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7 毫秒
1.
移民返迁问题是移民后研究的重要内容,由于灾难移民研究起步较晚,因此该领域移民返迁的问题尚未得到足够重视.本研究借助“推拉理论”和我国水库移民、生态移民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结构性访谈方法,对汶川地震跨市州异地安置羌族移民的返迁意愿和影响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在迁出地推力因素、迁入地拉力因素、制度因素和个人因素的影响下,羌族灾难移民在异地安置初期具有较低的返迁意愿.汶川地震跨市州异地安置个案在迁入地选址、迁移方式选择、制度影响的阶段性和两面性等方面的经验对于以后灾难移民的迁移政策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灾害移民群体迁移到新居住地生活并发展生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适应或再社会化的过程,客观把握移民对目前各方面状况的满意程度,能够了解移民目前的真正需求,使移民更好、更快、更稳的适应新居住地。通过对集中安置移民群体(邛崃市南宝山乡)和点状安置移民群体(罗江县慧觉镇)的问卷调查,发现点状安置移民的满意度高于集中安置移民;当地居民对待移民的态度及移民与当地居民的交往程度都会对移民的满意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该文通过对新疆旱卡子滩闽玛生态村的一个汉族灾害移民群体的调查,探讨作为少数族群的汉族与当地哈萨克族在交往中存在的问题,认为通过文化符号的作用,加强不同群体之间在语言文化、民俗文化方面的相互了解和学习;同时当地政府也要扮演起文化促进者的角色,积极引导灾害移民适应当地的文化,进而在"求同存异"的状况下加强族群间的互动性,并最终探索出一条有利于族群交往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移民搬迁伴随生活方式的改变,势必会对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冲击,而安置方式和社会支持网络的差异更使他们的心理健康发生变化。利用2011年陕西省安康市"农户生计与老年人健康"调查数据,检验了移民搬迁、不同的移民安置方式对农村老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探求了移民搬迁中社会支持机制的作用。结果发现:移民搬迁本身对农村老人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影响,但由于移民搬迁导致社会支持网络的变化,使得移民搬迁与非移民搬迁老人的心理健康并不存在显著差异;不同的安置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显著不同;社会支持网络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提供了重要的保护机制,而且调节了移民搬迁及不同安置方式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政府应该合理规划移民安置方式,打造良好社会环境,促进移民老人的社会融入和交往,提升他们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5.
文章基于对冕宁县回平乡内族群互动情况的调查,试图指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移民村落中不同族群的互动是双 向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境下族群间的互动各有不同,总体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族群间文化陌生感的减弱,族群之间能达 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良好交往格局  相似文献   

6.
以民国时期甘孜藏区的汉人移民为研究对象,从历史社会学的视角,对这一群体的职业构成、社会地位及身份认同等问题予以考察,并对其背后的动力机制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在日常的民间交往中,无论是移民群体,还是本地族群,其“族属”意识都处于“自在”的状态中,与血缘、地缘、职业、阶层等其他与“身份”相关的因素交织在一起。汉人移民在本地社会的地位更多地与职业、财富等因素相关,而与“族属”关系不大。同时,汉人移民的“本地化”与本地族群的“汉化”是同一个社会进程的两个方面。对于迁移时间较久的汉人移民来说,他们对居住地的“地域认同”可能会超越“族群认同”,而构成其行为选择的主要逻辑。  相似文献   

7.
民间信仰是当代民众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人们生产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产生着较为广泛的影响.少数民族移民族群作为一个在地理空间中不断迁徙的特殊群体,其民间信仰随着地理空间的转换和时代的变化在由原来聚居区到迁徙地的过程中必然会受到迁入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周边其他民族的深刻影响,从而发生一定程度的变迁.本文以鄂西南官坝苗寨为例,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从人类学的视角考察移民族群民间信仰变迁的表现,并探讨其原因.  相似文献   

8.
青海哈萨克人历经反复的迁移之后最终于2001年被安置在青海省海西州马海村。对其食俗的田野研究表明:虽然他们在地理空间上远离族群主体,是较为"孤立"的人群,但无论周边生活环境及交往族群发生了怎样的改变,他们的饮食习俗却并未受到多大影响,仍然维系着哈萨克族的饮食传统。这种族群内部未对变化中的新环境进行调适便能够适应新环境的反调适现象是青海哈萨克人族性与凝聚力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利用A-F多维贫困测量方法探讨非自愿搬迁移民的相对多维资产贫困以及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对移民相对多维资产贫困的交互影响,并利用三峡库区非自愿搬迁移民调研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非自愿搬迁移民相对多维资产贫困状况较原居民严重,且非自愿搬迁也剥夺了移民代际再生产资产;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对移民相对多维资产贫困的影响主要体现为互补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互补效应还会受到安置方式和安置时间的影响.研究结论对于阻断移民代际贫困传递,以及采用正式社会支持和非正式社会支持的协同互补性来提高减贫效率问题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提供了一个以水库移民为主要对象的移民研究纲领.从实践中出现的由于移民发展目标(致富)未实现所产生的大量信访案例出发,对水库移民补偿安置契约区分为完全契约与不完全契约两种属性,以发展(致富)目标作为水库移民目标,则移民补偿安置属不完全契约.传统的补偿安置是安置等于补偿,补偿小于或等于损失.以发展为移民目标,则安置大于或等于补偿.利益相关者理论对额外补偿的工程化思路即分享工程收益方面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但仍然不能完全满足移民发展的需要,这部分额外补偿可以由不完全契约理论得以解释.如果在移民规划中就把发展目标视为移民的直接目标,那么可以在规划时安排更充分的资源以满足移民发展所需,也可以避免移民安置调整带来的移民投入的低效率,实际上是通过不完全契约理论的视角将移民规划转化成比传统规划更完全的移民补偿安置契约.结合实践中的先移民后建设的探索,对传统的有发展断层的移民动态发展过程进行修正,并通过发展断层的避免改变移民预期.  相似文献   

11.
[提要]羌族地区地处龙门山断裂带,地质与气候的复杂性引起频发的灾难,当地居民视灾难为生活常态,并在历史过程中形成了针对不同灾难的应对机制,包括预防机制、预警机制、消解机制等。这些机制内在于地方性知识中,一旦发生某种灾难,羌族地区村落的社会组织便迅即启动,将灾难的危害置于可控范围,并最大限度地避免民众的生命与财产受到严重的影响,从而维持着羌族地区村落社会的平稳运行。当然,村落社会的灾难应对有其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旦灾难范围、时间长度、破坏程度超过村落社会的应对能力与承载极限时,这些应对机制便失去意义。从羌族地区村落社会应对包括2008年汶川大地震在内的诸多灾难中,可以认识到具体场景中的灾难应对机制及其意义。文章在此基础上,分析村落社会与政府机构灾难应对机制的异同,由此探索二者建立共生关系的可能,以期村民今后更加有效地应对灾难。  相似文献   

12.
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是新中国水利建设史上的一大壮举,涉及水库淹没区移民38万人.由于处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工程建设自身的专业技术局限及移民理论的滞后等等,造成诸多移民遗留问题.试从工程建设的建成过程、移民安置状况,以及造成移民遗留问题的多种原因等,概而论之.  相似文献   

13.
关于彝族“六祖分支”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六祖分支"的版本及研究状况以及相似的汉族祖源记忆"三皇五帝"的传说,认为在一定的政治话语下和民族交往过程中,民族精英为团结民众,整合社会,共同对付外族以获取一定的政治经济权益和话语权以及民族自尊,一般采用最能唤起根基性情感的祖源记忆传说来达成社会整合目标,族群认同也就在族源记忆的基础上一步步地被建构。  相似文献   

14.
落地后能否生根?——已安置三峡农村移民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社会结构加速现代化转型时期农村移民搬迁后的满意度并不高,工程性非自愿移民群体的不稳定是必然的。受制于环境资源状况并结合移民意愿,采取有土安置和非农安置相结合的兼业安置方式只能是我国今后工程性移民安置的主要方式。以增加收入为目标的后期扶持不可能有成功的希望,只有福利水平的提高才能增加移民满意度,同时为他们提供一个具有生活意义的稳定的"根"——在农村的家。  相似文献   

15.
[摘要]由于藏彝走廊的地理特征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川西各沟域的羌族在语言、体质外貌与文化表征上均存在差异。然而在5.12汶川地震后,羌族被大众传媒建构成为同一化和舞台化之刻板形象。这种大众印象进一步导致当地羌族重新“发现”和“认识”自己,并且通过本族群的文本制作与文化展演等“信息反馈”,在媒介参与的语境下逐步建构出一种新的羌族族群性。  相似文献   

16.
祭祖意味着寻根:寻家族之根,寻民族之根,寻历史之根,寻文化之根。这无论对于个体还是群体而言都是关系自我身份的极重要问题。古“羌”曾是驰骋中国西北的族群的泛称,如今聚居在四川西北部岷江上游的羌族是其后裔的一支。当代川西北尔玛人祭祖认祖的族群寻根意识,在羌文化核心区茂县以“中国羌城”命名的建筑群中有鲜明体现。文章从祭祀先祖的羌城神庙中的元昊纪念大殿切入,立足笔者在川西北羌族地区的田野走访,结合羌族社会、历史、文化的若干事象,透视其中的族群心理和文化认同问题,对于我们认识当下语境中的中国羌族及其文化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唐初西南地区的一些族群被称为乌蛮或白蛮。乌蛮、白蛮最初虽是普通称谓,但却有一定的客观含义,这主要表现在他们的时空位置的整体性以及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乌蛮、白蛮主要分布在古代巴蜀西南徼外的腹里地区,基本上以氐羌族群为源,在与其他族属特别是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交往和影响中,经过若干世纪的同化和异化过程发展而来。其中汉代的叟、昆明及摩沙夷演化为乌蛮,保持了较多的古氐羌族群的特点;而僰人则  相似文献   

18.
灾难观是人们关于灾难的认识与观念。羌族在其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了适应羌族地区生态环境、预防与应对各种自然灾难的观念,并且在具体场景中指导人们实践。可以说,羌族灾难观是羌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羌族人民生存和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不过,当灾难一旦超出已有的经验认识范围而又以国家的名义进行灾后重建时,原有的灾难观不可避免地遭受到强力冲击。2008年汶川地震灾后重建进程中,现代科学观念的强力进入、抗震标准的强制实施,高新技术的广泛采用,受援条件的限制等,不仅与羌族原有的灾难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张力,并在具体实践中如村落的选址与布局、建筑材料与结构的抗震性,生计方式从多元互补到结构单一,避灾仪式的删繁就简与时空转换等等方面,重构了羌族的灾难观。羌族灾难观的重构对于羌族社会的意义,尚需时日观察。  相似文献   

19.
小浪底水库淹没区人口中多数为农业人口 ,根据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 ,移民安置方针以大农业为主。为使水库淹没区在人口、资源环境容量减少的情况下 ,使移民“安得下、富起来” ,如何通过制度创新使移民真正做到生活水平不低于迁移前。通过对山西垣曲县小浪底移民安置区的实地考察、调研 ,从经济学的角度对移民安置区创新的经营模式作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20.
移民的流动性与贫困治理——宁夏生态移民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地搬迁和生态移民都是为了缓解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压力,实现环境保护和减贫的双重目标而进行的大规模人口异地安置。与政策安置移民相伴生的是移民的流动,包括政策安置移民的二次流动和非政策移民的自发流动。宁夏的经验表明,移民为农村人口流动提供了机会,促进了人口流动。现有的移民社会治理机制主要服务于异地安置,很难应对移民社会的高度流动性,这在实施精准扶贫中表现尤其明显。移民是一个持续的移动过程,需要改变以户籍和居住地为载体的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