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张爽  乔坤 《管理学报》2007,4(Z1):66-70
在回顾国内外有关变革型领导行为文献的基础上,指出中国社会所特有的"关系"对变革型领导行为具有影响作用.同时受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性别作为一种情境因素对变革型领导行为的产生和过程同样具有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关注中国情境下人格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在回顾已有研究基础上,从受文化因素影响较大的气质性情感角度,研究人格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实证结果验证了西方一些研究结论,本研究有一个重要发现,在中国情境下,气质性情感与工作满意度相关系数要明显低于国外元分析报告的结果,作者试图从文化的角度来解释其中原因.另外,气质性情感可以解释工作满意度21%的变异,说明在中国情境下,它也可以作为工作满意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3.
构建高不确定环境下中国企业外部取向管理创新模式选择机理的组织创新氛围-企业家精神维度的研究框架,通过质性数据分析方法,辅以ATLAS.ti质性数据分析软件,使用16家企业的数据对两个影响维度的测量指标进行细化和量化,在此基础上采用案例研究小组评分法,基于对组织创新氛围和企业家精神维度指标的测量,选取淘宝的商业模式创新以及绿盛、天翼咨询和正泰电器的营销模式创新的多案例分析对研究框架进行探索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高不确定环境下外部取向管理创新模式主要包括激进式、元素式、结构式和渐进式4类,外部取向管理创新模式的选择是在组织创新氛围和企业家精神的主导作用下进行的,而当两者均较弱时外部环境成为渐进式外部取向管理创新模式的主要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企业奖酬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员工创新绩效并没有取得一致的结论。早期学者基于浪漫主义和功利主义两个不同视角对奖酬如何影响员工创新绩效进行了争论,尔后学者们更加关注特定情境下奖酬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提出任务特征、个体特性和企业制度等变量调节了两者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未来研究应当探索在我国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员工价值观等差异性情境下奖酬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发掘情境因素和员工特性对两者关系的影响,并进一步结合研究对象的特征展开更有针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运用元分析方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网络强度与企业创新关系的定量研究(57项研究的12 430个独立样本)进行了再统计分析,证明网络强度对企业创新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从一般意义上证实了网络强度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并进一步探讨了不同类型网络强度分别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商业网络强度和技术网络强度均对企业创新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技术网络强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大于商业网络强度.此外,还研究了文化因素、行业因素和区位因素3个调节变量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东方文化背景下、在传统制造业或服务业中以及在发达地区,网络强度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更显著.  相似文献   

6.
职场排斥作为负面组织行为研究的一个较新的概念,近年来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职场排斥主要是指工作情境中个体对自身受到忽视、排挤及冷漠对待的主观心理感知。目前关于职场排斥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梳理不同视角下职场排斥的内涵、主流的测量模型,从个体、组织两个层次总结其前因变量,从员工的心理状态、工作态度及工作行为三方面梳理其结果变量,提出未来关于职场排斥的研究,应着重于实证研究,深入探析职场排斥的产生及影响的作用机制;应加强关于职场排斥的纵向研究;应着重考虑情境因素对职场排斥的影响,尤其是中国特有文化情景下的职场排斥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回顾10年来国外开放式创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开放式创新原因、过程和结果 3个因素及其关系的整合框架,归纳出6个研究主题进行综述并指出其中的研究不足,以及在研究对象、层面和方法方面的研究趋势。最后分析了国内学者在6个相同主题方面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开放式创新在中国情境下需要研究的现实与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包容性领导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作场所中的员工多样化使得包容性管理日益受到重视,作为包容性管理核心之一的包容性领导也因此得到广泛关注.鉴于此,首先对包容性和包容性管理进行了回顾;然后,对包容性领导理论、构念、影响因素和作用等进行了深入阐述,并结合中国情境,进一步提出包容性领导的二维结构及可能测量方式;最后,提出了中国情境下包容性领导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对今后的相关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9.
中国情境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元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传统的定性综述方法对中国情境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强度的研究,至今尚未得出一致结论.本文运用定量综述研究最重要的统计学方法——元分析,对中国情境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关系的53篇实证研究文献进行了合并,共获得8788个独立样本、316个效应值,总样本量达58946个.元分析结果发现:(1)高绩效工作系统对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rz=0.419.p<0.001),并且它对非财务类绩效(创新绩效、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组织运作绩效)的影响大于对财务类绩效(财务会计绩效、资本市场绩效)的影响;(2)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在中国情境下比在西方情境下更大,并且高绩效工作系统对企业绩效影响程度大于单个实践对企业绩效影响程度的简单加总;(3)信息分享与沟通、绩效考核与管理两项高绩效工作实践在中国情境下与企业绩效高度相关,而在西方文化中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并不显著,之前国内的定性综述结论中也认为信息分享与沟通对企业绩效的贡献不大.本文的研究结果可让中国情境下高绩效工作系统与企业绩效的关系研究得出定论,并为未来的高绩效工作系统相关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0.
复杂情境下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类型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解析我国企业在多因素综合作用的复杂情境下就突变型与渐进型管理创新选择的问题。基于扎根理论、使用多案例比较研究方法,首先采用开放式译码、轴向译码、以及选择性译码析出了大连三洋冷链有限公司管理创新案例中蕴含的关键概念、范畴和故事脉络,并对初始案例研究草案和研究样本进行了发展和补充;其次,在对其他9个案例分别进行概念、范畴和故事脉络分析的基础上,对10个案例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我国企业在组织规模、行业环境、企业家精神和组织文化的不同组合维度下对突变型和渐进型管理创新的选择模式及其中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
在界定管理创新并分析其特性的基础上,将管理创新研究体系概括为影响因素、创新过程、组织学习和组织绩效4个相互关联的视角,并就开发管理创新有效测度体系,揭开管理创新决策黑箱,完善管理创新对组织绩效影响机制,以及拓展和完善管理创新绩效的提升机制等提出可能的研究方向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管理创新一直是学术界和实务界积极探讨的焦点问题,基于此,从理性视角采用归纳法和比较法对管理创新研究做了较为系统的梳理。针对管理创新内涵表达的不一致性,在解析4个关键问题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界定;针对管理创新影响因素研究呈现多而散的特点,在归纳4个分析层面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整合分析框架;针对管理创新研究方法的多元化,在比较各种方法的基础上提议应加大多案例研究法的使用;最后,就未来研究所关注的4个基本问题做了进一步讨论。  相似文献   

13.
管理集成与产品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品创新是企业的灵魂,管理集成是产品创新管理的发展趋势之一.阐述了产品创新中管理集成的内涵,分析了管理集成与产品创新之间的关系,提出了管理集成的理论结构体系,并对其内容进行了一般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全面创新管理模式的关键维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创新能力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占全国企业总数99.8%以上的中小企业创新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关于中小企业创新管理和能力建设的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亟待进行深入系统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中小企业的TIM创新管理模式是企业充分利用已有创新资源并克服自身劣势,突破企业技术发展瓶颈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构建中国未来经济核心竞争力的手段之一.本研究以问题为导向,从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企业能力理论、中小企业创新管理理论等不同理论与方法出发,研究我国中小企业进行创新管理的关键子维度,及其对企业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在实证研究部分,作者以杭州X电器有限公司等三家企业为例进行了案例分析,梳理了企业在创新管理模式构建与实施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与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产品创新管理研究综述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从新产品战略与评价理论、新产品成败、产品开发绩效、创新组织理论和产品设计功能成本等五个方面概述国外的产品创新管理研究,并介绍了我国学者自80年代以来相关的工作。最后给出一个相当丰富的文献目录。  相似文献   

16.
在互联网和金融产业深度融合、金融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金融产业从业务到组织均发生了重大变革。本文聚焦金融科技、财政政策、货币政策、行为金融、风险管理与公司金融等领域,从互联网金融的维度对这些领域近期的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在提升金融效率、解决信息不对称、缓解长尾群体融资需求缺口等方面发挥了传统金融机构难以替代的积极作用,但其快速发展也导致了信用风险、信息安全、金融监管等领域诸多问题的涌现。互联网金融跨学科的属性决定了未来的研究应加强多学科视角的融合。  相似文献   

17.
核心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的适配演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适配理论,从成本、知识整合和创新文化3个维度分析后发企业核心技术创新与管理创新之间的静态适配和动态适配演化关系,通过中兴TD-SCDMA技术创新的案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后发企业的高可变度核心技术创新表现出与外主内辅管理创新的适配特征,低可变度核心技术创新表现出与内主外辅管理创新的适配特征;同时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之间存在动态的适配演化关系,管理创新的实施使后发企业的技术创新由高可变度向低可变度转化以及后续的贴近市场创新,技术创新路径表现出的规律为高可变度技术创新→技术池1→低可变度技术创新→新的高可变度技术创新→技术池2→新的低可变度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表现出随着企业技术创新的开展而逐渐拓展和深化的态势。  相似文献   

18.
从引进模仿起步,历经微创新、错位创新、越位创新、包容创新、巨创新、塔尖创新等过程这是一个自主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跟风模仿的时代。这是一个微创新的时代,也是一个巨创新的时代。创新好像活力四射,创新似乎杂乱无章。中国管理到底有没有创新?2011年,《经理人》总结最近一年来中国企业管理,包括商业模式、领导力、战略、组织、资本运作、营销、公司治理、全球化等8个领域的创新实践。  相似文献   

19.
Case studies of firms attempting to adopt a particular type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ave demonstrated that the proces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y be mediated by decision-makers' access to knowledge and by their cognitions—reflected in belief systems. This paper highlights the importance of cognitions in decisions about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However, cognitive processes have been under emphasized in empirical work o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part of the problem may have been lack of availability of research tools and techniques with which to explore cognitions. Cognitive mapping methodologies are reviewed in terms of their potential to fill this gap in the research into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se methodologies, evaluates their limitations and argues that a distinction should be made between cognitive maps and the output of mapping techniques. This paper concludes that cognitive mapping may provide a useful addition to existing management research tools provided researchers are clear about what is revealed by the particular methodology used.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的组织资源管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分析组织资源对核心能力的影响机理,认为组织资源在组织核心能力的形成、转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有效的整合创新团队内外部资源是实现创新团队知识创造的必然要求.作为一种全新的科研组织模式探索与尝试,应从创新团队的内部资源整合和外部资源拓展两方面研究其资源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