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类聚分析,是现代语言学广泛运用的分析方法之一。但这一分析法早在《说文广义》中有所体现。类聚分析《说文》,以及如何类聚分析《说文》,这是《说文广义》馈赠给《说文》研究的又一方法论上的启示。基于《说文广义》这一启发,文章以《说文》中“词与意义说解”为切入点。从“训释种类”、“训释方式”、“补充和引用”、“联绵词训释”四个方面。对《说文》进行了类聚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揭示了运用这一分析法研究《说文》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朱骏声的《说文通训定声》实为传统词义研究的集大成者。朱氏以《说文》所释本义为依托,成功构建了本义、引申义、假借义的词义系统。朱氏通过分析本义内部构成要素的变化而对词义引申过程和理据所作的深入探求与阐释,实已蕴含着义素分析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字词尤可称为文化的密码,诚如美国人类学家普洛格和贝茨所说:“把对语言的分析当作一面文化的镜子,主要集中于词汇”。对字词进行训释,在某种程度上无异就是对它们的文化底蕴进行解码。我国汉代出现的字词训释之书《尔雅》、《说文》、《释名》,分别以义训、形训、声训三种不同方式解说字词,成为研究古代文化的资料宝库。而《释名》一书以其涉及范围的广泛和训释方式的独特,较之《尔雅》《说文》,在文化研究方面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诚 《船山学刊》2013,(3):168-173
通过对章太炎《齐物论释》的已有研究作较为全面细致的回顾,反映近二三十年来大陆和台湾学者对这部"一字千金"、"千六百年来未有等匹"的著作的认识和研究成果。在学术背景上,佛学、子学和西学是太炎作《齐物论释》的重要思想资源,以佛解庄是其阐释特色,思想阐释方面,太炎的平等观、自由观及其社会实践意义是研究的重点,而章氏吸收、判摄、融通多元文化对当今文化重建的启示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有"《书》标七观"一说,其相关内容最早见于传世文献《尚书大传》、《孔丛子》两书。两书载记稍有差异,但就此并不能认为"七观"说属于秦汉或魏晋时期儒者所臆造,恰更能证成其为战国流传下来的一些有关孔子论《书》的"传"文或传说。"七观"说不仅概述了《书》之核心要义,亦对汉魏时期不同《尚书》学派诠释《尚书》之向度产生过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迄今尚无人解读的俄藏黑水城文献西夏文《佛说诸佛经》进行了译释,指出其译自汉文施护译本,夏译本《佛说诸佛经》对于地名和人名的翻译通过音译、意译、音译加意译的方式,与施护译本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7.
论实词虚化     
实词,虚词,这词类上的两大分野,我们的古人早已注意到了。训诂学的早期阶段,《尔雅》、《说文》以及汉人的随文注释,既训实词,也训虚词,只是对虚词的训释略而不究,语焉不详。到元代,就有了训释虚词的专著,如卢以纬的《语助》。明清及其以后,王引之的《经传释词》、刘淇的《助字辨略》、杨树达的《词诠》、裴学海的《古书虚字集  相似文献   

8.
《说文广义》是反映王船山语言文字学思想的重要著作.学术界对《说文广义》的介绍和研究肇始于上个世纪60年代,迄今已有50余年,但其成果却无法与船山研究之哲学、政治、历史等方面相提并论.据统计,共发表论文10篇,硕士论文2篇.本文在收集整理近几十年来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文字观、注音说、词义训释、虚字说、哲学思想、版本等多个角度全面综述了《说文广义》的研究现状,并指出目前研究之不足.  相似文献   

9.
《元曲释词》第四册失误评述刘瑞明对顾学颌、王学奇二位先生《元曲释词》前三册失误的评述,笔者各有另文,此专就第四册中叙。条目前附出页数,引叙《释词喇句或仅及最有关的部分,出处也从简。提及《诗词曲语辞汇释》径称“张相书”。《汉大》指《汉语大词典)}。4....  相似文献   

10.
校勘略说     
一校雠与校勘校雠一词,最早见于刘向《别录》。唐卷子本《玉篇》言部引《别录》,也有“雠校中经”之文。应劭《风俗通义》解释说:“一人读书,校其上下,得谬误,为校。一人持本,一人读书,  相似文献   

11.
激进与保守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被长期使用的一对分析范畴.20世纪90年代初余英时先生在香港中文大学的一次讲座中,以"激进与保守"这对范畴来分析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2.
释"毛"、"舞"     
先秦典籍中,“毛”字含义有三:毛发与兽毛之类;草类;五谷。金文和《说文》中的“毛”,字形像谷子。“毛”字的基本含义就是“五谷”。甲骨文中无“毛”字而有“舞”字,“舞”字中一人所执之物非一般所释的“牛尾”,而是倒执的“毛”,即五谷。“舞”是古人在谷物成熟后执禾而舞。  相似文献   

13.
家庭捆绑缴费模式伴随着新农保制度的推行为人所熟知,在民众中和学界都引发了诸多讨论。家庭捆绑缴费模式通过外在压力敦促农村居民参加新农保制度,克服了自愿参保的种种弊端,帮助农村居民走出有限理性的困境,卓有成效地促进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尽管家庭捆绑缴费模式存在削弱制度普惠性、激化家庭内部矛盾、增加制度执行成本、引发基层违规操作、导致制度尴尬之嫌,但社会保险的强制属性和农村的客观实际决定了农村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应遵循从自愿到强制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4.
"理"是"道"(圆)之象,"道"为"理"(象)之本。体育"圆"哲学是大学安身立命教育的根基。因为"圆"、"理"、"德"所包含的内在关联比其自然顺序更值得关注;"圆"是"理"与"德"的基石,"圆"和"理"同是"德"在自然科学和社会伦理中的展现。"圆"哲学以"理"的思维、护持、融通于"德",是当代大学推动"制度变迁"和传承人类"先进文化"教育的宗旨。  相似文献   

15.
中庸之“中”字的涵义是全面的,也是自成系统的,与其相关的“执中”、“中和”、“时中”等概念均由“中”字衍生而来。在“中”与道德的关系上,中国儒家所言“中庸”是“至德”,而古希腊中庸思想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中庸是区别于自然界的人事界之“中”,是最高的善。中庸以适度为原则,但它不容易达到。人的行为必须以理性为指导,才能达到中庸。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权力观”历史概念的提出、历史背景讨论到现代领导人的“权力观” ,进行了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7.
依法执政已写入十七大党章,这是我党进一步加强民主建设、惩治腐败的宣言。针对目前我国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现状,只有采取以德治国的多种措施,才能实现以法治国。因为,加强以德治国是实现依法治国的根本和基础。  相似文献   

1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出的境界说,以其深刻而丰富的意蕴,不断吸引着学者去探究,而叶嘉莹无疑是其中成绩卓越者之一.叶氏从"境界"一词的源头去考察,先总结出其一般涵义;然后,她又从词这一特殊文体出发,在王氏所谓词"要眇宜修"之特质的基础上,提出了她所独创的"感发作用之本质",即"感发"是"要眇宜修"之审美特质得以发生、"境界"得以形成的动力所在,是联结"要眇宜修"与"境界"之间的桥梁,从而使王氏境界说在理论上更臻于严密.  相似文献   

19.
"似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似的”是附着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后面,表示比拟、推测等意义的比况助词。对它的研究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到现在,始终没有间断,且取得成果丰厚。从“似的”的来源、词性、意义及分类、对不同“似的”辨别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走向加以探讨,是有着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公务员法>的颁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也存在着公务员泛化问题.立法上难以克服的"法官文官化"即是其中之一.由于司法与行政的巨大差异,"法官文官化"会加剧行政权对司法权的吞噬,摧残司法独立,进而对法治建设不可避免地带来负面影响;鉴于法官和行政工作人员的不同性质,时它们也不能实行同样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