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淑真 《职业》2011,(18):72-72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多年来,在德育工作中笔者坚持以"放低起点,突出重点,注重实效,以德育人"为核心,利用各类主题教育活动,加强对学生进行迁移教育,塑造了学生的健康心灵和完美人格。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创新与创造无处不在.但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如何让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自主发展的机会,是笔者和团队一直在思考与琢磨的课题.我们认为,只有当学生有明确的成长方向的时候,教育才能真正充满活力.也正是在这样的"使命"驱动下,我们致力推行和深化自我教育,让每一个中职生成为他自己,让他们走向更远处.  相似文献   

3.
名人名言     
《老年人》2012,(12):19
◎少年的时候,要修理自己;青年的时候,要正视自己;壮年的时候,要扩大自己;老年的时候,要圆满自己。——星云大师告诉我们各个年龄阶段该做什么◎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见的。——著名作家钱钟书语◎社会的溃败无关道德,而与不平等相关联。——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认为,平等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我们只有献出生命,才能得到生命。——印度诗人泰戈尔  相似文献   

4.
在学校教育中,我们常见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对学生的错误不是严厉批评,就是讽刺挖苦,学校对学生错误的处理不是公开通报,就是记过处分,甚至开除学籍,缺乏必要的宽容之心。事实上,在教学的生涯中,如果我们有了不歧不弃,有了我们的爱和宽容,才能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相似文献   

5.
张仲杰 《职业》2013,(3):44-44
学生是学校教育行为的主体,是具有独立人格的人.作为教师不仅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同时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精神导师的角色.只有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才能让我们的教育行为不发生失误,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得到更好的教育,才能让我们的教育得到社会的肯定.  相似文献   

6.
在这个世界上,不完美才是人类的常态,我们所有的努力也不过是趋近于完美。关键是,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不完美。接纳我们不能改变的,与它和悦共存,让那些能够改变的变得更加美好。对自己有接纳,就会有自信。  相似文献   

7.
杨东亮 《职业》2008,(11):73
学生有不足的时候,班主任就会适时地进行批评教育.批评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为了指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健康茁壮地成长.那么如何把握批评的尺度呢?笔者认为,在进行批评教育时,要严爱结合,讲究方法与艺术.让学生体会到爱,体会到教师的期望,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吕强 《职业》2012,(2):115
一、中等职业学校现状 1.中等职业教育萎缩,招生连续滑坡 普通高中招生规模不断扩大,迫使中职学校逐渐放低了对学生的分数要求,这也从侧面造成了中等职业院校以及技工学校的生源不断减少,学生质量有所下降。这增加了学校在管理和人才培养方面的难度。而培养的学生质量不高,将直接影响就业,就业情况的不乐观又反作用于学校,致使愿意报考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减少。  相似文献   

9.
道歉是一门艺术,更是一个课题。现实生活中,爱的伤害时有发生,因为爱是不完全的,人也是不完美的。所以我们要学会道歉,道歉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很多时候,及时和有效的道歉甚至能够挽救一段婚姻。  相似文献   

10.
栗莉 《职业》2009,(17)
技工学校的多数学生正处于未成年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正是心理最不稳定的时期.在他们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会有许多困惑和烦恼,有一部分学生心理不健康甚至存在心理疾患.在这个阶段,学校的教育与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让每个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就成了学校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也是学校教育服务需深入研究的重大课  相似文献   

11.
做了父母的人,迟早要思考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该怎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回想我们这一代人的童年,没什么教育理论,没什么专家讲座,没什么育儿杂志,我们的父母甚至没时间管教我们、陪伴我们,但是,我们依然在相对简单很多的社会环境中成长自如。如今,  相似文献   

12.
金融危机来了,经济危机来了,外贸企业倒闭了,农民工回家了,大学生找不到工作了,政府发钱了…在美国经济不景气,甚至有国家濒临破产的时候,小道消息风传.在失业、减薪还没有发生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判断形势?在新年来临之际,我们该如何花钱?  相似文献   

13.
黄焕炯 《职业》2014,(15):121-122
良好的性格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好比水泥柱子中的钢筋铁骨,而专业知识与技术技能则是浇筑的混凝土,如果没有钢筋铁骨的支撑,怎么可能建起高楼大厦?所以,成就一生,最重要的条件是要具有良好的性格。当今社会,对孩子的教育被提到空前重要的位置。但是,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和把握,却未必到位,在很多时候,甚至出现极为严重的偏颇。诸如,重知识轻技能,重智育轻德育,重普教轻职教……不一而足。众多独生子女的父母,往往只关注、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认为只要成绩好了,其他什么都不重要;如果成绩不好,那就是失败者。故而,技工学校学生及其家长或多或少存在着自卑感,更不重视学生性格的培养,以致技工学校的学生不良性格较为普遍,由此带来的坏习惯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本文作者结合长期的教育实践,谈谈如何多管齐下,培育技校生健全的性格。  相似文献   

14.
爱是人类最美的语言。师爱是班主任工作永恒的主题。当我们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灵,而他们也乐于主动向我们敞开心扉时,我们的教育之舟便已驶入了成功的港湾。孩子的心洁净透明,他们朝气蓬勃、天真烂漫、富于幻想、勇于创新,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一颗活力、生机勃勃的"童心"。班主任要对班里的每一位学生负责,要正视自己的学生,欣赏自己的学生,要让"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深入学生心灵,以丰富的知识教育人,以良好的形象影响人,以优雅的谈吐陶冶人,以高尚的情操塑造人。  相似文献   

15.
每个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出现逾越规则的时候,当教师在遭遇学生以消极应对进行软抵抗时,或以过激态度表现自己不满时该如何处理?笔者认为:控制好自己的情绪——静心是关键.  相似文献   

16.
一个尊重规则,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当他丢掉拐棍而自己奔跑的时候,才会与"邪路"远离,才能不打破规则,无论什么时候内心都是纯洁的、高尚的;然而,一个毫无纪律的人,则会导致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顾虑,甚至人性最基本的人格底线。那么,通过分析明星吸毒事件,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应对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猛烈冲击?  相似文献   

17.
学习就如逆水行舟,一篙松劲退千寻,声乐学习亦是如此.声乐学习是个漫长的过程,而学生往往在开始学习声乐的时候都会有比较积极的表现.这中间有好奇心的驱使,也有梦想给与的动力.可是往往学生们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就会感觉到自己学习的进度越来越慢甚至停止或倒退.因此对学习声乐逐渐失去信心,甚至于会误认为自己不是学声乐的料.对于出现的这类现象,学生、老师应该如何去看待和解决呢?本文作者对于各个具体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分析及观点.  相似文献   

18.
孟潇 《职业》2009,(35)
班级是学校管理教育的基本单位,是人才成长的摇篮.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管理者、组织者和领导者,对于贯彻学校教育方针、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职业院校的班主任工作是管理工作,而管理的对象是有思想、有个性的职校生.职校生在其成长过程中会出现许多问题,班主任作为其日常生活的指导者,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时,需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心学生,把人间特有的情感关爱注入教育之中,以达到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9.
相信知识会改变命运 年仅29岁的陈立毅出生在防城港的一个农村家庭,“出生在农家、成长在农村、读书在农大”,陈立毅自嘲自己是“三农人”,底子薄。但庆幸的是他有一个做老师的父亲,“父亲的要求非常严厉,总是要求我们什么时候要完成作业,什么时候该上床睡觉,甚至至0苛刻的地步”。谈起父亲的严厉,陈立毅至今依然还心有余悸,但感激之情同时洋溢在他年轻的脸上。  相似文献   

20.
戴舜琰 《职业》2011,(9):70-71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每一个人都有他值得尊敬的独特价值。然而,当教育者按照自己的要求和意愿塑造他们的时候,却是把他们看作教育的工具,看作实现成人意志的工具,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和成长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