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传统文化与日本经济现代化——关于日本式市场经济特色的若干思考辽宁大学张锐智从传统文化角度讲,日本属于东亚文化圈,带有浓厚的儒教色彩。就其经济模式而言,日本属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东方的儒教与市场经济在日本成功地兼容,构成了日本式市场经济的特色之一。...  相似文献   

2.
日本文化中的主体意识●赵虹张彩梅考察日本文化史,我们可以发现,日本文化并不是自成体系地发展着,在日本文化的不同时期,总有一种占主导地位的外来文化对它产生着深刻影响:由于中国文化的巨大影响,使日本早在公元四至五世纪就脱离野蛮阶段而进入文明阶段;经受欧风...  相似文献   

3.
我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以及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都明确强调必须继承发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时又要充分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短短40余年,日本从战败投  相似文献   

4.
(一) 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重要的是变革传统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形态,全面实现文化价值观念的更新。其最基本的条件,是确立合理主义的思维方式、实证主义的科学态度、自由平等的思想以及人道主义的精神。也就是在实现由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育成的民主主义的基础上,促进近代自我的觉醒,将人从皇权、教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从而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基本关系,取得对现代社会的基本文化价值取向的认同。从  相似文献   

5.
卫晓辉 《唐都学刊》2001,17(4):10-11
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思想,人民群众是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这一命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基石和根本前提。  相似文献   

6.
在日本实现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生产方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诸方面的改变,促使传统文化的遗传性发生嬗变。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趋频繁,日本传统文化中外来文化成分欲发加重,这种变异度也就日益增大。精神文化以人们的伦理、道德、价值观念、宗教信仰、审美意识为核心。由于它处于文化深层,同意识形态相关;虽然为经济基础所决定,但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并不会因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的变异而同步变异,变异发生得最为缓慢。人们常说的集团意识,即属于精神文化范畴。一、由提倡“和为贵”到注重创造能力集团意识的重要基因就是内部的整合统一,以和为贵,以便形成统一的力量。然  相似文献   

7.
现代化、西化及其它——现代化问题的方法论思考○赵利生一现代化与西化问题是困扰发展中国家的一大难题,也是我国理论界和现实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面临的富有争议的问题。就是到现在,问题似乎仍未解决,以至在某种程度上大家都懒得去争了,似乎争论到什么时候,也争不...  相似文献   

8.
日本传统文化对现代化的双重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崔世广日本的现代化过程简直是以跳跃式的方式完成的。1853年开国。15年之后便实现了明治维新的政治变革,从此走上了政府主导下的现代化道路。仅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就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成立了...  相似文献   

9.
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营养,一方面注意坚持自身民族文化,一方面又努力促成外来文化与原有文化的融和,这是日本文化的一个传统,也是不断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历史上的大化改新如此,明治维新亦是如此。战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日本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发生了激烈冲撞,也发生了变异,但是它的一些主要特征不但延续和继承下来,而且在实现经济高速度发展,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过程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 ,到 1 967年就在资本主义国家中跃居第二位。战败国日本由一片废墟一跃而成为世界最富国家之一 ,其中的文化原因值得思考。一、日本重视“人心”养成、人格铸就  日本近代启蒙思想家福泽谕吉早在《文明论概略》一书中就对日本重视“人心”养成有过描述。福泽谕吉把文明分为“外形”和“精神”两部分 ,他认为 ,“所谓外在的文明 ,是指衣服饮食器械居室以至于政令法律等耳所能闻目所能见的事物而言。”所谓“文明的精神”则是指“人心”。他把“人心”放在器物之先 ,主张首先变革“人心”。日本的明治维…  相似文献   

11.
今年2、3月间,我作为中国日本文化研究者访日团的一个成员访问日本,在为期两周的时间内,在东京、名古屋、奈良、京都、大阪等城市访问了国际交流基金、文化厅、索尼公司、中日文化中心、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京都市国际交流会馆、国立民族学博物馆、松下电器公司、综合媒  相似文献   

12.
日本现代化之谜新解——评王家骅著《儒家思想与日本的现代化》李更生平南开大学日本研究中心的王家骅教授是日本研究界颇具实力的中年学者之一。《儒家思想与日本的现代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是他继《日中儒学的比较》(日本东京六兴出版社1988年版)和...  相似文献   

13.
这篇文章就我国如何学习日本现代化的经验教训问题,提出两点值得参考的建议:(一)日本工业化的基础不是从外国引进先进技术,而是长期培养能够掌握先进技术的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因此,对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和输入外国资本应有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二)中国的现代化应考虑中国的实际情况,不能生搬硬套外国的经验.中国的面积比日本大,人口比日本多,如何学习日本现代化的经验教训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是该民族长期发展的积淀物,它有产生、形成和发展、丰富的过程。它不仅对本民族的过去有所反映,也是现在、未来该民族精神文化发展的基础,对民族文化的全面进步有很大的影响作用。民族的精神文化主要指的是该民族的传统文化。从理论上讲,传统  相似文献   

15.
日本在过去100年间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在海外引起了高度重视。许多外国学者尤其注意促使日本“惊人地”、“奇迹般地”发展的特定因素,如较高的教育水平、生产力水平、有真才实学的政治家、聪明能干的企业家、称职的政府领导人、勤劳的国民等等。有趣的是,对日本的现代化进行夸大的是国外而不是国内。人们由于听惯了日本的“成功故事”,所以对100年前的日本与当今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就不那么感兴趣了。现在大家都承认,发展中国家遭受西方发达国家殖民压迫的长期历史已经使它们的现代化建设更加困难和虚幻。而日本没有遭受殖民压迫的历史。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日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有利条件多于其他任何发展中国家。殊不知许多发展中国家目前在现代化建设中所面临的困难和挫折,日本  相似文献   

16.
探索中国现代化之谜——评《中国现代化问题的哲学思考》赵海峰作为世界性的动态历史过程的现代化,一直是人们探索的最重要问题之一。中国是一个具有绵长悠久传统的、现代化起步较晚的国家,她的现代化究竟应该采取怎样的模式、进程和目标?和其它国家的现代化相比有何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道路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人既是现代化的主体,又是现代化的目的,拓展中国道路离不开人的现代化的主体支撑。人的现代化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人的失落"反思的结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人的现代化是在人类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中现代的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社会关系不断确立的过程。人的现代化也是中国近代以来迟未解决的历史课题,虽然经历了漫长的探索过程,但是今天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成为阻滞改革的现实障碍。人的现代化的推进必将推动中国经济持续的发展、民主政治的完善、民族文化的复兴,必将带来中国道路的光明前景。  相似文献   

18.
试论编辑主体意识的现代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菊玲 《唐都学刊》2001,17(1):116-119
编辑主体意识是指编辑主体对其在编辑劳动中的主体地位、主体作用及价值的认识.编辑主体意识的现代化是指编辑主体充分认识其自身在编辑劳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具有现代特性的思想、态度、价值观念和意向去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以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价值.编辑主体意识的现代性体现为开放意识、多元意识、超前意识、创新意识及信息意识.编辑主体意识的现代化在编辑主体现代化的历程中居于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
1987年8月20日至22日,日本文化学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主办,有来自全国十几个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及在京有关部委、友好团体、学会和新闻出版单位的60余位专家、学者和青年研究人员出席。日本研究所所长何方致开幕词,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复三、对外友协林林等出席了会议,并作了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所研究员、日本史学会会长万峰、外国文学所研究员、日本文学研究会会长李芒、中  相似文献   

20.
近代日本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兼及日本文化的特质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揭侠近百余年来,日本先是广采西学,在“脱亚入欧”的口号下迅速成长为世界列强之一,二战以后又紧步美国的后尘,全方位美国化。可以说,明治以来的日本,在文化上主要扮演了西化的角色。正像人往高处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