,并贯穿和渗透在他的小说文本中,形成鲁迅启蒙主义小说创作的一种叙事模式和文学装置,这也是历来的鲁迅研究未及发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张国启 《江汉论坛》2007,1(1):15-19
中国传统的修身理论是建立在性善论基础上的非宗教性文化形态,从动态上看,它是人们以特定文化形态进行自我启蒙、自我规范、自我完善的理性主义活动;从静态上看,它是个体在追求理想人格和社会和谐秩序过程中呈现出的精神境界和生活的状态.修身是整体主义思维方式在人们生活世界的展开.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研究传统修身理论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开发其现代价值,为实现人的自由个性和社会的和谐秩序服务.  相似文献   

6.
王勤田在《理论与现代化》今年第3期上撰文指出,真正的传统是个发展的、开放的体系,它联系着历史和未来,并具有某种世界意义。 他认为,传统作为一种文化,是被特定的人类群体长期认可的思想、习惯、心理、价值、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它通过人的文化价值取向和生活规范,维护正常的社会活动,是特定人群在社会建功机制的精神力量和文化保证。优良的传统精神,表现了一种积极的价  相似文献   

7.
阴阳思维是中华民族传统思维方式之一。我们的祖先很早就从事物对立的两端、两方面、两部分,解释复杂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把握事物变化的规律。阳阳思维是一种抽象的理性思维。它作为一种方法和工具,成为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理论的框架与模式,在中国历史上起过重大作用。这种思维模式包含着阴阳思维、对应思维和辩证思维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一种思维方式的形成必然与该时期的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文化转型,随之而来的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本文认为,传统思维方式的转变应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与全球化发展相适应,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形态和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9.
苗怀明 《河南社会科学》2012,20(2):79-84,107,108
就中国传统小说、戏曲的传播、接受而言,中国本土之外的海外华人无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文化群体,他们既是接受者,又是传播者。这种传播和接受伴随着华人移民海外的步履而展开,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各个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它还参与了海外华人文化的重塑。对中国传统小说、戏曲的译介,不仅满足了海外华人了解本民族传统文化、延续文化薪火的愿望,也使中国文化在世界各国更为广泛地传播。在对传统小说、戏曲的研究中,海外华人学者是一支独特的学术力量,他们的研究成果颇多可借鉴处,与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形成一种有益的互补。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层结构,它是打开中国历史和现实之谜的钥匙。本质上,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实践活动方式的内化,是已经认识到的并内化于中华民族思维中的文化积淀层。在现代,认识中华民族自身的传统思维方式,能促使我们在自身特色的基础上走向现代化。本文试图从思维框架、思维模式、逻辑推理方式、分析方法以及思考方式等五个方面,来分析和解剖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以便抛砖引玉,引起学术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哲学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传统哲学博大精深、内容极为丰富 ,它有中国特有的思维方式、理论形态、价值取向、精神意境和语言风格。我们哲学思维的个性 ,也就是我们哲学理论的价值。我们的哲学并不仅仅是我们的 ,它也是人类共有的精神财富。在对待中国哲学的问题上 ,总有许多人为的框框限制我们的思想。我们研究中国哲学就应该从中国的历史情况和特有的文化形态出发 ,按照中国的思维方式去理解中国的哲学传统 ,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中国的哲学精神 ,理解中国哲学的特有价值。中国哲学的价值 ,主要就在于思维的独特风格和理论的特有意境。发扬中国哲学的传统 ,认识这一点是最为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绚丽之美是美的一种特殊的形态,它既不属于优美,也不属于壮美,而是一种独立的美学形态。由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阴阳刚柔观念的影响,现代美学研究只承认美的两种形态,而贬抑甚至排斥这种美的独立的地位和价值。这是因为受到儒、道、墨、法等思想派别影响的结果。对绚丽之美的追求,渗透在宗教、伦理和日常社会生活中,表现为一种独特的审美心理和习惯。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中国叙事文学传统进行了综合考察,指出:中国叙事文学基于圆形思维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与西方叙事文学在观念、结构、表现方式诸方面有许多不同;这种潜隐的圆形结构对应着中国人的审美理想,具有广泛丰富的适应性和包罗万象的生活涵容力。以这个动态的圆为逻辑起点,中国叙事文学或截取圆形运行的片断,或捕捉众圆的交叉点,为正文叙事提供丰富的参数叙事。阴阳两极是圆形结构运转和破毁的内在驱动力,它们的空间位置有相离相对、相接相间、相含相蕴、相聚相斥四种形式,为叙事操作输入对立、冲突、中和、转化的活力。同时,圆形结构和阴阳互动的方式,决定了中国叙事作品采取流动的视角,并具有流动多端和层面超越的特点。  相似文献   

14.
一、中国系统思维略说思维方式是心理结构的外化,是一个民族在发展过程中恒定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思维趋向的综合表现.因为各民族都有着特殊的历史文化传统,所以其思维方式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社会文化传统是一种巨大的趋向稳定的力量,它给思维结构以及思维方式打上了鲜明的民族性特征。”①并且,某种思维方式一旦形成,它就有着极大的驱他性和渗透性,它制约、影响着一个民族的科学、文化、艺术、哲学、法律等各个领域,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判断和行动的方式和途径。另外,思维方式还有着极强的继承性和守常性,故而它被人们一代…  相似文献   

15.
《文史哲》2010,(5)
在古代叙事文学中,以民族冲突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往往随着情节的发展,初始构置的民族矛盾渐趋淡化,汉民族内部的忠奸斗争逐步上升为作品表现的主要内容,形成了一个作品内在结构由民族冲突向忠奸斗争转换的独特文学现象。这一现象在明代中后期特定历史阶段的通俗文学创作中得到了较为集中的表现。这一现象的结构功能在于彰显和强化作品的忠奸斗争,文化意义则在于体现了中国古代知识分子从政治伦理角度理解、说明历史文化现象和社会政治生活的传统思维定势。这种传统思维定势累积深厚,其认识论基础是汉民族的道德自省意识和仁政思想传统、"以德怀远"与攘外安内的史传传统、内敛固本的社会发展意识。我们在今天分析这一现象,应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立场,对传统的忠奸斗争持有更为全面、正确的认识,应特别重视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评论中体现进步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16.
林语堂以闽南乡土文化为起点,在西洋文化道路上长跑,在中国传统文化基地上竞走,以建设性、向前看的姿态,广采博取,用自己的生命形态推动中国文化特殊转型,成为宽容谦卑、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和文化巨匠。林语堂反复强调自己的"闽南人"身份,对闽南文化表现出强烈的价值体认,并以自己独特方式推动闽南文化向世界传播,提升了闽南文化的知名度,扩大了闽南文化的影响力,为宣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7.
再论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华民族精神是高次元的中国文比传统、既是传统,就有个现代化问题,即使是近代传统也不例外。因为在中国.近代化就是早期的现代化,要适应时代的需要,它必须继续向前演进和发展,即必须要进一步地现代化。从义化的结构看,中国文比传统叶分为两个层次:一是低次元的中国文化传统,是指中国文化结构中的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二是高次元的中国文化传统,是指中国文化结构中的心理层面,包括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等,中华民族精神就是指的这种高次元的中国文化传统,由于它是中国人文化的深…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采,随着改革的深入,中国大地上兴起了一股反思传统文化的热潮。笔者认为,作为文化深层结构的传统思维方式更有深入探讨的必要。 一 思维方式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主体相对稳定的“逻辑框架”,是人类思维赖以进行的样式或模式。这种模式是人类各个认识阶段认识成果的结晶,是人类在长期认识和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实践中形成和凝聚起来的。它是时代精神精华的理性升华和凝结。  相似文献   

19.
诗性思维不具有清晰的、严格的逻辑形式,它是一种与知性思维异质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总体上蕴含着诗性思维方式,从而带有浓厚的诗意化特征。诗性思维的产生与汉字的特质具有内在的关系。诗性思维在作为中国文化深层内核的中国传统哲学中有其突出的表现,由此决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科学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  相似文献   

20.
价值世界的凸显与哲学思维方式的当代转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方式展现的是哲学一种独特的视角,在不同的视阈下,哲学的对象世界就会呈现出不同的意义.本文立足于哲学的价值论转向来研究哲学思维方式的当代转换,从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起点——价值世界的凸显——到价值哲学的真正形成,展现了新思维方式诞生的过程,并论证了这种新的思维方式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