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本文从“隐士”的现象、内蕴和功能诸方面进行分析 ,认定“隐士”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原型” ,进而论述废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程小林、莫须有先生和陈聋子等都有浓厚的隐逸色彩 ,是废名隐逸人格的外化 ,是隐士原型的变形。  相似文献   

2.
隐士是我国封建社会一个不容忽视的阶层和政治力量,它对社会政治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引起了统治阶级的高度重视,正史为隐逸列传足以说明这个问题。本文对十四部正史《隐逸传》所记载的约282名隐士进行排比分类,将我国古代隐逸的原因分为6种类型。并对正史为隐逸列传的原因作了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文人大都有着隐逸情怀,隐逸成为一种历史深厚的文化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文人心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抱负得不到施展。古代隐士大多追求避世隐遁,渴望自由恬静的生活。隐逸之风促成了隐士平和的心态和独特的审美体验。正是如此,隐逸对古代山水学、古代环境美学和古代正史隐逸传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研究古代隐逸文学有助于人们在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保持一颗平静的心。  相似文献   

4.
中国现代隐逸文学,作为文学史上的一个独特存在,上承古代隐逸文化传统,下接当下文学风尚。它承载了多重的文化意义,为文学样态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向度和研究可能。隐逸派作为现代文学的典型存在,与佛教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中国现代隐逸文学研究为隐逸文化和隐逸文学的丰富性提供了多种可能。  相似文献   

5.
钟嵘《诗品》品陶,谓其为"隐逸诗人之宗",这一定位在六朝并未得到确认,对其评价,多为"隐士"与"田园诗人"。这和陶渊明的特殊隐逸形态有关。陶渊明辞官归耕,不入莲社,与佛道关系疏离,少在征辟之列等,表现得"不合时宜",与传统隐士行径相悖。这种对隐逸潮流的抗拒,实际上正是他"真隐"的表现。陶渊明开辟了一条将隐逸生活艺术化的道路,他将隐逸诗创作与田园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诗中少"隐"多"逸",是一种心境旷放、隐逸生活诗意化的表述。陶渊明引领了隐逸诗形式上的重大变革,将其转变为具有丰富内涵的表达,建构了独特的隐逸精神空间,提升了隐逸诗的影响,为中国隐逸诗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隐逸。先秦典籍已记载隐逸现象,早期隐士多受儒家赞誉,魏晋名士尚清谈,受道家影响较大。世人对隐士群体的理解评价往往随时代发展而褒贬不一。隐逸影响了中华文化的多重组成,比如文艺方面的隐逸诗创作、文学形象塑造和史学考证以及民俗方面的茶饮风气形成等。  相似文献   

7.
晚唐浙江镜湖地区以隐士方干为中心,形成了一系列文人交游活动和隐逸文学的创作.此时在镜湖周边,隐士与官僚文人、权贵的密切交往;佛道的兴盛与隐士追寻心灵解脱的需要;诗歌艺术与古琴、绘画艺术的交融以及特殊的自然环境共同形成了当时镜湖地区特殊的文学生态,也成就了当时镜湖地区的代表诗人方干所作山水诗的“清丽”诗风.  相似文献   

8.
隐逸思想通常被认为源于儒、道两家,孔孟和老庄通常被奉为隐逸思想的开创者,这是一种误读。隐逸源于《易经》,可从《易经》中的阴阳五行观念、刚柔共济思想以及《易经》中的"贤人"与"隐士"进行考辨。《易经》把人天性中的刚柔与外界环境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殊的人生哲学,无论是在现实人生中的积极进取,还是退让隐忍,儒、道两家都可以从《易经》中寻觅到为之所用的文化因子。因此,《易经》应是隐逸思想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9.
清代中叶的黎简有着强烈的隐逸情结,并实现了自己隐逸的愿望;其隐逸的独特在于黎简是一个盛世隐士.由于他直率的个性,黎简选择的是"避仕"而不"避世"的道路.隐逸提升了黎简的创作,成就了他的艺术功业,使之跻身于伟大诗人的行列.  相似文献   

10.
论沈约的隐逸诗与游仙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逸诗与游仙诗作为两类特殊的抒情诗,在抒发诗人内心的苦闷忧愁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征.沈约的这两类诗歌,从创作数量上看,前者多而后者少;从诗中所反映出来的情感倾向看,前者真诚深情,后者淡漠信疑不定.而这种不同是与隐逸、游仙本身的特征以及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11.
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与会稽士族文学的消歇、江州隐士文学的崛起有很大关系。江州隐逸文化以庐山僧团、贫寒隐士等隐逸群体为代表,思想上儒释道交融,形成了遗世弃荣的隐逸文化心态,此种文化心态对文学创作颇有影响。以清俊脱俗、安贫乐道为基调的江州遁世文学,打破了东晋中期会稽士族文学的玄虚简淡之风,在创作主体、文学主题及文学风貌等方面,对晋宋之际文风的演变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野草》中潜伏着一种隐逸的精神向度,体现在作品中类隐士的人物形象上和关于死亡的欢喜体验中。这种精神向度是对中国传统隐逸文化的一种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13.
成语中的镜像———中国古代隐逸文化阐微杨文全关键词:中国古代成语隐逸文化隐士生存状态隐逸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奇异的文化现象,同时也是一个不朽的精神主题。在中国古代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流传着许多关于隐逸的事迹,出现过众多的隐逸之士。为此,《后汉书》、《晋书》...  相似文献   

14.
六朝隐风盛行,究其原因,既是时代的产物,又与自然有着密切的关系。隐逸开始接近山水形象美质,注重对人生美学意义上的思考,自然已经从作为陪衬的生活环境变成具有独立审美价值的欣赏对象,隐居从单一的逃避现实的生活方式,向诗意盎然艺术化的生活情趣转变。六朝隐士对个性和自由的追求,促使隐逸朝着士人的本性生活回归。六朝隐逸文化与生命意识有着紧密联系,追求长寿养生,乐死成仙等"摄生"之道,是隐逸思想的重要内涵。佛家思想与隐逸文化合流,不但深刻影响了隐士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参与塑造了文人士大夫的心理状态与思维习惯,进而影响到诗歌创作,并最终促成了佛理隐逸诗的诞生。  相似文献   

15.
周作人在《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中把文学分为载道、言志派,并以二派的起伏描述中国文学史的变迁.钱钟书、朱光潜等批评者认为,周作人的言志、载道,区分在于文学内容之思想与情感;实则,周作人依据即兴与赋得的为己与为人之不同.针对周氏新文学运动是明末公安、竟陵派复兴之观念,阿英、陈子展、许杰等批评者或者把新文学看作载道文学以截断其与明末言志派文学之联系,或者从社会经济方面说明新文学发生之因.周作人与批评者的根本分歧在于,小品文是言志,抑或载道.周作人舍弃"人的文学"中的人类主义和人道主义,独尊个人主义,把革命文学看作载道/遵命文学,从而从"叛徒"走向"隐士";而鲁迅、阿英等左翼文人提倡小品文的战斗性,意识到干预时代和社会之可能性,从而徘徊于"十字街头".  相似文献   

16.
林逋选择风光秀丽的孤山作为隐居处,既足以隔离尘世作隐士,又离红尘不远,从而不会寂寞得隐不下去,这为他做一个真隐士打下了坚实基础。孤山的特殊环境为林逋取得辉煌的隐逸成就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孤山的秀丽景色与城郊的地理位置有利于人们对林逋隐逸的评判。林逋也为孤山打上了深深的人文烙印,贴上了醒目的精神标签。林逋与孤山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是人与环境相得益彰的代表。  相似文献   

17.
在现代文学中,民俗叙事和家园意识是作家们通常表现的两个重要主题,前者成为后者的载体,而后者又构成前者的旨归。从"五四"时期的鲁迅、周作人等人,直到2、30年代的废名、沈从文和老舍等人,他们都钟情于对民俗的叙写,以此来寄托他们深厚沉实的家园意识。  相似文献   

18.
在研究隐逸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探究隐逸文学从高蹈走向世俗的发展趋势,从这一过程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士人文化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以周作人为精神领袖的《骆驼草》同人远避现实残酷的斗争,退守书斋过着隐逸生活,从事抒发性灵的趣味小品文和抒情小说的创作。这一时期周作人的小品文从风格境界到美学境界都走向成熟,与俞平伯一起力争给小品文以文学正统之地位。废名的抒情小说达到了他无法超越的至高点。  相似文献   

20.
隐逸的类型     
本文重在论隐逸这种社会一文化现象,而非论隐士其人。简单的说,隐与仕相对,可以仕而不仕即为隐。隐士固然在隐逸,但历史上好多非隐士一生中也有长长短短的隐逸行为。我在《孔子论隐逸三要素》和《庄子论隐逸三要素》(分别载于《孔子研究》1991年第4期,《江汉论坛》1993年第4期)中指出,儒道两家分别揭示了隐逸五要素:正义、自由、待时、生存、冷漠。捉住五要素,就捉住了理解隐逸行为的关键。本文就是对上两文的继续,进而论隐逸的类型,实际也就是看五要素如何具体展现于历史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