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地震灾区学校的恢复重建是眼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学校社工的专业优势能够为灾区学校提供有品质的服务,促进灾后学校重建与发展。灾后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实施具有开创性和探索性,确保项目的服务品质,对于促进中国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文章以参与直接服务的经验,以被援助学校的工作实务为个案,探索有效介入灾后希望学校开展学校社工志愿服务和确保服务品质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黄小娟 《社会工作》2009,(19):30-32
2008年9月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结合成合作伙伴,联合开展“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向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派遣专业社工,进驻灾区抗震希望学校,为学生、老师和家长灾后心理和生活适应提供专业帮助和指引;同时将社工服务辐射学校周边社区,为灾区的社区重建提供专业帮助。  相似文献   

3.
温静 《社会工作》2009,(16):37-40
灾后学校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对于介入策略,宏观层面要注意对学校社会工作价值观念、伦理守则的坚持与把握;中观层面要采取措施为志愿服务的连续性提供保障;微观层面要综合利用各种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要在实践中探索适合灾后学校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灾后学校面临一系列新的问题,需要社会工作的专业介入,对于介入策略,宏观层面要注意对学校社会工作价值观念、伦理守则的坚持与把握;中观层面要采取措施为志愿服务的连续性提供保障;微观层面要综合利用各种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要在实践中探索适合灾后学校的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5.
2008年9月开始,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结合成合作伙伴,联合开展"抗震希望学校社工志愿服务项目",向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派遣专业社工,进驻灾区抗震希望学校,为学生、老师和家长灾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地震灾区社会工作、社会资本及经济发展之间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架构。影响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要素是社会资本;根源于人们基本的生存、发展和社交需求,社会工作有助于地震灾区增进相互信任,增进社会资本,恢复社会秩序,进而促进灾区经济增长。地震灾区社会秩序的重建,应以社区为基本单元,以社会工作服务为切入点,营造个人、社工机构、企业与政府之间高度信任的环境,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复兴经济。为此,需要整合灾区福利资源,在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体系中明确社会工作的地位、角色、权利,并搭建社会工作交流平台;同时,以政府和公益慈善机构通过社会捐赠购买社会工作服务为主,加大社区重建的经费投入,保障地震灾区社会工作的顺利运行。  相似文献   

7.
刘小霞 《社会工作》2009,(22):44-47
灾后社会重建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各方合力。来自灾区群众的本土志愿者,是灾后社会重建的重要内源力。本土志愿者队伍的培育,有利于发掘当地资源,带动受灾群众参与灾后重建,提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能力,加快灾后重建进程。要多措并举,建立当地志愿者的社会支持系统、有效协调管理机制、运作机制和激励机制,保障志愿服务的可持续性、专业性和规范化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支持四川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由上海市民政局牵头、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组织上海的社会工作者成立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纳入上海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的专业团队管理范畴,自6月25日开始进驻对口支援灾  相似文献   

9.
2008年5月中下旬,上海浦东社工协会代表浦东社工界向上海市浦东新区民政局递交了赴川参与灾后重建的请战书后,协会的同工们经历了一阵苦恼:在远离灾区的后方,如何设计日后前往参与灾后重建的服务项目?——从未有过赈灾经验,不了解灾区即时的需求和主要的困境,让人觉得设计未来的服务项目如同闭门造车。但是紧迫的局势、强烈的使命感和机遇感给了社工们硬着头皮一试的勇气。  相似文献   

10.
为支持四川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由上海市民政局牵头、上海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组织上海的社会工作者成立“上海社工灾后重建服务团”,纳入上海市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派出的专业团队管理范畴,自6月25日开始进驻对口支援灾区—都江堰市的活动板房安置点,配合当地政府和群众,以“社区重建”为理念,  相似文献   

11.
李潇 《社会工作》2011,(24):32-33,36
面对近年来各类重大灾害频发,社会工作以其服务助人的专业优势,不断参与到灾后重建之中。作为社会工作内容之一的社会行政是一项将社会政策转化为社会服务的过程,强调对人力、物力资源的合理安排利用,充分发挥各类资源的服务效用,并注重对服务质量的监督评估,以提升社会工作质量。本文力图分析社会行政在目前灾后重建中的不足,探讨其在灾后重建中的应有作用,以期对社会行政的相关理论及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灾害是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最大威胁。自然灾害是灾害中最常见并且对人类生存和发展造成极大破坏的灾害形式,中国四川汶川恃大地震的发生反映了灾害危机管理的重要性。作为自然灾害频发的发展中国家,加强灾害危机管理应当成为政府工作的重要任务。灾害社会工作以其专业特质,有助于提高综合减灾能力和风险管理水平,能够在预防灾害、处置危机与灾后重建中发挥积极作用,成为在灾害危机管理中的重要角色。文章立足灾害危机管理预防——救援——重建的工作机制,结合社会工作介入四川地震灾后重建的经验,探析灾害社会工作的研究视阈以及介入灾害危机管理的作用、基本路径和方法,赋予灾害社会工作以学科意义,努力推进灾害社会工作研究,提高灾害危机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社会工作理念在社会重建的实践中得到了较大发展,集中展示了我国人民对社会建设的渴望和良好预见。本文拟围绕灾后社会重建,结合湘川情社会工作服务队在地震灾区理县所参与的建构式社会工作实践,探索了以社区重建为平台,以能力建设为核心理念,以灾区伤亡家庭、党政干部、青少年、残疾人等四种人群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会重建的路径和模式,以期对于灾区目前的社会重建能够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学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西方国家以及我国港台地区,教育界和社会福利部门均要求政府加强学校社会工作的服务,学校社会工作已在预防、补救和遏止青少年问题上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在内地,学校社会工作的实务及研究尚处于开拓阶段,迫切需要探讨出一种切合实际的本土化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地震灾害发生后,灾区学校教师除了继续扮演好教书育人和学生管理等常规角色之外,还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成为学生的心理调节者和心理医生,抚慰学生受伤的心灵和灾害带来的冲击、缓解因地震及一系列次生事件带来的情感的、心理的压力。灾区学校教师肩负着如此重要的任务,那么教师自身因地震灾害而带来的心理冲击和精神压力首先应该得到缓解和释放,然后才能在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地震灾后学校教师存在着大量的心理社会方面的需求,存在着巨大的精神压力问题。笔者试图探讨通过学校社会工作服务来减轻教师的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从而达到提升教师精神健康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Social work with groups》2013,36(2-3):129-144
One of the obstacles faced by community social service agencies is difficulty in attracting adolescents to the services offered them. Adoldscents typically do not walk in or keep appointments at outpatient clinics and can be difficult to engage even for outreach programs. One solution to this dilemma is to go where the children are: the public schools. One of the biggest problems in the Boston public school system is that many students and their families have pressing social, emotional, and physical needs that are not being met outside the school and that adversely affect their education. The schools are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not human service agencies, and they are ill prepared to deal with many of the problems and needs of their students' lives. In 1984, an independent board composed of representatives from the Boston Public Schools, state, city, and private social service agencies, parents and students, secured funding and formed the Boston Student Human Services Collaborative. The mission of the Collaborative was to supplement and expand support services to the schools. The hope was that such services would free up both children and teachers to invest in each other, thereby increasing learning. 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group work component of a Collaborative program at an inner-city school. After a brief look at the inner-city context, the group work program model is presented as a case study, including specific types of groups that have worked well and details of recruitment, composition, goals, activities, and leadership roles. Following this is a discussion of race, color, and ethnicity, and then a list of guiding principles for working with middle school adolescents in groups.  相似文献   

17.
Social work services at schools in Hong Kong will begin a new chapter in kindergartens in 2018–2019 school year. Early childhood professionals have long considered family‐centered service delivery best practice. This paper reports a pioneer project on a family‐centered approach in kindergarten social work services in Hong Kong. The project was illustrated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family‐centered principles: (a) The family as the unit of attention, (b) Linking families with community resources, (c) Flexible and individualized service provision, and (d) Creating partnerships and supportive relationships. The value and contributions of family‐centered social work services in kindergartens and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work training in Hong Kong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8.
马林  吴晓娜  赵蕾 《社会工作》2011,(18):64-65
社会的发展使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已逐渐不能适应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校社会工作理念的引入,尤其是个案、小组工作方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的运用可以有效促进资源整合,保证学生获得"以人为本"优质服务,赋予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内涵,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解决各种困难和实际问题。并有助于开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日本3.11大地震后,各种专业组织、社会福利组织致力于灾后重建的社会工作,有力佐证了日本护理保险制度中的护理管理在震灾救援中的巨大威力。针对震灾的社会工作,需要注重以个人援助为主的护理管理,与以地域社会为主的网络相结合。在灾害社会工作的发展方向上,需要社会工作把医疗和团队结合起来,通过加深相互之间的配合,建立在灾害医疗援助小组(DMAT)或日本医师会灾害医疗团队(JMAT)进行治疗后开展生活援助的机制。在社会工作中导入与灾害医疗援助小组同样的体系,平时就要培养好应对震灾的社会工作者。注重培养社会工作者应用现存的社会资源的能力,以及动员、调动灾区以外地区的社会资源的能力。重建受灾者的社区,非常有必要保持并进一步强化以往的居民间的关系。需要建立区域综合援助中心,配有保健师、社会福利士(社会工作者)、主任护理经理。以区域综合援助中心为主来开展灾区和灾区以外地区的社会工作者互相合作的"区域综合照顾"。在生活圈里重建各种组织机构的网络,社会工作者在各自的生活圈内,以地区的需求为基础,制定解决这些需求的计划,动员灾区居民参加,力求实现正式和非正式组织、机构的组织化,并在各种组织、机构的合作下进行实施推广,为社区复苏提供援助,促进地域社会中的各种组织的网络建设,从而形成地区的组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