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历来重视财税工作 ,他指出 :“财税工作不仅要算经济账 ,还要算政治账、社会账。”这一重要论述 ,是新时期重要的理财思想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做好财政工作的基本方针 ,是“三个代表”思想在财政工作上的重要体现。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论述 ,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正确把握财政工作方向 ,全面做好财政工作 ,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既要算经济账 ,又要算政治账”是新时期重要的理财思想(一 )正确处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必须算好经济账和政治账。在政府工作重心实现了以经济…  相似文献   

2.
邓子基教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的学术研究达65年之久,是新中国财政理论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他坚持马列,借鉴西方,立足国情,矢志不渝,锐意创新,融合前人和当代中西财政学者之说而自成一家之言,在财政、税收和国有资产管理等研究领域,填补诸多空白.其学术精要——财政本质观:倡导、坚持与发展“国家分配论”;财政教学观:构建并发展新中国财政学科理论体系;财政管理观:坚持财政平衡的理财思想,反对“赤字无害论”,主张通过提高经济效益实现财政收支平衡;财政研究方法论:“坚持马列,洋为中用”;公共财政观:在继承中发展“国家分配论”.  相似文献   

3.
<正> 加强财政管理,解决财政运行中的一些根本问题。当前最紧迫的:一是要治“散”,解决财权、财力严重分散问题,增强财政宏观调控能力;二是要治“差”,解决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差的问题,更好地发挥财政支持生产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的作用;三是要治“乱”,克服财政分配和财政管理中的混乱现象,坚持以法理财,将财政管理纳入社会主义法制轨道。一、通过治“散”增强财政的宏观调控功能财权分割,财力分散,是导致财政地位降低,职能作用削弱的一个主要原因.近年来,国家在对  相似文献   

4.
李达早期思想转变的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探讨 :一是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影响 ;二是李达原有的思想基础 ;三是他刻苦学习革命理论 ,积极投身革命实践。考察李达早期思想转变的原因 ,可以从一个侧面揭示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论孙中山经济思想的理论渊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中山的经济思想博大精深 ,而他的经济思想是在古今中外多种经济思想或流派的影响下形成的。本文认为 ,促成孙中山经济思想的形成 ,主要有三个理论渊源 :一是对中国固有思想的“因袭” ;二是对西方近代经济学说的“规扶” ;三是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6.
离合之间:梁启超与西方自由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启超与西方自由主义的关系表现为离合之间。他的自由观具有如下特征:一是附会性,对西方自由主义的核心概念“自由”采取附会之理解;二是游离性,没有始终如一地抓住西方自由主义的根本价值———个人主义;三是松散性,没有系统的文章或著作介绍西方自由主义;四是矛盾性,一方面是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对立)流派的态度不一,另一方面对这些思想的不够忠诚。这些特征,并不是梁启超独有的,而是过渡时代之知识分子的整体特点。造成这种整体特点的主要因素有二:一是社会主题的演变;二是社会流行思想文化的庞杂与浮浅。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我们党善于学习的典范 ,他对如何学习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他的学习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列主义的学习 ;二、学习中重在掌握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 ;三、要作到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四、向实践向群众学习 ;五、学习内容要广泛。毛泽东关于如何学习的思想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 ,加强党的学习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8.
先秦美学在总体上表现出以"和为美"的理论特征.但在以"和为美"的共同理论特征下,呈现出百家争鸣、各持一说的局面.先秦和谐美学思想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逐次出现了三种逻辑倾向:一是在对象的外在形式上求和谐;二是在形式和内容的统一间求和谐;三是在超感性的内容要素上求和谐.先秦美学奠定了中国美学思想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欧阳修的儒学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的儒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反对谶纬虚妄、天人感应的理性主义思想 ,二是反对佛道和不良世风的以“礼义”为本的儒学伦理道德思想 ,三是反对空谈性命的经世致用思想。这三个方面相互交叉、密切配合 ,共同构成了欧阳修的儒学思想整体 ,指导了他的治学和政治生活。欧阳修的儒学思想对于走出相对落后的汉代经学理论 ,恢复儒学的主导地位和建构新儒学的品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的理论资源有三个层次:一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启示和借鉴价值的中外思想家的社会和谐思想,无论是中国先人还是西方思想家的和谐社会理想都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二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理论基础地位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和谐思想。根据马克思的和谐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遵循唯物史观的基本要求;必须遵循辩证思维的基本精神;必须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人学底蕴。三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指导性的我党最新理论成果,包括“科学发展观”、“科学执政理念”和“和谐社会理论”三个最新的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1.
陈界 《北方论丛》2004,(4):108-112
孟子的经济思想主要分为三个部分:一为恒产学说,主张使封建小农有百亩田,五亩宅,树木家畜的私产学说,其目的在于发展生产,稳定封建统治;二是小农经济理论.从战国社会发展中,孟子认识到封建个体小生产农民经济,是封建国家赖以存在的支柱,因此他构想出一个封建小农经济模式,希望当时的统治者采取有利于这种经济发展的政策,如"薄赋敛"、"勿夺民时"等,使封建经济得到发展;三是孟子的财政赋税观.孟子主张单一农业税,反对当时的"粟米之征,布帛之征,力役之征"三税同时征收的制度.孟子反对重税,但也反对过轻的赋税,主张在"取民于有制"的同时,也要保证国家的财政税收.他主张征收生产税,对于不创造财富的部门和人不征税.  相似文献   

12.
熊希龄是中国财政现代化改革的思考者和实践者。在认知和接受了许多流行于西方的现代财政理论的基础上,他认真辨析了中西方社会的客观差异,对西方财政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变通,在划分国地财政、改革现行税制和合理利用公债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其主张兼具学理性和务实性。然而,深为遗憾的是,由于现实国情的局限,熊希龄有时候难以将他的财政思想付诸实践;在具体的财政工作中,他甚至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理想,转而向现实妥协。这种思想和实践层面的分离,不仅反映了近代国人在求索新知过程中遭遇的痛苦与无奈,也折射出这一时期中国财政现代化道路的曲折与艰辛。  相似文献   

13.
王安石是经济改革家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安石是北宋熙宁变法的主持者,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但他是不是一位经济改革家或财政改革家呢?不是。因为按照现今人们对改革家称号的理解,被称为改革家者,不仅仅是改变了现行制度,而且还须使这种改变具有顺时立政、革除陈腐推动历史前进的性质。王安石变法不具有这样的性质。为了说明问题,以下从三个方面对王安石理财新法进行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推进唯物史观的中国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其在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进程中,具有鲜明的价值指向:一是满足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现实需要;二是用唯物史观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三是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话语来宣传和解释唯物史观的思想精髓。其在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进程中,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唯物史观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二是坚持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相统一;三是坚持经验总结与理论建构相统一。其在推进唯物史观中国化进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唯物史观新成果,主要包括群众路线思想、中国革命道路思想、革命战争思想、人民民主专政思想。  相似文献   

15.
陆卫明  张丹 《学术界》2007,(3):234-240
傅斯年作为一名学贯中西的学术巨人,在国家内忧外患之时勇敢的涉足政治。他的政治思想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民族主义意识;二是民主社会主义的理想,三是自由主义的立场。傅斯年的政治思想正如其性格一样,充满着各种矛盾,但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值得后人深思。  相似文献   

16.
论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转移支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在我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财政转移支付在生态补偿机制中起着重要作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中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一是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的生态补偿力度;二是进行合理的转移支付框架的设计;三是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在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实现途径;四是重点建设具有现实性的横向转移支付的生态补偿机制;五是成立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专门机构.  相似文献   

17.
耿振东 《北方论丛》2010,(3):96-101
轻重学说是封建政府加强财政收入的理财理论。面对冗官冗兵、对外纳贡使北宋财政几于耗尽的财政状况,有识之士自觉地接受了轻重理论。他们对轻重学说中的"利出一孔"论重新作出阐释,对其垄断、抑商等特性结合北宋现实作出完善与修正,且提出了更合理的"权商贾"理论。继之,他们将这种理财理论付诸国家的财政实践,直接挽救了当时严重的财政危机。轻重学说没有受到南宋士人的重视,究其原因,在于会子的发行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为政府理财的轻重敛散之术。  相似文献   

18.
王萱 《东岳论丛》2002,23(6):132-134
林纾一生翻译外国文学作品 180余种 ,他对小说的见解多散见于他为自己翻译的小说所写的序跋中。林纾的小说理论主要有如下四方面的内容 :一是重视小说的社会作用 ;二是引进西方现代小说观念 ;三是比较西方小说与中国文学的异同优劣 ;四是思考了小说的基本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19.
唐龙 《江汉论坛》2007,3(6):30-34
基于学者的使命感和个人的经历与兴趣,夏振坤教授长期将"一切为了中国的现代化"作为治学目标.他对中国现代化理论研究既具有理论的前瞻性,也为指导中国现代化提供了有益的思想启迪.夏先生对于中国现代化的研究,具有以下四方面突出特点:一是立足于社会主义制度探讨中国的现代化问题;二是着眼于现代化的国际经验比较获取中国现代化的思路;三是服从于"中国特色"探索中国现代化的道路;四是致力于文化现代化寻找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理论的思想来源主要有三个 :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 ;二是列宁晚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思路 ;三是毛泽东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