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礼物》①由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 1872~1950)完成于1925年。莫斯是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的第二代领导人,也是该学派创始人爱弥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 1858~1917)的外甥。 相似文献
2.
3.
清代,随着关帝信仰文化以格萨尔崇拜的形式在藏族地区广为流传,与此相关的汉族地区文化现象如抽签算卦等也在藏族地区开始盛行,在西藏一些庙宇内出现了同时使用藏文签谱与汉文签谱进行抽签算卦的藏传佛教宗教仪轨,甚至在部分藏传佛教寺庙神殿内出现了直接由藏文创作的签谱。文章对西藏拉萨功德林寺白度母殿藏文签谱《箭卦签诗预言》和雁荡山仙姑洞汉文签谱《仙姑洞灵签》进行了比较,认为两者类似的典故和签诗体现了藏汉文化相互通融、同住共存的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4.
莫斯的《礼物》是人类学的经典著作之一.作者通过对古式社会中的礼物交换行为进行了解读,揭示了赠礼行为与回馈并未是完全自愿的,是义务性行为,根源在于赠礼首先是一种政治行为,这是基于古式社会中人与物之间是相互混融的观念,由此批判了当代人与物之间的割裂关系,对于理解社会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民族论坛》2015,(6)
文章以《礼物—古式社会中交换的形式与理由》一书的经验线索,即波利尼西亚的赠礼制度、美拉尼西亚的库拉、西北美洲的夸富宴为主线,在不同的呈献体系中展现古式社会的礼物交换形式。礼物交换中普遍存在着的"送礼、回礼、收礼"义务,使得礼物形成一个流动圈,进而形成一个礼尚往来的社会。礼物之灵赋予礼物一种人与物、主观与客观的共融的特点,体现了礼物的社会性、整体性。礼物交换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部落间、氏族间的行为。古式社会中礼尚往来的特点表现为:从非竞争式交换到竞争式交换、从平衡式交换到不平衡式交换、从被动交换到主动交换的发展,体现了莫斯的进化论视角。重新回顾、梳理古式社会中礼物交换的现象,明晰古式社会礼尚往来的形成、发展机制,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林雪萍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1)
<麦琪的礼物>显示了欧·亨利引人注目的叙述风格,是欧·亨利小说叙述风格典型的代表作.作者巧妙地融合第三人称全知视角、省叙、叙述空白和视角变换来暗设伏笔,推动情节的发展和悬念的层层构建,最后出奇不意地将令人惊愕的结局嘎然而止于富有戏剧性的场面中.<麦琪的礼物>的独具匠心的文体叙事策略使小说充满了悬念性和张力感,其富有悬念的结局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其小说叙述视角的预期文体效果. 相似文献
8.
将西藏拉萨的帕玛日格萨尔拉康内正在使用的《威慑俱全真日杰布之三界明镜灵签》签谱与相应的汉文《关帝灵签》进行比较,可说明格萨尔拉康内藏文签谱的由来,探讨格萨尔拉康的香灯师们在翻译、使用此签谱过程中,对汉文原本《关帝灵签》的内容与形式所做的 删减、增加、调适、改造等藏族化、藏传佛教化的加工创新过程,从而反映出帕玛日格萨尔拉康内汉地儒、释、道文化与藏传佛教、藏族苯教文化相互交融、转化的宗教文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社会学和民族学的先驱之一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1872~1950)的《礼物》是被学术界广为评述的著作,而他的另外一本同样研究"物之流通"的作品《献祭的性质与功能》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其实,《献祭的性质与功能》与《礼物》是相互关联的,要理解莫斯的思想整体,有必要将二者置于同一个体系内"解读". 相似文献
10.
曹雪芹的《红楼梦》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都采用了具有现代主义特色的叙事手法,借以谱写一个庞大家族的历史,同时展现了作者自身对自由平等生活的向往.通过对这两部作品的叙事手法之比较,凸显其文本特征上的异同,对于提升传统叙事小说的审美艺术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1.
微端红包在网络社群中扮演着"多重能指"的符号性角色,关涉着认同性仪式、情感象征与价值交换等诸多议题.微时代的网络社群红包作为人类学意义上的"礼物",在一种"流动的循环"中表现出集体狂欢的倾向,这进而实现了符号作为文化资本的情感性消费.在"微时代"背景下,网络社群红包作为现代人群生活方式的一个表征,其价值与意义也有待进行人类学层面上的阐释与反思. 相似文献
12.
作为"陌生人"的人类学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引号的“陌生人”,有其特别的所指。1908年,60岁的德国社会学奠基人齐美尔写了一篇题为《陌生人》的文章,在文中,齐美尔对于我这里引用的“陌生人”概念作了一个精妙的诠释。齐美尔说:“天狼星的居民对我们来说并非是真正陌生的”,因为他(它)们根本不是为了地球人而存在的,因 相似文献
13.
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构建与民族问题的解决--评民族问题的"去政治化"与"文化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种包容多元、融汇一体的族际关系,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得以顺利构建的基本前提.族际关系的和谐首先来自于制度安排是否适合国情,其次来自于针对少数民族权利保障和特别优惠的政策、措施是否有效.尽管学术视角有所不同,但民族理论和政治学都将民族问题视为一个建构于民族利益之上的政治事项.试图将民族问题"非政治化"、"去政治化"和"文化化"显然是缘木求鱼.本文从构建多民族国家和谐社会的制度与政策层面入手,分别研究了多民族国家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制度架构和政策路径,同时对一些学者关于"民族问题‘去政治化'"的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西藏自治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曾走过一段探索与曲折的路子,主要是因为进入改革开放时期,西藏对于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缺乏足够的经验,西方反华势力和达赖分裂集团此时又加紧了渗透、干扰破坏,加之自身对改革开放中所出现问题的认识和判断上的偏差,使西藏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遇到了经济下降和拉萨连续几年骚乱的严峻形势.在这种危难时刻,胡锦涛同志临危受命主持西藏工作.胡锦涛同志到西藏后,以马克思主义者的睿智洞察全局.面对严峻局面,他沉着应对,深入群众,调查研究,提出了"一个中心,两件大事,三个确保"的指导思想,实现了西藏工作的重大转折,形成了改革开放史上西藏工作著名的 "一个转折点"."一个转折点"的形成过程,为党在新时期西藏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成为上世纪末乃至新世纪指导西藏工作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5.
唐王朝与边疆各民族之间除了以"互市"为主的贸易往来外,在唐王朝开疆拓土的一系列过程中,或通过武力威慑,或通过政治联姻,或通过遣使册封、赏赐,与边疆民族之间所达成的在政治上表示友好和隶属关系的"贡赐"贸易,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经济贸易形式。 相似文献
16.
人情作为一种社会结合的方式,包涵着深刻的社会和文化内涵.随着社会的转型,唐村人情逐渐从原来的伦理型和情感型人情向工具型人情变异,这种变异揭示了当前我国中部农村地区社会保障的困境,契合了工具性人情仪式对“原子化”农村社区的嵌入,也构成了在社会贫富差距拉大背景下草根群体对既定社会结构的一种应对方略. 相似文献
17.
象征理论作为西方民族学人类学界比较时髦的理论,有着丰富的意义.<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其内容、结构、符号及其深刻内涵与整个自然、社会、人有着很大的契合,在这一经典之作中,"象征"体现得淋漓尽致,也凸显了其在中国文化中的渊源. 相似文献
18.
浅析马来西亚"国家文化"下的"华人文化"——兼论"多元文化"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问题的提出 马来西亚是一个以马来人、华人、印度人三大民族为主体的多元民族国家,其中,华人作为第二大民族在该国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一直都很大,形成了"少数中的多数".据统计,马来西亚2001年全国人口为2252.9万人,其中人口最多的是马来人,为1488.6万人,占66.07%;华人是第二大民族,有572万人,占25.39%;第三大民族是印度人,有167.1万人,占7.42%.[1]华人早在二百多年前就飘洋过海来到马来半岛谋生,华人付出的艰苦劳作和生命代价为当地的开发与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正如瑞天成爵士所作的评价:"目前马来西亚各个州之所以会有今天,全靠中国人的精神和事业."[2]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民族经济学发展历史的回顾和对其研究中冷与热的分析,发现民族经济学发展的困境既有外部原因也有内部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其没有自己的研究范式,没有鲜明而得到认同的逻辑起点和核心概念。因此,发展民族经济学的根本途径在于,加强对其逻辑起点和核心概念的探索,进而形成自己的研究范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