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制造大国,但还不是消费大国。理论研究表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传导机制有五个:第一,生产扩大导致居民收入上升从而促进消费;第二,生产扩大通过降低消费品价格促进消费;第三,生产扩大导致市场主体预期乐观从而形成生产与消费的良性循环;第四,生产扩大促进信贷发展进而促进生产和消费的良性循环;第五,生产扩大增加居民闲暇时间从而增加消费。美国经验表明,增加收入、降低消费品价格、提高消费者预期、增加新产品供给和增加居民闲暇时间是促进消费的主要因素,维持高消费率的主要因素是财富效应、消费者预期乐观和消费信贷的发展。需要切实提高居民收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消费品价格、稳定居民预期以及完善金融服务,积极促进中国从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利用消费函数的数学模型及我国居民收入与消费数据模拟出我国居民一生的消费、收入、资产路径,从而解释我国居民信贷消费的可能性,并分析制约我国消费信贷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围绕宁夏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的状况,从投资、消费和居民收入分配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分析表明,经济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不同步的主要原因,一是投资主导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消费率难以提高;二是消费结构不协调,居民消费比重太低;三是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不协调,居民分配收入份额下降;四是工资增长落后于GDP增长;五是城乡之间、居民内部之间、行业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影响居民收入增长质量,使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不同步.  相似文献   

4.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受到了消费需求疲软的冲击 ,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 ,消费需求却没有相应地增长 ,而居民储蓄在大量增加。已经有大量的文献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研究 ,笔者构建了一个预防性储蓄模型 ,并以此为理论基础 ,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 ,由于不确定性的增加 ,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随之增加 ,说明这是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疲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最近几年中国经济受到了消费需求疲软的冲击,在居民收入增加的同时,消费需求却没有相应地增长,而居民储蓄在大量增加。已经有大量的献对这种情况进行了研究,笔构建了一个预防性储蓄模型,并以此为理论基础,详细分析了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由于不确定性的增加,居民的预防性储蓄随之增加,说明这是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疲软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中国居民储蓄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包括,居民收入增加,信贷消费没有得到全面普及,居民消费水平处于长级储备期;城乡居民的投资渠道狭窄,消费制度改革迫使居民将储蓄作为最钟情的投资方式;消费领域信用水平低下,价格心理预期走低,使居民即期消费下降;高收入阶层消费饱和,投资渠道不畅,货币沉淀于长期储蓄。因此,消化这些巨额资金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发展直接投资;尽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居民即期消费行为;尽快建立和规范信用体系,推动消费信贷全面普及;调整产业结构和供给结构,转化高收入群体的长期储蓄为有效购买力;加大规范市场秩序力度,提高消费领域信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试论当前改革中我国居民的社会心理压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改革的步步推进 ,我国居民的心理压力日趋增大 ,它反映出我国居民对下岗失业、改革成本下移等的承受能力有限 ,他们面对改革压力增大的现实 ,理性地调节自己的经济行为 :减少即期消费和增加储蓄。这是我国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和银行存款额仍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增加居民收入 ,适度转移改革成本 ,是减轻居民心理压力的有效办法 ,这对刺激消费 ,扩大内需 ,从而刺激生产 ,拉动经济的发展也有一定的作用。把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当作一项前景看好的产业来建设 ,是引导居民调整自己经济行为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有效选择。  相似文献   

8.
制度对人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需求有重要的促进或抑制作用。我国内需不足的主要制度原因是 :宏观调控乏力的市场经济体制和低效率的企业制度阻碍着居民收入快速增长 ;经济转型中制度的不确定性和社会福利制度的不健全 ,导致居民诸多不安全感 ,进而产生畸形的储蓄倾向 ,减少了即期消费需求 ;金融保险制度对居民投资需求的激励不够 ;法律对劳动者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不力抑制着居民有效需求的增长。制度创新是扩大有效需求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农户的生产与市场营销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户即农民家庭 ,是由血缘关系组合而成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是一种生活和生产组织。它是农村社会的细胞及生产单元 ,也是农业和农村的主要经济组织和农村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一、农户的生产特征1、农户的生产属性。农户生产是一种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相互交叉与融合的复式生产。它生产的农副产品首先要用于满足自己的消费需要 ,然后将剩余部分拿出销售 ,供社会消费需要。我国农户生产在全国各地发展很不平衡。经济不发达地区和贫困落后地区的农户生产以满足家庭生活的基本生存为限 ,一定程度上还处于自给自足经济状态 ;而经济发达地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但消费在拉动经济增长中没有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消费率偏低且持续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使国家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促进国民自身消费将是今后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从短期来看,增加居民收入是促进居民消费的主要措施,但从长期来看,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化解居民消费的种种压力,让居民放心消费,将是促进居民消费持续增长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1.
中国居民竞争力与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及其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当下学者主要围绕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与变动、收入差距扩大决定因素和相应对策进行研究,但对市场经济发展进程中居民相互竞争及竞争力的收入分配功能和竞争力与居民收入分配、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问题几乎没有涉及。鉴于中国居民市场竞争与分配的联系日趋紧密,加强该领域研究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福建省居民收入和消费模型及其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讨论了影响居民收入和消费的因素基础上,应用预测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居民实际收入的ARIMA模型,居民消费总额、居民消费水平等计量经济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预测了各种居民收入和消费的经济指标从96年至2000年的预测值,为经济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 ,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日趋减缓 ,主要是受到居民收入瓶颈和“不成熟市场经济”体制瓶颈的制约。前者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因农业、工商业不景气引起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 ,二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得过大 ;后者体现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失灵 ,其原因在于政府宏观调控举措与不成熟市场经济不相适应 ,在市场主体、市场机制、市场秩序和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缺乏微观经济体制基础。  相似文献   

14.
扩大消费是实现我国经济转型和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重要动力,养老保险通过影响居民收入、居民收入再分配及居民心里预期对消费产生拉动效应.利用山东省17地市2003 - 201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发现养老保险支出对城镇居民消费具有正向影响,养老保险支出每增加1元,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增加0.0197元.因此,明确政府的责任主体地位、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统筹层次,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将对居民消费的拉动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启动我国消费市场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从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阐明启动消费的重要性 ,分析消费增长缓慢的原因在于我国的消费需求率偏低、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居民对未来收入预期下降等 ,从而提出启动我国消费市场的若干对策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居民收入、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领域的日趋扩展,特别是实行双休日后居民闲暇消费时间的增多,闲暇消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充分合理地、科学地利用闲暇消费时间,提高居民的闲暇消费质量,越来越成为人们重视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闲暇消费是社会经济发展进步的标志 闲暇消费就是人们在闲暇时间进行的各种消费活动。闲暇消费质与量的水平,是反映居民生活消费水平的重要指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居民的“吃好、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理财意识的逐渐转变,居民理财行为在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其理财行为也有一定差距。本文通过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居民理财行为的表现以及存在这种行为的原因的分析,提出了该地区居民理财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所谓信息消费,是指在生产、生活中,消费主体(这里主要指居民)在信息需求的引导下消费信息产品及服务从而得到满足的消费行为。凡是为获得信息所进行的消费均属于信息消费,包括对信息设备的选购、使用和对信息本身的收集加工、利用两个方面,其过程包括信息需求、信息获取占有、信息吸收处理和信息创造四个基本阶段。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深入和信息产业的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对信息认识不断加深等方面的综合作用,我国居民的信息消费行为和信息消费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一、我国居民信息消费新特征(一)从规模上看,信息消费群体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引入城镇化和城乡“二元”变量,拓展了能源消费分解的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方法(LMDI),将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分解为城镇人口规模、乡村人口规模、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乡村居民收入水平、能源强度、能源供给率、城镇居民能源消费结构、乡村居民能源消费结构和城镇化9大效应,发现城镇居民收入水平效应对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增加贡献最大,而乡村人口规模效应对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量的减少贡献最大。通过对中国城镇化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耦合关系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居民生活能源消费与城镇化之间呈现显著的“U”型关系。最后,从提高燃气管网覆盖率、加大对节能家电购买的补贴力度、制定和完善居民区建筑节能标准等方面给出减缓居民生活能源消费增加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利用SPSS分析工具分别将居民消费影响因素中的居民可支配收入、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居民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进行了一元回归分析;定性分析了--居民收入差距、居民消费倾向与经济增长率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居民消费增长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