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对事物属性的认识往往是相对的,带有一定的模糊性,因而,用来表示事物属性的形容词就常常具有一定的模糊性。人们对事物属性认识的这种模糊特性,就是英语中形容词具有比较等级这种语法形式的逻辑基础。 在多数情况下,人们无法用单个的形容词对事物的属性一一加以精确区分。比如,怎样算“高”?怎样算“低”?怎样算“热”?怎样算“冷”?对于这些,人们都难以找到  相似文献   

2.
形容词的语义可以形式化描述为某个属性的值。只不过有的形容词表示的属性比较单一、明确,如"久",而有的形容词表示的属性则比较多样、模糊,如"长"。本文通过对单音节形容词"长"和"久"的语义属性的形式化描述,对比分析了它们在构词及构句中的表现,进而指出,"长"和"久"的语义属性对比并非个别现象,它们的语义研究对形容词的语义研究具有普遍意义。  相似文献   

3.
形容词短语是指以形容词为主体,具有跟形容词相同的语法功能的短语,也有人称之为形容词性短语。例如:“十分美满”,“好得很”等。形容词短语在现代汉语中是运用得比较多且比较广泛的一种短语。弄清它的结构形式和语法功能,很有必要。一、形容词短语的结构形式 (一)形容词短语的基本结构形式形容词短语的基本结构形式比较单纯,只有“状 形”“形 补”和“状 形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日语学的领域中对日语形容词的研究始终围绕着属性界定和义项提取展开。传统理论根据其客观描述和主观描述的词性特征将其划分为属性形容词和感觉形容词。在此理论基础上,文章根据形容词的词义中是否含有主体的可控成分将其划分为自主性和非自主性形容词,通过对它们的意义和用法进行缜密的分析和记述,探索其中所包含的日本文化,理解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5.
“有 N属性”不是表示一般的领有关系,而是表示“N属性 A”,即表示具有该属性的某种特征,这类结构是形容词性的,它们可以受程度副词“很”、“最”等修饰。“有 N属性”这一语义语法特点可以作为判断属性名词的形式标准。有些由属性名词跟“很”组合而成的“很 N属性”结构其实就是省略了“有”造成的,如“很个性”就是“很有个性”的省略形式。  相似文献   

6.
动态形容词,其与静态形容词词相对,是形容词内部的语义分类,因此划分的标准应是语义的,而非句法(结构)的,按句法(结构)标准划分出来的所谓的动态形容词,其实只是“形容词的动态化”现象,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形容词”,二者应该区别开来。动态形容词的动性不是来源于形容词的动态化,而是源于自身;静态形容词的动性不是源于自身,而是通过形容词动态化而获得的,二者在语义上有根本差异。动态形容词具有“有意志”性和“内在特征”性,与此相对,静态形容词具有“无意志”性和“外在特征”性。  相似文献   

7.
动态形容词,其与静态形容词词相对,是形容词内部的语义分类,因此划分的标准应是语义的,而非句法(结构)的,按句法(结构)标准划分出来的所谓的动态形容词,其实只是“形容词的动态化”现象,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动态形容词”,二者应该区别开来。动态形容词的动性不是来源于形容词的动态化,而是源于自身;静态形容词的动性不是源于自身,而是通过形容词动态化而获得的,二者在语义上有根本差异。动态形容词具有“有意志”性和“内在特征”性,与此相对。静态形容词具有“无意志”性和“外在特征”性。  相似文献   

8.
形式语义学将形容词视为从一个属性集映射到另一个属性集的函项。形名组合衍推模式的不同反应了映射作用的差异,形容词便可以据此分成语义交互式形容词和语义类属式形容词两类。而传统上基于此标准分出的否定式形容词和非否定式形容词都应该归入语义类属形容词。  相似文献   

9.
§0、引言 形容词是汉语词类中的一个大类,语法学家们在研究形容词时往往要对形容词进行再分类。在进行再分类时,往往又有不同的标准,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法。如根据音节的多少可以分为单音形容词和复音形容词,根据词形变化可以分为基本形式和重叠形式,根据形式特征可以分为简单形式和复杂形式,根据意义可以分为性质形容词和状态形容词,而“非谓形容词”和“唯谓形容词”则是从语法功能上对形容词进行的再分类。  相似文献   

10.
程度副词“很”和否定副词“不”双项连续连用修饰形容词时,不同的连用情况对形容词有着不同的量性规约。词语的量性特征与其句法功能之间存在密切的对应关系,凡具备某一量性特征的词语,必然具有某种特定的句法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