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米德自我理论的时间过程,建立在心灵与时间关联的思想传统上。心灵的时间性体现在选择过程中对时间因素的纳入,心灵能够进入不同的社会系统,也体现在心灵的反应是朝向未来的延迟反应。自我是人类心灵进化过程中的一个崭新阶段。主我的时间结构是"正在发生",客我的时间结构是"过去发生",自我是结合了过去和现在而面向未来的自我。米德对自我的时间过程的分析,使得他能够把作为尺度的时间从内在的、主观的领域转向行动的、客观的领域。自我或者个性的改造与对社会的改造是同一过程——"人类进化"的两个方面,我们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同时改造自我。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概述了米德的自我理论的哲学基础及其理论背景,通过对米德所用的基本概念的分析,来展现他的自我理论的内涵.这一理论包括三个层次:1.活动是自我理论形成的基础;2.主我与客我是自我的内部对话机制;3.社会是自我合作交流的共同体.米德对心灵、自我和社会的依次研究论述,实际上呈现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互动过程.  相似文献   

3.
在对卢梭思想的既有诠释中尚缺乏一种哲学式理解。卢梭社会思想的哲学诠释将政治-社会及心灵机制(德性问题)当作卢梭思想的核心问题。卢梭的人类历史图景与自我教化的社会思想在共同体机制与心灵本真性之间形成内在的结合。完善的政治-社会机制为私意与公意的沟通提供了存在空间。  相似文献   

4.
《理论界》2017,(1)
乔治·米德作为美国20世纪重要的哲学家,在符号理论和自我理论研究方面具有开拓性的贡献。米德认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通过姿态和态度的表达形成了具有普遍表意特征的符号,符号内化为人类思维和心灵的存在状态,同时在社会交往关系中显现符号意义的表达。人的自我就是在社会交往关系中通过符号互动形成的,根本上,自我就是社会系统中一个具有弹性的符号表意结构。  相似文献   

5.
平等作为人与人关系的本性,在自我否定的社会中实现;只有形成自我否定的社会,平等才能得以存续,这是对共产主义的辩证解析。阶级社会里的阶级斗争就是人类平等本性的自我异化,是阶级社会阶级强制而导致"中心"与"边缘"的社会分裂。资本主义社会里的资本异化和社会分裂,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以无产阶级为"物质武器",消解任何外在否定,使劳动从实现资本本性的手段或工具中解放出来,回归人的创造本性,才能实现"人类社会"——只有共产主义才是平等社会自我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6.
当代新实用主义的核心争论围绕"语言"与"经验"展开。此种"语言"与"经验"的分野,在古典实用主义那里早已呈现。在"哲学改造"的过程中,古典实用主义内部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运思路径。一种自瓦解"心灵"入手,一种由重塑"世界"发端。前者强调"符号—语言",显露出分析哲学的端倪,后者看重"经验",展示了现象学—生存论的格调。二者间形成的张力,以新形态重现于新实用主义。自皮尔士由语言开始,到布兰顿以语言结束,实用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语言"和"经验"的多次轮回,其间交织着心灵与世界、语义学与实在论、分析哲学与现象学等话题和视角的分歧、互动与关联,充分显示出实用主义叙事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7.
在康德那里,"外部刺激"与其说是心灵与外部世界的本源碰撞,不如说是两者的原初分离。这一原初的分离是一切感性杂多的来源,由此成为一切认识的开端。而心灵的"内部刺激"则旨在说明自我感觉和自我认识的可能性、必然性。这种自我刺激具有两个层次:在内感官层面,心灵凭借对外部杂多的完全时间化而形成了自我感觉;在先验统觉的层面,一切内部的有关自我的表象通过知性的联结而形成自我认识。自我认识是一种对自我的经验建构,必须经由自我刺激。自我刺激的必然性表明了自我表象与外部世界表象相同的"被给予性",也表明了自我认识与外部对象认识相同的"非理智直观性"。据此,主体"不能不"对自身而言是一个直观的和内知觉的客体。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社会里,语言对人类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指称、描述、表达、交流等作用,语言在人的生活中获得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分析了语言的作为工具的价值、作为客体的价值,并且指出语言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也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9.
从哈尔滨方言中的俄语借词看俄语与汉语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不同文化的交流体现了人们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历史潮流,在吸收外来文化的态度中体现了不同民族的包容精神和学习兴趣,这种交流必然伴随着语言的交流和相互影响.对两种语言相互影响的分析,能够为两者文化交流的考察提供充分的根据.通过对哈尔滨方言中的俄语借词的考察和分析,使我们看到两种文化相互作用的历史和发展轨迹,为双方更进一步的交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从宗教信仰的道德观到追求个人利益的道德观的变革,是以"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代替"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为代价的。马克思主义在"国民经济学"所导致对人的异化进行批判的基础上,进一步表明了: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经济利益追求以及与之相应的社会道德价值核心将自我否定、自我消解;而"社会化的人类"的到来,使得"无元价值"的社会生活将成为人类主体性的完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社会里,语言对人类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指称、描述、表达、交流等作用,语言在人的生活中获得了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本文分析了语言的作为工具的价值、作为客体的价值,并且指出语言改变了人与世界的关系,也改变了人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12.
共同体是历史上形成的由社会联系而结合起来的人们的总合。话语由语言与言语结合而成,指涉特定社会情境中人们交往沟通的语言行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协调自身发展与维护人类共同利益的兼容,表征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共在、共享、共意。在现实性上,以"善"为根本的道德性意义、以关系范式为根本的群体性意义、以治理方式为根本的联合性意义,构成了包容性话语的共同体表达;"伙伴关系"对话协商、"安全格局"共建共享、"发展前景"合作共赢、"文明交流"互鉴并蓄、"生态发展"道法自然的话语表达,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价值意涵;由话语对象、陈述方式、概念范畴、理论选择体现再生产能力的话语构成,由媒介场景、文化情境体现话语阐释力的表达语境,由叙述性话语、表意性话语、调节性话语体现话语张力的言说形式,构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话语的表达结构。  相似文献   

13.
根据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语言学家的调查 ,人们发现人类社会在语言使用时广泛存在性别差异 ,不论原始部落还是现代社会。这种具有普遍性的语言形式 ,对研究人类语言 ,进而深入了解人类社会 ,具有重大理论意义 ,因此成为社会语言学家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概述语言使用中性别差异形成的四种原因 ,并指出每个社会的语言性别变体的形成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及其条件 ,需要分别对待  相似文献   

14.
赵培 《天府新论》2022,(5):87-93
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生产和科技进步给人类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效应。焦虑、无意义感、抑郁等负面情绪侵袭人的心灵,不少人发生情绪障碍。其社会根源是过度自我剥削的意识形态,且注重效率的技术参与到人的自我剥削之中。在自我剥削中,人是施暴者,也是受害者;而情绪障碍是对这种自我剥削的极端反抗。减少对物的追逐,寻回休闲时间,重拾生活的安全感,这是彻底摆脱情绪障碍的路径。  相似文献   

15.
"话语"可解析为"言说(语)"与"语言",相应地,"言说方式"与"语言模式"两个向度就成为分析人类话语范式演进的基本框架.在世界范围内,哲学话语的范武演进经历了古代本体论、近代认识论和现代语言论三个阶段,反映了人类在特定阶段所面临的心灵上的困惑及其相应的求解之道.而在三大范武演进的深层,隐含着一条逻辑线脉,印人类具有一种"驾驭"本性,基于这种本性驱动,人类开始追问世界的本原、寻找观念的可靠性基础以及发掘人的精神性内涵.而正是在上述人类意义层面上的追问、寻找和发掘,构建了人类哲学话语的不同文本及其相应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16.
人类传播行为不仅表现在人们日常语言方面,同时也表现在那些影响和渗透到我们文化习俗里的奥秘之中。因此,文化语境是理解人类在不同时空、心灵和社会规范中的传播行为,以及传播者之间进行有效生产、交换和获得传播意义的关键之所在。本文以传播学为视角,通过对埃德蒙.利奇《文化与交流》的解读,阐述了人类传播行为与文化现象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揭示了人类学者对文化传播交流现象的探索及其研究过程的独特视野,并讨论了这种方法对传播学研究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戴维·佩珀从人类中心主义的立场出发,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说明了资本主义内在地对环境不友好,指出生态社会主义社会在坚持人类与自然一元论的基础上致力于"环境友好"。通过对资本主义两个矛盾的分析,阐释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不可持续性,指出生态社会主义在坚持经济自我依靠的基础上致力于"可持续发展"。通过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与第三世界国家、欧洲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富人与穷人的差异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世界社会公正的日益缺失,指出生态社会主义在坚持自主性与多样性的基础上致力于"社会正义与公平"。  相似文献   

18.
郑中玉  刘耳 《兰州学刊》2008,(2):95-97,91
人类的交流总是定位于一定的时空情境中,而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人类超越要求身体"在场"的局限,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联系、协调与社会控制的过程.文章从交流媒介技术的变迁出发.试图分析不同的时空框架下社会互动的实践状态,并具体关注身体"在场"、超越"在场"与"地方",以及"在场"与"缺场"相交织的时空框架下人类的社会互动所发生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80年代探索戏剧的语言 ,通过自我独白达到自我交流、演员舞台叙述达到观演交流、角色对话达到舞台人物交流。三种交流方式最终都有助于加强观众和演员的交流。本文通过对80年代探索戏剧文本语言的细读 ,以抓住探索戏剧文本语言的交流形式和策略 ,把握文本语言的“渴望交流”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开启了西方近代理性主义哲学,但他的"我思"模糊不清,存在着理论上的困难。康德对笛卡尔的"我思"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探索,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他自己的自我理论。详细考察康德对笛卡尔"我思"的分析可以看出,康德的自我理论澄清了笛卡尔"我思"的模糊与含混,并解决了笛卡尔理论的一些困难,把人类对"自我"和知识的理解大大向前推进了一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