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克 《天府新论》2019,(4):37-44
在新出土的汉画中,记载了一些汉代普通民众看待孔子的资料。这些资料为我们开拓研究视野,深入了解和准确把握汉代民间的孔子观、把孔子研究引向全面与完善,给予了实物方面的帮助。民间一些人认为,道师孔徒,老尊孔卑,儒学赶不上道学;还有一些人认为,孔子是一个拜见过太上老君、已得道受书、无需受鬼官考谪就能升仙的圣贤,其学说虽然固守“方内”,但对“方外”之学,却持理解与接受态度。汉画中存在的这些轻孔重老因素,否定侮蔑孔子的色彩极强,证明被广为传颂的独尊儒术政策,在一些民众的意识深处,并没有获得实质性的回应。孔子题材汉画的出土,为当下的孔子研究增添了一道活水。在帮助我们实现用新资料去重新厘定先前那些困惑不已的问题时,又为丰富上层社会所塑造的那个严肃勤勉、精进不已的孔子形象提供了珍贵而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宗教的道德信仰资源探析——由宗教道德擢升为道德宗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道德信仰弱化、工具理性膨胀的今天,应当改变对宗教简单否定的态度,从中汲取积极的伦理资源。一定程度上,宗教能为解决人生有限与无限的矛盾提供路径,而且具有重要的道德调节功能,一定程度上能为道德超越世俗而达神圣提供净化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论汉代西王母信仰的宗教性质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是我国宗教发展的转型时期,其中西王母信仰是重要内容,学术界已经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但是,在已有的学术关注中,侧重于传播的描述多而宗教品质上的认识少.西王母信仰的宗教品质,在汉代经历了两个转移:通过从自然宗教的信仰向人为宗教的信仰转移和上流社会宗教信仰向民间宗教信仰的转移,西王母信仰完成了在汉代的宗教品质升华,提升了汉代宗教发展的宗教品质,并以此直接促进了道教的产生.西王母信仰的宗教品质提高,呈现出汉代宗教发展的轨迹,也为研究我国古代宗教发展提供了意义重大的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4.
“理性”概念既有一般意义,又有多方面的具体意义,它在不同领域内的地位和作用也不相同。就科学和宗教两个领域来看,理性不为科学所独有,也不是隔断科学与宗教两个世界的天然屏障。科学精神是人文精神或意义世界的一部分,崇高的信念和理性化的信仰也常常成为科学活动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5.
"宗教经济理论"是宗教社会学研究中"范式转变"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这一理论以"理性选择"作为立论基础,把宗教视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使宗教研究得以真正进入社会科学研究的范畴。这种新范式是北美经验对在欧洲经验基础上所构建之"世俗化理论"的反思,并且在解释宗教发展动力、宗教组织增长方面颇为有效。本文即尝试适用此理论模型解释一个基层农村基督教会在当代中国的复兴与增长,并检验其中概念与命题的适用性与解释效力;进而,本文选择"管制"与"竞争"作为切入点反思宗教经济理论。根据田野资料,在有管制并且存在软性竞争宗教经济中,中国农村教会实现了复兴与增长,宗教经济理论侧重于供应方的分析不能充分解释在中国宗教复兴中需求方发挥的显著作用;并且,该理论中有关政教关系的诸命题未能涵盖中国政教关系的表现形式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政府管制是指在法律范畴之外政府对市场的干预行为。和产品市场一样,宗教消费上也存在着消费者和生产厂商以及二者之间的交换,因而也存在着市场。由于垄断、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社会和国家安全等原因,在产品市场上或多或少地都存在着政府管制现象。但由于宗教产品的生产与消费有着与普通产品不同的特征,因而政府不宜对宗教市场实行管制,而是应当用法制来规范宗教市场。  相似文献   

7.
宗教与社会     
主持人语"宗教与社会"栏目内容涉及宗教学和社会学两大学科。宗教学虽然属于哲学类二级学科,但门派林立,教义繁多,内容广泛;社会学属于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其研究对象包括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结构、人口、民族、城市、乡村、社区、婚姻、家庭与  相似文献   

8.
关于“民间信仰”、“民间宗教”与“新兴宗教”之我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郑志明 《文史哲》2006,(1):10-12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社会研究的重要视角,以其对和谐社会建设所具有的重大促进意义,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担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以来,从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入手,首先对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本组笔谈,就是一部分相关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9.
王华 《江苏社会科学》2004,2(3):105-111
当维持宏观经济稳定的框架已基本确立,组成市场结构的经济主体已相对成熟时,调节市场有效运作的微观管制制度就应当及时建立,并随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相应进、退,放松管制与加强管制俱为新时期中国政府制度创新的价值基点。管制作为新时期中国政府制度建设的一部分,其有效作用的发挥不仅依赖于政府是否适时、适当地履行了这一职能,而且也依赖于政府自身被“管制”。  相似文献   

10.
诗人叶芝尽管不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但他对世界主要宗教思想的理解与吸收却成就了其诗歌创造的主要源泉和思想基础,形成了影响诗人作品的独特宗教意境,其中,来自印度宗教思想的影响尤为深远而成功。诗人虽未受印度宗教教义的严格引导,却仍能取得对它们进行独特阐释的艺术视角,并以此凸现灵魂与主观真理在宗教和艺术中的永恒性。在诗人的眼里,正是这样的永恒性主题才真正造就了生命意义和宗教关怀的所在。  相似文献   

11.
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蔡元培是中国较早在学校教育中提倡美育者之一,他的"以美育代宗教"的口号,褒贬不一.蔡元培先生对宗教负价值的认识是深刻的,批判也是尖锐的,但对宗教整体上的把握和认识确是片面的,由此产生了以美育代宗教的思想.但这在学理上是无根据的,在实践上也是不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和斗争,使宗教的姿态变得扑朔迷离。日益增多的世界范围内的宗教性事件为宗教的发展埋下了隐患,也脱离了宗教的本质,宗教愈加成为各方利益主体角逐的工具。改变这一局面的根本途径是追本溯源,还宗教本来面目。信仰是宗教的源泉,同样也是宗教发展的动力,回归信仰之路是人类宗教存在的终极诉求。  相似文献   

13.
信仰就是“终极关怀”,它有科学与不科学之分。宗教信仰有明显完备的理性特征,是一种合法正常的信仰;而邪教则是一种邪恶的信仰;迷信则是对信仰对象盲目崇拜误入迷途。科学只承认事实,若把科学当成绝对权威顶礼膜拜也是迷信。信仰是人的需要,科学可以作为信仰,但不可以代替信仰。  相似文献   

14.
李振伦 《河北学刊》2003,23(6):30-33
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宗教趋和的观点 ,不是基于科学家对宗教的妥协 ,而是基于他对信仰与宗教概念的特殊理解 :信仰是指人对某些非实证事物所固持的坚信态度。科学并不一般地排斥信仰。科学与宗教冲突是相对较低层次宗教经验阶段发生的 ,在宗教接受政教分离的改革而专注于信仰的情况下 ,它就有可能接受科学思想的影响而逐步提高境界 ,淡化人格神的观念 ,从而出现趋和的可能性和条件  相似文献   

15.
姜生 《文史哲》2006,(1):5-7
民间信仰作为中国社会研究的重要视角,以其对和谐社会建设所具有的重大促进意义,愈来愈受到学术界的高度重视。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担教育部社科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以来,从民间信仰与宗教的关系入手,首先对民间信仰与中国社会研究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国内外学者撰写的本组笔谈,就是一部分相关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16.
作为理性的科学与作为信仰的宗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春勇 《社会科学》2006,(10):162-168
科学是理性的,宗教未必是反理性的,宗教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对人心的关怀,还提供一种心与物的和谐之境。信仰真空中的作为个体的人或作为类的人都无所畏惧,也缺乏担当,敬畏之心可以使人无限膨胀的私欲适当收敛。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完全可以和谐地相处,为这个世界的心,物特别是心与物之间做出合乎长远利益的安排。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宗教本质的分析,考察了现阶段我国宗教的社会功能和作用。在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中的与时俱进思想指导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和利用好现阶段宗教中的积极因素,使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从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8.
在民间宗教成为专业性学科话语的半个世纪里,研究范式已是屡经更迭。就台湾民间宗教研究而言,它始终与外部的现实环境相交涉并随之变迁。战后初期,有两个重要的变化值得我们注意:一是自1950年代起,政府权力开始在宗教领域申张;其二,1949年后,被称为"新兴宗教"的大陆民间教派开始传入,形成了台湾民间宗教蓬勃兴盛的局面。1970年代,由冈田谦所提出的"祭祀圈"理论被引入浊水、大溪两大区域的研究中,其后祭祀圈、信仰圈和村庄庙讨论盛极一时。1980年代后,民间教派和鸾堂成为新的议题。台湾的民间宗教及信仰问题长期未受到学界主流的重视,而这一领域的拓展仍有待于新的理论。  相似文献   

19.
《土族民间信仰解读——地方性信仰与仪式的宗教人类学研究》一书,在充分占有文献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之上,依托大量丰富翔实的第一手田野调查资料,从信仰与仪式、文化内涵、社会功能、祭祀圈与信仰圈、民间信仰与社会控制等不同角度对民间信仰问题进行了深度审视,从而超越了一般民间信仰的研究范畴。  相似文献   

20.
中国有没有宗教?儒家是不是宗教?儒、道、佛三教之间到底有没有一种共融的信仰形式?这一系列颇有价值的"现代性"问题是我们开展华人宗教研究时首先需要回答的。通过对"中国无宗教"、"儒家非宗教"陈说的总结和分析,可以知道中国人的思想、文化和哲学充满了各种"宗教性",置汉族人的宗教生活于不顾,试图说明整个"中华文化"传统,或者说改造出一个现代"精神文明"体系,肯定是不可能的。"五四"后学者按西方基督宗教的定义,提出的"中国人宗教意味淡薄,中国文化缺乏宗教"的说法需要反省。中国宗教虽然在教义、教会等形式上不如西方亚伯拉罕宗教那样突出,但在祭祀、庙会、法会等形式上却更胜一筹。中国近代传统的历史研究,包括思想史、文化史、经学史、文学史、地方史,甚至经济史中都有很多宗教课题的研究。目前的宗教研究亟须一种综合性的整体研究,即将"中国宗教"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不分儒、道、佛,结合文、史、哲,兼及社、法、经等多学科,建立一门真正独立的"宗教学",对"中国宗教"加以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