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会计诚信、内部人控制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欢 《理论界》2004,(6):363-364
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需要会计诚信。要控制“内部人控制”即要进行必要的公司治理。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内部人控制与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部人控制是我国非营利组织中的一个严重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一个规范高效的非营利组织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3.
朱耀斌 《理论界》2004,(2):65-66
公司治理改革加快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进程,但是中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初始制度安排、特点和改革路径表明,控制公司治理中的"内部人控制",其初始逻辑应当是从公司外部的制度环境、监督机制上加大治理的力度,以不断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4.
控制内部人控制 ,其实质是寻找和建立适合各国不同情况的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 ,它要求在内部人不自愿放弃既得利益和权力的情况下 ,依然可以将代理成本降低到尽可能低的限度。我国国有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产生既有市场经济国家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一般原因 ,也有我国转轨经济中的特殊原因。对于我国国有公司内部人控制的一般问题 ,可借鉴国外公司控制内部人控制的通行作法 ;对于我国国有公司内部人控制的特殊问题 ,可在借鉴国外通行做法的基础上 ,设计出一套适合我国控制内部人控制的特殊机制 ,以达到将代理成本降到尽可能低的限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内部人控制并不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中所特有的现象,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转轨经济中,甚至是发 达国家,也自然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正确的选择应该是设计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对内部人控制 加以控制,采取行政的、法律的、经济的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6.
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自青木昌彦于1994年提出后一直成为国内学术界所讨论的主题,国内的学者也作了大量研究,但目前的研究更多的强调各监管者也是中间代理人,没有积极性来进行有效监管,也就是所谓的"所有者缺位".我国国有企业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比较明显地体现为国有企业的经理人员通过与政府主管官员、董事会成员、审计等第三方机构的合谋来实现自己获取企业资产或增加自己福利的目的.此时的监督低效不是监督主体监督积极性不高的问题,而是他们主动或被动参与合作的问题.这意味着需要调整设计治理对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张兴胜 《东岳论丛》2000,21(2):53-55
企业内博弈即企业经营者、劳动者及资本所有者围绕企业组织租金的分配进行的博弈 ,要素替代性决定了要素所有者的博弈地位及博弈均衡结果 ,进而决定了不同的企业行为模式。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日益严峻 ,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内博弈格局不合理 ,作为资金要素所有者的国家的博弈地位过快地下降 ,导致国有资产收益率过低。国有企业的改革必须着眼于企业内博弈格局的再塑 ,重新规范企业内各要素所有者的博弈地位  相似文献   

8.
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实质是委托一代理问题.我国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内部人控制问题.根据委托模型分析,股权相对分散、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对高管人员的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缺失,是造成我国农村信用社内部人控制问题的突出原因.解决农信社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建议:坚持以资本授予为基础优化农村信用社的股权结构;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对高管人员的约束与加大对违规经营的惩治力度;完善金融立法和农村信用社治理机制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旨在对当前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现象的现状、原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重构国有企业监督约束机制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0.
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的主流思路实质上是一种“外部人”模式 ,它忽视了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方面的比较优势。本文认为 ,与“外部人”相比较 ,职工更有积极性和信息优势去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为了充分发挥职工在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上的作用 ,应在国有企业实行职工持股这一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1.
杨文 《人文杂志》2006,(1):72-76
内部人控制是对企业运行机制的破坏,它侵蚀着现代企业制度赖以存在的根基.我国反内部人控制表现为内部人控制缺乏明确界定,预防制度设计方面的欠缺,行政设计机构中的漏洞,法规制裁制度规定方面的失衡.我国反内部人控制的法规建立和完善需要在处理好各种矛盾中来进行.内部人控制与反内部人控制的斗争将伴随着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的始终.  相似文献   

12.
尽管经济学家们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多有研究,但对国有中小企业改革出现的最新态势--内部人所有缺乏论证,本文通过调查发现部分中小企业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中,由于出现严重的内部人控制,迫使国有股退出,从而演变为内部人所有企业,调查资料验证了自身的观点,本文同时讨论了国有股退出后政府对中小企业制度选择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内部人控制"是国企公司制改革中所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其主原因有所有者缺位、信息不对称、制衡机制弱化等.针对该问题,我们可以从企业内外构建合理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以期将"内部人控制"对所有者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4.
学术界对"内部人控制"概念的科学性和这一现象在我国国企中的出现,以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如何解决等问题存在很大争议.拟通过对这些学者专家们的观点、意见进行综合评价,希望能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剖析当前我国国企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其解决寻求更恰当的方案.  相似文献   

15.
试论近代公司的"内部人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部人控制”是公司两权分离的必然产物,对“内部人”进行控制是保证公司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股东大会、监事会以及董事会则是对“内部人”进行控制的必要手段。但是,公司制度于近代移植到中国后,这些正式的制度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对“内部人”的控制主要是借助传统手段完成的,究其原因,这是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不兼容带来的必然后果。  相似文献   

16.
"内部人控制"失控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失控的现实表现的基础上 ,从委托代理关系入手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进而提出解决“内部人控制”失控问题 ,应着重加强法律监督、所有者监督、市场监督 ,并完善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外部监督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股权结构不合理,国有投资主体缺位;对小股东权益保护不力;董事、监事的产生程序有缺陷;监督机制流于形式。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措施,建立合理有效的公司产权制度,完善国有出资人制度;建立限制表决权行使机制和累计投票制度,保护小股东的利益;完善公司董事、监事的产生程序;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监督制约机制;建立与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先分析了内部人控制的含义,进而探析中国内部人控制的原因,主要有以下:(1)所有权集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造成“超强控制”下的“超弱控制”;(2)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缺乏;(3)90年代初中期开始的控股公司化使内部人控制合法化。  相似文献   

19.
学术界对“内部人控制”概念的科学性和这一现象在我国国企中的出现,以及其产生 的原因和如何解决等问题存在很大争议。拟通过对这些学者专家们的观点、意见进行 综合评价,希望能有助于更全面深入地剖析当前我国国企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并为其解决寻 求更恰当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以来,我国国企改革进入以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治理结构为目标的制度创新阶段,作为企业制度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相关制度变迁和路径依赖表现出很强的内部人控制特征,因此我国适时地引入了外部董事制度,但该制度的有效运行依赖于外部董事与内部人的一致性程度.二者的效用目标函数越趋于一致,一致性程度越高,企业治理效率越好;反之则治理效率越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