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 毫秒
1.
当事人违反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会侵害对方当事人的财产利益和人身利益,浪费司法资源和扰乱司法秩序,同时也会损害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实体法和程序法对当事人违反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规制还不完善,难以遏制诉讼中的不诚信行为。为了更好的规范诉讼行为,协调民刑关系,统一法律适用,最终实现诉讼价值,有必要构建毁灭、伪造证据罪和恶意诉讼罪,通过刑法对当事人严重违反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加以规制。  相似文献   

2.
宋志军 《理论界》2007,(7):69-71
刑事诉讼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刑事诉讼中控辩双方存在激烈对抗和利益冲突。证据突袭、欺诈等非诚信行为构成了诉讼中的不和谐因素。诚信作为一项伦理准则,符合刑事诉讼追求公平与正义的价值目标,是刑事诉讼和谐的伦理基础。应通过构建刑事诉讼诚信机制。对控辩双方的非诚信行为进行合理约束,促进诉讼和谐。  相似文献   

3.
试论辩论主义的新发展--协同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主义是在克服传统辩论主义缺陷的背景下产生的。协同主义下当事人相互之间以及法官与当事人之间不再是完全对立与消极中立的关系 ,而是相互协作促进诉讼。协同主义所发挥的基本机能是维护当事人之间的公平与防止诉讼突袭 ,它应是我国民事诉讼模式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确立了诚实信用原则。确立诚实信用原则是克服辩论主义缺陷的需要,是防治实务中不诚信诉讼行为的需要。基于诚实信用原则,当事人应当履行真实义务、诉讼促进义务、事实阐明义务,禁止滥用诉权,禁止滥用诉讼权利,禁反言。在民事诉讼过程中,人民法院要提醒当事人遵守诚实信用原则,告知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法律后果,对当事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依法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5.
在民事诉讼实务中,一方当事人或第三人妨害对方当事人举证证明其事实主张的行为时有发生,此种行为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和诉讼平等原则,侵害了他人的诉讼利益,此即证明妨害行为。为保证在实践中保障当事人调查收集证据,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促进诉讼程序公平、正义、高效的实现,对于证明妨害行为应当予以规制。  相似文献   

6.
论诚信原则在民事诉讼中的确立与适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诉讼观的确立,作为道德原则的诚信原则日益受到各国立法和司法实践的关注,成为贯穿于整个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法官、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都应受诚信原则的规制。  相似文献   

7.
在民事诉讼中实行法律监督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的权力,同时法律赋予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民事事物以及相关诉讼的权利,两者均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民事诉讼实践中,检察监督权与当事人处分权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对诉讼违法行为和错误裁判结果是否启动纠正程序的态度分歧上。究其原因,在于二者权属性质、行使原则与追求目标不同。检察机关可以通过依职权抗诉、依申请监督、提出检察建议、检察和解等方式协调处理好二者的冲突,达到既依法监督又尊重当事人处分权的双重效果,构建和谐的民事检察关系,促进民事检察工作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8.
虚假诉讼中恶意调解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浩 《江海学刊》2012,(1):136-143
虚假诉讼日渐猖獗是我国当下民事诉讼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虚假诉讼案件常常以调解方式结案,双方当事人在调解中恶意串通达成损害第三人利益的调解协议。当事人缺乏诚信,违法行为付出的成本低,查明事实、分清是非的调解原则受到质疑,法官对调解率的追求,是恶意调解频发的主要原因。法官在调解中保持高度的警惕,注重对案件基本事实的查明,是防范此类恶意调解的主要措施。对于恶意调解形成的生效的调解书,应当设立检察机关抗诉、案外人申请再审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9.
早期中立评估制度起源于美国,是美国众多司法ADR方式中的一种。早期中立评估制度对于降低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减少当事人之间的对抗、节约国家司法资源以及缓解诉讼迟延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民事诉讼改革,尤其是民事审前程序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道德规范的诚实信用,不仅在民事实体法中被奉为“帝王条款”的基本原则,而且也是近代西方国家民事诉讼法中普遍适用的一项基本原则。我国民事诉讼中的一些制度与该原则本身存在某种契合,但并没有将诚实信用作为基本原则加以规定。诚实信用原则适用于民事诉讼程序的整个过程,对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都具有直接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11.
反诉制度是现代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是基于诉权的对抗功能所派生出来的一个由被告享有的诉讼权利 ,是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的体现。但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反诉制度却非常简略 ,不便操作。本文通过对反诉制度理论的剖析 ,提出了反诉制度立法上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民事诉讼法(试行)的基本原则就是在民事诉讼中,指导各项民事诉讼活动的基本准则。它贯穿在整个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中,对全部民事诉讼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民事诉讼法(试行)的基本原则体现了民事诉讼法的指导思想,确定了民事诉讼的宗旨及其实现的方式、方法,是完成民事诉讼任务的重要保证。人民法院、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在进行民事诉讼活动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照民事诉讼法(试行)的基本原则办事,这对于保证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分清是非,正确适用法律,  相似文献   

13.
韩香 《兰州学刊》2011,(7):88-93
诉讼请求是原告以诉讼标的为基础提出的具体实体权利请求。作为民事诉讼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重要依托和方向,它在民事诉讼理论和实践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诉讼经济、诉讼效率等的考虑,除后发性请求外,我国原则上应该采纳部分请求否定说。对于当事人明示的放弃诉讼请求,法院应作出舍弃判决,不允许其再行起诉;对于当事人默示的放弃诉讼请求,则应该区分情况裁定按撤诉或者行使阐明权分别处理。当前,我国《民事诉讼法》对于法院是否受当事人认诺的约束仍没有规定,使此条文成为“没有牙齿的法律”,因此在全面修改之时应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是国家的基本法之一,它的颁布试行有力地加强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 民主与法制是民事诉讼法的核心 属于民主原则的有:人民法院对于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证诉讼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第5条);人民法院审判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两审终审、公开审判、合议和回避制度(第8条);各民族都有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民事诉讼的权利(第9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对争议的问题进行辩论(第10条);民事诉讼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  相似文献   

15.
正在进行的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当坚持立足本土、借鉴域外的基本方法,要在确保立法连续性的前提下进行全面修改,保留基本原则的设定、强化程序的多样化设置,让法院调解在民事诉讼中保持一定的度,强调诉讼与非讼的适当分离,执行立法暂不与民事诉讼法分立,法官在诉讼系属之前持消极态度,而在诉讼过程中应与当事人保持协动,建立小额诉讼程序、简易诉讼程序和家事诉讼程序,增设公益诉讼制度,完善检察监督制度。  相似文献   

16.
赵泽君 《兰州学刊》2011,(2):113-119
诉讼效率也是民事诉讼的基本价值目标。诉讼拖延不仅直接影响当事人权利的行使和保障,也动摇人们对司法制度作为纠纷解决功能的信任。因此,对我国司法实践中诉讼拖延现象不可低估。诉讼拖延的成因是多元的。预防和治理诉讼拖延应该是针对导致诉讼拖延的原因对症下药制定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根植于现代对话的民事诉讼构造中的直接言词原则,力图构建以审判者与诉讼两造、诉讼两造之间的信息流动秩序,以此最大限度地营造诉讼信息传递过程的对称状态,从而建立判者有据、争者服膺的正当性诉讼场域,因此应纳于我国民事诉讼基本原则体系范畴。直接言词基本原则地位的确定应包括五点:充实直接言词原则于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体系之中、完善证人出庭制度、强化质证与认证制度,正确认识审判委员会职权,真正落实合议庭职能、宽容直接言词原则的例外。  相似文献   

18.
缔约过失制度的理论基础在于民法的基本原则———诚信原则。诚信原则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确立尽管是十九世纪的事情 ,但其历史悠久 ,渊源流长。诚信原则起源于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 ,经历了罗马法、近代法和现代法三个阶段 ,被提炼为贯穿于民法各个领域 ,立法、司法等各个阶段的根本原则。该原则在两个方面发挥着作用 :首先 ,它是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时必须具备诚实、善良的内心状态的要求 ,对当事人进行民事活动起着指导作用 ;其次 ,诚实信用原则是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授予。① 至此 ,即使不考虑缔约过失的违反的先合同的义务 ,受…  相似文献   

19.
试论我国民事审前程序的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赞 《理论界》2003,(5):80-80
从民事审前程序的性质及我国司法实际情况等多方面综合分析,我国宜采取职权主义模式下法院与当事人互动的民事审前程序。一、民事审前程序模式介绍根据法院与当事人在民事审前活动中职能划分比例的不同,现代民事审前程序大致形成了英美法系的当事人主义和大陆法系(除法国外)的职权主义。英美法系的主要代表国家之一的美国,其民事诉讼实行的是对抗制,特点之一是诉讼程序由当事人双方推进,法官始终处在消极、被动的位置。民事审前程序也受此原则的制约,反映出对抗制的性质,主要表现为发现程序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即由当事人及其律师收…  相似文献   

20.
民事诉讼契约化基本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涛 《兰州学刊》2005,(3):159-163
民事诉讼契约是民事诉讼法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民事诉讼的契约化是该理论的具体表现形式.我国民事诉讼法理论长期并没有就该理论进行专门化研究,仅仅通过非体系化的方式探讨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的合意.随着民事诉讼当事人"自治"精神的扩展,法院日益尊重当事人的基本程序权利,民事诉讼的契约化能够为这种诉讼的演进提供一条有效的发展途径.但是作为研究的前提,民事诉讼契约的基本问题,诸如概念、本质特征、程序效力等等都应当进行深入研究,并且能够被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与实践吸收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