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改革的短期与长期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现行户籍制度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的,它的基本特点在于其户口的不可迁移性。随着我国经济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这种户籍制度在实践中已经暴露出许多问题。本文从分析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这样通过采取积极推进、分步到位的办法,最终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新的户籍制度。  相似文献   

2.
王岐堃 《社科纵横》2007,22(6):100-101
现行户籍制度如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将我国分为城市社会和农村社会,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应当看到,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依法治国的环境中,传统户籍制度已暴露出强烈的不适应性,对其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城居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对农民工城居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渊源、变迁与现状的分析,当前农民工城居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障碍性因素主要在于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现行的教育经费制度以及城乡在教育资源分配上的差异.问题的解决需要中央和各级政府承担起责任,改革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建立全国统筹的义务教育规划;设立专项教育基金,建立农民工城居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筹措...  相似文献   

4.
梁潇 《社科纵横》2013,(4):24-27
以重庆为代表的户籍制度改革,现阶段呈现出"半城镇化"的特征,大部分农民对参与户籍制度改革的满意程度不高。这根源于目前户籍制度改革中存在的三个问题:对户籍制度的误读、行政方式的错误选择和土地关系处理的模糊不清。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后续阶段工作,需要在自愿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的政策。  相似文献   

5.
现有各种户籍制度改革理论大多基于对户籍制度内涵与外延的扩大化理解,把本来只具有行政法属性的户籍制度泛化为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制度,从而给户籍制度改革带来思想障碍。科学定位户籍制度改革的目标,应该从法理学层面探讨户籍立法的价值取向。平等、自由、秩序、效率,是户籍立法价值取向的多个取舍目标。如果把平等作为目标,会使户籍制度偏离其应有的功能定位。实现迁徙自由、提高劳动力资源配置效率这两个价值目标,现阶段还不具备可行性。提高户籍管理的效率,维护社会秩序,应该成为现阶段户籍立法的价值追求。构建户籍制度改革的法律框架,需要我们根据国情,以秩序、效率作为户籍立法的价值取向,调整户籍制度的内部结构,理顺户籍制度的外部关系。  相似文献   

6.
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行户籍管理制度如何顺应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报告回顾了现行户籍制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分析了现行户籍制度的功能和户口的固定性、等级性、价值性等特性,总结了十年来户籍制度已经作出的初步改革,提出了今后改革的近期步骤和长期目标。改革的基本思路是强化户籍制度维护社会治安的基本功能,转移控制城镇人口机械增加的特殊功能,逐步淡化分配生活资料一类的附加功能。《现行户籍管理制度与经济体制改革》研究课题由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牵头。本报告执笔者丁水木,课题组负责人,该所所长,副研究员。参与报告起草与讨论的课题组成员有:上海社科院社会学所吴书松、许妙发、王莉娟,上海市公安局户政处王景泉,中共上海市委研究室闻莲芳,中共上海市委政法办公室林青山。  相似文献   

7.
王嘉顺 《社会》2010,30(6):156-174
本文为外来人口城市融入研究提供了一个来自于城市居民的观察视角。基于2005年全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作者构建了区域差异背景下的城市居民是否愿意外来人口迁入的多层线性模型。结果发现,市民个体的社会经济特征和城市的制度环境对其态度有显著影响。这一结果暗示在户籍制度的作用下,城市居民同外来人口之间的利益分隔和心理区隔可能互相转化,并有可能对后续的户籍改革造成阻碍,这提示我们为了获取大多数人对户籍改革的共识,城市居民的态度不应该被忽视。  相似文献   

8.
户口还起作用吗?——户籍制度与社会分层和流动(英文)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户籍制度是中国社会一项基本的制度安排,它把户口作为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的重要凭据,对社会分层和流动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后,中国的户口还起不起作用,以及起着怎样的作用?通过对综合社会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中国社会分层具有城乡户口差别和城市户口等级差别并存的特点,户口转变和迁移的开放性程度与个人社会流动机会获得有正相芙关系。市场转型虽带来了较多流动机会,但户口等级差别以及户口对体制内流动所起的结构性影响依然存在。鉴于户籍制度的强粘附性生成了社会差别,改革这一制度的基本方向是推行户口一元化和迁移自主化。  相似文献   

9.
法律技术与户籍制度困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波 《浙江学刊》2006,(5):129-137
我国和户籍制度有关的问题是一团乱麻,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以最大的耐心注意法律的技术。本文提出了对上书全国人大请求对《户口条例》进行违宪审查这种解决方式的疑问;通过现实中的一些具体事例的分析,说明户籍制度所涉及问题在中国的复杂性和法律技术的重要,表明笼统地谈论废除户籍制度无法实际上减轻弊端,甚至有适得其反的后果;讨论了基于居民和非居民身份的区别待遇、以居民身份或定居期限为享有某些权利前提条件问题的美国案例,也在于说明类似问题在美国的复杂性和法律技术的必要,强调在具体案件中发展精致的法律概念和运用区别与分类管理的技术;总结了怎样逐步消除户籍制度的僵硬性和弊端。  相似文献   

10.
一、户籍制度改革的必然性与面临的困难现行户籍制度是传统计划思维模式的产物,它与市场经济是无法相容的。两者之间的矛盾之外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现行户籍制度将全体国民划分为农业户口的居民(农民)和非农户口的居民(市民)两大部分,并分别给矛不同的待遇,占人口80%的农民(在现行户籍制度下,农民和市民都不代表一个人的职业,而是表示他的身份,且这种身份是终身的和世袭的)被剥夺了在国有单位竞争正式就业岗位和享有领取各种补贴、住房供应、医疗保障和失业救济等等权  相似文献   

11.
论中国传统社会的户籍制度与人口流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户籍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极具特色之处。中国在先秦时代就形成了完备的户籍制度。户籍是封建国家管理人口、据以征调赋役的重要工具,也是导致封建小农经济得以长期存在的首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流动人口与户籍制度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动人口与户籍制度改革刘铁1最近一段时期,户籍制度改革问题引起各方重视。一方面,户籍制度改革已经开始提到政府的改革议事日程,一些新的改革措施相继被得到确认;另方面,户籍制度改革问题已经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为改革中国的户籍制度出谋划策。这些,非常有助于...  相似文献   

13.
《社科纵横》2015,(4):37-43
户籍制度的长期存在,它阻碍了社会正常发展,是一项不合理、不公平的制度,主要是对农民的轻视和限制;造成了社会等级的存在,影响社会公正;无代价向农业提出积累以发展工业、限制农民进程;导致社会成员的不平,农民成了"二等公民",其身份永远低于城市居民;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中国社会资源配置与发展实行先城市后农村,先工业后农业,先市民后农民,以城市和市民为中心,以牺牲农村来发展城市,导致农村长期落后于城市等。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三个方面:土地产权不清晰(农民只有承包权,没有转让和出租权);土地使用权有期限;土地流转缺乏市场机制。现有的土地制度,农民的家庭承包权不仅缺乏明晰性和排它性,而且缺乏安全性,同时又限制了土地的流动、农民的流动,阻碍了合作经济的发展,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快户籍制度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才能促进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城市化是一个面临多重风险的社会变迁,中国特色的城市化进程就是要为农民工提供进入城市的社会保障通道。我国现行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共济性较差,农民工被排斥在制度范围之外,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城市化的冲突日益凸显。结构性制度排斥是现行社会保障与农民工城市化冲突的根源,二元结构下的户籍制度形成了严格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二元结构下的就业制度导致农民工难以承担城镇社会保障的高投入,二元结构下的政策规定和行政手段更是难以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城乡一体化的制度安排是化解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民工城市化冲突的有效途径。维护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权益,必须推进一元结构的户籍制度改革,消除农民工城市化的壁垒。在此基础上,明确农民工社会保障建设的方向,以农民工市民化为基点,改革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社会保障的转移转换机制,逐步将进城落户的农民工完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农民工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换。  相似文献   

15.
农民收入增长状况与改革开放前十余年相比 ,呈现出了逐年递减的现象。原因何在 ?应该说 ,现行的农村税费结构、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无疑是造成农民负担过重 ,农民收入递减的根本原因。因此 ,要实质性地减轻农民负担 ,增加农民收入 ,必须从改革这些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16.
伴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户籍制度改革也悄然启动,但改革的方式和力度存在着巨大的地区差异。那些目前仍然享有再分配特权的城市,自然具有排斥户籍制度改革,限制人口迁移的倾向。相反,那些在市场发育的新情况下,越来越主要依赖自我融资发展经济的城市,则倾向于欢迎人口迁移。因此,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需要在更大的制度环境内做文章。  相似文献   

17.
所谓进城务工人员,按照郑功成先生的解释,是指具有农村户口身份却在城镇务工的劳动者,是中国传统户籍制度下的一种特殊身份标识,是中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和传统户籍制度严重冲突所产生的客观结果。近年来,围绕着建立适合进城务工人员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问题,各地各级政府开  相似文献   

18.
调整政策配套改革 加快上海农村城市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 ,对上海农村城市化问题和城市化的目标、标式、途径、发展战略等问题作了论述 ,并对现行相关政策的调整和配套措施提出了 7点建议  相似文献   

19.
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由过去分散的"单身外出"流动方式逐渐转变为"举家迁徙"的流动方式.然而,城市教育资源对农民工子女的各种排斥,使农民工子女的基本受教育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剥夺.研究结果表明:农民工先天处于城市的边缘地位,绝大部分城市农民工家庭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基本上处于贫乏状态,导致其子女在教育机会、教育环境和教育过程中的人际关系等方面不同程度地遭遇了边缘化的危机.要走出农民工子女教育的"边缘化"困境,就必须做到:(1)从制度设计上实现由"边缘化"到"城市化"的根本性转换,从根本上改革户籍制度;(2)降低农民工子女教育成本;(3)提升农民工家庭的资本含量,缩小其与城市之间的鸿沟.  相似文献   

20.
张春泥 《社会》2011,31(6):153-177
中国劳动力市场可按三种形态分割:再分配机制下体制内外的分割、市场机制下人力资本高低的分割和户籍制度下城乡身份的分割。城乡身份分割是影响农民工频繁变换工作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利用事件史模型,比较农民工与城市工人的工作流动,对不同时期农民工的工作流动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尽管存在人力资本和所处部门对其工作流动的影响,但户籍歧视仍作为一个独立因素影响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但这种影响随社会发展正在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