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社会认为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是此次危机发生的主要原因,要求对其严格监管,限制过度膨胀。然而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体系不同,我国的影子银行处于初始发展阶段,规模较小,虽然对少数地区和个别领域的金融安全产生压力,但是对我国金融系统稳定还未构成实质性的威胁。本文通过分析影子银行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建议在对影子银行实施审慎监管的同时,通过创新金融市场的风险对冲工具,提高金融的监管效率,引导影子银行健康发展,最终推进我国的金融市场化改革。  相似文献   

2.
《江西社会科学》2013,(9):48-51
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给先天发育不足的我国金融市场带来了活力,非正规金融对正规金融的替代使得融资渠道更加广泛,融资难度降低。同时,影子银行的高杠杆运作、监管的真空状态给金融发展与稳定以及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了巨大风险。我国影子银行增长速度快,金融监管跟不上金融创新的步伐,金融风险逐渐显现。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到底是敞口过大还是监管漏洞,学术界还没有达成统一的共识,加强信息披露,扩大监管范围,促进国际监管,建立新监管模式,规范民间借贷市场和银行经营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我国影子银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徐海霞 《天府新论》2022,(4):99-109
与以往危机不同的是,在美国次贷危机的扩散与传播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并不是传统金融机构,而是影子银行。近年来,我国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对金融创新与经济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其潜在的系统性金融风险成为社会各界的担忧,也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的关键问题。新常态下,我国金融监管改革中应当将影子银行纳入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本文以影子银行为切入点,从影子银行的界定与规模测算入手,对影子银行如何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传导机制、影子银行的监管政策、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等问题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并评述。基于此,本文发现,为了更加有效地实现经济与金融稳定,监管当局应当适时将影子银行纳入逆周期宏观审慎监管体系中,并注重与货币政策在信息共享、风险预警等方面的协调合作,最后还给出了这一研究未来拓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江西社会科学》2016,(12):38-44
有效监管和发展我国影子银行,首先要有一套有效统计影子银行的办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监管影子银行的经验,推进宏观方面的经济体制改革、微观方面的国企改革、财税改革和金融改革。本文认为影子银行是因为金融创新和垄断导致的资源错配所产生,那么,健康发展影子银行就需要对金融创新进行有效监管,这可以借鉴西方发达市场的经验;同时,需要对宏观经济体制、国有企业、税制和金融进行改革,消除垄断达到市场资源有效配置,使影子银行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李鹏 《理论界》2014,(10):21-25
综观金融发展史,金融创新与监管在相互"博弈"中共同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从业者和监管层的"斗争"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呈现出不同特点。近年来影子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上也引发了普遍的关注,究其原因主要是其规模的增大和影子银行产品和服务乱象百出,理财产品和民间借贷资金去向不明和违约现象时有发生。银监会相关负责人曾在2011年年度会议指出影子银行是近年银行业面临的三大风险之一,所以深入分析我国影子银行的界定、产生原因及其监管等内容就显得十分必要,应以金融结构演进和创新的眼光辩证地看待影子银行的问题,积极正确地加以引导使其规范化、安全化和效率化发展,进而促进金融体系的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影子银行系统产生于实体经济增长需求、金融创新和监管套利相互影响的复杂社会经济背景.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凸显了影子银行在金融系统的发源和蔓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几乎游离于监管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在带来金融市场繁荣的同时,也隐藏并积聚了巨大的金融风险.对于影子银行存在的问题,应当在允许其发挥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同时,从宏观和微观的层面,对其设定事前和事后的监管机制,以有效地控制其风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我国影子银行体系及其监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蔚  苏振天 《学术界》2012,(4):59-65,284
在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维护金融安全应当是各国金融市场监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影子银行体系的超常规发展和信用扩张,是影响我国金融安全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影子银行的范畴进行了界定,全面梳理了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并进一步分析了影子银行体系对我国金融体系产生的冲击,最后针对我国的影子银行体系提出了有关监管建议。  相似文献   

8.
自08年金融危机之后,影子银行由于其可能影响金融系统稳定性的特征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基于相关的文献数据,对影子银行进行了范围界定、风险分析以及监管模式的研究.我国影子银行主要面向常规银行业务之外的投融资需求,包含了银行的表外业务以及民间融资,而正是这样的脱离监管也带来了流动性风险等弊端.虽然相关政策随着影子银行的发展也在逐步完善,但由于监管套利的存在,影子银行对金融稳定性依旧存在威胁性.  相似文献   

9.
影子银行体系是传统银行体系外的信用中介体系,具有资金来源多样化、灵活性强、监管缺失、风险抵御能力低等特性,对我国经济发展既有及时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难、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等积极作用,也有增加企业成本负担、引发次贷危机、实体经济受挫、影响商业银行吸收存款等消极作用。针对贷款规则滞后、监管机构缺失以及缺乏影子银行系统监管法律体系的现状,应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建立系统的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影子银行的法律监管。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许多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分析。文章从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入手来探析此次信贷危机扩散的根源。在美国次级贷款证券化过程中,次贷证券化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是危机扩散的重要根源.金融恐慌和利率是危机传染的重要渠道。银行业应该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风险定价机制来防范和控制银行危机传染。  相似文献   

11.
过于激进的金融创新是此次次贷危机爆发、传导、扩大的重要动因。分析各国危机前后的金融监管法制状况,可以看出,金融创新时代的金融监管法制具有以下几个变革趋向:采取《金融服务法》等统一立法对金融商品进行横向规制;从机构监管到功能监管;从规则导向监管到原则导向监管;由经营者主权为中心到以消费者保护为中心。  相似文献   

12.
现代银行业发展迅猛,日益国际化.由于金融创新,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特别是金融混业经营趋势的增强,国际社会也与时俱进,一直在努力合作寻找银行监管的最佳模式,提高监管效率.随着国际金融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对于我国银行监管法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金融监管是一个由准入监管、运营监管及市场退出监管所组成的一个系统性与立体性的工程.文章剖析了我国现行监管法律体系存在的缺陷,提出了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银行监管的路径,使之符合新形势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防范影子银行风险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作为影子银行的重要组成部分,资管行业的高速发展,在实现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拓展银行新利润渠道的同时,也给金融系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本文选取双重差分法,使用2016—2019年15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实证检验了2018年严监管政策——资管新规对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资管新规显著降低了银行的盈利能力;当银行业务更多元,面临更高风险时,资管新规的负面影响越大;资管新规通过打破刚性兑付、降低影子银行规模来影响银行的盈利;金融科技和绿色金融的发展会调节资管新规对银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影子银行体系”信贷危机的金融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影子银行是一种行使传统银行功能,但运作模式、交易方式、监管制度等都与传统银行完全不同的金融运作机制.影子银行以证券化的方式进行无限的信贷扩张.在这个过程中,其委托代理链无限拉长,从而使其风险无限放大.一旦链条中某个环节的风险暴露出来,影子银行的整个运作体系就会崩塌.美国金融危机的实质是影子银行体系的崩塌.因此,此次金融危机的化解之道就在于重建美国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15.
影子银行具有信用中介和缺乏监管两大特征,加强对影子银行的法律规制,需要厘清影子银行体系运行中的交易法律关系和监管法律关系,从交易法律关系的角度廓清影子银行的表现形式和范围,从监管法律关系切入寻找影子银行的规制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将影子银行纳入法律监管框架之内,最终实现影子银行体系的健康发展和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16.
2008年次贷危机后,美国历时两年制定出台了《美国金融稳定改革法案》,其内容大致分为8个方面:成立金融稳定监管委员会,创立金融研究办公室,扩大美联储新的权限,设立金融消费者保护局与投资者顾问委员会和投资者保护办公室,重新调整银行监管机构,强化金融衍生品监管,建立破产机构接管和破产制度,对于金融机构高管薪酬进行管理。美国金融监管制度改革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一是建立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加强对系统性风险的监管;二是在金融监管中注重对金融消费者和投资者的保护;三是采取"沃尔克"规则限制银行规模和业务;四是采取多项措施解决"大而不能倒"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世界各国对国际金融监管模式的进一步思考,这场危机也让人们对现行金融创新监管体制的有效性提出了严肃的质疑.20世纪7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的浪潮席卷全球,其范围涉及金融业务的各个领域.在金融自由化为核心的金融监管理论和实践的推动下,监管国际金融创新法律机制还存在严重的问题.世界各国将迎来一个对国际金融创新监管法律机制研究的重要时期.  相似文献   

18.
存款保险制度是保护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稳定,防止银行倒闭现象挤兑风潮和金融信用危机发生的重要金融政策手段,是金融机构监管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银行开始走向市场。多元化的金融体系逐渐形成。现专业银行都已转变成商业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也日益增长,根据我国《商业银行法》的  相似文献   

19.
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反思——金融创新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创新的推动因素包括有效市场范武、金融市场结构变化、流动性的扩大、监管套利以及非对称信忠下的量身定做.在一定条件下,金融创新可以增强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但是金融创新如果不加节制地过度使用,则可能会威胁到金融体系的稳定性.美国金融危机体现的是名义金融创新的失败,实际金融创新只是遭受到危机的较小冲击;促进实际金融创新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是,金融创新产品设计应该建立在标准化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20.
资本充足率监管是银行监管的核心内容之一.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世界经济步入了“后危机时代”,我国银行业乃至整个经济都面临重大的变革.本文结合商业银行的企业特征和社会性特征,通过研究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风险管理、改革转型和强化对实体经济服务的影响,以达到全面评价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有效性还有待提高,即资本充足率监管有利于商业银行强化对实体经济服务,而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改革转型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