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晓语 《家庭科技》2013,(4):13-13
完美长久的婚姻应该是一炉温热的精油。基调是甘醇、浓郁的爱情,调和了尊重、理解、宽容,又点缀着无数温情,芬芳四溢。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教授黄维仁有"爱情博士"之美誉。他在著作《活在爱中的秘诀》中指出,两性对婚姻的认识不同,继而导致彼此对婚姻的满意度不同。当丈夫给婚姻的满足程度打7分时,妻子往往只给2分。这被称为婚姻的"温差"。  相似文献   

2.
一项历时4年的中国婚姻质量调查,采用入户访问的形式,对上海、甘肃、广州和黑龙江等地800对夫妻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年龄差:0-3岁最多 妻子大丈夫3岁的占被调查对象的1.8%,大1-3岁的占12.2%,夫妻年龄相同的或丈夫大妻子1-3岁最多,达56.8%。  相似文献   

3.
杞方言黎族传统上妻子结婚后就回到娘家,一直要到怀孕临产才落夫家。这期间夫妻无同居义务,无忠实义务,无固定家庭住所的选择权。学者们对"不落夫家"的看法不一,包括"母系制度遗留说"、"性自由说"、"劳动力补偿说"以及"恋母惧嫁说"等,主要从女性地位、经济、个人情感的视角来解释这一现象,而没有从婚姻的本质来考虑问题,因此多有偏颇。这种习惯法的主要社会功能有三:一是丈夫考察妻子是否有生育的能力;二是妻子控制生育,考察丈夫;三是妻子为自己将来的养老做准备。  相似文献   

4.
利用2010年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数据,探讨中国家庭婚姻暴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发现:中国夫妻间婚姻暴力以精神暴力为主且发生率较高,肢体暴力和性暴力发生率较低.暴力行为具有偶发性,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遭受暴力伤害.夫妻沟通状况与权力分配方式、家庭地位满意度、个人社会活动与社会参与、法律的干预以及宗教信仰等因素对婚姻暴力有影响.不同因素的影响效果存在性别差异,社会经济地位因素主要对男性发挥作用,教育和宗教因素主要对女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婚姻满意度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婚姻满意度即已婚夫妇对其婚姻关系满意程度的评估 ,是衡量婚姻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婚姻满意度主要包括物质生活满意度、躯体愉悦满意度、夫妻调适满意度和人格及行为满意度四个方面。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对我国当前婚姻满意度状况进行分析 ,并以此反映出我国当前由传统婚姻向现代婚姻过渡的婚姻整体状况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陕西贫困山区商洛市六县一区农村留守妇女的调查和对商洛市W镇若干村留守妇女婚姻状况的深度访谈,发现这里留守妇女的婚姻呈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婚姻稳定的原因有传统婚姻观念和婚姻习俗的影响、子女亲情的促进、夫妻人格特质差异小、经济收入的增加、离婚和再婚的经济负担太重。然而,留守妇女的婚姻仍然存在或潜伏着不稳定因素。提高留守妇女婚姻的稳定性,“治本”的方法是消除丈夫外出、妻子留守的生活方式;“治标”的方法是尽可能增加夫妻团聚的机会、缩短夫妻之间的人格特质差异、排减夫妻分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
卜力 《家庭科技》2011,(7):39-39
人们常把婚姻比做"围城"。的确,很多时候,家虽然温暖,可若总是困在其中,难免有被束缚的感觉。特别是现在,很多父母,一丝不苟地呵护着自己的"独苗苗",从小开车接送,上大学每天打电话嘘寒问暖,成家了还要随时询问一举一动。很多妻子把丈夫看得紧紧的,每天检查手机、  相似文献   

8.
略论三国兵士的婚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三国集兵方式由征兵制向世兵制过渡,兵士的婚姻问题提到了政府的议事日程,为了这一特殊社会阶层繁衍后代的需要,特别是保证官府有稳定的兵源,魏、蜀、吴三国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解决兵士的婚姻问题。曹魏实行士家制,规定士之妻、女只能配嫁于士,寡妇甚至由官府抑配,士亡要罪及妻子。吴国在将士家属是否随军居住问题上曾有反复,但最终还是实行了将士妻子随军居住,对于兵士之妻则始终采取了随军的方式,有利于兵士婚姻与家庭的稳定。蜀汉则实行了类似曹魏的兵士家属集中居住且为质任的制度。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低生育问题已经成为不争事实,女性教育水平提高强化其在婚姻匹配中的优势地位,对生育意愿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文章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7)数据,建立家庭内部生育决策模型,构建以收入赋权的婚姻教育匹配指数,探究婚姻教育匹配对女性生育意愿与行为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婚姻教育匹配指数增加,即妻子的受教育水平越高于丈夫,会显著降低女性生育意愿、减少生育行为,并扩大生育意愿与行为的偏离程度。婚姻教育匹配对低收入、夫妻双方均未接受过高等教育及农村家庭女性生育意愿与行为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并且女性在婚姻教育匹配中的优势增加会显著降低男孩偏好。进一步发现,婚姻教育匹配会通过改变女性生活满意度与性别角色转换度对生育意愿与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围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树立新时代婚姻家庭观念等方面制定政策有助于提升生育水平。  相似文献   

10.
金苑 《家庭科技》2014,(6):10-11
正"大女人"崇尚放养式婚姻婚姻中有两种女人,"大女人"和"小女人",其区别在于关注点不同。"小女人"的关注点往往是别人,丈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在她心中掀起涟漪或波澜。"小女人"习惯于亲密无间的相处方式,喜欢粘着对方而让彼此的生活缺少弹性,总是把自己的意愿或习惯强加于人,这类婚姻比较容易出现状况。  相似文献   

11.
陈丽晶 《理论界》2003,(6):124-125
近年来,家庭暴力引发的犯罪日益增多,其中婚姻暴力案件占较大比例,且以丈夫对妻子的伤害为主,女性受害者占婚姻暴力受害者的90~95%。在美国,每年有400万妇女被她们熟知的男子施以暴力;在法国,根据1990年法国妇女权利秘书处的调查,挨打妻子的人数达200多万,相当于20岁至60岁的法国妇女总数的13.3%;在俄罗斯这个数字更是高达300万;在巴布亚新几内亚,67%的农村妇女和56%的城市妇女受过虐待;在智利的圣地亚哥,80%妇  相似文献   

12.
春秋鲁国秋胡妻事迹,发现在中世纪的中国,颇为脍炙人口。其最初的文字,见于西汉刘向的著作。魏、晋以后,出现二种相关作品的《秋胡行》:一具固定格式而无"主题"涉及,一涉及"主题"而不具固定格式。就事非的"评判"而言,予以肯定最多的是唐以前和元以后。究其原因,前一时期由门第联姻的"女方"背景往往支持妻子要求丈夫在感情上的专一;后一时期肯定秋胡妻的行为,主要的"目的"倾向乃是加强对女子的"品、行"约束。而在二者之间的唐、宋代,实行更为普遍的"士、庶"通婚,没有"背景"的妻子只能容忍丈夫在性爱方面的多变,因此,温柔、顺从成了女性所被要求的"美德"。令人感到可悲的是,当时的"文化"女性,所持有的思想几乎也是男人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在同性婚姻已为西方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认可之际,中国在法律上迟迟不认可同性婚姻是有其文化根源的。这些文化根源包括阴阳之道的传统哲学思想、传宗接代的婚姻观念、严格的儒教伦理秩序以及根深蒂固的两性婚姻制度等,在一国法律的设立受制于本国文化的基础上,对我国同性婚姻的法律认可形成了制约。  相似文献   

14.
媒介信息获取是形成价值共识、建立社会认同的重要方式,可能促进个体的婚姻满意度。本研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2020年两期面板数据,基于媒介的社会整合功能,运用混合OLS估计模型和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探究媒介信息获取对婚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新媒体信息获取和传统媒体信息获取均对我国居民婚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传统媒体信息获取的影响更大。异质性分析表明,新媒体信息获取对青年和中年群体婚姻满意度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传统媒体信息获取对老年群体婚姻满意度的促进作用最为显著;两种媒介信息获取渠道对城镇居民婚姻满意度的影响均高于乡村居民,而以意见领袖为代表的人际传播对乡村居民的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自社会资本这个概念被介绍到国内以来,许多学者对社会资本进行了广泛研究.但是迄今为止,中外文献中还没有人系统地研究社会资本对婚姻质量的影响.本文在学术界率先运用社会资本的概念研究婚姻质量,根据问卷调查数据,探讨了城市居民的社会资本与婚姻质量之间的关系.多元回归分析表明,社会资本的各因素,特别是特殊信任因子和同事信任因子,对于城市居民的婚姻满意度因子有显著影响.不过,社会资本各因素对于婚姻质量的其他方面,包括夫妻关系因子、分手倾向因子和性生活质量因子的影响却不具有统计显著性.  相似文献   

16.
婚姻观念与婚姻制度植根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受到本国民族精神、风俗习惯、宗教渗透和法律传统的影响,具有各自丰富的内涵和特征。中华法系的"婚姻门"数千年来一以贯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婚姻观念和伦理特征。俄罗斯传统婚姻法受到民族习惯法、拜占庭教会法以及世俗法典的多重影响,具有鲜明的宗教性和民族性。从结婚的程序、条件以及婚姻的解除和离婚三个方面,历史地考察中俄婚姻法文化的内容和特点,更为生动地展现两国文化特征和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17.
古代的犹太妇女没有婚姻自主权,在离婚的问题上,也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其财产限于自己的嫁妆及获得的礼物与"婚娶赠与",丈夫用其财产投资所得以及她们本人的工资收入都不属于自己。与其他民族不同的是,犹太教高度赞美婚姻家庭制度,从而使得犹太律法赋予了犹太妇女婚姻生活中应有的人性化待遇,而且从《塔木德》时代开始,犹太妇女的婚姻权益开始受犹太婚约的保护,它不仅使得犹太妇女在离婚或丧夫守寡之后的经济生活有一定的保障,而且对丈夫单方面休妻的行为也有所限制,犹太妇女的婚姻地位因而在附属中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8.
郝建平 《天府新论》2010,(4):123-127
媒人是中国婚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产生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以及婚姻状况的变化而出现的.中国古代的媒人有官媒和私媒之分.媒人在沟通两性联系、促成婚姻缔结、维护社会安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暴露出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在现代社会中,媒人仍将长期存在并发挥重要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9.
老舍《四世同堂》英译者浦爱德(Ida Pruitt)作为美国传教士的女儿出生于中国山东。她在成长的过程中吸收并学习了以父母为代表的美国现代文化和基督教世界观,以及中国农民所体现的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她父亲为布道努力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甚至还接受了中国服装和发型等异文化的身体性。母亲为同一目的却采用了不同的方式,想要带进美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来,呈现类似"中国冲击"一般的异文化理解。童年时代的浦爱德从父母双方接受了不同方式的异文化理解,同时她要克服根据"他者"认识的异文化理解,创造出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  相似文献   

20.
何时该离婚     
到底到什么时候,走到什么地步就该离婚?离婚有标准么?回答是否定的。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故事、不同的情感和不同的想法,每个人对婚姻、对生活的要求不同,该不该离,取决于自己的价值判定和承受能力。 有这么一对高级工程师夫妻,50多岁,一儿一女在国外学习、工作。丈夫几年前下海到珠海一家公司供职,每月寄一笔数量可观的钱给妻子,半年前来信说他和一位商人同居,是他生意的好伙伴,希望她不要干涉。这位妻子希望和丈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