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美国,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感恩节。感恩节就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吃火鸡、看橄榄球,外加大购物的节日。貌似感恩节是美国法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国式的节日,因为美国法定感恩节的假期是两天,而圣诞节却只有一天。感恩节华丽地拉开了圣诞季的序幕。我感觉美国人民基本从11月底就开始沉浸在过节的气氛里,一直没心没肺地晃荡到新年。  相似文献   

2.
Ella Bee 《21世纪》2010,(2):58-58
11月感恩节,邀请了几对在沪上生活的美国人,用更正宗的烤鸭荷叶饼来代替国内鲜有供应的火鸡南瓜派,无论菜品还是人的组合,都算得上中西合璧的上海感恩节。  相似文献   

3.
很羡慕美国人,从十月底开始,节日就接踵而至,万圣节、感恩节、圣诞节……一直到新年,人们于是沉浸在无边无际的欢乐庆祝之中。其实,羡慕的不仅仅是他们因节日而拥有的快乐和轻松,更是因为,他们在节日里永远保持着本土不变的风俗——万圣节的南瓜灯笼、感恩节的火鸡大餐、圣诞节  相似文献   

4.
《阅读与作文》2008,(9):12-13
Turkey土耳其:turkey火鸡turkey火鸡,是西方世界圣诞节餐桌上最重要的一道菜,感恩节也吃烤火鸡。但你可知道turkey在英语词语中常用作贬义词。如它可表达“失败者,无能之辈,老出错的人,作威作福者,无用的东西”等等。例如:美国总统常被他们的新闻界拿来调侃,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政治笑话:  相似文献   

5.
<正>从不起眼的玛德莲蛋糕到盛大的宴会,文学作品中,食物和节日往往能够记录那些最为难忘的时刻。塞满填料的烤火鸡、苹果酒和苹果酱、各种蔬菜、肉馅饼和"梅子布丁"……这是路易莎·梅·奥尔柯特的《小妇人》(Little Women)中,新英格兰地区一个普通家庭的感恩节菜单。马奇一家中的二姐乔如此描述一个老式的感恩节,当然,这顿饭最后没有完全按计划进行。感恩节前一天,马奇夫妇离家去照顾病重的祖母。  相似文献   

6.
鞠荣显 《老友》2009,(12):44-44
牛年是老苏和我再婚10周年。10年来,我们和我儿子住一块儿,3代5口之家,日子过得和和美美,这全靠有个细心的好儿媳——刘凤华。她善于从细  相似文献   

7.
出国留学,很多学生都会在异国经历各种节日:感恩节、春节、圣诞节……国内的节国外的节,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过一过。有孤独、有心酸、也有新奇与热闹。那么,留学生是如何在国外过节的呢?  相似文献   

8.
家有好儿媳     
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我和老伴快70岁了还能出国旅游观光。这份福气来自儿子儿媳们的孝敬。赴欧旅游归来,有朋友关切地问道:“儿子为你俩出资受累,媳妇同意吗?”这一问,倒提醒我早该夸夸我家的3个好儿媳了。我的家庭是重建港湾。27年前,我一个男孩,她两个男孩,3个都在上小学,5人合  相似文献   

9.
双孙     
人老了,身体就会出现许多毛病,今天头晕,明天腰痛,不是血压增高,就是胃酸过多……离退休还有两年,我就想着退下来好好地休息休息,在家颐养天年,就算是为了长寿吧。没想到还没退休,自家的事就增加了拖累。儿媳生了孩子,不只是一个,一下子来了俩,都是带“把儿”的。我的老伴是负责计划生育工作的,谁见了都说她政策掌握得好,说我们真是有福气。“有福”,就意味着“麻烦”来了。自从儿媳在医院检查出怀上了双胞胎以后,我们对儿子、媳妇的关照就进入了“实质性”的阶段,也就是说钱要贴了,力要投了,一切都是为了下一代。我们曾经向儿子、女儿宣布…  相似文献   

10.
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人的重要节日——感恩节(THANKS-GIVING)。这一天全国放假,人们用丰盛的食物、虔诚的祷告,感谢上帝在过去一年里对他们的赐与和保佑。 有关感恩节的起源说法颇多,而比较公认的说法是起源于新英格兰地区马萨诸塞州朴次茅斯的第一次感恩节。 1620年9月6日,在波涛汹涌的大西洋上,航行着一艘名为五月花号(MAYFLOWER)的船只,船上载有104个男女老少,这是一群来自英国的移民,其中有一部分是主张脱离英国国教的教  相似文献   

11.
王贞虎 《21世纪》2009,(9):36-37
去年感恩节期间,我有幸去了一趟美国最有名的赌城——拉斯维加斯。这是一个赌城,同时也是一个不错的观光胜地,让游人们有太多太多的发现。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创业,中国建网我1987年去美国留学,学习生态学。1988年感恩节的时候,美国同学都回家了,我在地下室里闲着没事儿,开始上美国校园之间的  相似文献   

13.
我夸儿媳好,不是因为她是自家人,更不是因为她是日本人,而是因为她这个人对人实在是好,好到要你不得不夸她。虽然较过去已有相当大的变化,今天也仍有许多日本女子会在结婚后选择辞职在家的生活方式。我的儿媳是在结婚两  相似文献   

14.
每逢佳节倍思亲。眼瞅着腊月二十七啦,日夜盼望的三儿才领着媳妇小霞和孙女远道回来过年。儿媳小霞是个心直口快办事利落的人,一进门便笑嘻嘻地问:“爸,你好!”我高兴得连连点头说:“好着哩!”坐定后随便攀谈起来,小霞又问道:“爸爸,大前天你去哪啦?” “这天寒地冻,大冷的天气,爸哪也没去。”我摇着头对她说。“你在家,怎么不接电话呀?把人  相似文献   

15.
晚年夸儿媳     
我叫安保障,今年81岁。别看我是一个孤老头子,多年来,儿媳张占桃待我胜似亲生父亲,使我的晚年非常快乐和幸福,村里人见人夸,都说我上辈子积了德,如今有这么一个好儿媳。1994年,我的老伴因病永远地离我而去后,儿媳张占桃主动把我这个“老累赘”接到他们家。儿子安水玉在县土地局上班,工作忙时常不能回家。儿媳里里外外一把手,地里的农活、家中的琐事等一切都由她一人忙活、操持。几年来,她在衣食住行各方面,给我以无微不至的照料。记得刚到她家时,她看到我用的铺盖不太好,便到集上买了被面、棉花,亲手做了两条被子,厚的冬天盖,薄的春秋用;另…  相似文献   

16.
老年人凑在一起,常常会叹息:“老来难!”是啊,人到老年,腿脚不灵,眼花耳背,但更主要的是难在子孙不孝,家庭不和。然而,我从不加入他们的行列,因为我有一个知情达理的好儿媳。 儿媳裴彩云是1982年过门的。当时家境并不好,老伴体弱多病,我家又是独子,22岁的彩云毅然与丈夫共同担起养活全家的重担。  相似文献   

17.
运城市盐湖区东阜居委会丁明俊、叶秀兰老人,一提起两个儿媳朱雪玲和解秋菊,就激动不已,饱含热泪说:“没法说,实在好得没法说。” 两位老人年届花甲,年事虽不算高,但都沉疴在身。老丁14年前因车祸虎口余生,老伴老叶患脑血栓腰腿疼等病,多亏了一双好儿媳,精心照料、百般孝敬,才使二老生活得幸福、欢乐。近日,两位老人向笔者讲了几件平凡而感人的家务事。 公爹被“逼”躲在外 老丁是一位汽车司机,1987年在河津拉炭时  相似文献   

18.
两个孝儿媳     
刘祥生 《老友》2012,(10):41-41
俗话说得好:"崽好不如媳妇好。"我的体会的确是这样。不知是缘分还是福分,我家娶进的两个儿媳妇,对我和老伴俩的生活处处关心照顾,在物质上,买吃送穿,关心我们的身体健康;在精神上,常给我们戴高帽子,大儿媳说:"爸爸是老干部,为党为人民为家庭作了贡献,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共产党员。"二儿媳  相似文献   

19.
敬老光荣榜     
▲我家有个好儿媳,她叫小芳。1991年小芳过门时,我和老伴还在岗,儿媳在县进修学校工作,儿子在县司法局公证处上班,家务全靠节假日搞突击。可小芳理解我俩,知道我们劳累,平时总是起早搭黑,洗衣煮饭,将家务活提前做完;节假日总是带我老伴逛街串商店,游乐消闲。日常生活儿媳对我俩  相似文献   

20.
雨下了半夜,到中午,又淅淅沥沥。室内没有一丝风,坐着,双臂粘在书案上;躺着,竹簟粘在后背上,我就关窗闭户打开空调,袒裼箕踞在沙发上,捉一本钱穆的《八十忆双亲.师友杂忆》消此闷日。你来电话了,说师兄师妹们都很思念我,教师节快到了,想听听我对今年过节有何感想。说实在的,所谓这节那节,刚开始都觉蛮新鲜挺刺激很好玩,可过得多了久了,节就成了一种仪式,只在好看和好听,至于过节的实际价值,似乎倒不那么重要了。今年暑假,我是闭关苦读了几本好书,却都和教师节无关,所以,你让我谈教师节,我的脑筋还一时转不过来。如果你一定要听我发通议论,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