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泰勒斯认为水是本原。通过对“本原”一词的分析 ,文章认为泰勒斯的宣称意指水是万物的开始 ,万物都由它产生出来。历代哲学家主要从自然现象方面解释了泰勒斯以水为本原的理由 ,但通过对古希腊神话的考察 ,可以说正是水的神话形象触使泰勒斯以水为本原  相似文献   

2.
从结构主义思想的产生发展来看,存在两种倾向的结构观念,一种是内倾性的结构观念,它主张结构的封闭性、独立性和形式性;另一种是外倾的概念,它主张结构的开放性、交流性和历史性。内倾性的结构观念曾在文论史上发挥重大的作用,但由于它从产生之日起就带着严重的极端性缺点,因而随着结构主义发展到顶峰,它也越来越受到批评,随之外倾性的结构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进而出现了一种把两者融合起来较为全面的结构思想,这种思想在符号学的文学研究和文化研究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在公元前2世纪到公元15世纪西方文明在获取自然知识并将其应用于人的实际需要方面成效较低却产生了现代科学?水本原论的言说方式给出了部分答案,因为它包含了现代科学的种子或基因:科学传统的发端、依据经验作出推论与自由辩论的学术氛围等.这对我国科学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 内圣外王”思想及其时代价值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圣外王"思想是贯穿于中国传统哲学的活的灵魂."内圣"可比拟一个民族之精神、灵魂气质或整个国民之思想道德修养境界、文化精神素质;"外王"可谓表现于外之社会风气、社会国民士气及其开拓之国富民强、综合国力之景象.内圣化对于现代组织而言可谓一种深厚的组织内凝力、高度的自觉融合境界;组织的内质对应的外观将是一个有至高信誉、良好形象、创造惊人效益的强大实体.  相似文献   

5.
缺失虽然在《物理学》第一卷中被确立为三本原之一,但是它却没有独立的本原地位。缺失作为形式的对立面成为本原,而对立能成为本原又有赖于载体。实际上,缺失乃是一种偶性意义上的本原,而且缺失只是事物生成而非存在的本原。并不存在单纯的研究缺失的科学,缺失只有在与实体相关的意义上才能被认识。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的辩证法可以从“外在表现”和“内在特征”两个方面来理解。前者指在对话中通过引导式的问答方法来批驳谬论以及相应的诡辩,导向真知;而后者指依据二元本原学说,以统一性为准则,按照统摄和区分这两个方向,对各个处于层层种属关系中的概念予以准确界定。本文从柏拉图的众多对话录中的相关文本出发,分析并讨论了柏拉图的辩证法的以上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理性是西方传统哲学的主要精神。它渊源于古希腊哲学,直接孕育于前苏格拉底哲学的“本原论”之中。泰勒斯以“水”为万物的本原,扬起了理性的第一面旗帜。毕达哥拉斯把“数”看作宇宙本原,开辟了一条由抽象原则说明感性经验的理性之路;爱利亚学派的“存在论”则在理性的探索上实现了对感性的超越,探究知识的确定性,成为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理性主义哲学的直接来源。物质结构理论实现对物质形态的进一步抽象,为科学理性奠定了基础。因此,探寻前苏格拉底哲学的本原论思想及其相互关系,对深入理解和研究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对于奥古斯丁来说,无法理解上帝形而上的精神本性问题是阻碍他皈依基督教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而奥古斯丁对这一问题的解决是依托于对灵魂的认识来进行的。在其早期关于“灵魂”的哲学对话录中,奥古斯丁就指认出一条通过认识灵魂来认识上帝的路径。在《论灵魂的宏量》中,奥古斯丁深化了他对灵魂的认识:一方面,奥古斯丁深受柏拉图主义影响,采用哲学论辩的方式,借助于理性论证而非依靠权威,从正反两方面论证了灵魂乃是无广延的精神性实体,反驳了唯物主义的灵魂观;另一方面,奥古斯丁在这篇对话录中第一次建构了其灵魂学说的本体论,同时也对其自身皈依基督教之前的思想历程进行反思与审视。可以看到,对“灵魂”的思考既帮助奥古斯丁解决上帝的本性问题,也成为其皈依之旅中重要的思想转折点。由此在柏拉图主义哲学思想训练和基督教信仰的双重影响下,奥古斯丁完成了最终的皈依。  相似文献   

9.
评“第一生产力”的几种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在本质上是人的劳动力和自然界物的自然力的结合及其相互作用的物质交换过程。人类生活的生产、生产力的形态和技术形式,不是单一不变的。科学技术属于生产力范畴,不是生产力的要素。知识形态的科技生产力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物质生产力。"转化"是实现"第一生产力"的前提,是科技自身发展的前提。"人的因素第一"是对生产力基本要素的联系和整个生产力系统而言的;"第一生产力"是"人的因素第一"的深化和当代表现形式,是人的智力高度发展的展现与确证,更是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伟大战略思想的深化与升华。  相似文献   

10.
“气”孳乳新义或新词的方式:内部引申产生新义;联合同义语素孳生新词旧义;前加修饰语素衍生新词新义。除“上位-下位”“整体-部分”“个体-集群”三组常规转喻外,“气”词语语义之间还存在“微观-宏观”“物质-精神”“静态-动态”三组对立转喻,这是矛盾一体观思维方式的反映。自然之气孕育人之气,故以自然之“气”转喻人之“气”;人之气孕育文之气,故以人之“气”转喻文之“气”。同时,以认知自然的图式认知人,故以自然之“气”隐喻人之“气”;以认知人的图式认知文,故以人之“气”隐喻文之“气”。如此人之“气”语义链和文之“气”语义链都是“转喻+隐喻”双重认知叠加的结果,其转喻和隐喻认知都是“自然·人·文”一体观思维方式的反映,是原始一元本原论(尤其气本原论)在语义层面的留存。  相似文献   

11.
从视觉文化等文化研究的角度,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民族化"动画做深入研究,有利于摆脱目下中国动画史研究的粗疏局面。从自我塑造等角度对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动画的"民族化"动画形成原因与构成特质做讨论,从经典化与经典修正角度认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民族化"动画在中国社会的沉浮,有利于在中国动画史研究中拓宽研究视野、深化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郭沫若“五.四”前后的文艺论述及文艺创作,蕴涵着丰富的文艺心理学。郭沫若把情绪视为文学的原始细胞乃至文学的本质。在心理描述与心理分析的有机融铸中,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进而揭示作品的思想主旨,是他“五.四”前后的文艺心理态势。  相似文献   

13.
依照《易传》所描述的的宇宙生成图式,《文心雕龙.原道》篇从“道”与“文”的衍化生成关系上阐述了文学本原论的观点。原始的道——自然的文——广义的文——狭义的文,这是“原道”论为文章溯求本原所作的逻辑推论。考察《原道》篇“道”的哲学本体论和文学本原论意义,可以理清道——经——文三者的关系,进而认清《原道》篇在“文之枢纽”中居于“宗经”主张的理论基石地位。  相似文献   

14.
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中列举了四种感性的先行概念,它们是道德形而上学的感性论。但康德没有直接说明这四种概念的排列原则,以及为何是这四种概念。借助范畴表以及《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感性论,可以对理解这两个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四种概念的逻辑关系呈现出范畴的秩序:道德情感、良知、人类之爱和敬重分别是从量、质、关系和模态的范畴来展示人在意识到道德法则之后的心灵活动。同时,《道德形而上学》中的感性论与《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感性论在内容与论述的逻辑顺序上都是一致的。后者的论述提示了康德为何在《道德形而上学》中恰好提出这四种概念。不过,《道德形而上学》是从道德禀赋的角度论述这些心灵活动,《实践理性批判》是从动机的角度论述这些心灵活动。然而,由于敬重体现了理性与意志本质的关系,因而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的“诸动机”中实际上只强调了敬重这一种动机。这种理解也对敬重能否直接驱动道德行动的问题带来新的审视角度。  相似文献   

15.
张謇、黄炎培、陶行知是人们所熟知的教育家,他们的教育思想及教育实践为后人留存了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知行并进、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是他们一脉相承、息息相通的职教思想“活的灵魂”,对当代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晚年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社会基本的生产活动是经济生产和种群生产两种的见解 ,突破了此前马克思主义经济决定论为核心的社会存在本原论 ,丰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基础 ,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理论潜能。但恩格斯在具体论述中还是将种群生产纳入经济决定论的旧框架中来论述其历史意义 ,这样处理基于经济活动在历史进程的重要性、也基于他和马克思共同创立的经济生产本原论意义上的唯物主义基本立场以及当时理论语境中的核心问题框架的召唤等多重原因。确认两种生产而不是一种生产对社会存在的本原性地位 ,探讨种群生产的特殊规律和对社会存在与社会共同体的基础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原”一词源于古希腊哲学关于万物始基的讨论,主要是指构成万物的基本要素、成分。现行哲学教科书提出“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具有明显的逻辑矛盾。物质就其内涵而言是对万物的共同特性的抽象,就其外延来看则是万物的总和。所以,物质是世界的“本质”,而不是世界的“本原”。  相似文献   

18.
从词、物及概念三者之间的关系入手 ,初步探讨了词义生成所经历的三个发展阶段 ,即 :词—物二元论 ,词—概念二元论 ,词—物—概念三元论。由此得出结论 :运用词—物—概念三元论对词义进行全面透彻地分析是理解变异语言语义及文学语言的重要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19.
明波 《山西老年》2010,(6):12-13
1949年8月18日,新中国成立在即。这天,毛主席以新华社评论员的名义,发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此文后收入《毛泽东选集》,由于此文的影响,司徒雷登很长时期被涂上否定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传统观点将秦亡汉存归于秦不懂文武并行,汉代统治方略的改变保证了王朝的长久。但这些讨论没有揭示出深层次的原因,即对此的本原性论证。汉代统治者认识到军事力量和法律的不足,知道了教化的重要性,即人们从内心接受其统治,这就需要对采纳的统治方略进行本原的论证。传统的观点均认为汉承秦制,其实汉代承袭的只是秦朝的政治制度,汉统治者认识到政治秩序的稳定,需要其他社会秩序的协调,其他关系的伦理也会对政治秩序的伦理有影响。为了教化民众,汉代需要论证君主专制、社会秩序以及秩序伦理等的合理性,论证任务的多样性决定了他们在抬出先秦的“天”时,赋予了其神性、义理、自然等多种性质,三种性质是混沌的。“天”既论证了君主专制,同时也论证了君臣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存在的拟宗法化性质以及对君主权力做出了限制,从而保证了汉室的长久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