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七五”期间,由国家统一部署,新疆确定了霍城等12个县为商品粮基地建设县。经过几年来的努力,这些县在水利设施和技术推广方面已经获得了预期的效果。1990年粮食总产达到了155万吨,比建设前的1985年增加近40万吨,增长33.9%,平均每年增长6.1%,总产量占全区粮食增长量的25.8%,粮食作物单产高出全区平均水平11公斤。人均占有粮食近550公斤,超过全区人均占有量110公斤。五年来,这些县外调的商品粮为112万吨,按国家投入资金匡算,每投资1元增产粮食20斤左右,超过了自治区规定的1元钱5斤粮的要求。新疆第一批商品粮基地建设的主要经验有六点:一是领导重视,各级政府都相应地成  相似文献   

2.
福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仅及全国平均水平的50%。1987年,尽管全省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77.1%,种植粮食的耕地占总耕地的80%,粮食亩产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仍然缺口粮食176.2万吨(自给率为82%)。笔者认为,由于福建耕地资源异常  相似文献   

3.
中国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几个重大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除存在一般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外,还存在着自己特有的许多发展问题。本文仅就中国在世纪之交所面临的几个重大发展问题作一些论述。一、关于粮食供求和平衡问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和供给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用占世界7%的耕地,基本解决了占世界22%人口的温饱问题。粮食总产量由1952年1.6亿吨增加到1993年的4.6亿吨,提高了1.8倍。人均占有量由1952年的285公斤,提高到1993年的385公斤,人均净增IOO公斤,比世界平均水平的36O公斤高出了25公斤。但是,我国粮食的生产和供给的前景不允…  相似文献   

4.
1994年,新疆农村经济取得了较大发展。仅就畜牧业而言,年末牲畜存栏头数达到了3599万头(只),较1993年增长2.4%,肉类总产量42.81万吨,增长11.8%,也就是说,纵向比较,新疆畜牧业还是在发展。但若做横向比较,则不难看出,新疆畜牧业的生产水平与全国水平的差距愈来愈大。以人均占有的肉量为例,1993年新疆人均占有的肉量为21公斤,排全国第26位,由原来的羊肉产量冠军易位给山东,牛肉产量排名则降为全国的第9位,不及山东省的四分之一。1994年,我国人均占有的肉量达到了32.6公斤,接近世界33.5公斤的平均水平,而新疆人均占有的肉量仅由1993年的21公斤升至26公斤,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较大的差距。更谈不上与先进省区山东、河南、安徽等省相比了。由于新疆畜牧业发展速度慢,造成的严重事实是,畜产品尤其是牛羊肉供求关系紧张,肉价长期居高不下,给新疆现存的通货膨胀形势又加了一个砝码。因此我们必须下大决心,拿出一些关键措施,推动新疆畜牧业持续、稳定、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蔬菜产业国际竞争力变动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已成为世界上蔬菜生产和出口大国。从蔬菜的播种面积和总产量来看 ,我国连续 5年位居世界第一。 2 0 0 0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达到 14 67万公顷 ,占世界总播种面积的 3 5 .3 % ;蔬菜总产量为 4.4亿吨 ,占世界总产量的 65 .3 7% [1 ] 。从蔬菜人均占有量来看 ,2 0 0 0年我国蔬菜人均占有量达 3 0 0多公斤 ,比世界蔬菜人均占有量高出 3倍多[2 ] 。同时 ,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蔬菜出口国 ,其出口量在 2 0 0 0年达 2 45万吨 ,出口额达 15 .8亿美元[3] ,出口市场覆盖了以日本、香港特区、俄罗斯、韩国和新加坡等为主的上百个国家(地区 )。中国…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部边疆。国境线长达四千二百多公里,北面与苏联,蒙古接壤,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全区总土地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总面积的八分之一。总人口1927万人,其中蒙古族248.9万人、汉族1627.7万人、其他少数民族50.4万人,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体、汉族居大多数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也是全国成立最旱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一九四七年五月一日成立)。 我区六十年代初期曾被中央誉为模范自治区,到了八十年代初期,我区经济发展水平,一些主要产品产量,技术经济指标的人均占有量,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究其根源除“左”倾路线、十年动乱造成的破坏外,与我区国土开发利用、国土整治水平低下分不开。我区资源丰富,尤其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7.
我国在“八五”期间,基础设施的总量水平大量提高,总量矛盾有所缓解,1996年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为56678公里,仅比1978年增长16.6%,公路里程为118.58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了33.2%,内河运输线路为1108万公里,比1978年减少了18.5%公里。国道主干线10万公里,高速公路5000公里,国道平均车速40公里,大大低于汽车行驶的经济车速,城市公共汽车平均车速70年代30公里,80年代20公里,目前12公里,发电机总量虽达到2.5亿千瓦的规模,但人均装机也只有0.2千瓦,电力工业…  相似文献   

8.
<正>(一)投资总量不足。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基本保持在2%~2.7%的水平,1995年后甚至降至2%以下(1995~1997年基本保持在1.85%的水平)①,不仅远低于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而且也不及世界平均水平及部分发展中国家。教育投资总量不足导致人均公共教育经费占有量及生均教育经费等指标严重偏低,甚至影响了教育的正常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自古以来,新疆就以丰美的草原、优良的畜种而著称国内外。改革开放以来,新疆畜牧业连续18年增产,在各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如果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相比,与种植业和其他产业相比,新疆畜牧业发展明显滞后;与内地发达省区相比,无论从畜牧业总体水平上讲还是从发展速度或经济效益来看,差距逐年拉大,并且已成为制约新疆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条短腿。1、与种植业的差距。目前,新疆种植业生产水平和规模已达到全国中等水平。1995年粮食总产达730万吨;单产310公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4公斤;人均占有粮食450公斤,居…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1981年冬,酃县开始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使老区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1989年,全县农业总产值达1135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格计算,为6094万元,比1980年增长1786万元,增长41.45%,人均国民收入达879元,比1981年增长2.7倍,粮食总产量1990年达91651吨,比81年增加19000吨,亩产量增加近100公斤,人平口粮接近400公斤,基本上解决了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新疆的畜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连续13年增产,是历史上发展最快最好的时期,发展速度处于全国牧区的领先地位。但是从整体来看,生产水平还比较低,人均占有的畜产品产量还不很丰富,除羊毛和奶类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以外,肉食(指猪肉)和蛋禽与全国平均水平比,仍有较大差距。牲畜的个体生产能力与先进生产水平比相差甚远,如新疆细毛羊的平均个体产毛量只有3.2公斤,而澳大利亚全国平均在6公斤以上;绵羊个体产肉量平均13.5公斤,而苏联哈萨克共和国平均达25公斤;牛的产乳与产肉性能距世界先进水平更大。新疆发展畜牧业的“八五”规划及2000年的发展思路、方针、政策和措施均已明  相似文献   

12.
前言     
江苏省是我国的重要农区之一,粮食和棉花又是江苏省农业生产中的两大优势,它们的产量在全国都占有重要的地位。自建国以来,江苏省的粮食和棉花生产基本上都是稳步发展的,尤其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4年粮食的总产量达到3356.85万吨,人均产量达到547.5公斤,棉花的总产量达到66.59万吨,都创了历史的最好水平。可是,以后几年却出现了徘徊局面。粮食1985年总产量下降到3124.7万吨,人均产量  相似文献   

13.
一、兰州科技实力分析与评价(一)科技资源科技资源包括科技人力资源和科技活动物质基础两部分。1.人力资源目前,兰州地区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20余万人,其中从事自然科学的专业技术人员有6.1万人,中科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累计45名,市级拔尖科技人才121名。平均每百人拥有科技人员7名,是西部地区平均数的3.5倍,人才密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名居前列。兰州地区集中了全省大部分的科研机构和人员,人才密度较高,规模优势比较突出,如自然科学领域,兰州平均每家研究机构拥有人员176人,高于全省的平均…  相似文献   

14.
水资源是维系人类生存及发展的命脉,是经济建设必需的重要物质资源。乌鲁木齐地处欧亚大陆腹部,干旱少雨,地表径流量年均为9.17亿立方,全市每人年均有水756立方,只相当于全国人均占有量的30%,相当于新疆人均占有量的近1/10,按耕地面积亩均占有径流量只有1000立方。无论是人均,还是亩均占有水量,乌鲁木齐的水资源并不富裕。建国40年来,党和国家对乌鲁木齐城市的水利设施、供排水设施投入了很大力量进行建设,并取得了明显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是,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城市人口与工业用  相似文献   

15.
山东是一个缺水大省。全省多年平均水资源量303.1亿m3,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1%。全省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34m3,不到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的瓶颈。提升水资源承载力的对策措施:改革现行的水价实施制度,通过价格杠杆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工业、节水型农业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加强水污染防治工作,增加中水回用提高水资源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秦巴山区农民温饱尚未完全解决。因此,在秦巴山区农村经济开发研究中,粮食问题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甘肃秦巴山区最贫困的是舟曲县.1986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135.03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02.39元,是全省农民收入最低的县.人均生产粮食138.2公斤,国家回销农村粮食人均132.6公斤,粮食生产自给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17.
“六五”期间,贵州的畜牧业经济出现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对照省政府计划检查,到1985年底,生猪存栏1,144.04万头、完成计划114.40%,出栏肥猪627.45万头、完成108.1%,大牲畜存栏545.98万头、完成103%,出栏牛35万头、完成166.67%,羊存栏147.37万只、完成70.18%,出栏羊47.75万只、完成56.17%。与此同时,猪、牛、羊产肉总量为97,620万斤,完成计划128.45%;人均肉类产量32.5斤,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畜牧业产值12.30亿元,完成129.68%,翻了一番多。总之,除羊而外,各项指标都超额完成国家“六五”计划。  相似文献   

18.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贵州经济的发展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与全国及邻近省区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有所扩大。1993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生活费收入分别较1978年增长13倍、4.3倍和6.8倍,其中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5%,发展速度不算慢。但同期,全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及广西、云南、四川的差距分别拉大了0.9、8.0、4.9和1.4个百分点。同期,贵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而全国、云南、四川年均增长7.9%、7.9%、8.3%,分别比贵州高0.4、0.4和0.8个百分点。1978年,贵州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全国处于挂末地位,到1993年仍为倒数第一。  相似文献   

19.
按照发展商品经济的要求和淡水渔业内外部的社会、经济、技术等条件,本省进一步开发淡水渔业总的战略目标:全面开发,重点突破,深入利用,在有限的水域里生产出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更多的优质水产品,以改变我省目前淡水渔业产量急剧下降的趋势,从而到本世纪末的2000年全省淡水渔业总产量达到40万吨,人均占有量9公斤,分别比“六五”期末的1985年增加1.5倍和1.2倍,水产品获得多出口、多创汇。 我省开发淡水渔业的具体途径很多,但从生产的全方位考虑,带有根本性的突破重点和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工业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是解放后建设的新兴工业基地之一。有一万多个企业,固定资产达160亿元,摊子不小,且地处中原,资源丰富,交通方便,优势多,潜力大。但由于主观和客观上的原因,我们的经济效益很不理想。1980年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收入只相当于全国的70%,人均财政收入只相当于全国的50%。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左右;每百元固定资产创造的税利低18%左右。同过去相比,我省许多经济指标还没有达到历史上最好的水平,如我省每百元固定资产提供的产值,1952年为28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