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践存在论美学并不是直接受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影响提出的,而是最初受海德格尔的启示,启发和促使我们重新学习和发现了由于种种原因长期被遮蔽的马克思实践观的存在论维度,在马克思存在论思想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美学构想。虽然在马克思存在论思想的探索中,我们与某些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观点有某些相近和相通之处,但是被董学文先生贴上西马化的标签是不妥当、不科学、也是不准确的。  相似文献   

2.
董学文 《河北学刊》2012,32(3):83-87
马克思对本体论的研究,并未采取本体论和认识论相对立的方法。故把"实践"、"存在"、"此在"等当作本体,把马克思的实践观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相结合,使本体发生"生存论转向",是违背马克思主义美学原则的。  相似文献   

3.
论实践存在论美学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观继承了蒋孔阳的实践创造论美学思想,充分肯定了叔本华、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人在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方面的功绩,并受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等人的启发,从存在论维度理解和阐释实践范畴,建构以实践存在论为基础的本体论美学,突破了传统认识论的束缚,用生成论取代现成论,超越了二元对立的认识论思维方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实践存在论美学观.与李泽厚等人的实践美学观相比,实践存在论美学观在对实践范畴的理解、人的个体性和自由性以及美学研究逻辑起点等问题上均取得了重大突破,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实践美学,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美学,具有重要的价值.董学文等人对实践存在论美学观进行政治化批评,否定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唯物主义性质,是不符合实际情形的.  相似文献   

4.
在马克思哲学的解读中超越知识论与存在论的二元对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哲学当然不可能是近代知识论意义上的哲学 ,但如果由此而认为海德格尔式的存在论是对上述这种知识论进行超越的惟一途径 ,并进而把马克思哲学往海德格尔的哲学维度上拉 ,那就很容易忽略马克思哲学在超越近代知识论时所采用的独特理论路径的重要意义。科学认识论就是这种独特的理论路径 ,它不仅克服了海德格尔式的存在论想要克服的近代知识论的局限 ,而且还避免了存在论哲学本身所具有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缺陷性  相似文献   

5.
祝薪闲 《理论界》2020,(5):5-11
晚期海德格尔曾在三天讨论班中断言,马克思的存在论达到了虚无主义的极致。将该论断置于海德格尔思想发展的全部脉络之中加以考察可以发现,晚期海德格尔对马克思历史存在论的断言与其在较早时期提出的观点具有显著的一致性,是其对马克思历史存在论的定论。在海德格尔看来,马克思哲学虽然具有"历史的维度",但是依据马克思关于"人""劳动"等诸命题的讨论,马克思哲学依然只是主体性哲学之一种。为了有力地反驳海德格尔的上述主张,深入诠释"对象性活动""生产实践"等核心概念在马克思哲学思想体系中的内涵就变得必要起来。而这种反驳与诠释同时将为我们敞开一条恰切理解马克思历史存在论的路径。  相似文献   

6.
物质本体论和精神本体论都是传统本体论,存在论的译名并非仅仅是名称的转换,而是哲学观念的根本变革,标明和提示着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区别。实践论是存在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的统一。它在实践的基础上统一了科学与价值,实是和应是。马克思实践观的人文关怀和价值维度就是马克思的人本主义。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学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存在论、社会(历史)认识论和实践人本主义三位一体的实践论。  相似文献   

7.
刘凯 《兰州学刊》2010,(5):178-180
美的规律的研究历来是马克思美学研究中一个重要问题。文章尝试以马克思实践观念为切入点。从存在论的视角重新解读美的规律,探察马克思美学思想中所蕴含的存在论维度,并在此基础上思考马克思美学思想的当代意义,为当代中国美学建设提供借鉴和参照。  相似文献   

8.
季芳 《云梦学刊》2010,31(3):96-99
陈诚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如何中国化——兼评“新实践美学论”》一文中,主要对当前国内实践美学研究提出了以下几点质疑:一,九十年代以来的新实践美学.盲目套用西方现代理论。“是将胡塞尔的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和马克思的实践观混合形成的一种四不像。”二。新实践美学对“实践”层级的划分.将“实践”泛化。“实践的层次划分赋予了人的内在心理和精神意识以实践的功能和实践的向度,事实上是脱离的马克思主义的物质本体论和实践观,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存在论研究是一个核心领域。依照时间顺序,马克思主义存在论研究大体产生了三种类型,分别为物质本体论、实践本体论和生存论。在现代西方哲学界,海德格尔创立的存在论实现了存在论传统的现代转向。但是,后期海德格尔为了避免形而上学的误解,放弃了存在论。在他之后,西方哲学界的存在论研究趋于停滞。对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而言,既然已经承认马克思的思想具有存在论维度,就需要将这方面的研究继续推进。我们要反思现有的三种研究方式,并在批判地分析海德格尔思想转向的基础上,阐明生存论研究方式向历史存在论研究方式的转向。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海德格尔存在论思想中容易引起误读的两个问题入手,通过简要的分析认为海德格尔的存在不是抽象的过程,此在作为存在的守护者并没有遮蔽非此在的存在者的存在,并进而认为人生在世的存在论维度作为美学研究的哲学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11.
在<现象学的基本问题>中,海德格尔对康德实践哲学的存在论解读主要聚焦于对其敬重现象的阐释.他认为敬重这一特殊的情感是自我领会、自我揭显的一种卓越样式,而康德却没有把这种自我领会(自在目的、行动)的存在论含义揭示出来,海德格尔深化了康德道德自我的存在论意义,并且从存在领会的生存实践层面分析了人的本真生存,恢复了康德主体伦理学的实践特征.海德格尔的存在论和康德的伦理学在敬重这一概念上得到了充分的融合和体现,也为我们理解海德格尔的思想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理论视野.  相似文献   

12.
《东岳论丛》2017,(11):58-63
马克思的视域自始至终聚焦于现实的人之存在方式与意义上,其存在论是人学存在论。通过唯物史观和实践观的引入,马克思把人的存在问题从形而上的抽象问题变为形而下的现实问题,把理论问题变成一个实践问题,他的人学存在观具有鲜明的现实人道性、感性实践性、对象性关系的特征。这一革命性变革,使其完全超越了西方近代传统的抽象本体论及人学观,为当代中国实践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哲学基础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3.
告别实践美学——评两种实践美学发展观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评析了朱立元和张玉能的实践美学发展观。朱立元力图把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与海德格尔的存在概念沟通,这种实践美学发展观一方面忽视了马克思与海德格尔的根本区别,抹杀了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美学研究的哲学意义,另一方面使实践美学倒向后实践美学一边。张玉能仍然坚持“劳动创造了美”这一实践美学的基本逻辑,试图通过扩大实践概念的内涵来解决实践美学的问题,但传统本体论哲学的思维模式制约了新实践美学的阐释限度,实践美学的基本观点和缺陷仍然被保留,其实是宣告了实践美学的终结。  相似文献   

14.
福斯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批判及其存在论视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斯特强烈斥责以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从外在嫁接、整合生态学和马克思思想,转而从马克思唯物主义自然观中挖掘、培植生态学维度,以此完成对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批判.由于他过分单一演绎马克思生态学维度批判,复兴抽象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不仅直接导致其对马克思思想的支离破碎的曲解,弱化马克思思想的批判向度,甚至一度背离了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人的解放和自然复活在存在论层面的统一以及马克思具有存在论高度的共产主义实践.福斯特虽然找到了生态危机的根源,但在克服生态危机、解决人对自然异化等关键问题凸显出其理论的不彻底性.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的实践观不仅是认识论意义上的,而且更具有现代存在论的意义和价值.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卢卡奇对马克思社会存在本体论的解读是不彻底的.马克思实践存在论的的基础是人们的社会实践,脱离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谈论纯粹的存在论违背马克思哲学原则的实质.建筑在实践基础上的"实践的唯物主义"构成了一种全新的具有革命性变革意义的思维方式,正是凭借这种思维方式马克思完全超越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本体论"的理论模式,并在哲学史上第一次创立了实践存在论意义上的新历史观.  相似文献   

16.
海德格尔在批判主体主义关于世界属于自我性的形而上学中,发展出了一种“自身性哲学”,即从存在自身开显此在自身及文化自身等等的统一性和差异性。这种存在论思想方式,与当年马克思对黑格尔冒充自身的自我意识的存在批判是一致的。海德格尔与马克思之间的对话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7.
作为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继承人,马克思是多种意义上的理性主义者,而其超越前人之处在于他的实践理性主义。马克思的实践理性实现了哲学史上理性观和实践观的双重革命,和谐是马克思实践理性本有的内在维度。对马克思来说,劳动合理性或劳动解放是实践理性以及实现自身和谐维度的基质和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实践观的存在论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实践对主客二分的形而上学传统的超越为历史参照,以马克思的整体学说为宏观背景,并以对"异化劳动"的个案分析为微观透析点,论证了马克思实践观内在地包含着存在论的维度,并指出这种存在论的内涵主要在于:实践是人的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生存在世方式;实践包含人类各种各样的活动形态,由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改革、伦理道德实践、精神实践等多层面、多维度的活动方式组成,可以视作广义上的人生实践;实践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交往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9.
面对海德格尔有关马克思哲学之为形而上学的曲解,吴晓明先生正确地指出马克思终结了形而上学.然而吴先生所依据的两个前提有失妥帖:其一,将意识的内在性作为近现代形而上学的基本建制源于海德格尔对"意识内在性"的误识与错失,作为心灵或灵魂现象的内在意识具有丰富而复杂的内涵;其二,马克思哲学并未贯穿和瓦解意识的内在性,相反,内在意识构成马克思哲学的一个重要前提和维度.借助马克思哲学中饱含意识的"真实个人",可以克服当今五花八门的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20.
对马克思关于实践与科学的关系有两种解读,即认识论解读和存在论解读.是否在哲学的逻辑基点上把"实践的观点"作为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它们之间的原则区别.马克思从"现实的人"出发阐述了实践对科学的存在论关系,认为实践对于科学具有综合的意义,"历史境遇"、交往、工业、技术等在存在论上对于科学活动具有先在性,形成了马克思的"实践论科学观".当代西方的"诠释学的现象学"既重视分析作为实体的科学实践,更强调将实践的观点作为理解科学的思维方式.在具体内容上和马克思的"实践论科学观"形成互补,同时也表征了马克思以实践的观点理解科学在哲学原则上的当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