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贡献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在产品、市场、要素和外汇四大方面,相继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贡献.中国农业的腾飞,是生产力适应生产关系调整的结果,劳动力转移,实现了资本与劳动的有效配置;反哺农业,是马克思主义再生产理论的有效实践.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还要在资源配置、资金投入、劳动力供给方面付出努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开发区对宏观经济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突出表现在开发区的产出贡献、产业贡献、研发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财税贡献和制度贡献等7个方面。我国开发区推动经济增长的路径表现为,产业政策合力、产业集群发展、外资技术撬动和自主创新推动。  相似文献   

3.
论农业现代化的涵义及其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农业发展问题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对国民经济具有不可替代的贡献:农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基础和波动的起点,农业的增长或衰退对经济扩张具有强烈的引诱或制动作用。根据美国经济学家库兹涅茨的经典分析,农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与发展,主要有三方面的贡献,其一是产品贡献,它包括农业向工业提供原料、为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提供食品等。其二是市场贡献,农村市场需求状况对工业和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农民人均收入的提高和边际消费倾向的膨胀,农村成为最有潜力的工业品消费市场。其三是要素贡献…  相似文献   

4.
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政府行为与职能走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继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在经营体制上的又一重大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政府行为不够规范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而市场的先天缺陷、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和弱质性特点、信誉机制和利益机制的构建以及入世后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形势,决定了我国的农业产业化不管是起步阶段还是进一步发展都离不开政府作用。政府应积极转变职能,在制度创新、合理规划、积极引导、多方协调、全面服务、大力扶持、质量监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党和政府历来非常重视农业,但由于种种原因,目前我国农业基础仍很薄弱。因此,切实加强农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一、农业始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这本是一个不容置疑的问题,但随着我国工业化的推进和农业份额的下降,有些人开始对农业的基础地位产生了模糊认识,进而在思想上、工作中出现了放松农业、忽视农业的现象。这种现象与近年来我国农业增长缓慢甚至徘徊停滞、农业基础薄弱不无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保证党和政府制定的农业方针政策得以贯彻落实,这是切实加强…  相似文献   

6.
张培刚教授的《农业与工业化》一书已经发表45年,但这部著作的基本内容和主要观点,并没有过时。如该书关于工业化的定义的论述,关于工业化连锁运行机制的论述,关于农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结构与制度的变化的论述,关于工业化的发动因素和限制因素的论述,关于工业化的进展程序和阶段、速度的论述,关于利用外资和对外贸易的论述,如此等等方面的  相似文献   

7.
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资本、人才、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撑.融工业化和信息化于一体的新型工业化,既为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又与我国文化产业在要素供给方面构成争夺.我国应该积极创造条件,实现文化产业和工业化、信息化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建国60年来,中国已经从一个极端落后的传统农业国家,发展成现代化工业经济大国,工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为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改善和国际地位提升作出重要贡献.经过60年的建设与发展,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独立、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的历史性跨越.60年来工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可归结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自然资源、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等要素.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由城市转向农村,但是我国经济的二元结构状况直接影响着农村工业化的速度和进程。农村工业化必须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改造传统农业的关键是改变农业的要素投入战略。对改变农业传统性从而改变经济二元结构的途径有刘易斯模型和舒尔茨模型之争。中国二元结构的特殊性决定了改变农业传统性途径必须把两个模型统一起来考虑。在我国原有的体制中,劳力流不出农村,资金流不进农业,原因在于缺乏要素流动的市场。要实现农业生产要素结构性优化主要途径是进一步发展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0.
“苏南模式”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探讨了“苏南模式”的三个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一是如何从农业经济快速转向工业经济。“苏南模式”是工业化的新模式,发展乡镇企业是加速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二是如何建立高效所有制结构与社区共有制。“苏南模式”初期的产权形式与结构,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暴露出了不适应性。乡镇企业改制势在必行,但不等于变相地搞私有化,而是走股份化的道路。社区共有制也可以实现“产权优化”。三是政府推动是否必然产生反市场性。“苏南模式”的本质是市场化。“强政府现象”对于经济发展的作用具有两重性。建立新型政府管理机制,重在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重在培育要素市场,重在引导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要素市场随着整个经济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从无到有,从严重扭曲到逐步纠正,已经形成了结构较为完整、功能比较健全的要素市场体系,但是我国要素市场化发育过程中仍具有显著的城乡二元性特征,这种二元性虽然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亦是造成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重要原因。进一步破解城乡要素市场的二元性,必须以培育农村市场主体为重点,以畅通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为关键,以深化改革为手段,以消除价格扭曲为核心,以优化农村环境为支撑,推动形成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效率的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  相似文献   

12.
一、我国外汇调剂市场的作用 现阶段我国的外汇调剂市场,对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 1、增强了外汇使用的合理性,提高了外汇的使用效益。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偿还国家外债以及维持必备的外汇储备都需要国家集中大量的外汇,通过计划安排使用。除了国家集中的外汇外,全部留给地方,部门和企业,这些分散在地方,部门和企业的留成外汇,通过外汇调剂市场的融通,使有限的外汇资源流向那些经济效益好和急需用外汇的行业,以弥补计划分配的不足,促使了外汇资源的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工业化水平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即重化工业化阶段,资源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在较长的发展时期内,市场对资源型产品的需求总量还将大幅度增加.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实践充分体现了这一趋势.  相似文献   

14.
自2003年始,我国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成效如何?人民银行出资是否"购买"到了农村信用社改革预期中的市场机制?通过对山东省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实践的研究发现,商业化、集约化虽然符合农业产业化和城乡一体化的长期发展趋势,但短期内的推动力仍然是逐年强化的行政操控,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和排斥了资本和产权的基础性作用。因此,有效弱化行政控制,强化产权和资本的基础性作用,将是农村信用社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我国虽然总体上进入了小康,但离全面小康的要求还相差甚远.要在今后20年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中等富裕的小康社会,"五化"是必由之路,其中,经济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和人口城镇化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而市场化和民营化进一步发展则是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制度保证之一.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指出要大力加强和发展农业,这是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国家自立的基础。本文主要从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来认识农业的战略地位。主要观点是:1.国民经济增长中,农业在总产出和总就业中所占份额的下降并不能改变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根据产业部门的内在联系来评价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2.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存在是一发展中的客观现象,应从战略的高度,正确评价剩余劳动力的历史作用。3.由于工业等部门的实际工资是与以食品为主体的农产品价格联系在一起,故充裕的食物产品供给与稳定的食物产品价格便被认为是加速国民经济增长的绝对条件。从这方面可看出我国农业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17.
一、我国在发展国际经济关系方 面的新情况 从许多发展中国家加快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成功经验看,我国应该和可以从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获得如下重大利益:(1)扩大出口,用比较简单和技术水平较低的产品换取外汇,从而进口工业化必须的机器设备甚至整座现代化工厂,加速我国工业化进程和改  相似文献   

18.
经济发展与人口迁移的互动:以天津近代工业化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口迁移理论认为,在工业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转移。本文以历史的视角,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天津近代人口迁入与工业发展问题。一方面证明了在工业化过程中人口由农业人口向工业部门转移,另一方认为人口迁入对工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其贡献也并非单一提供劳动力,同时也为工业发展提供了所必需的资本、技术和市场。  相似文献   

19.
《江西社会科学》2016,(8):39-45
影响粮食价格的因素包括宏观层面的供求关系、进出口、CPI、农业政策等因素,以及微观层面的粮食种植成本、个人消费习惯、人均收入等。然而,不同因素的作用机理不同,作用效果也不同。本文基于1985——2009年我国小麦市场价格的波动特征和波动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真正影响小麦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稻谷价格、生产资料价格以及物价水平,这说明我国粮食价格更多地受制于外部市场因素,农业产品和要素市场本身发展还很不完善。因此,为了推动实现现代农业,粮食价格必须由市场供求关系来决定。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在农业领域培育以市场为主体的价格形成机制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0.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事实上,如何保障农业的基础地位,使农业在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中发挥重要的基础作用,仍然是当前和今后须要加以重视和深入探讨的课题。一、农业的基础地位及存在的老问题我国农业连续几年获得丰收,总的形势是好的。但农业和农村工作中仍有许多问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因此,农业的基础地位决不能因农业丰收而动摇。目前,我国农村存在的根本问题是: 1、农业增产不增收,农民生产积极性有所下降。由于农产品流通阻滞,市场销量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