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父亲的稿费     
父亲一辈子没走出过群山环抱的老家,如今已是村里德高望重的花甲老人。他和天下的父亲一样,用艰辛的劳作供我读完了大学,为了资助我在城里买房成家,他拿出了全部的积蓄。我搬进新楼的第一年,把父  相似文献   

2.
得知父亲身患恶性肿瘤晚期的陈作兵,把父亲送回了浙江诸暨老家。他是浙医一院毒理专家、医学博士。他没有选择放疗化疗,而是让父亲安享最后的人生——  相似文献   

3.
狮子de性格     
南湘源是我的小学同学。他父亲是湖南岳阳人,据说是“没落贵族”出身。听村里的老人讲,他父亲由于犯了什么“事”(失手打死了一个人),为了逃避官司,就以“做生意”的名义坐“渡船”到了湖北。他流浪到我们村,和村长的女儿结了婚,就永远住在我们村了。南湘源出生时,他父亲仍然对湖南的老家恋恋不忘,所以给儿子取名叫“湘源”。南湘源和他父亲一样,喜欢说“我们湖南人”  相似文献   

4.
夸口父亲     
父亲干了大半辈子长途汽车司机,自认为行万里路,见多识广,逢人便侃侃而谈,口若悬河。好像自己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老家的乡亲们都很崇拜他,有事纷纷来找他,他总是一拍胸脯夸下海口:这事好办,我想办法。一次,从乡下老家来了一对年轻人,说要到县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可来县城的途中,发现在村里开好的介绍信忘在了家中,返回去又太远,于是就找父亲帮忙。父亲二话没说,一拍胸脯:这事好办!母亲白了父亲一眼,知道他又在说大话。可不一会儿工夫,父亲不仅帮他们办妥了结婚登记手续,还免  相似文献   

5.
周末的清晨,父亲从老家打过来电话,说他不见了。  相似文献   

6.
两只茶蛋     
赵仕雄 《老友》2011,(7):19-19
父亲已经去世多年了,每当我看到他遗像中慈祥的容颜时,一段往事总会浮现在眼前。 1953年,中南第二地质勘探队在萍乡南门外一个大屋里开办学习班,我是其中的学员之一。一日我们正准备吃晚餐时,一个熟悉的声音在喊我的小名:“秋桂。”我顺着声音望去,父亲瘦小的身影出现在门外。他是从吉安老家翻山越岭徒步来萍乡看望我的。  相似文献   

7.
我很少写自己父亲,甚至很少提到他。这只是因为他是一个农民,而我经过这么多年的读书学习,从这个地方漂到那个地方,对于老家的感觉越来越模糊了,对于农民也有了种类似于城里人的先天性排斥了,即使他是我的父亲。  相似文献   

8.
邹志平 《老友》2013,(10):43-43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父亲在老家独自一人生活,可以说是真正的"空巢"老人了。母亲去世已10多年了,父亲一直没有再找老伴。我和姐姐早已各自成家,工作也比较忙,无暇照顾父亲。有时我们叫父亲过来和我们一起生活,父亲总是说住不惯,还是坚持回到老家。老家的房屋内,有母亲留下的身影,在父亲看来,这个老屋比其他什么地方都更有吸引力。  相似文献   

9.
经不住我的苦苦劝说,父亲终于答应从乡下老家搬来和我们同住了。我和妻子都有一份收入不高但相对稳定的工作,因此不需要父亲操心。父亲老了,难免有些自卑,生怕年轻人会嫌弃他。为了避免父亲产生这样的想法,我和妻子对父亲悉心照料,从不让他做半点事。  相似文献   

10.
我的父亲     
我老家是山西省平顺县阳高乡南庄村。父亲关麒麟,194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初,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的一员,他随军南下。到达福建后,父亲任古田县第七区区委书记。  相似文献   

11.
林白 《社区》2002,(5):43-43
北方的初春,明媚中包裹着丝丝寒气,尤其是夜晚,风抽在身上,依然刀割一样疼痛。走出南湖酒家,犹豫再三,我还是拨通了父亲的电话。除了瞎眼父亲那儿,我实在找不到第二个可以落脚的地方了。由于暴躁、由于倔强,父亲单独生活在老家属区的一隅,不是万不得已,我极少踏进他的家门。记着10年前父亲跳着阻止我辞职经商,我不听那一套,一头扎进了商海;后来,父亲又拍桌子打碗地不许我嫁给前夫,我头也不回地拉起那个冤家另起了炉灶;年初,父亲又好言相劝不要我离婚,我还是悄悄地离了……  相似文献   

12.
庄佩金 《社区》2010,(17):41-41
我在芬兰留学期间。结识了好友Raimo。他在首都赫尔辛基行政机关供职。他曾约我到他乡下老家去喝他父亲酿制的葡萄酒.到了那天。他却抱歉地说:“今天是针对公务员的考试.能否在考场外等我两个小时?”我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3.
爱父如爱子     
父亲是个农民,快60岁了。为了照顾小弟8岁的儿子读书,父亲和母亲考虑良久,终于搬离了老家,迁到了我所在的小城。可父亲干惯了农活,总也闲不住,进城不久,不管我们怎样阻挠,他还是去了天津一处建筑工地看管库房。入冬后,听说那边很冷了,我赶紧让他回来。可回到小城,他又闲得无聊,成天嚷着要出去找事儿做。正好,附近中学有个男生宿舍管理员的名额空缺,我便让他去应聘。那天领着父亲到学校,领导问父亲的年龄、身体状  相似文献   

14.
《新天地》2007,(7)
2007年清明,我们又赶回老家,为母亲扫墓。父亲提出,他要跟我们一起参加祭祀活动,他想跟母亲说说话。父亲一边流泪一边"啊啊"地"说"。母亲已经不在了,父亲的话,我们没有一个人能全部听懂,但这一次,父亲"说"的,我们全都听懂了,而且听得泪光闪闪——  相似文献   

15.
青欣  赵谦 《社区》2005,(11):54-55
杨兰,今年25岁。5年前离开四川老家,孤身一人到北京闯荡。她狠心发誓,再也不回老家了,原因是她恨自己的父亲。在她的记忆中,直到20岁离家出走前,几乎没有一天不挨父亲的打。那么,这20年来结下的父女恩怨,究竟是为什么?伤心女儿:怨恨父亲,却深藏儿时的父女照片来到《心理访谈》求助的杨兰心情沉重,她不愿面对镜头,不忍心当外人面说父亲的坏话。但到北京5年了,她还是不想回家,不想见父亲的面,甚至不想给他打电话。留在杨兰心头的伤痛,随着她饱含泪水的讲述,一点一滴地发泄出来:杨兰第一次见到父亲已经6岁了。她从小不在父母身边长大,是奶奶把…  相似文献   

16.
海洋 《华人时刊》2015,(2):54-56
21年前,17岁的何荣锋沦为乞丐,好心姐姐收留他吃饭、过夜,还给了他10元钱。多年来,他努力打拼,成为亿万富豪,一直把恩人姐姐记在心里。几经周折,多方寻找,何荣锋终于找到了恩人姐姐,并拿出百万元支票报答恩情……幸遇好心姐姐舍饭送钱情暖落魄小乞丐何荣锋的老家在四川酉阳县董河乡麻园村,父亲是屠夫,母亲是家庭主妇,家中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1993年春节期间,按照惯例,父亲预收了十儿户老  相似文献   

17.
庄佩金 《可乐》2010,(7):27-27
我在芬兰留学期间,结识了好友雷默。他在首都赫尔辛基政府供职。一周前,他约我到他乡下的老家,喝他父亲酿制的葡萄酒。到了约定的这天,他抱歉地对我说:“今天是公务员考试的日子,能否在考场外等我两个小时?”我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18.
牛学国 《可乐》2008,(12):33-33
母亲患肝癌去世,父亲受不了这个打击,头发一夜之间全白了,人也变得木讷。祸不单行,老家大姐打来电话说,86岁的爷爷突发脑血栓瘫痪在床,要父亲回家照料。父亲突然坚强起来,赶回老家。  相似文献   

19.
老家来人捎话说:“海顺,你爹生病了,病得不轻,你回去看看他吧.” 他没动,他想这次父亲一定又是在装病.他偏不回去! 40多年了,他还在怨恨父亲,父亲有六个儿女,为什么偏偏要把他送人?不,那不叫送,那就是遗弃! 他清楚地记得,那年他已经8岁,刚上小学二年级.他的上面两哥一姐,下面还有一弟一妹.那一年,年成很差,庄稼几乎绝收,一家人总是吃不饱.  相似文献   

20.
<正> 杜凤瑞(公元1933——1958.10.10)空军英雄,出生于方城县杨楼乡赵洼村的一个雇农家庭。他出生时,正值家乡闹蝗灾,庄稼全部被毁,他父亲为生活所迫,用箩筐挑着他,带着全家出外逃荒,在方城周围几县流浪。1943年底,全家人回到离别十载的老家,租下地主王隆兴四亩荒沙地耕种。刚满十岁的杜凤瑞因家里交不起租子,被逼给地主去扛活抵租:挑水、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