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回族“恰依”是回族借用维吾尔族“恰依”运行方式,“再造”社会关系的一种文化模式。根据不同的标准,“恰依”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反映在社会实际运行中,不同的“恰依”表现出不同的结构和特征。“恰依”在解决成员内部困难、情感慰藉等方面发挥着“亲兄弟”“亲姐妹”的社会功能。对于单门独户的家庭和个人来说,“恰依”在移民社会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成唯识论》因果理论的思考开端是“因果不失”,而逻辑开端是“现在”概念。“现在”概念,在最根本的意义上,意为“显现在前”,而不是一个时间概念。“现在”概念作为《成唯识论》因果理论的逻辑开端,它与“依他起”有相同的所指,而在意趣上稍有不同。  相似文献   

3.
4.
下篇主要检讨休谟法则的逻辑根据 ,指出休谟法则与道义逻辑语义学是不相容的 ,其有效性在任何逻辑系统中都无法证明 ,它不是逻辑规则 ,而只是逻辑假说。本文证明存在着休谟法则的反例 ,即从事实命题推出规范命题或评价命题的有效推理 ,从而证伪了休谟法则。本文认为 ,从“是”推出“应该”之所以可能 ,主要是因为存在着反映社会事实与价值的逻辑关系的分析命题或语义公理  相似文献   

5.
甲骨文中的“紤”,为一种丝织品,在H3卜辞中,“紤”有数量、大小、延伸之占,用于宗庙中;由此为探讨“紤”字提供了条件;结合文献材料,考其字为宗庙中所称的“斧”、“黼”、“康(依)”一物三名的一种丝织物品;此字对考察商代宗庙设置,也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过渡时期社会不能有基本经济法则关於过渡时期基本经济法则问题的讨论,现在正热烈展开着。在讨论中存在着好多种不同的意见。有的认为过渡时期社会有其独特的基本经济法则,有的认为过渡时期有五种主要经济法则,有的认为有三种基本经济法则,有的认为有二种,有的认为只有一种。这几种论点,可名之曰“独有论”、“五论”、“三论”、“二论”、“一论”。我们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先研究一下:基本经济法则是由什麽条件产生的?它是“社会”的产物呢?还是一定生产关系的产物? 我们认为:基本经济法则本身不与某一“社会”  相似文献   

7.
曹爽 《兰州学刊》2011,(7):194-197
对两个方言背景不同的作家王朔和叶兆言小说中带“着”“了”的静态存在句进行研究,全面考察了“着”字句和“了”字句在语料文本中的分布,比较“着”“了”在静态存在句中的用法、表现,通过数频统计和“着”“了”使用的句法环境的考察发现:无论是使用数量还是句法表现,静态存在句中“着”“了”的使用在书面语中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南北方言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在远古时代就形成了运动变化的天道观——天地运动变化之道是阴阳两种力量的交感互动。那么,这一阴阳运动变化之道遵循的是什么样的法则呢?或者说,这一运动变化表现为一种什么样的趋势呢? 中国古代哲人认为,这一法则就是“中”,这一趋势就是“致中和”  相似文献   

9.
曾炜 《云梦学刊》2015,(3):137-141
动词“持续”体重叠式“V着V着”不具句法独立性,超句子层次的构式分析发现,“V着V着”出现在由三个语块——“先行状况”语块V1P、“持续”语块V1着V1着、“变化”语块V2P组成的构式中。在该构式的教学中,引入构式语块教学法,能较好地解决二语习得中的语块误用、构式缺失、构式混淆等类型的偏误。  相似文献   

10.
共时性法则是荣格在中后期对潜意识等共时性现象的研究中形成的一个重要创见。荣格认为它是与自然因果律相对应相的自然法则 ,即是“两种或两种以上事件的意味深长的巧合 ,其中包含着某种并非意外的或然性的东西”。《易经》思想是共时性法则的集中体现 ,是解释共时性现象的原则 ,而“道”则是共时性法则存在的形上根据。荣格汲取中国古代《易》、“道”思想并对之进行了分析心理学的改造 ,从而建构起了其心灵的形上学  相似文献   

11.
英语是一门多词性的语言 ,形同义不同的词汇甚多。这里 ,笔者仅就英语中形似分词 (V -ing和V -ed)却是连词的用法加以系统地归纳、总结和详细的介绍 ,旨在帮助读者正确理解这部分词汇的真正含义 ,以提高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英语语法教学改革--认识、原则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英语语法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专业课,但研究表明,该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弊端.根据新颁布的英语教学大纲以及相关语言理论和教学理论,我国英语语法教学改革要注意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1.正确认识语法在EFL(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教学中的作用;2.确立新的教学原则;3.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英语传统语法的发展历史作了简要的述评 ,认为英语传统语法目前依然具有结构主义语法或转换生成语法所不能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汉英语法差异主要体现于句子结构方面的差异,所以在英语语法教学中,寻求有效的文化输入策略至关重要。文章从汉英句子结构的主要差异出发,指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文化输入要遵循的原则,并提出相应的文化输入策略。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虽然关于语法习得和自主学习方面的研究成果虽不少,但专门对大学生语法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还不多见。结合自主学习的相关知识和大学生的语法学习现状,对”英语语法自主学习”进行了界定,并就基于多媒体网络环境的英语语法自主学习能力的构建进行了初步探讨,以帮助大学生内化语法知识,提高英语表达的准确性和流利性。  相似文献   

16.
汉语流水式的短句形成长短不一的句群,以意义关系紧密的句群即话语为语义单位,在汉英语言对比基础上,综合运用语块、搭配、介词、分词、插入语、连接副词,构建主次分明、伸缩自如、逻辑清晰的英语句子,能有效提高汉英翻译译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7.
交际法视角下英语语法教学再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旭红 《云梦学刊》2009,30(5):141-143
大学英语“语法”在“教与不教”,以及“怎样教”等问题上一直受到研究者和教学者的密切关注。在交际法教学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大学英语课堂出现了过分注重语言的意义,而忽略了形式的现象。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在“以形式为中心”、“以意义为中心”等理论的争论中不断发展。学习者在迷茫之余表现出了对于语法学习的需要。传统的脱离语境的对外语规则的讲解遭到了摒弃。在新的语法教学方式中,基于数据驱动的语法教学将交际和形式结合起来,为探索有效的大学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高职高专英语语法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恰当使用语法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本文从纠正学生在中学期间形成的对英语语法某些不正确的观念,明确语法与文体的关系,引进英汉语特征的对比,发展学生以语法为基础的某些语言技能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高职高专英语语法教学的目的及其实现手段。  相似文献   

19.
胡勇忠 《琼州学院学报》2010,(6):161-162,165
本文提出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英语语法的学习、记忆、复习之中,将有助于高职学生掌握英语语法的一些难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