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灾疫伦理学所探讨的根本内容,是如何为当代灾疫防治和灾疫后重建提供全新的伦理认知、伦理人性和伦理方法论;为此,它所必须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灾疫制度重建。在此基础上,灾疫伦理研究展开为时间和空间两个序列:在时间序列上,灾疫预防伦理研究、灾疫预警伦理研究和灾疫后重建伦理研究构成其基本内容;在空间序列上,灾疫生态环境伦理、灾疫生命伦理、灾疫生境-家园重建伦理、灾疫康复伦理和灾疫教育伦理,此五者构成了灾疫伦理学的完整表述。  相似文献   

2.
灾疫行为是灾疫研究的直接问题对象,它现实地展开为灾疫场境中的社会行为,因而有待灾疫社会学的诠解。生命安全和健康问题是灾疫行为最切近的要素,由此灾疫医学构成了理解灾疫行为的又一维度。对灾疫医学行为的理解,最终须借助灾疫医学伦理研究。国内学界对医学道德原则的界定、尤其是对灾疫医学行为的伦理反思,可能启迪灾疫伦理学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3.
灾疫伦理学是对当代存在危机与生存风险的应对之学,它诞生于对生成当代频频爆发的灾疫之最终人为因素的伦理检讨。灾疫伦理学就是引导当代人类重建生态理性生存方式,通向“人与天调”之未来世界的桥梁。灾疫伦理学必须为灾疫防治和灾疫后生境重建与家园重建提供伦理方案。所以,理性审查灾疫伦理研究的生存背景、伦理目标、认知视域和探究方法,成为灾疫伦理学构建的奠基问题。  相似文献   

4.
灾疫文化是人类应对灾害和疫病而创造出来的自救文化,它伴随人类始终,构成人类文明的持续不衰的动力。当代地球失律和气候失律,导致灾疫失律,即灾疫的日益全球化、日常生活化和治理的日常政务化趋势,迫使灾疫文化研究必然兴起,并以重建生境和生境主义文明为根本目标。围绕此一目标要求,灾疫文化研究必须探讨当代灾疫失律的自然机理和人力机制,揭示"自然、生命、人、社会"共在互存、共生互生的生态逻辑和限度生存的世界原理,探索生境主义道路,构建生境主义价值体系,以为在全社会范围内展开生境主义的灾疫启蒙教育提供认知、思想、智慧和方法资源。  相似文献   

5.
从伦理社会学入手构建三级导向的当代灾疫预警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灾疫日益全球化和日常生活化的当代社会,重建与时俱进的社会化灾疫预警方式和灾疫预警体系,成为卓有成效地展开灾疫预防的关键环节。当代灾疫预警必须从人出发,以“生命重于一切”和“生命价值高于一切”为根本价值诉求,遵循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伦理原则,以灾疫情事实本真真实和全民问责为基本内容,创建并不断完善以专业·政府·公民为三级导向的灾疫预警体系和“灾疫情高于一切”的畅通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6.
东汉疫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汉疫灾主要发生在王朝初期与后期,春季发生的可能性较大,夏季发生的可能性最小,一年当中正月发生的可能性最大,具有明显的连续两年发生特征。京师洛阳、扬州会稽等地是疫灾高发区。疫灾成因复杂。疫灾是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因素之一,黄巾大起义与疫灾关系密切,医学在对抗疫灾的过程中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当代灾疫问题已经不是纯粹的自然现象,而是融入了更多人为的因素,它是由工业文明以及由创造工业文明的人所造成.灾疫防治的伦理学思考正是立足于人,寻求人的生命与自然宇宙的律动规律,明晰人在宇宙中的地位.文章试图从灾疫防治的伦理学检讨、灾疫防治的伦理学依据、灾疫防治的伦理行动方案.探究人类在灾疫防治中应有的伦理行动.  相似文献   

8.
清朝前期(1644~1839年)湖南境内发生的生物灾害主要为虫灾和疫灾。虫灾以危及稻麦的蝗灾为主,疫灾既有危及人体的瘟疫也有危害耕畜的牛瘟,对社会生产生活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作为新型网络底层架构技术的区块链已经开始应用于社会治理领域,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新的着力点。人类面对灾疫的实践活动既是社会非常状态下的治理活动,又是道德意志驱动的伦理实践。区块链技术因其具有多维价值特征与灾疫治理的伦理目标高度契合,有望为现有灾疫治理体系进行赋能。同时,作为一项新兴的技术手段和灾疫治理架构,区块链赋能灾疫治理的伦理风险在于其可能超越了治理活动的边界。因此,需要警惕区块链技术对灾疫治理可能存在的价值偏离。  相似文献   

10.
古代湖南除水、旱两大自然灾害外,主要的灾种还有虫灾、风灾、雹灾、冰冻、地震和疫灾,都对社会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  相似文献   

11.
再次发生SARS疫情的情况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义评估SARS疫情状态的标志性参数,给出对SARS疫情发展进行预测的统计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再次发生SARS疫情的情况进行模拟分析,指出社会公共卫生体系把握应对时机的基本期限。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只要坚持采取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的措施,完善发烧排查的制度,就完全有可能把SARS疫病的流行趋势遏止在萌芽状态,从而避免再次出现恶性的疫病流行过程。  相似文献   

12.
面对 SARS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华北工学院党政领导高度重视 ,科学决策 ,及时采取多种有效措施积极应对 ;校医院全体医务人员依靠科学、群策群力 ,积极进行各种有效防治 ;广大师生员工同舟共济 ,严防死守 ,使我校在遭受SARS严重威胁面前化险为夷 ,保持了零的记录。这次 SARS的流行与传播 ,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人与自然的斗争是长期的 ,我们对传染病的防范意识不能淡化 ,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的主导思想。  相似文献   

13.
最近非典型性肺炎在我国猖狂蔓延,我国政府的危机管理制度正在经受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这次非典危机充分暴露出了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制度存在的缺陷,我们必须抓住这个契机,进行政府危机管理制度的创新,以不断提升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4.
突如其来的非典型肺炎事件给中国新闻传播媒介带来严峻考验.非典前期中国传媒基本处于"失语"状态.党和政府4月20日采取了果断措施后,中国传媒才回归"自我",担负了自己的责任.只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建立政府与媒体良性互动关系;才能经受危机考验.知情权和新闻政策的调适等是非典事件给中国传媒提出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指出SARS的传播与防治凸现社会复杂系统的特性,在战胜SARS的过程中使系统不断演进和完善。SARS对全球社会系统的冲击说明,在当代,我们应运用人、社会与自然统一的生态思维来思考各种问题,才能认清问题的本质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当前防治SARS的斗争中,则要建构政府主导的控制系统,包括实施危机管理、进行系统控制和形成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6.
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范围不只是局部的,一定意义上也是全局的;程度尽管难以准确估计,但恐怕不能低估;性质是有正有负的,但负面影响肯定大于正面影响;时间可能是短期的,也可能是长期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SARS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容低估.消除SARS对经济的负面影响需要政府和社会更加广泛、艰苦的努力和更具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SARS疫情的状态评估和预测建模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从定义SARS疫情发展状态的标志参数出发,给出对疫情发展过程进行阶段划分的基本方法。按照这些标志参数在各个阶段的取值,可以分析SARS疫情从爆发到衰减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讨论新增病例数量和留院治疗人数进入收敛状态的基本条件,并给出预报有关地区达到WHO解除疫情警报的时间的方法。论文以香港和北京的数据为例,验证了所研究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同时,对北京解除WHO旅游警告的时间进行推测。  相似文献   

18.
一场罕见的“非典”疫情袭扰着我国。在这场灾难中,有关部门的官僚主义做法客观上导致了它的蔓延和延误了对它的防治,在人民群众中间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人们对行使知情权的需求和政府信息公开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信息公开法》也呼之欲出。  相似文献   

19.
对非典的伦理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突如其来的非典带给我们巨大的心理冲击和健康威胁,同时也带给我们许多值得反思的问题.从这次非典事件看,道德的作用对于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最近几年,非常规突发事件频频发生对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研究非常规突发事件对金融市场的冲击有利于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意识,规避非常规突发事件带来的风险。利用ARIMA模型研究了SARS事件对股票市场收益率与债券市场收益率的影响。通过建立ARIMA模型,利用该模型对SARS事件期间的股票市场收益率和债券市场收益率进行预测。预测结果发现,在SARS事件发生期间,上证指数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差值大部分都为负数,而上证国债指数的实际值与预测值的差值大部分都为正数。实证结果表明,由于存在投资者的安全性转移行为,SARS事件对我国股票市场产生了负向冲击,对国债市场产生了正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