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子红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4):41-45
霍桑的小说《七个尖角阁的房子》在世人的眼中不如《红字》那样声名远播,但在霍桑的心中却是一部更具个人心性的小说。它以哥特的黑色传奇式手法演绎了美国社会的罪孽历史,揭示了在19世纪美国早期的社会现实中,既显露有仍处于矛盾状态的新兴思想,更存在急待解决的严重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
王晓姝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9-41
《七个尖角阁的房子》是霍桑继《红字》后于1851年发表的又一部罗曼司作品,是一部将历史、哥特、罗曼司融合在一起的成功的尝试。本文从《七个尖角阁的房子》中祖辈留下的历史罪孽入手,探讨霍桑是如何用哥特式创作手法来绘制美国历史中的罪恶的。 相似文献
3.
曹亚军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3)
小说主人公海丝特抛弃了清教价值观, 决心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但始终未能博得社会的理解,最后含恨长眠于“墨黑”的北美大地之下。这其中的原因就是她的思想太超前于她所处的那个时代。但海丝特的抗争无疑代表了人类自古以来的“基本奋斗”,因而作为一个文学人物,她也就赢得了悲剧英雄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4.
海德格、艾尔默和拉帕其尼分别是霍桑短篇小说《海德格医生的实验》《胎记》和《拉帕其尼的女儿》中的三位科学家。他们自以为掌握了科学技术,其实为科学知识控制而异化,不惜以亲友为实验品并违背自然规律进行研究。科学家的疯狂行为向世人警示了片面追求工具理性对自然和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史澎海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4):86-88,92
霍桑的《红字》是一部脍炙人口的艺术佳作,多少年来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作品的创作中作者运用了诗歌的意象创作手法来体现主题思想,同时也运用了诗化意象张力使作品叙述层次丰富。对小说中的诗美的具体体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也对小说中意象、隐喻、象征手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6.
林映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5(2):251-253
《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在美国文学领域引起了世纪之久的关注和评论.霍桑在《红字》中通过对黑男人和印地安人的刻画,表达了反对奴隶制、对黑人奴隶的同情和对印地安人尊敬与赞扬的态度倾向,揭露了父权制社会是种族压迫的根源,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这对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问题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臧晓虹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3):21-23
在霍桑代表作《红字》中,他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投射出反超验主义思想。超验论者认为人只有融合到自然中才能赢得最高的精神体验,人可以通过自然找到通往上帝的途径,最终人因为具有某种神性对自然起主导作用。而《红字》中的自然则呈现出善恶二元性,霍桑认为人在自然中无法去除内在固有的罪,无法在与自然的融合中获得某种神性。霍桑秉承基督教自然观的传统,认为上帝对人和自然都具有主导地位,否认超验论者所宣扬的人对自然的统治作用。 相似文献
8.
臧晓虹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5):121-123
《红字》中对上帝和人之间关系的阐述反映了霍桑的反超验主义思想。超验论者认为人性本善,人力无限,人只要发挥自己的本能就能和上帝融合。而霍桑则认为人只有感悟到自己内在的堕落性才会产生赎罪的动机,通过忏悔和赎罪的途径人才能实现超越并接近上帝。从西方作家普遍关注的上帝和人的关系角度分析霍桑与超验论者的思想交锋能更深刻地理解两者的思想内涵,而两者的思想正是美国传统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傅新娟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0(4):63-66
通过对霍桑与海丝特在追求和境遇上的种种相似之处的考察,论证了霍桑在《红字》中所表达的一名艺术家的苦涩和孤独。由于这种孤独感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社会大众对艺术和自由思想的漠视有关,霍桑只能将它隐藏在“面纱”之后加以传达,以免使作品遭受读者的冷遇,同时他又精心设置了铺垫,帮助真正能读懂自己的读者去认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0.
霍桑实验是西方管理科学发展的里程碑,对人类各种管理活动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本文结合管理育人实践,具体探讨了霍桑实验及其所昭示的“社会人”假设、“参与管理”、“非正式组织”、“人际关系理论”等重要管理理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对民俗的历史解读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风俗又称民俗,它是一定的人群在一定的地理环境中生存、发展所形成的生活习惯,是集许多个主体无意识经验而形成的群体性生活方式.人是风俗的主体,也是民俗所属的载体,风俗研究是以人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风俗是历史形成的,它本身就是历史的一部分,风俗考古就是借鉴民俗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方法和研究成果,进行追踪和源流的考证,从而为史学打开超越文本的广阔领域.历史不论是用文字表述还是通过风俗来演示,都要经过现代人的选择加工,用历史的眼光对风俗进行加工.今天,民俗作为鲜活的,兼有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已经进入中国文化主流的视野,这不仅使民俗成为新世纪文化的重要资源,也将给社会史的研究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葛红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24-26
霍桑与“罗曼司”体裁观念的研究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 ,霍桑罗曼司与其文学再现模式、与美国 19世纪中叶的国家政治策略、与美国 19世纪中叶的通俗文学市场的关系问题 ,其次 ,霍桑的文学再现模式与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文学市场的深层次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代显梅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2)
美国小说家纳撒尼尔·霍桑在19世纪上半叶美国的废奴运动、女权运动、禁酒运动、公有制社会改革运动和美国内战中逆时代风潮而行,表现出超越肤色、性别、种族、国家和阶级的人道主义关怀,他在过去与现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上坚守的理性主义原则,比起当时在美国社会占领军地位的超验主义思想来更能穿透时空的限制,为我们提供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王昭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66-69
社会历史存在物就是以自然存在物和客观实在性为前提,以实践为中介或在实践基础上创造建构的社会历史性物质实体、物质性活动及其功能性的关系、结构和规律等。这一内含人及人的实践的存在物规定了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至少应具以下特殊性:与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相互渗透更彼此区别;具体研究过程中无法剔除主客互逆悖论;在前提假定、要件构成及具体的研究技术与细节方面有自己的特殊要求;其最高层次、最终境界与核心问题是一种社会历史认识论 相似文献
15.
近代社会以来的工业遗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已具有了独特的社会记忆价值和人类生活史意义。为了抢救包括中国工业遗存在内的人类工业遗产,就必须从社会记忆和生活史的理论与方法论视角上加以研究,并努力发掘出工业遗产的价值,进而实施社会建构主义精神导向下的一系列工业遗产的保护行动。 相似文献
16.
现代危机的普遍威胁性与复杂性决定了社会危机的治理不可能仅仅是政府的职责,政府、非政府组织、企业、公民及其相互之间构成了复杂的关系网络。根据社会资本理论的观点,社会资本与社会危机治理之间存在天然的契合性和内在的关联性,社会资本对危机治理的达成起着明显的促进或制约作用。因此,在社会危机治理过程中,可通过鼓励广泛参与、培育普遍信任、促进整体认同和完善规范体系等途径提升社会资本存量,构建一种\ 相似文献
17.
经济史与社会史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行龙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6(4):39-43
中国经济史研究需要理论的整合与创新。中外经济史的研究都经过了一个从经济史到经济史与社会史结合的过程,傅衣凌先生倡导的"社会经济史"是中国经济史研究应当全力以赴的方向。没有经济的社会史不可能成为整体的社会史,经济史的研究同样需要与社会史的结合。 相似文献
18.
刘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7(4):85-87
唯物史观与社会现代化的关系问题 ,并不是刚刚出现的新问题 ,它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初就出现了 ;同时 ,它也不是业已充分解决的老问题。事实上 ,无论是唯物史观还是社会现代化都始终在向前推移和发展 ,这种在动态结合中的相互关系无疑会随着时空等条件的变化不断地增加着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唐魁玉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1
随着当下虚拟生活与生产社会实践的展开和深入,网络社会本体及其社会意义也越来越被凸显出来。网络社会、网络社会发展诸多问题,均需在社会本体论的阐释中获得新的认识。网民社会作为一种全新的、以网民和虚拟实在性为基础的存在方式,它既包含了一般现实公民社会的文化结构与特质,又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只有建立在中国虚拟社会经验基点上的网民社会的本体论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网络社会的本质和网络文化的意蕴,处理好网络化时代所面临的各种管理问题,并由此提升我们政府的社会管理水平、推进国家的文化总体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