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在汉语和西方语言中,称谓语的使用有极大的不同。在亲属称谓方面,汉语比西语更加细化,不但讲究礼数,区分谦辞和敬辞,还区分直旁系远近亲等。在社会称谓方面,汉语的表达方式也更加丰富。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中西不同的历史、观念和宗教信仰。只有掌握其文化内涵,才能正确理解和使用两种语言中的称谓语,从而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
主要从人们对亲属、陌生人、同事同学的称谓三个方面来解读语言中的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价值观则是文化的核心。文化价值观是关于主体文化价值的基本观点和基本看法,是各种文化价值的观念体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离不开文化的精神支持,离不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独立、自由、民主、奋发图强的人文精神和尊重事实、尊重规律、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因此,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就形成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社会主义文化核心的文化价值观的应有之义。本文就我国文化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即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进行了一些粗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价值观是个体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思想意识的核心。对违法犯罪青少年价值观的特点和成因进行剖析和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制度文化与非制度文化、共同体与现代社会等方面分析了广义文化观,从梁漱溟文化中性论和梁启超的民族劣根性、美国传教士的有色眼镜与中国知识精英的文化批判诸方面评价了狭义文化观,从中国文化生态基本面貌、三种文化形态的局限性、多元文化的价值迷失、弘扬主导文化、培育文化合力诸方面探索了价值观的文化困惑与超越。  相似文献   

6.
现代文学名著《四世同堂》中的称谓语十分丰富,大致可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会称谓语两大类,体现出浓郁的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文章采用社会语言学的相关理论,在明确称谓语内涵的基础上,全面描写了《四世同堂》中的称谓语系统,并着重探究了称谓语的构成特点和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7.
近代义利价值观的演变分为四个时期:鸦片战争时期主张以义生利,兴利除弊;洋务运动时期主张重义兴利,利国利民;维新运动时期主张义利并重,义利和谐;辛亥革命时期主张义利统一,建立革命道德。中国近代义利价值观是对传统道德的继承与发展,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贯穿着强烈的救亡意识。  相似文献   

8.
论英汉称谓语的差异及其文化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语属于民俗语言的范畴,可分为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大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被大量使用。英汉两种称谓系统存在明显差异,其称谓语的数量和指称范围也各有不同,其实质是英汉两种语言文化的差异。分析和了解英汉称谓语的异同,有利于加深对英汉两种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论汉语称谓语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汉语称谓语是汉民族传统文化观念的一面棱镜,折射出协调与和谐的文化精神,其中亲属称谓语强调了汉人对宗法等级的重视,社会关系称谓语突现了汉人的官本位思想,虚拟亲属称谓语则显示了汉人浓厚的人情味儿.  相似文献   

10.
称谓语的隐喻用法及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们的日常交际中,称谓语的恰当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许多情况下,称谓语的选择不仅是用来称呼对方或间接指代,更是用来标记讲话者身份或态度,反映交际双方之间的关系。称谓语的隐喻用法是指非称谓系统词语的“创造性使用”或称谓语的“有意误用”。称谓语的隐喻用法具有表达讲话者情感和态度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文化因素与英汉称谓语的语用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称谓语是民族文化的反映.从三个不同的社会心理层面对比并阐释英汉语中由文化因素导致的称谓语语用差异,分析称谓语的社会文化和民族心理根源,寻求跨文化交际中称谓语翻译的规律.  相似文献   

12.
文化心理对汉英称谓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重集体 ,重伦理 ,受以家庭为中心的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 ;而西方文化重个人 ,突出表现自我 ,强调人文主义。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中西亲属称呼语和社会称谓语的不同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比中英两国的文化差异,归纳出了中英称谓在亲属称谓语和社交称谓语两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势必给中英翻译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本文在充分照顾中英文化差异,充分考虑两国读者接受能力的基础上,归纳出了翻译称谓语的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江泽民同志不仅高度重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经济、政治 ,而且高度重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论断 ,形成了以“一个核心”、“两个结合”、“三个关系”为特征的文化观  相似文献   

15.
英汉称谓语与文化之关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 ,称谓语与文化密切相关 ,是一种显性文化形态。文章通过用文化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观点对英汉两套称谓系统进行分析对比 ,从而揭示它们与文化之间存在的种种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社会称谓语,其来源和特点为:称谓用语的缩略化、拟物化、儿童称谓用语和方言称谓词语的泛化等.新兴社会称谓语是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基础上产生的.这些新兴称谓词语的物质基础是基于网络的各种新型社交媒介,与传统称谓语相比定位功能明显削弱,幽默色彩更加突出,更加新颖别致,体现了国人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待这些新兴社会称谓语,在语言政策上应该一分为二,对其中符合汉语发展规律的词语要允许其存在,对那些严重违背"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称谓用语要坚决取缔,以维护汉语的多样性和纯洁性.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价值观的突出特点在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实践性;讲求实际的求实性;注重效果的实效性;共同富裕的人民性.这些特点的具体内容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英汉语称谓语与文化之关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语言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称谓语与文化密切相关,是一种显性文化形态。文章通过用文化学,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观点对英汉两套称谓系统进行分析对比,从而揭示它们与文化之间存在的种种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9.
价值观作为人的个性心理的重要成分,它渗透于人的整个个性之中,并支配调节着人的认识、情感和行为。中学阶段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中学生的价值观现状与特点的研究有助于引导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针对性促使其积极向上,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实生活中,称谓语的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这一过程具有模糊性。称谓语使用的模糊性使其合乎语言运用的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