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学经典"的概念只具有话语修辞的功能,其内涵与"经典"的原初义有明显差异.经典的原初义是以固化的文本为标识,而文学经典却是以文本所呈现的意蕴作为判断依据.这给了我们一个重要的理论启发,即如果突破以固化文本为文学经典的传统观念,而把文学经典的文本存在方式视为一种"活态"存在,则可在文学经典的文化身分表达、文学经典的艺术生存空闻和西化的文学经典观等问题上获得新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2.
"红色经典"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种文学经典化的历史遗产。对"红色经典"不能拘限于所谓"政治意识形态工具化"的简单化指认而放弃应有的学理评判。本文将"红色经典"置于"现代性"语境和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流程中进行考量和审视,从恒态经典与动态经典、文学经典与文学史经典以及经典的艺术价值与审美价值等三个话语关系层面对"红色经典"辨析和阐释,既确证其"经典化"的价值合理性又确认其创作中艺术本体性的某些缺失。  相似文献   

3.
"后文学时代"的提出着眼于信息技术和教育普及所导致的文学对人们新的作用以及人们对文学新的态度,显然有其值得重视的一面。但是这一命题中对"经典文学"的笼统消解又有着对真正经典和真正创造的消解倾向。同时,对一些"后文学"现象的强调也可能遮蔽了这一时代应有的文学精神。  相似文献   

4.
在当代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作为一种特殊的"消费品"面临着种种困境.在电子媒介主导的今天,文学经典已经进入"后经典时代",其存在方式已发生显著变化,影像存在成为经典传承的最重要方式.经典改编的核心是文字向影像的转变,文学经典的影像存在过程也是文学经典的世俗化过程,在这一转换过程中,影像作品与原著之间的关系也发生着复杂的变化,与这一转变密切相关的是身体在美学中的地位.因而,从身体问题入手既能理解影像存在的合理性及其所带来的问题,也能理解媒介和艺术的变迁.  相似文献   

5.
“红色经典”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话语类型指称,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种文学经典化的历史路标。对“红色经典”不能因为过去和现在对其“政治意识形态化”的简单化定性而放弃应有的学理评判。本文从“现代性”文化传统的审美延续、历史化叙事的运行逻辑、文学经典性的特定范型、以“革命”为主导话语的美学法则、大众化的文体形式等方面阐释了“红色经典”的生成机制和创作形态。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执意确认其经典性意义的高与低,而是为了论证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学经典形态的“红色经典”,其价值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翁再红 《学术论坛》2012,35(1):152-157
文学经典的产生不仅与文本的原创性密切相关,而且与其所承载的文化传统有着深刻的因果关系。以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为例,"传统"作为一个层次分明的惯例系统直接影响文学文本的经典化进程。具体而言,这一系统至少以文化惯例、常规惯例和专业惯例等不同形态,在文学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制约作用。它既影响到作家对创作风格、手法及内容的选择,也影响着读者对作品的欣赏、接受与评价。总之,任何文学经典的产生,都必然受到文本生产惯例系统的深刻影响。换言之,任何脱离了传统的文学作品永远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经典。  相似文献   

7.
论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经典文本分析的理论视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俐俐 《学术研究》2006,(11):127-131
论文在分析了一批中国现代经典短篇小说的基础上,思考了几个理论问题。其一是关于文学经典的思考,认为文学经典是文学理论加以分析、概括和提升为理论形态的重要资源。其二是关于文学经典的文本分析和采用方法,认为以艺术效果为逻辑起点、由果溯因的诗学研究是对文学经典研究的主要路径。其三,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方式的经典文本分析,将艺术效果的描述和效果追根溯源性分析紧密结合;文本内部分析与文学史、文学思潮史视野的考察相结合;以互文性为关注重点也是分析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8.
闫立飞 《江淮论坛》2007,4(3):154-159
文学经典是文学史构成的重要基点。在互文性的视域中,运用历史诗学理论探索文学经典问题,可以看到两种不同的理论取向:一是维谢洛夫斯基与巴赫金的本质主义的历史诗学观念,他们认为“传统”在文学中具有决定意义,文学经典由于承载着丰富的传统内涵,在历时的纬度上,它在与传统的互文运动中便呈现出永久魅力特征。二是海登·怀特的后结构主义的历史诗学观念,他在共时性文化系统中探索文学经典的建构作用,文学经典的力量体现在它与其它符码的跨文本的互文性关系之中。两种历史诗学观念构成对立与补充关系,它们从不同方面阐释了文学经典的永久性魅力。  相似文献   

9.
“红色经典”:在“现代性”叙事中理解和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经建 《东岳论丛》2006,27(1):105-111
“红色经典”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话语指称,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种文学经典化的历史遗产。将“红色经典”进行经典化理解是为了寻求“经典”本身的当代性意义。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执意证明“红色经典”其经典性意义的高与低乃至是与否,而是将其归回到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语境中进行考量和审度。在这样的阐述视野中一方面求证“红色经典”本质上是20世纪中国现代性叙事进程中一种特定的审美表述形态,从而确认其价值性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论析“红色经典”作为“一种”文学的经典性存在,其经典价值的艺术缺憾和当代意义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0.
论文学的经典化与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学经典指的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它们是文学史的支架和龙骨。文学的经典化必然会形成对原有文学史模式的颠覆,对新的现代文学史产生深远的影响。首先,文学经典化影响着现代文学史的格局,其次影响着现代文学史的深度,再次决定着现代文学史的影响力。中国现代文学史的研究和写作应该删繁就简,去粗取精,由厚变薄,走向经典化。  相似文献   

11.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100-104
文学经典化过程是文学作品的动态价值汰选过程。从学术源路看,文学经典化的论争有本质论与建构论之争。无论对文学经典予以过分地政治化解读,抑或固守审美自律的本质论经典观,都存有一定罅隙。文学作品的经典化,是文本生产、文学传播、文学史书写以及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观念共同运作并集各种权力斗争相互交织的结果,建构当代文学经典应从文学自身艺术品质、文学史和文学接受三个维度去把握。伴随消费文化的兴起,当代文学经典化需着重把握文学经典化尺度标准的相对性与冲突性之问题、文学经典化中的话语权力与功利主义之关系、文学经典的继承与发展之问题等。  相似文献   

12.
五四新文学的发生与发展始终伴随对“人”的关注,“人”不仅是五四新文学的核心关切,同时也作为一种精神导向不断参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当代建构。五四“人的文学”作为一种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是一代人的思想共识,也是文学与时代、社会碰撞的精神结晶。五四新文学的创作实绩给予了“人”新的内涵与阐释,同时在文学经典的建构过程中也实现了与“人”的深层互动。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当代文学继续高扬“人”的传统,延续五四以来对“人”的精神和个性的关注,展现出更为复杂、多元的文学面貌。  相似文献   

13.
文学作品在流播过程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现象,“某人/某作/某类文学样式”往往能与他人的同类创作或他类艺术样武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导致不同寻常的影响效果.这是文学传播中的共生现象.原作所借以共生作品的艺术成就越高、影响力越大、数量越多,则原作产生的影响越强.宋词的传播过程中,除了唱和,即词作与词作之间的共生之外,和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的共生现象也很常见.这对宋词经典的生成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日新月异的世界中,文学传播中的共生现象对古代文学经典在当代的传播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的历史传统和研究中,文学始终是作为"经典文化现象"而被认识和理解的。我们是事实上的文学经典主义者。从文学的历史过程来看,过去我们是文学经典主义者,是文学的信仰者或信徒,是完全自然的事情。但是当人类社会走进了以数字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社会之后,如果我们再坚持文学经典主义,我们再坚持对文学信仰,就将是极其错误的。我们应当是一个文学的历史主义者,我们必需看到人类文学生存条件所发生的历史性交化。今天,已经不再是一个文学经典时代了。因此,我们不仅没有必要,而且也再无可能去对文学加以信仰了。在一个文学"失仰时代"里,文学边缘化、文学社会教化功能的降低,都是一种历史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5.
在消费文化流行的语境和文化全球化境遇中,歌德对文学经典化的思考,以及对世界文学的祈向获得了新的阐释空间和思想高度。这对于当下的中国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具有学术意义和思想价值,有必要重温歌德的文艺学思想。  相似文献   

16.
文学经典主义批判——兼答盖生先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迄今为止的文学史,在总体上和本质上是一部经典文学历史。以经典为特征而组织起来的经典文学社会和经典文学时代,大体上是到20世纪的90年代中期才基本结束。也正是从90年代中期开始,人类社会的文学开始步入了后文学时代。对于这样一个时代而言,在经典文学时代里所形成和铸就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观念,已经基本丧失了阐释功能和价值。必须重新思考对文学和文学史的理论理解,必须重新思考我们对经典文学的依恋情结。  相似文献   

17.
文学经典问题是当今学术界讨论比较多的一个话题.近十几年来,国内很多专家学者就有关文学经典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探讨,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在文学经典的概念和特征、文学经典的形成与建构、文学经典的解构与边缘化、文学经典的教育与传播等四大方面,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对文学经典的评价问题、鉴赏方法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胡适文学思想的核心是进化论,认为文学进化有两条规律:一是文学的自然进化,二是文学的接触进化。文学接触进化论成为胡适考察中国文学发展的思想方法与价值准则,他提出:文学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停住不进步,只有不同的文学互相接触、相互影响才能注入新的发展动力。中国文学接触佛教经典,创作题材深受影响:一是小说题材直接改写自佛教经典,二是借用佛教经典母题创作小说,不仅丰富故事情节的布局技术,最关键的是拓展了作家的想象空间,丰富作家的想象力,激发了作家丰富多彩的创造力,把中国小说的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相似文献   

19.
“经典”在《文心雕龙》中的地位和作用极为重要,尽管此前儒家典籍已经经典化,但是刘勰的贡献在于进一步将之“文学经典化”。《文心雕龙》的儒家典籍文学经典化策略主要有分为两个步骤:一是将儒家经典文学化,对之进行文学分析和解读;二是将儒家典籍文学经典化,用来讨论更为广泛更为根本的文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文学经典的解构与重构是消费时代的文化表征之一。当前,文学经典的"经典"地位不断地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同时,真正的经典所具有的"经典"地位又在这种挑战中得以巩固,并重新生成了新的意义。文学经典的"经典"意义就是在解构与重构的矛盾统一中不断生成与发展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