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育院校要把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项教育工程来建设.以“一个文化内核、四种文化形态、六个文化系列”为建设思路来统领校园体育文化教育工程建设,形成一个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实现一个校园体育文化育人的优良环境,打造一个校园文化品牌,以提升学校的文化品味,增强办学特色.  相似文献   

2.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善用“大思政课”的重要精神指示,为深化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形成大思政育人的长效机制提供了根本指引。相较于“思政课”,“大思政课”指思政教育使命更大、思政育人主体更广、教育时空延展更宽、教育结构开放更深。“大思政课”建设的根本理念与系统论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在“大思政课”育人系统运行中,目标性是逻辑起点,协同性是交汇节点,差异性是突破进点,动态性是创新亮点。以系统观念推进“大思政课”协同育人的实践理路包括坚持党的领导、凝聚育人共识,建设“大课堂”、拓展育人阵地,搭建“大平台”、丰富育人元素,建好“大师资”、筑牢育人根基。  相似文献   

3.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从学校育人的根本目的来看,构建和谐校园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育人为己任,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主线,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引导和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为首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转变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对学生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提出了崭新的、更高的要求。学生管理理念的转变要主动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坚持“育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树立服务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符合多样化、创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心化”管理和“分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重在“育人为本”的校园文化建设、机构设置、服务体系构建、工作队伍培养,将新的学生管理理念落到实处,有利于应用型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主要问题的化解、应用型人才的成长和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5.
《南方论刊》2011,(4):I0022-I0023
学校育人,德育为先。根据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和深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需求,罗湖区教育局很早就提出了阳光少年德育工程。多年来,深圳市景贝小学坚持以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办学方向,以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德育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制度建设为重点,  相似文献   

6.
徐玲 《社会科学家》2023,(10):155-160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命题,对师范大学而言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师范大学必须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满意为目标追求、着力以高质量发展为内驱动力。致力于找回失去的“人”、塑造“真正的人”、培育“大国良师”。坚持中国特色师范教育发展道路,奋力实现育人兴邦教育理想;构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全面提升师范生人才培养质量;立足新时代基础教育振兴发展,自觉服务新时代教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7.
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组织化教育的原型,家庭教育在较长时间内是人类社会主要的教育形式,肩负着培养儿童成为社会人的职能。但随着社会发展,家庭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现代性浪潮的冲击,在象征标志和专家系统两种动力机制作用下逐步向学校教育作出让渡,出现了“脱域”,其“在场”的教育意义被虚化。对现代性的反思中,家庭教育重新返场,在“结构—制度—文化”动力框架作用下“嵌入”到教育场域中,为教育之现代性“隐忧”祛魅。构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共同在场”的育人共同体,是家庭教育的发展愿景:以共建逻辑型构家校育人制度共同体、以共享逻辑培育家校育人理念共同体、以共治逻辑形塑家校育人行动共同体、以共鸣逻辑筑牢家校育人情感共同体。  相似文献   

8.
“立德树人”是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思政课程在培养听党话、跟党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推进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协同育人是落实思政课教学改革,发挥思政课程“立德树人”作用的重要实践。东北林业大学把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做为根本,以德合自然为教育理念,生态文明实践活动为载体,树木树人为育人目标,设计了德美相济“多元化组合、建制化运行、真情+实感”的教育实践运行体系,并以“多学科交叉、多资源融合、多要素共享、多方位服务”的协同育人路径,层层推进,完善思政教育与艺术教育协同育人的教育设计与实践。  相似文献   

9.
一、艺术教育是形成“特色化学校”的重要依据 1.确立艺术教育在特色化办学中的地位 “特色化学校”是指具有某种显著特色的学校,已形成稳定的行为特征和卓著的育人成绩,为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所公认。“特色化学校”是学校特色发展的更完善阶段,是学校特色化办学成熟的标志。我校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探索和办学经验积淀,把我们的显著特色定位在以艺术教育为龙头的发展方略上,从而形成了以“德育奠基,艺体领先,人文见长,全面发展”为  相似文献   

10.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模式,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1.
蓝庆华 《理论界》2004,(2):121-121
美国当代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既不是单向地受内在力量的驱使,也不是单向地受环境条件的控制,人的内部因素、行为和外部环境三者是双向地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这表明,人的道德品性的形成与发展是个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社会化过程,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因此,对青少年进行“网德”教育,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德育网络,各种力量要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德育的合力和整体效应,努力造就青少年网上网下优良的成长环境,学校应充分发挥“网德”教育的主渠道作用,社会、家…  相似文献   

12.
《南方论刊》2008,(1):F0002-F0002
电白县实验中学自从2002年建校以来,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就一直坚持“德育兴校”的办学宗旨,在“管理育人、德育立校”的教育理念引导下,大胆改革、勇于创新,在学生中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活动,让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学校的德育工作、法制教育等取得可喜的成绩。几年来,该校没有学生因违法被刑拘。  相似文献   

13.
感恩教育——大学生的德育必修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差、依赖性强和责任心不强等现状的分析,指出感恩意识的缺失是引起上述现象的最根本原因,提出必须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具体途径是通过建立科学的考核机制和有效的监督机制,有效调动教师育人积极性;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德育功能;建立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感恩教育大环境,实现环境育人等方法,推进大学生感恩教育,培养有健全人格的社会人才。  相似文献   

14.
王讲春 《南方论刊》2010,(6):I0028-I0029
龙华中心小学早在1998年就被深圳市宝安区教育局、宝安区体育局授予“篮球传统项目学校”。在课改实验纵深推进的背景下,学校领导审时度势,将篮球特色作为学校新一轮内涵发展的突破口,在篮球教育、课外活动、运动训练与运动竞赛等方面科学规划、大胆实践,拓展篮球运动的育人功能,提升篮球运动的文化内涵,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和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走出了一条以传统项目特色为依托的素质教育之路。  相似文献   

15.
《南方论刊》2010,(5):I0035-I0036
深圳市宝安区大浪小学校园环境优美,丛林绿带郁郁葱葱,建筑格局错落有致,人文气息钟灵毓秀。一草一木,一字一画,百米浮雕,融入了特有的育人含义。近年来,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的路子,努力探寻特色办学方向,2002年9月开始实施“营造书香校园”建设计划。经过八年的发展,学校现已形成以“爱读书·善写作·悟人生”为目标,以“桃李文学社”为圆心,辐射至各学科的文学特色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6.
近5年多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敢为天下先”的顺德市102万人民在顺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齐心合力,根据本地的实际,发扬敢于自我革命、勇于试验的精神,坚持重点突破、综合配套、整体推进的原则,大胆推进以产权关系为突破口的综合改革,率先...  相似文献   

17.
关于深化民族地区教育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水平,从整体规模上来看,尚不及全国平均发展水平和东中部地区平均发展水平的一半。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步伐,关键是要从深化教育管理体制、育人体制改革,提高教育的“质”和“量”,强化公民受教育意识,积极推进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等方面来推进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18.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职业技术教育要坚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让学生在学校里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  相似文献   

19.
在“三全育人”视域下探索课程思政建设,有利于全面提升大学生个人素养,促进高校教育在落实国家教育方针的基础上更好地完成“立德树人”根本目标。“三全育人”从育人主体、育人过程及育人方位等层面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方向指引,确保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推进。当前,高校落实课程思政、践行“三全育人”理念,面临一系列困境,育人主体对课程思政认知的不深入、育人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不足、育人制度的不完善、育人资源安排的不合理及教学评价机制的不健全等,都严重阻碍课程思政建设的持续推进和专业课育人效果的提升。为此,高校及教师应协同合作,深化教师对课程思政和“三全育人”理念的认知,通过培训提升教师综合素养,完善课程思政建设顶层设计和制度规划,指导思政育人资源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的合理安排,并健全育人评价机制,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实现全面监督,确保课程思政在“三全育人”理念的指导下有序推进。  相似文献   

20.
面向21世纪,我国教育正开始一场重大的革命,正向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不仅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培养和造就千千万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在世纪之交的重要时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又一重大决策.所谓素质教育,就是坚持“两全”,以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知识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并重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其优良个性为目的的教育.因此,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人”等是教育工作者的历史重任.班主任是学生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进行素质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在实现教育方针的育人目标中,班主任工作起着特殊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