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亚劝业会社"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设立的殖民侵略机构,在日本对东北的移民侵略和土地掠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22年前,日本对东北掠夺的推手是满铁和东洋拓殖会社,掠夺土地数量已达10余万町步。"东亚劝业会社"成立后,日本把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业务统合起来,并以"国策会社"名义试图破局"土地商租权"问题。伪满洲国时期,该会社先是积极配合日本驻朝鲜总督府,在东北设立朝鲜人"安全农村"。后又追随关东军,在东北地区掠夺95.32万町步土地,作为日本武装移民的预留地。伪满中期"东亚劝业会社"解散后,其朝鲜人土地业务移交"满鲜拓殖会社",日本移民土地则转归"满洲拓殖会社"。  相似文献   

2.
一、“武装移民”侵略计划的制定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国策。日俄战后,日本加紧对中国东北侵略的步伐,其中向中国东北移民,是日本向中国扩张的一项重要措施。当时,日本陆军大将儿玉源太郎竭力提倡向“满洲移民”的必要,小村外务大臣也高唱“满洲中心论”,第一任“满铁”总裁后藤新平在其就职书中说:“经营满蒙的诀  相似文献   

3.
东北“易帜”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概念,是指1928年12月29日东三省由悬挂五色旗改为悬挂青天白日旗。它是中国现代史、中外关系史上的重要事件。一、东北"易帜"的历史背景(一)日本"满蒙"政策及日与英美在东北的较量。明治维新后,日本在发展资本主义的同时走上了扩张军备和对外侵略的军国主义道路,确定了一项对中国、朝鲜等邻近国家进行侵略扩张的政策,即后来所说的大陆政策。它把侵略扩张的矛头首先是对准与最邻近的朝鲜和中国东北,其中对东北地区的侵略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其原因在于东北地区不仅是日本涉足最早、下赌注最大…  相似文献   

4.
日俄战争以后,日本政府就开始向中国东北地区推行移民侵略政策,从1906年到1945年,其农业移民总数约达到27万人。为了达到稳固人心、永久霸占中国东北的目的,日本政府也十分重视女性移民的实施。而与女性移民相关的女子拓殖指导者讲习会、女子拓殖讲习会、爱国妇人会、开拓女塾等组织对日本政府推行的移民侵略无疑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台湾、朝鲜半岛、中国东北是近代日本帝国构建殖民地体系的三个重要组成部分.伪满洲国是日本殖民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日本在中国东北人为制造了一个虚幻的"独立国".1932年由关东军谋划并经日本政府默许下制造出来的所谓"新国家",可以说是自日俄战争后日本帝国"满洲经营"国策的必然产物,所谓"满洲问题"是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核心问题,是左右日本帝国对外扩张战略走向的关键因素,是日本帝国构建殖民帝国的重要环节."满洲国"的建立是日本在殖民侵略台湾、朝鲜半岛基础之上的一种新型殖民侵略模式,这种殖民侵略模式后被推广至中国的华北、华南、内蒙古乃至东南亚地区.日本东洋史学配合帝国政治需要实现了"满蒙史地研究"与帝国"满蒙政策"的合流.日本满蒙学研究者配合帝国的国策政治,制造出一个独立的学术空间"满蒙学".就殖民地属性而言,伪满洲国是一个典型的殖民地政府,是一个傀儡政权,伪满洲国是日本帝国殖民统治方式转变的起点,同时也成为日本帝国覆亡的原点.  相似文献   

6.
王翠荣 《江西社会科学》2019,39(11):121-130
近代日本人在东北创办的大量报刊,以"开通民智""联络邦交"为名义,实际上则以文化侵略为目的,主要是为日本武力侵占东北制造舆论。《盛京时报》作为其忠实代言者,自创刊起,便长期霸占东三省的舆论空间,充任"意见领袖"之角色,笼络欺骗了许多东北民众。而以《东三省民报》为首的国人报纸作为先知先觉者,在参透日人报纸的险恶用心后,时常进行议程设置,以犀利的笔锋不断对其实施的新闻侵略加以警示和抵制。尤其是在1924—1925年间,围绕日本对中国实施的"文化侵略"及英日帝国主义在中国制造的"五卅惨案",《东三省民报》与《盛京时报》展开长时间激烈的笔战,从而充分唤醒了东北各界爱国人士对日本殖民统治、殖民文化侵袭的反抗,可谓开国人媒体抵抗日本新闻侵略之先河。  相似文献   

7.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开始向中国东北实行武装移民,1936年又提出了20年移民百万户的庞大计划。为了适应这一侵略政策的需要,又制定了“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计划。“满蒙开拓青少年义勇军”是日本帝国主义“满洲移民”政策的一部分,它是在“满洲移民”政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台湾和东北地区是日本两次侵华战争后分别占领的地区。为了长久统治并作为全面侵华的后方基地,日本分别对台湾和东北地区实施了大规模的、有计划的、官方主导的农业移民计划。就时间顺序而言,台湾移民在前,是日本移民侵略的经验和蓝本,东北地区移民在后,但规模和数量以及对移民政策的重视程度都明显加强。日本对两地的移民侵略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也是日本侵华步伐一步步加深的手段和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伪满时期,日本侵略者通过扶植的伪满政权,大肆地对东北地区实行文化殖民,利用政权的力量充分美化和掩盖殖民事实,宣传殖民奴化思想,妄想使东北人民成为拥护伪满政权的顺民.日伪政府所进行的文化殖民行动大体包括三个方面,即教育、宣传、文艺.在教育方面大肆灌输军国和民族分裂思想,改变东北学制,普及日语;在宣传方面充分管控新闻舆论、出版机构、广播内容;在文艺方面改造中国传统戏剧,以殖民电影美化黑暗统治,以殖民文学塑造顺民典范.无论是教育、宣传、文艺哪一种文化殖民手段,其目的都在于扭曲历史,美化侵略,奴化东北人民,对东北人民进行错误价值观的灌输,使其成为彻底的"良民".  相似文献   

10.
向中国东北移民的政策 ,是近代日本推行大陆政策、向东北扩张的重要手段。这一政策从 2 0世纪初开始 ,到 194 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为止 ,历时达 4 0年之久 ,经历试点移民、武装移民和国策移民等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日本实施向东北移民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试图改变东北的民族构成 ,吞并东北。该政策虽以失败而告终 ,却给东北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之后,日本在我国东北的移民总数,有220968人,270428人,241374人,318000人等。本文综合各方资料,认为从1932到1943年,日本在东北的移民有313327人,其中包括日本帝国主义控制下的朝鲜移民和"满洲建设勤劳奉仕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日本青少年开拓团和"满洲建设勤劳奉仕队"在本质是一样,都应当移民看待。另外,需要区分日本入满奉仕队与伪满自身组织的勤劳奉仕队。  相似文献   

12.
日本宗教是从日俄战争开始在中国东北地区传播的,此后近50年间,日本宗教在中国东北地区协助日本帝国主义的政治上军事上的侵略扩张,极力配合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殖民地的“皇民化政策”,开展“海外开教”活动,成为日本军国主义侵略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当时,随着日本军事侵略而传来的日本宗教有神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类派别,由于带有明确的侵略目的,强迫中国民众改变传统观念信仰,使中国人民的宗教感情受到极大的伤害,因而,无法真正融合于中国文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日本战败,日本宗教也在东北地区荡然无存。了解东北沦陷时期的日本宗教,探讨当时的社会网络和鲜为人知的历史轨迹,以及日伪政权的宗教政策与宗教行为,有助于我国对东北殖民地文化的这段历史的了解,并且能够进一步揭示日军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警示后人。  相似文献   

13.
<文明论概略>是日本近代思想史上的代表作,从世界殖民文化史的角度重新诠释这部经典,我们发现"东方学"影响下的<文明论概略>更表现为西方文化殖民的产物,当其运用"文明"观对中国等近邻展开批判并由追求独立转向鼓吹殖民侵略时,它势必成为日本帝国主义殖民扩张的思想概念工具.  相似文献   

14.
近代日本渗透新疆述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记述了近代日本向新疆派遣人员 (西德二郎、浦敬一、林出贤次郎、日野强等人 )的经过及他们的活动 ,指出近代日本对新疆的渗透是其侵略并欲占领整个中国及亚洲战略野心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近代以来日本通过侵略战争等手段占领东亚国家领土并实施统治是一种殖民实践,其背后离不开殖民主义理论的指导。东乡实是近代日本著名的殖民学者,其殖民主义理论主要由“农业殖民思想”“渐进的同化主义”及国际秩序观三方面内容构成。他的主要观点有:“农业殖民”是所有殖民方针中最有效的途径;“渐进的同化主义”相较于传统的“强压政策”可以更有效地改善殖民者与殖民地原住民之间的关系等。东乡实从同化主义视角出发,将“亚洲门罗主义”以及“东洋盟主论”等观念杂糅在一起,提出了美化日本殖民罪行的国际秩序观。在20世纪上半叶,东乡实研究殖民的目的在于为日本军国主义政府实施殖民统治服务,同时也对日本殖民扩张政策作了理论上的概括和总结。鉴于此,“认识日本侵略史”应从“认识日本殖民思想”始,从而深入揭露在学术外衣包装下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东亚进行殖民侵略与军事扩张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是清朝走向衰落的时期,内忧外患并剧,边疆危机日益加重。多数学者只注重对鸦片战争后的殖民侵略进行研究,而忽视了19世纪初期西方列强在中国西北边疆的殖民侵略。本文通过对张格尔叛乱的分析阐述了早期殖民侵略的特征以及由这一事件所得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起于 2 0世纪上半叶的日本向我国东北地区的移民活动 ,实质是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重要部分。日本侵略者企图通过这一活动 ,改变我国东北地区人口构成 ,使东北殖民地化、日本人化 ,从而达到永久占领东北的罪恶目的  相似文献   

18.
杜娟 《北方论丛》2021,(3):195-202
“安政五国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锁国时代的结束,幕藩体制也随之分崩离析,这为日本海外移民潮的出现提供了先决条件。“明治维新”在推动日本近代化的同时,也导致了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流动,然而,明治早期并没有出现大规模海外移民潮。随着革新的深入,松方财政改革加剧了失业现象,鼓励生育的政策和近代医疗卫生制度改革的推进导致日本人口急剧增长,再加上扩张主义思想的膨胀,明治中后期转而鼓励向外移民,并将海外移民视作其殖民扩张战略和民族国家构建中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满铁作为日本帝国主义推行殖民侵略政策的“国策会社”和经济侵华“大本营”,是日本侵占与掠夺我国东北煤铁资源的最庞大机构。在满铁的各种侵略事业中,煤铁业仅次于铁路交通运输业而居第二位。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煤铁资源,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进行的野蛮  相似文献   

20.
近代日本满蒙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代日本满蒙政策从出笼到破产近七十年,它的侵略目标是中国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东部地区,其分为两个时期,即:征服满蒙期和统治满蒙期。满蒙政策有三个特点:1、侵略目标的确定性和不可变性;2、侵略手段的军事性和强占性;3、侵略过程的长期性和不间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