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的最早提出者是党的理论家张闻天。其后,毛泽东给以科学的定位,从而使党的文化纲领正式确立。党的文化纲领经历了一个从四维性到三维性再到四维性的历史变化。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是中国先进文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成果的理论概括,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建构提供了借鉴和启迪,它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外集体智慧的结晶。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走出了一条马克思主义文化中国化的成功之路,找准了共产主义先进文化思想与中国社会发展客观要求之间的结合点和结合方式,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一元化和主导地位,以“综合创新”作为科学方法论,坚持文化为政治经济服务,为不同时期的历史任务服务。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文化与社会主义文化有不可分割的联系.通过对这两者关系的分析,既可以反映出新民主主义文化的进步性,又可以揭示其历史的局限性.新民主主义文化具有历史的进步作用.作为无产阶级领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具有社会主义因素,是可以通向社会主义的,它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母体,社会主义文化孕育于新民主主义文化.但新民主主义文化在当时是被当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来打造的,它带有明显的政治功利性,它极端地强调为阶级斗争服务,为工农兵服务,忽视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这决定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必须自我扬弃或与时俱进,才能顺畅地通向社会主义,才能孕育出健康的社会主义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文化由于延续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模式而遭受的挫折,进一步证明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存在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是我国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是党的新民主主义总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纲领,在坚持和继承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基本精神的基础上,又突出了时代特色,并赋予它新时期的时代内涵,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四有”公民为目标,发展“三个面向”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纲领  相似文献   

5.
与中国近现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意识的发展状况相对应,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艰难的历程。这一进程可分为四个历史阶段:五四时期为文化大众化的开端时期,主要表现在对文化向社会基层靠近和普及的倡导与宣传;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30年代前期开展的面向工农群众的乡村教育运动和文艺大众化运动,使文化的大众化开始走向实际;30年代后期到40年代初形成文化大众化的思想理论,文化大众化的实践也更加广泛和深入;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文化大众化的发展有了进一步的深入,但在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中遭受一些挫折。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论新民主主义文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思想进行了梳理、着重阐明了以下几个问题:新文化与新经济、新政治的关系及革命文化工作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中的作用;现代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特点与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地位;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及其内涵;正确对待中国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对新民主主义文化建设的意义;造就革命文化工作队伍与建立文化工作的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7.
新民主主义文化精神以五四精神为源头,历经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直至西柏坡精神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和鲜明时代特色的民族文化精神。新民主主义文化精神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成为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并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历史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8.
旧民主主义文化纲领终结的历史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民主主义文化纲领具有消解狭隘的种族主义思想,初步认清帝国主义侵略的概念、强调民主政治制度与意识的互动关系、强调用科学文化知识改造国民性格的历史进步意义.但它无法用科学的理论分析民族与阶级、帝国主义侵略与西方先进文化、民主意识与阶级意识、科学文化与阶级斗争的关系,因而无法打破帝国主义奴化思想与封建主义复古思想的反动同盟.  相似文献   

9.
企业文化纲领是企业内隐文化和外显文化的描述,是企业制度规范化系统。它是企业文化意义符号,构建企业文化管理的基础,是法行为激励机制。企业文化纲领是我国企业实现文化转型和克服企业文化误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历史角度考察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认为它产生于"五四运动"前后激进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法难,经过"科玄之争",反对"全盘西化论"和对"中国本位文化"的回应,形成了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由历史经验得出:中国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综合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1.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与其他权力监督相比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但发挥的实际效能却相对较低,尤其是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主党派及其成员开设的微博、公众微信数量少,通过这些新媒体所发挥的民主监督功能较弱。在新媒体环境下,民主党派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民主监督的渠道,提升民主监督的实效性,为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民主新路”的理论与实践,是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早期探索,这一探索在借鉴和吸收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民主思想及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精华的基础上,又创造性地超越了传统民主思想。这一探索奠定了我国政治建设和政治发展的基础。由于历史和现实状况的种种制约,其探索仍然存在着种种历史的局限,有一些教训需要我们认真汲取。  相似文献   

13.
牛田盛 《南都学坛》2008,28(5):111-11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为什么突然从新民主主义转向社会主义,对此学界有"策略"说、"社会结构变迁"说、"苏联影响"说等代表性观点。实际上毛泽东转向社会主义是"多因决定"而非"单因决定"。其中,总结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实践经验是毛泽东转向社会主义的关键性原因。那种认为毛泽东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转变中染上民粹主义色彩的观点,显然夸大了毛泽东个人主观因素在这次转变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它推翻清政府之统治和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并打击帝国主义在华之侵略势力,为以后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其失败的经验教训还给中共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形成,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思想材料。  相似文献   

15.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是新民主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特征是保护和利用一切有利于国计民生的社会生产力和社会组织形式,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物质基础。由于对资本主义认识的误区,这个理论被放弃,导致新民主主义社会形态的匆匆结束,为以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的实践,造成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整体上受到了西方现代性的入侵。在经济政治制度、知识体系、价值信仰方面产生极大的变化,农村文化遭遇到严重的发展困境,其中西方政治文化引发的嬗变,传统文化改良的不彻底,使近代农村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农民“武化”严重、公权力失信、被主流社会阶层边缘化等一系列问题。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农村传统文化在内容上的相通之处,使之有效的锲入了农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领导下,农民成为了革命的主体与中坚力量,并最终成为影响近代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过程中经历了长期而又艰辛的探索,从早期主要强调民族自决权和联邦制,到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民族理论的多样化发展,再到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最终确立。党对于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完善的,充分体现了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8.
新民主主义社会与“过渡时期”虽然都是属于过渡性质的社会 ,它们的发展前途都是社会主义 ,但是它们之间还是有根本区别的。如果混淆两者间的区别 ,把新民主主义社会等同于“过渡时期” ,势必导致在“什么是社会主义”问题的认识上产生误导 ,即 :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发展就是社会主义所有制的建立和发展。从而也就在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 ,产生了一系列忽视客观规律的左倾错误。历史的经验教训同样是宝贵的财富。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时期 ,社会主义在中国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9.
论新民主主义理论的双重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将中国社会发展特定历史阶段的现实要求与共产主义理想的价值追求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使共产主义理想能够成为引领和指导中国社会发展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思想指南和精神动力,是中国共产党人一直面临的最重要的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心问题。新民主主义理论科学地构想了中国社会发展和中国革命的宏伟蓝图,具有现实与理想的双重维度,一方面向下直接根植于中国社会现实状况,另一方面向上与共产主义理想保持密切联系,集中地体现了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现实之间的合理张力。  相似文献   

20.
财物贿选,宗族势力影响,黑恶势力滋长,“半拉子”民主选举渗杂农村民主选举过程,致使农村民主选举制度嬗变,给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基层反腐倡廉工作、和谐农村建设以及当地健康乡风民风的形成带来极大危害。提出重构农村基层民主选举政策,针对农村基层不同的具体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新生代”村干部选拔机制,从大中专学生、乡村经济精英、下派干部、技术骨干中选拔村干部,从源头上预防村干部腐败,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