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来稿摘登     
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五难” 据湖北省统计局的调查,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有“五难”。 一、剩余劳动力总量大,素质低,寻找工作难。据调查,湖北省劳动力总体素质较低,剩余劳动力数量大与需求矛盾十分突出。如恩施市和浠水县在外务工的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以下文  相似文献   

2.
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已成为我国目前农村发展的一个顽症.在农业中不存在绝对的剩余劳动力(边际产出为零的劳动力),但存在产出小于劳动投入的劳动力.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现有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为1.6亿,从事林、牧、副、渔业的劳动力为0.8亿,除去乡镇企业容纳的劳动力1.2亿左右,我国现有近1.2亿左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业劳动力的剩余率高达近25%.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解决理论界有许多的认识,包括工业吸纳,小城镇建设,农村工业化,农业本身解决等,近些年来国家用了许多的办法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但是效果都不明显,其原因就在于研究剩余劳动力时仅重视对剩余劳动力数字的研究而忽视了对农业本身生产条件的分析.农业生产本身是有季节性的,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是不连续的,由此,农业发展中必然就要保留一定的剩余劳动力,作为劳动供给的蓄水池,这是由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的,使农村的劳动力的转移存在许多的困难,并且给劳动力的农业本身吸纳造成了极大的困难.  相似文献   

3.
上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及对策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本市近几年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村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每年有大批农村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分离,一部分劳动力走向二、三产业,但也有一部分劳动力形成了剩余劳动力。这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在整个宏观经济结构调整中,一时也很难全部解决就业问题。为此,市统计局农调队对本市6个区县、60个镇、600农户、1988个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开展了抽样调查。本文就近年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分析,为逐步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对社会的压力作一些探索,为各级党政决策部门更好服务。  相似文献   

4.
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增加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批农业劳动力从农牧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形成了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成为当前经济发展中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的现状 1999年伊盟农村劳动力共有49.4万人,农村剩余劳动力约有12万人,占农村有劳动能力人数的20%。尽管近年来国家、各级政府在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上做了很多工作,采取了许多措施,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剩余劳力的出路及劳动力的流向并非完全合理。纵观当前我盟农村剩余劳力的流向,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l、农村…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或乡镇企业,推动了农业的发展。近几年来因农村劳动力素质不高和市场的激烈竞争,使“民工”返流农村,因此要加快农业发展,才能有效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并使之有序流动  相似文献   

6.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村劳动力过剩和转移的问题。随着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农村劳动生产率大大提升.造成人浮于地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农村潜藏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大虽劳动力不能充分就业.不仅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而且还会造成社会稳定问题,因此,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关键。我区作为人口和农业大区.农村劳动力的有效转移成为我们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笔者认为,目前,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是造成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社会发展滞后的主要因素。只有减少农民的数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化、农民生活市民化,才是最终解决“三农”问题之道。农村劳动力转移缓慢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实施的以城市发展为中心的发展战略。为了实现劳动力的合理转移,需要在发展思路和发展政策上做出调整。我们认为,在建设新农村的过程中,重要的是需要对阻碍农村发展的一些制度性因素进行变革。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在户籍管理制度上已经开…  相似文献   

8.
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状况及转移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认为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及合理配置是陕西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前提。通过分析表明 ,目前陕西农村经济是较典型的劳动力过剩经济 ,存在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结合当前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三种模式 ,提出发展小城镇是解决陕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9.
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既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如何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课题。本文试图对呼市地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制约因素、社会效果进行分析,探索加快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和对策,供宏观决策和微观指导参考。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无论在传统经济还是在现代经济中,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前一阶段,我国大部分地区普现用工荒,关于用工荒的根源众说纷纭,而要正确看待这一问题,就需要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进行合理的界定与辨析。一、对农村剩余劳动力概念的不同理解目前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定义主要可分为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11.
孟凡友 《统计研究》2003,20(7):38-5
外出农村劳动力在输出地的稳定性对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后稳定性如何 ,受哪些因素影响 ,采取怎样的措施促进其融入流出地 ,以发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经济效益 ,是目前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深圳作为一个移民城市 ,外来人口与户籍人口的比例为 3∶1,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的占一半以上 ,且多数是由落后地区流入的。在深圳市这样一个现代化程度很高的发达城市 ,流入的农村劳动力横跨时空领域大、范围广、多种民族、文化层次明显 ,他们从各自的社会经济地位、民族传统、价值观念出发 ,对生活在深圳…  相似文献   

12.
随着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增加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我国每年都有大批农村劳动力需要从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所谓农村剩余劳动力,是指在一定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人数与农业生产实际需要的劳动者人数的差额,其边际生产率为零。农村剩余劳动力一  相似文献   

13.
从“民工荒”看未来若干年农村劳动力的供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2004年初以来,我国广东、福建、山东、浙江等地出现了“民工荒”,这是我国近二十年“民工潮”之后首次出现“民工荒”现象。“民工荒”现象引起了政府、学术界、媒体的广泛关注和争论,争论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①真假问题之争。有人认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仍很充裕,目前有1.5亿农村劳动力准备向非农产业转移,不要将“用工荒”误传为“民工荒”,“民工荒”是一个假问题。②是“民工紧”,不是“民工荒”。③“民工荒”是局部还是全面?这些争论是有意义的。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本文利用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给出了2006~2016年我国农村劳动力…  相似文献   

14.
一、湖北省到底潜在多少农村剩余劳动力对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概念,从西方学者到国内的郭熙保、夏长杰、陈运先等人都有较为深刻研究和论述,他们为研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规模和转移过程提供了良好的理论基础,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具体测度剩余劳动力的办法(如,郭熙保的人地比例关系说)。在众多研究中,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奖得主刘易斯的“零边际产出”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界定获得比较一致的认同。尽管在我国具体的经济现实条件下,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我国农业生产率低,农业对劳动力的  相似文献   

15.
“剩余劳动力”、“富裕劳动力”,曾经是最热门的话题:从1978年的农村改革,1982年中共制定中央第一个“一号文件”以来,“劳务输出”一直就是南充市农民增收的最主要途径。但是,经过30多年的发展,但是,劳动力供求趋势有了很大的变动,过去的“富裕”变成了如今的“匮乏”;过去愁的是劳动力如何转移出去,现在愁的是企业如何招到合格的劳动力,愁的是农村谁来把地种好。  相似文献   

16.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状况的重要途径。笔者以农业大省黑龙江省为例,就如何做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加快转移步伐。现状黑龙江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占比较大,仅2004年全省农村劳动力就达943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70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0%。2005年,全省转移农村劳动力357万人,比2004年增加112万人。在转移的357万农村劳动力中,向乡内转移的约有90.5万人,占转移总数的25%;向乡外县内转移的70.5万人,占19.7%;向县外省内转移的97.9万人,占27.4%;向省外…  相似文献   

17.
农村剩余劳动力: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两年人们会发现,进城打工的农民似乎又多了起来,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施工现场、商场饭店,几乎到处都能见到打工的农民,一些久负盛名的大商场,为了节本增效,送货员也都换成了廉价雇用的打工农民。人们习惯叫这些人为民工。目前,城市职工下岗再就业已成为上下关注的热点、焦点。但在广大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的产生,已是一个不容忽视和值得探讨的问题。一、我国劳动力就业状况1995年国家统计局曾进行过一次调查分析,我国城乡全部从业人员62388万人,其中城镇从业人员17346万人(包括:国有、集体、联营、股份制、外商…  相似文献   

18.
劳动力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农村劳动力是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劳动力的充分就业与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密切相关。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和生产率的逐步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不断增加,已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如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点、  相似文献   

19.
大力发展小城镇建设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这为我国小城镇的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为解决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一、发展小城镇,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根据《城市规划法》,小城镇属于城市范畴。小城镇是指国家批准的建制镇。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最终选择。我国农村人口近九亿,剩余劳动力达四亿多,实际投入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才二亿多,如何将剩余劳动力发挥其巨大的劳动潜能,使其得到合理的安排,给其出路,最直接的办…  相似文献   

20.
西部地区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动因及其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摘  要:西部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一个令人瞩目的社会现象。本文通过对影响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推-拉”因素的分析,探讨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原因;并根据重庆市实地凋研数据资料,以家庭为分析单位,利用Probit模型回归分析了个人特征、家庭因素及利农政策对回流发生的影响大小。最后,提出现阶段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