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藏族古典文学》课程由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开设,2004年度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课程负责人:桑杰教授;主讲教师:李建本教授。  相似文献   

2.
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学科是青海省第一个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由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主办。该学院现有民族学、中国少数民族史、专门史、人类学等4个硕士学位授权专业,其中民族学学科于2003年被青海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级重点学科,在2008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心组织的评估中,名列全国第五。  相似文献   

3.
达哇(全名扎西达哇),男,藏族,1965年生于青海贵德县,1975—1983年,在青海省海南州民族师范学校学习.1987年在青海民族学院少语系攻读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92调至青海民族师范专科学校藏语系任教,2002年在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5年到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任教。现为青海民族大学藏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藏学院副院长.兼任中国逻辑学会因明委员会理事。  相似文献   

4.
李银奎,男,陕西宝鸡人。1990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数学系,2003年获西北工业大学运筹与控制论方向硕士学位。现任青海民族大学数学院教授,函数论教研室主任。青海省第五批青年骨干教师,省级精。品课程《数学分析》主讲人。  相似文献   

5.
青海民族大学坐落在青海省西宁市,是青藏高原唯一一所民族高等学府。1949年初创青海青年干部训练班,后经青海人民公学、青海民族公学的发展历程,1956年更名为青海民族学院。伴随着新中国前进的步伐,在60年的艰难发展历程中,经过几代民大人的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学校已成为一所集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为一体的,辐射文、理、工、医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大学。就在学校即将迎来60华诞的前夕,2009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青海民族学院正式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  相似文献   

6.
马伟,男,撒拉族,1970年7月出生于青海省循化县,1993年毕业于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后一直在青海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从事教学和学术研究工作,期间曾获得福特国际奖学金,前往美国堪萨斯大学深造,并获硕士学位,现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相似文献   

7.
昝风彪,1971年生,青海互助人,硕士,教授,现任青海民族大学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工程研究所所长,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网络教研室主任。1997年和2001年先后两次获校级教学竞赛优秀奖,2004年获青海省教育厅“小岛奖励金”,  相似文献   

8.
李琼,女,1964年8月出生,汉族,陕西省蓝田县人。1987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政教系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任青海民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副主任、教授,兼任校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青海省学校心理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职。1997年获全省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同年7月被评为全省高校优秀思想品德课教师;  相似文献   

9.
傅丽,女,现任青海民族大学数学学院教授,数理逻辑方向硕士生导师,青海省数学学科带头人,青海省中青年骨干教师。主要社会兼职有:中国多值逻辑与模糊逻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员等。  相似文献   

10.
《实用植物生物学基础》是我院农业类专业的主干技术基础课。根据农林牧渔类职业教育的发展和社会需求,以教育思想和观念转变为前提,课程体系和内容改革为重点,以精品课程为目标,实施《实用植物生物学基础》课程建设,实现了课程内容实用化和综合化、教学资源多样化、教学方法与手段信息化和教学管理项目化,课程建设和改革成效显著。2005年被评为首批内蒙古自治区精品课程。经过两年多的继续建设与实践,2007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1.
陈其斌,1972年生,甘肃景泰人。1991年至1995年在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学士学位。1998年至2001年在兰州大学法学院学习,获法学硕士学位。2002年至2005年在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历任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院长、青海民族大学法律硕士研究中心主任等职。现为青海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副院长、教授,人类学硕士生导师,兼任青海省政协委员等社会职务。  相似文献   

12.
动物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生物化学课程已于2003年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通过积极建设,现在正在申报国家级精品课程。本文就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及如何建设进行了探讨。通过怎样组建一流教学师资队伍;如何打造现代教学理念;加强课程体系改革和教学内容建设;引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更新教学管理评估制度六方面详细地对本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目标和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木材学精品课程建设与木材学教学团队构建的实践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学院木材学课程已经于2006年获得自治区级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既要有相当好的物质基础,又要注意围绕精品课程建设开展科学研究与教学改革,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精品课程建设服务;课程教学网站和课程资源网站是表现精品课程特色最重要的环节;鼓励与指导本科学生开展创新学分科研训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也是精品课程建设重要内容;精品课程建设既要有雄厚的师资力量,又要有一支团结协作的师资队伍。所以,精品课程建设也是构建国家级学科教学团队的重要环节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结构力学是中南大学精品课程建设的一门课程。结合三年来课程建设实践和教学实践,从七个方面探讨了结构力学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指出了课程建设的主要工作,总结了结构力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几点经验。  相似文献   

15.
1986年,刚刚走出“象牙塔”的我作为优秀毕业生有幸留校,成为一名《学报》编辑,此后一直坚持在这个岗位上工作。随着学校由“青海民族学院”易名为“青海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学报》也将更名为《青海民族大学学报》。在我的编辑生涯中能够经历《学报》更名这一重要的时刻,作为一名“学报人”既感到欣慰又颇有压力。  相似文献   

16.
云南民族大学(原云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1年8月1日,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民族高等院校之一,2003年4月更名为云南民族大学,1993年被首批确定为云南省重点大学,是国家民委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共  相似文献   

17.
校园来风     
上海大学3门课程入选精品课程日前,2006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名单公布,上海大学有3门课程被评为2006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本市高校共有99门课程被评为2006年度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其中上海大学有3门,分别是“广播电视新闻学”、“基础会计学”和“汽车营销实务”。此前,经过组织校内专家评审,上大教务处今年向市教委推荐申报14门市级精品课程,经过激烈的竞争,有3门课程入选。2003年至今,上海大学已有16门课程获得市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1门课程获得国家级精品课程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8.
结合在精品课程建设中的体会,从精品课程的内涵和特点出发,探讨了应用型本科高校《基础会计》精品课程建设有关问题。在课程建设中,应根据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确定符合职业标准的课程内容体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的"双师双能型"教学团队,通过多种教学模式的有机结合,实现岗、课、证的融合,并建立以应用能力为核心的考评体系。  相似文献   

19.
湖北师范学院应用数学学科在学院八五规划中被确定为数学系重点发展学科,经过多年建设,1996年评为湖北师范学院首批重点学科。1998年为了加强应用研究、优化队伍结构,逐步实现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计算机科学系系统结构教研室部分教师亦加盟该学科。1999年该学科由省教育厅认定为湖北省高校优势与特色领域,同年作为首批硕士点立项建设,2001年评为省级重点学科,200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硕士点。该学科核心课程之一“概率论”于1997年评为湖北省优质课程,2004年评为省级精品课程。目前,应用数学学科队伍由数学系应用数学教研…  相似文献   

20.
精品课程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一项重大举措。2008年,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系民法学课程立项为省级精品课程。对该院政治与法律系已开设民法学课程的三个不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民法学精品课程具有特色,起到了应有的示范作用,但在课程资源的共享性、课程的宣传和推广方面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