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与越南是山水相连的邻邦,两国之间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历史上,两国"同文同祖",文化交往十分密切.中国古代的天文历法和数学书籍在越南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对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越两国传统友谊的构建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也谱写了中越文化交流史上重要的一页.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及评价崔明德、林恩显在《民族研究》1995年第5期著文认为,由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复杂性、历代史书所载和亲实例的多样性以及历代统治者以和亲为手段所要达到目的的多样性,中国古代和亲的类型也比较复杂。新史书所载和亲的具体实例,大致可分为...  相似文献   

3.
<正> 广大西北地区,大致相当于今甘肃、陕西、宁夏、青海、新疆以及内蒙古西部,历史上曾活动有众多的古代民族,如月氏、匈奴、车师、乌孙、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吐谷浑、吐蕃、瓦刺、蒙古等等,它们对西北地区的历史乃至中国和世界历史都产生过重要影响,我们称其为西北民族。西北民族间的和亲,作为它们政治活动的一部分,在从汉到清初(公元前206——公元1636年)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产生极为深刻而有积极意义的社会影响和作用,是整个和亲史上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此作初步探索,以补有关和亲研究中的不足。  相似文献   

4.
互派留学是古代东亚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中韩教育史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韩国在古代曾多次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这些留学生在汉文化向朝鲜半岛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和中介作用。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韩国入华留学生进行考察,可以勾勒出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古代中韩文化交流史上的风貌。  相似文献   

5.
"和亲"作为中国历史上通用的一种处理少数民族与其他国家关系的特殊手段,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很长时间.而西汉王朝作为真正意义上的和亲创始王朝,其和亲政策更能反映出最初的和亲政策对一个王朝社会政治、经济、军事,以及两个民族之间关系的影响,这对我们研究整个中国的和亲史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就西汉王朝与匈奴之间和亲的三个阶段来进行简单梳理.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区古代居民的种族构成是多元化的,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以及两大人种混合类型的古代居民都曾经活跃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伴随着时代的迁移和文化的交流,各个不同种族的居民在新疆地区的地理分布不断发生变化,构成了一幅独特的人种地理画卷,为研究中国边疆地区各民族的历史文化、中亚民族关系史、丝绸之路交流史乃至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等课题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民族大融合的深层原因,是学术上值得探讨的问题.民族融合的关键因素在于文化的认同,而传统史学则是中国古代文化中最为发达的组成部分.从先秦到汉代,华夏文化中系统的礼制伦理文化和"大一统"的政治历史观,成为民族凝聚力的精神核心.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史学凸现为民族融合的先导和最稳定因素,这源于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竞相仿从汉族政权的官方记史、修史体制,从而导致历史观、史学意识的文化认同,以及祖先血脉的认同,构成持久的民族凝聚力.隋唐以后直至清朝,传统史学始终发挥着这种凝聚力量.因此,中国传统史学对历史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史学引导了历史.  相似文献   

8.
<正>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探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孙祚民先生30余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的论文结集。全书共收入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所发表的有关论文16篇,内容可分为两类:一类属理论探讨,共8篇,为上编;一类属史实剖析,且有理论分析贯穿其中,亦8篇,为下编。统观全书,有一条总纲,三个特点: 其总纲是《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关系史若干理论问题研究评议》1篇。作者根据所掌握的建国以来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的大量资料,对各家观点分门别类进行了评议。如“关于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问题”、“我国历史上的‘外族’和‘外国’的问题”、“我国历史上各民族国家间的战争性质问题”、“关于民族英雄和民族败类的问题”、“我国历史上民族关系主流的问题”、“关于中国主体民族问题”和“关于民族关系史研  相似文献   

9.
一、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史可以用“战”与“和”两个字来概括。所谓”战”即指战争,“和”即指和好。我这里着重讲和亲。如果要对和亲重新定义的话,我想这样表述也许更确切一些:两个不同民族政权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之间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进行的联姻叫做和亲。这里有必要对“民族政权”、“目的”和“联姻”三个概念作些解释。先谈“民族政权”。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经常有熟悉和不熟悉的同志问我为什么对研究和亲有这么大的兴趣,我认为:第一,史学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现实服务,就汉唐和亲而言,可以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和亲的背景、性质、特点、作用的全面透视,使人们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为加强民族团结、密切各民族间的关系提供一些借鉴。所以,和亲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第二,汉唐时期的和亲突出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因此,抓住和亲,实际上就找到了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的关键和突破口。新中国成立后,和亲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少成绩,但与其它学科相比,仍显得不够深入,仍有不少模糊认识,仍有不少处女地需要开垦,仍有不少领域需要拓宽。所以,和亲研究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和亲历来是中原王朝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主要方式。客观上和亲不仅维护了社会的和平、边疆的稳定,还促进了民族地区和中原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然而,纵观赵宋一代,人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中国历朝历代中屡见不鲜的和亲,在宋朝却找不到多少踪迹,而这一结果又是与当时中原王朝对少数民族偏见的加深、理学的发展、经济的繁荣等社会历史环境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2.
汉诗作为古代东亚各国共同的文学样式,在古代日本和中国以及东亚其他国家或政权的文化交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东方各民族文学乃至世界各民族的文学关系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日本奈良平安时期、五山时期以及江户时期对使用汉诗作为交流媒介与东亚各国或各政权的政治及文化交往表明,古代日本文学与中国文学具有深刻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3.
<正> (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很早就开始了有文字的历史记载。浩翰的历史文献,记录了大量的国家政权、社会制度、道德风貌的更替、演变。在这种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中国古代思想家,都自然地形成一种历史变迁或发展的观念。这种观念在不同的思想家那里,具有不同的理论形态,但也有共同的基本内容,即认为历史是变化的,这种变化是有某种内在秩序的,它是某种人以外的力量决定的。这些思想表现或内涵在古代思想家描述历史现象时所经常使用的三个概念或范畴“变”、“数’、“势”中,这些观念也就是中国古代历史变迁思想的主要构成。  相似文献   

14.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历史与现实的诸多因素成就的,其中是否有民族政策方面的因素值得探讨。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虽然由于受私有制与剥削制度的影响具有很大的负面性,但是,也有值得肯定的方面。因此,中国古代由于贯彻了"羁縻之道"这一基本的制度设计,其民族政策在总体上可以称之为"民族羁縻政策",并有相应的行政建置安排。所以,中国古代的民族羁縻政策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具有一定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对外开放的思想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以封建国家政权的外交、外贸政策所体现出来的,封建统治者以“天朝”自居,在处理对外关系中,主要着眼于政治上扬威和怀柔的思想;另一种是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之间长期友好往来的活动所反映出来的,广大人民渴望与外部世界的联系,要求对外开放,重视与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王德忠 《兰州学刊》2010,(1):221-224
林斡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代北方民族史研究专家,著作丰厚,对匈奴、突厥和东胡三大族系有深入研究,堪称中国古代北方民族史研究领域之执牛耳者。近期,林斡先生的新著《中国古代北方民族通论》出版,以高屋建瓴的学术视野和雄厚扎实的理论功底,对古代北方民族的历史及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对于认识中国古代民族史诸问题,把握我国的现实民族关系大局都具有普遍的理论意义。文章对该书的学术成就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民族问题和民族政策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具有其多样性。多样性中带有规律性的基本类型可区分为较量型与归属型两大类。归属型民族问题基本限于国内,归属型政治实体是从属于中央政权的下级地方政权。较量型民族问题基本限于民族国家之间,其结局关系当事民族国家的兴衰或存亡。和平方式是解决归属型民族问题的基本手段,战争是解决较量型民族问题的基本方式。  相似文献   

18.
多元视阈下中国古代文论的意义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文论在现代转型中面临着严峻的学理困境,"失语症"与"巴列塔"是对当下中国古代文论研究的两个阶段的形象概括.对中国古代文论的生存空间进行梳理,在文化焦虑的压抑下秉承中国古代文论的人文意义旨归,促使中国古代文论的精深理路成为一种在场的、在路上的言说,是我们当前的紧迫重任.中国古代文论有必要在自身的论域中彰显人文的矛盾张力,在历史与现实之间呈现一个真实的人文世界.  相似文献   

19.
贪污,是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重要历史现象。贪污对国家政权的危害极大:它败坏政府的声誉,腐蚀官员队伍,破坏社会的稳定与均衡,是影响封建统治“长治久安”的重要因素。在漫长的古代社会中,它象甩不掉的幽灵,困扰着最高统治者们追求大道的君治。为何古代中国贪污猖獗,屡禁不止?贪污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作用如何?本文试图作些粗浅论述。  相似文献   

20.
何天明 《阴山学刊》2005,18(4):35-40
研究表明,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时间较以前认定的时间提前了整整一代人.按照建立政权后控制区域大小并适当考虑历史发展先后的原则审视其中有代表性民族的政治文明内涵及形成过程,许多体制、组织机构设置和管理方式,都为我们今天促进民族团结,建设现代政治文明和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可兹参考和借鉴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