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九儿 《北京纪事》2014,(8):43-45
“倒仓”--这个名词在戏曲界是人人能详,因为几乎每个演员都有“倒仓”的体会。每个人从幼年到青春期,身体迅速成长,各个器官、各种机能也随之发育。喉部是人体发声器官,它的发育变化尤为明显,戏曲界把这个生理发育变化过程叫作“倒仓”,医学上叫作变声。在变声期间,正值豆蔻的学员会感到自己失去了控制嗓音的能力,找不准音调。嗓音也不稳定、不持久,而且声音变劈、沙、沉闷,有时隔夜突然变得嘶哑。勉强发高音时会出现怪音,或者在同一时间内谈话就会发出几个音调。男孩子大约降低一个八度,声音逐渐变得低沉、粗厚,同时带有宽阔的胸音。女孩子脱掉了柔嫩脆弱的童声,降低一至三个音度,逐渐变为成年女子的清脆嗓音。在变声期,男孩嗓音变化较大,女孩嗓音变化较小,因为每个人的生理条件不同,声音恢复的时间也不同,一般的要经过三到六个月的时间甚至更久,声音才能逐渐恢复。  相似文献   

2.
变声期是指由童声变化为成人嗓音的这一特殊的发育时期,是每个青少年生长发育必然经过的一个生理变化过程。在这段时间内,由于身体内部神经系统,尤其是性腺激素的增长内分泌的变化,使身体各部,特别是喉部器官不平衡的急剧发育。出现声带与喉部器官生产发育的比例严重失调,声带变长、变宽,经常处于不正常的闭合状态,声带后端明显出现变声三角,常伴有声带充血,水肿的现象。在这段时间里,喉部软骨也迅速变化,喉结实出,但声带增长的速度远比喉肌各部分发展得快。由于这个不平衡的发展,使得喉神经失调,喉肌群功能紊乱。喉肌不协调越严重,嗓音的变化就越大。所以,变声期中嗓音沙涩,嘶哑,高音音律不稳,常伴有怪音出现,音域急剧下降,男生可下降一个八度左右,女生也会下降  相似文献   

3.
人从生下来啼哭开始,声音要从孩童时期稚嫩的童声、青春期的变声期、再经过中青年时期缓慢的声音变化,逐渐过渡到老年人的声音。声音也像我们的年龄一样在“长大和变老”。  相似文献   

4.
变声期不仅困惑着青少年 ,而且也影响着声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对学生的声音训练。对变声期生理状况、声音训练的研究 ,有利于声乐专业教学的深入研究和进一步发展。因此 ,为了解决青少年在变声期“倒嗓”的问题 ,对处在变声期的青少年如何进行科学的声音训练和嗓音保健方面的问题进行探索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初中和高小学生到了一定年龄阶段,嗓音出现暗闷、粗糙、沙哑、走音、不能自控,或嗓音有不舒适感种种现象.这多数是由于“变声期”而引起的.对这些现象,如果不加以认识并保护,嗓音很容易受到损伤,逐渐嘶哑,甚至一辈子失声而成为终身憾事.因此,做好“变声期”嗓音的保护,是一个应当引起人们,尤其是中、小学音乐教师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音乐教育必须从幼儿开始。童声合唱的训练是歌唱教学的基础,同时又是培养儿童掌握歌唱技巧,形成良好的声音素养的重要手段。本文对童声合唱中的和声音准问题、童声声音的特点及训练声音的技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活动 ,它靠的是集体共同发出声音来塑造音乐形象。那么就要求每个成员都具有同样的发声状态 ,如果活动状态不能统一就不能产生统一的合唱音响。而作为中学合唱 ,它的主要类别是童声 ,那么就应该抓住童声的特点进行教学。首先这个时期的年龄大致在 12至 15岁 ,这时处在儿童与青少年的变声期 ,此阶段称为少年合唱团 ,这个时期的声音训练尤为重要。在歌唱中一定要改变用真声 (大本嗓 )唱大音量的习惯 ,因为用这种习惯歌唱很可能会毁掉孩子一生的歌唱前途。训练首先要从呼吸着手 ,古人云 :“善歌者必先调其气” ,而优美的音质音…  相似文献   

8.
在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课改实践中,童声合唱特有的音乐综合教学功能正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童声的阶段区分、童声嗓音的保护与发展、童声合唱风格特征和童声合唱教学方法等4个方面对童声合唱的策略问题进行了相关分析。  相似文献   

9.
普通中学的音乐教育,其内容是丰富多采的。做为一名中学音乐教师,不仅要懂得一些音乐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欣赏能力和键盘乐器的使用能力,而且要对青少年的歌唱生理及歌唱心理有所了解;在歌唱的技能上也要适当掌握。从生理上讲,中学生正处于变声阶段(即由童声逐渐变为成年人声),由于每人情  相似文献   

10.
朱惠 《金陵瞭望》2009,(20):61-61
5岁时清脆、纯净的童音;25岁时热情,感性的声音;45岁时浑厚、理性的嗓音……每个人每一生每段年龄层都有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声音,在绝世瑶音,我们可以把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记录下来——哪怕只有自己是惟一的听众……  相似文献   

11.
人到了老年,听觉器官和身体其它器官一样逐渐衰老,听觉功能也随之减退。 老年耳聋出现的年龄和发展速度,其个体差异较大,一般在四五十岁开始出现,先从高频率开始,所以,有些老年人虽还不感到耳聋,但已听不清手表、电铃等频率较高的声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中学生变声期生理特点、声音特点的分析和说明,提出在变声期内课程安排的四种建议:①合理练声。②以欣赏为主。③乐器进课堂。④培养学生的综合音乐感。  相似文献   

13.
对于以语言为重要工具的教师而言 ,在工作中应了解发声器的特点 ,掌握用声规律 ,巧妙地运用嗓音进行课堂教学。训练的方法是 :用歌唱的气息练习声音的持久力 ,用话剧拖音训练控制声音的能力 ,用绕口令解决吐字问题 ,等等。  相似文献   

14.
客厅里,儿子正在跟同学通电话。刚开始变声的嗓音,听起来有些陌生:我没有幸福感,哪里能笑得出来,人生真正苦……在阳台收衣服的我,听到这些顿时打了个寒战。  相似文献   

15.
一天中午,我漫步在一个有斜坡的草坪上,闭眼躺着,享受晚春的清风和煦。忽然一阵刺耳的声音传来,我睁开眼睛,循声望去,发现一个大约七八岁的小男生,正孤零零地独自在桥下喃喃地玩耍。他手拿着树枝,在水泥地上边跑边划,好像树枝上有个小轮子在转动似的。  相似文献   

16.
"母老虎,母老虎,来呀!"刚下课,就有一名男生大声叫着我的外号向我挑衅。"你烦不烦人!"我抡起拳头向他打过去"。啊!"他惨叫了一声。大概就是因为我在女生堆里很"厉害",好拿小拳头捶那些淘气、挑衅的男生的缘故吧,也不知从何时开始,那些男生就给我起了个"母老虎"的外号。唉,你说这能怪我吗?还不是因为  相似文献   

17.
歌唱艺术的高层境界是建立在正确的发声方法、美好纯正的声音、良好的音乐感觉和文化艺术修养之上的,具有较高艺术审美价值的歌唱是"声、情、字、气"融为一体的声乐艺术美的总体体现.通过深入分析,指出歌唱者在演唱时应运用嗓音的各种表现手段,从声乐艺术美的高度,对作品进行深层次、高水准的艺术诠释与表现,从而揭示和展现出作品深刻的思想与情感内涵,达到鼓舞人、感化人、教育人的艺术目的.  相似文献   

18.
对于那些长期困惑在技术训练不能自拔的学生,应该从“最基本的声音”入手,首先考虑“有呼吸支持的声音”。不要急于追寻声音的张力和弹性,不要过分细微化的考虑声音的变化和色彩,甚至去限定自己属于美声或者民族唱法。绝大多数时候,学生的嗓音问题出现在呼吸僵硬、嗓音“挤咔”、颈部肌肉紧张等等问题。所以,嗓音的“安放”应该是他们首先注意的学习问题。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格外注意学生本身对歌唱的直觉性感受、学生自身具备的音乐潜能、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的性格特征以及学生的文化修养,而这一切必须的前提是教师“因人而宜、师法自然”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19.
《新天地》2006,(8)
一件在内地看来很普通的事件,在香港却引起轩然大波,被称为“巴士老爹事件”。事情是这样的,4月的一天,一位60岁左右男子在公共汽车上打电话,声音很大,被旁边的一位年轻人轻拍了一下肩膀,意思是小一点声。不想  相似文献   

20.
南雪 《可乐》2011,(6):67-67
17岁时,我刚念大学,喜欢我的男生千里迢迢从另一所学校来看我,却发现我心有所属,很伤心。19岁时,还是那个男生,知道我和同校的男生分手,如今是一个人,又来找我。我让他走,说:"你怎么这么死缠烂打呢?"他红着眼,说因为喜欢我。我说:"喜欢又有什么用呢?我喜欢的可不是你。"当着很多人的面,我让他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