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楚国巫坛上的舞雩歌国光红《九歌·云中君》,释者或以为祭云神丰隆,但以其他诸篇例之,《湘君》不名“湘中君”,《山鬼》不名“山中江”(欧辞尚称“山中人”),则祭云神之出亦当以“云君”名篇,而不当名“云中君”。云神丰隆主降雨①,而《云中君》不见雨字,则《云...  相似文献   

2.
1983年第8期《文史知识》上,有人对《诗经·魏风·伐檀》第一章中“不素餐兮”提出了新的解释。云:“《毛传》说:‘素,空也’。空可以解作空乏,《论语·先进》孔子讲到颜回说‘其庶乎屡空’的那个‘空’字就作‘空乏’解,‘不素餐兮’就是‘不愁没有饭吃’。”显然,这是以误匡正,有必要辨说几句。  相似文献   

3.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唐诗人王维这首屡见于各种唐诗选本、古诗文选本 ,且作为精讲课文为高校中文专业学生所必学的著名五律《山居秋暝》,其末句“王孙自可留”的“自”,字义生僻 ,而各注本多未训解或只照搬原字句注译 (如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编第一册、于非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中册等 ,就都以“王孙自可留在山中”或“王孙自可留居山中”释“王孙自可留”) ,使人看后仍不能确知这“自”为何意。那么这“自”究竟怎讲…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翻译离不开求“信”。从某种意义来说翻译本身就是“信” 的形成过程。所谓信,就是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思想内容。笔者认为,这是翻译质量的首要标准。人们对“信”的解释不尽相同,对“信”的标准更加具体化。本文拟就“信”字出发,探索王维诗歌里的“空山”或“山空”的“空”在翻译过程中其英文词选择的得失。 在王维的诗里,有不少表现空灵之境的作品,“空山”、“山空”之类的词经常出现。  相似文献   

5.
“助词”的出处及原指助词,是现在语法学上的一个词类。“助词”一词的出外,几部大型词典上引证不确。新版《辞源》未收此条目(收了“助字”)。新版《辞海》收入,但只是解释说“特殊的虚词。附着在词、词组或句子上表示某些附加意义。一般分结构助词(的、地、得)、...  相似文献   

6.
释“介”     
许慎《说文》:“介,(画)也,从八从人。”罗振玉《增订殷墟书契考释》:“介,象人著介(甲)形。”《汉书·五行志》:介者甲,甲,兵角也。《左传》:“或梦伯有介而行。注:介,甲也。”《诗·郑风·清人》:“清人在彭,驷介旁旁”。《毛传》:“介,甲也。”等等众说纷坛。根据字形,“介”的本义应是披甲之人,即披坚执锐之士兵。于是,许多与此有关的字或解释渐成为“介”字的引伸义,“介”字便有了多种意义了。 1.介有疆界之意。《说文》:“介,■也。”徐灏注笺:“古疆界字只作介。”《诗·周颂·思文》:“无此疆而界。…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不断有人批评作文教学模式化训练的弊端,更有人指责中小学生作文渐渐远离真实生活的空泛化。笔者曾有言:作文假、大、空风气正一年比一年厉害。《中学生》杂志副主编、被誉为“中国作文打假第一人”的刘加民先生在《光明日报》上撰文指出:“不少所谓少年写手,可以天马行空妖魔鬼怪下笔千言,却看不到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着的关爱、互助、乐观、奋进的事实”,“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相似文献   

8.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②。返景入深林③,复照青苔上④。注释ZHUSHI①鹿柴:诗人在辋川有一处住所,鹿柴是其中的一个地方。辋川,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下。柴:通“寨”,栅栏。②但闻:只听见。③返景:返照的日光。这里指日光斜射深林。景:日光。④青苔:绿苔,长在潮湿的地面上。导读DAODU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第一句从视觉着眼,写“空山”之“空”。第二句从听觉落笔,以“但闻”之声衬托“空山”之“静”。三、四两句由描写空谷传音进而描写深林返照。斑斑驳驳的落日余晖洒落在青苔上,那一小片光影与林中大…  相似文献   

9.
所字结构历来是古汉语语法中较难理解的一种结构形式.仅是“所”字的词性就有一种叫人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有人称之为特殊的指示代词,有人称之为辅助性指示代词,还有人把它归人助词.所字结构的几种形式:所动结构、所动·名结构、所介·动结构,它们之间有无联系,流变若何,也颇为令人困惑.本文不揣浅陋,对所字结构进行了一番爬梳整理,探其源,溯其流,究其要旨,力求揭开所字结构之谜,露出其庐山真面目.一、所动·名结构中的“所”试比较下面几组句子(1)A荆王爱妾有郑袖者B荆王所爱妾有郑袖者(《韩非子·内储说下》)(2…  相似文献   

10.
陈亮(1143—1194)字同甫,号龙川,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是南宋前期的进步思想家,坚持抗金统一的政论家和爱国词人。他同当时以朱熹(1130—1200)为代表、替大地主顽固派妥协苟安路线服务的“道学”(又称“理学”)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我国史册上写下了精彩的篇章。 关于陈亮的进步思想与当时永嘉事功(也叫“功利”)学派的关系,前人不大注意研究。陈亮一生曾多次到过永嘉(今温州),访问永嘉事功学派的代表陈傅良(字君举)、叶适(字正则)等人,《陈亮集》(即《龙川文集》)中没有留下详细记载,替陈亮…  相似文献   

11.
《周礼》汉注“读为(曰)”、“读如(若)”新探──略兼及《说文》“读若”例江中柱读书治学,必先正字、明字音、了解文籍中的字是正字还是假借字。西汉时,一般用直接注释的方式来表示,不用术语,不作特定的说明。到了东汉,有关上述四项内容的训诂术语得以产生并有...  相似文献   

12.
《山中白云》词,《疆村丛书》本。宋张炎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撰。疆村《山中白云校记》云:《山中白云》八卷,广陵江宾谷疏证本。《山中白云》为陶南村手抄,流传晚出,著录罕及。家竹坨录自钱庸亭,厘卷为八。龚蘅圃始刊之。曹巢南重刻,标曰《山中白云词》,恐非旧称。宾谷以龚本裁缀成帙。疆村本据江本兼取他刻参录而成,共刊词二百九十六首。玉田以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诗意,取以名集。  相似文献   

13.
(一)辞书不宜言“本字”说 在《辞海》(未定稿)及以后的修订稿中,有“甲,‘乙’的本字”这样的说法。如语词分册第三分册修订稿最后一次校样中,有如下几条: (1) “生”的本字。《集韵:十二庚》:“生,古作‘ ’。” (2)冒“帽”的本字。《汉书· 不疑传》:“ 黄冒。” (3) “暴”的本字. (4)绔“ ”的本字。 (5)欧 “呕”的本字。 (6) “ ”的本字。参见“ ”。 (7) “ ”的本字。 (8) “ ”本字。《玉篇·口部》:“ ,犬吐。亦作 。” (9) “ ”的本字。 (10) “截”的本字。 (11) “ ”…  相似文献   

14.
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郭枫的抒情散文《空山鸟语》记叙了自己在远离尘嚣的空山里聆听鸟呜的感受,表达了对自由、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表达了作者浓郁的思乡念国之情。作者把写景、抒情、议论熔于一炉,表达出的意境之美、语言之美、结构之美,令人久久回味。《空山乌语》在艺术上充分表现了郭枫散文的结构严谨、抒情真挚、语言生动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汉字演变轨迹:从“神化”到“人化”——兼论今体字的产生杨光辉对于汉字由古体(大、小篆)阶段发展到今体(隶、草、楷)阶段,一般观点是沿用班固《汉书·艺文志》似成定论的旧说:“是时(秦)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有易,施之于徒隶也。”诚然,“文随时...  相似文献   

16.
对《说文解字》中几个字的异释郭诚(一)说《说文》:“止,出也。象过校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属皆从之。”我认为许说非是。遍观从“之”之字,皆无许氏之意,而是“指”的意思。应该说,上是“指”字的初文,象形。故指土而为往,指人为先,指人而言...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12,(7):27-27
从舌尖上的中国,到味蕾中的故乡,《舌尖上的中国》所展示的厚重感,体现了该片的独特性——“通过美食这个窗口更多地看到中国人、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看这部充满温情的纪录片,有人想起了小时候“妈妈的味道”,有人体会到了“粒粒皆辛苦”的不易,也有人升华到了“爱国主义”的境界,还有人上升到了“文化输出”的高度……一部作品为何能在不经意间获得超越话题的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18.
南唐古国君主李煜的一曲《虞美人》哀怨凄恻,首句“春花秋月何时了”不禁使人黯然神伤。“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却反而使人感到有些悲苦,这是什么原因呢?是那个极普通的“了”字所起的感发作用。“了”在这里是结束、了结的意思。李煌丧国后的绝望和痛苦、由一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四在他心灵上所引起的强烈震撼,通过这个“了”字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这个“了”字常与愁苦化怨、无可奈何等糟糕心绪联系在一起。唐代大诗人杜甫就有类似凄楚的呻吟:“为客何时了,悲秋向夕终”(《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足了垂由年,敢居高士差…  相似文献   

19.
“一”,这个笔画最为简单、看似平淡无奇的汉字,在我国古代的一些诗歌作品中,却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在这些古诗中,一”字得到了巧妙的运用,起到了平中生奇的作用。比如:在唐代诗人李白的“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宣城见杜鹃花》)、元人徐再思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双调水仙子·夜雨》)、清人易顺鼎的“青山无一尘,晴天无一云;天上惟一月,山中惟一人”(《天童山中月夜独坐》)等诗句中,“一”字都得到了巧妙的运用,各自烘托营造出别样的意境。唐代诗人王建在一首题为《古谣》总共4句28字的诗中,…  相似文献   

20.
林景熙(一作景曦),字德阳(一作德肠),号霁山。来理宗淳二年(1242),出生于温州平阳县亲仁乡林坳村(今属浙江省苍南县)①。林家兄弟三人,景熙居第二。长兄景怡,字德和,号晓山,从事教育,是当地乡校主持人。景怡的诗也写得很好,谢翱《天地间集》登录他的五古《晓起》,结云:“海色上寒梢,渐识梅花面。”清孙锵鸣《东嘉诗话》称其“清艳峭绝,亦可想见人品之高洁,于霁山不愧难兄矣。”季弟字德渊。景熙年少聪颖,好学不倦,二十岁时已有诗名②。约这时他被荐送首都临安(杭州)就读太学,经历了“回三舍间”③的刻苦攻读,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