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电视新闻记者的素质包括提高其新闻意识、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此外 ,电视新闻记者还应当注重并树立平民意识。所谓平民意识 ,对于电视新闻记者来说就是为百姓拍新闻 ,为百姓作节目的意识。电视新闻记者要有平民意识 ,这首先是由新闻传播规律和电视新闻的特点决定的。新闻的生命存在于传播过程之中 ,传播是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受众接收了信息才是新闻传播的目的。作为当今世界最具活力的传播媒介电视 ,它的生命力是由观众决定的。如果电视新闻记者制作的节目老百姓不爱看 ,那么 ,这种电视新闻就无法实现其价值。其次 ,电视…  相似文献   

2.
电视是信息社会的重要传播媒介,它以生动形象的画面、表意精确的声音、相对完整的生活真实赢得了观众的青睐。随着跑视机的日益普及,电视新闻已经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来源,其借助自己上述优势在对国内国外的各方面报道中,在各种形势下的舆论导向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正是电视新闻具有现场感、时效性、直观性的特点,又使电视新闻易于暴露其自身的缺陷,造成观众审美需要的失落。一、电视新闻中的“两层次”现象长期以来,我国电视新闻的基本形式,主要是由电影新闻简报脱胎而来的新闻模式,即新闻中的画面与解说词是独立的,解说词…  相似文献   

3.
一、电视新闻述评的界定电视新闻述评是言论类电视新闻节目的主要形式之一,是一种集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为一体的电视评论形式。80年代以来,中央电视台和地方电视台相继开设了新闻述评性节目,如中央台的《焦点访谈》和《时空报道》,黑龙江电视台的《今日话题》,哈尔滨电视台的《新闻了望》等。电视新闻述评作为电视评论的一种形式,它虚实结合,有说有评,既有对事件的介绍,又有对事件的分析和评论。它以典型事件为基础就事论理,从而实现正确的舆论引导。  相似文献   

4.
真实性是报告文学理论的重要基石.报告文学的文体立足点是真实,尊奉的创作原则是真实,其优势与局限也是真实.但是,真实性问题却一直困绕着理论界,成为一个颇多争议又令人头痛的难题.报告文学的真实,既不同于新闻的真实,也有别于艺术的真实.报告文学既不是生活现象的原版记录,也非通过典型化途径虚构、捏合出来的高于生活的艺术图景.报告文学的真实,是兼有新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特殊“真实”,是一个具有多重内涵的复杂系统.本文试对此作些探视和扫描,以期澄清理论上的一些迷误,来逼近报告文学“真实”的真实。真相:客观现象…  相似文献   

5.
运用叙事学理论考察了叙事情景对新闻真实性的建构,认为在叙事方式上,展示比讲述更显真实;在叙事聚焦上,内部聚焦比外部聚焦显得真实;在叙事人称上,第三人称较第一人称真实。但在电视新闻中则相反。叙事情景是文本在形式上对内容真实性的建构,它形成的是真实感。各种不同的叙事方式、聚焦以及人称的搭配,就形成不同的新闻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新闻在新闻内容、叙事方式和传播手段上不断实行变革。以受众需求为选择新闻内容的依据,以受众易于接受的话语来讲述新闻,充分发挥电视的优势来传播新闻,逐渐成为广大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共识。与此同时,内容上过分迎合受众而走向媚俗,表达上过分煽情而失去冷静和真实,传播上过分注重形式而缺乏内容等问题也应当引起人们的警惕。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根本动力在于媒体经营管理体制的变革所带来的受众观念的改变,改革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受到经济全球化和西方新闻理论与实践的影响。只有以中国国情作为改革的框架和背景,超越对受众的简单迎合,中国的电视新闻改革才能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电视新闻的出现使人们得以站在时事发生的第一时间获知信息。但即便是在坚持了客观真实的情况下,传播者通过电视话语的陈述所取得的效果也并非都是起初的传播意愿,仍会有失语现象的发生。针对这一现象,本文从美学特性,符号特性,新闻结构的角度对电视新闻的话语失语现象的发生及其因由做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报道加评论的形式播报新闻,是当下电视新闻播报呈现出的新态势,我们可以把它叫做电视新闻的评论化生存。电视新闻的评论化生存以媒介生态变局为背景,目前已经呈现出以凤凰卫视、央视新闻频道和城市电视台三方为代表的电视新闻传播格局,它既是电视对媒介生态变局的应对,也是新闻立台理念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新闻真实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它被媒体看做是第一生命,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是新闻界的优良传统,也是新闻工作者安身立命之本。它本应成为新闻工作者追求的最低道德底线。然而,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在人们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同时,真实性却与道德碰撞出了巨大的火花,这时,我们该如何平衡二者的关系?又该如何充分有效的发挥出媒体应有的社会责任呢?  相似文献   

10.
新闻是吸引受众关注并有大众传播价值的新信息。新闻传播作为一种媒介是受众了解大千世界的一个重要渠道,而且深受大众喜爱,这是与其自身的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分不开的。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媒介行业迅速发展,对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起到了促进作用。新闻传播主要有电视传播、报纸传播、广播传播和因特网传播等。文章分别介绍这几种的审美特征。它有大众传播和其它类型的传播。新闻传播是广受大众欢迎的一个媒介。它有自身的审美观念和实用价植。  相似文献   

11.
新闻真实性问题是新闻学的本位问题,也是新闻侵权纠纷中争议的焦点问题,但是存在着很多争议.本文对目前关于新闻真实性的理论做了一个梳理,对新闻侵权纠纷中的真实性作出新的理论诠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逻辑真实为核心的判断新闻真实的标准.  相似文献   

12.
在研究和检验新闻的真实性上,必须增加一个新的维度时间维度,也就是新闻真实的历史性。它不仅是衡量新闻真实的又一尺度,而且也是产生真实新闻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3.
报告文学的真实和虚构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作为新闻和文学的交集,报告文学应该坚持真实性,排斥虚构。如果有虚构,不妨转向写作社会问题小说,而不必非要是报告文学。  相似文献   

14.
大众传播学研究证明,电视的一个重要传播功能是新闻传播,新闻是立台之本。我国电视界一般认为,电视新闻已经经历了三代发展过程,第一代模式是口播新闻,第二代模式是图像+解说,而第三代模式则是现场主持人报道。如今,现场报道正在成为电视采访的基本手段,正因如此,人们越来越关注一个问题,如何树立电视新闻现场主持人的良好采访形象?本文从四个方面谈谈电视新闻现场主持人树立良好采访形象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解读电视新闻真实再现的适度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实再现”手法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在学术界是个争论不休的话题。在“真实再现”与新闻真实之间如何找到最佳结合点和平衡点方面上,结合电视发展的需求,探讨建立在真实、适当的基础上的“真实再现”对新闻真实的适度解读,既能进行本质上等同于回顾式的口头解说,又可增强报道的可视性,充分发挥电视视听结合的传播优势。  相似文献   

16.
电视画面在新闻评论性节目中 ,起到了一个支撑点的作用。它是新闻评论进入电视领域的决定性因素 ,也使新闻评论类节目成为大众文本。电视画面是新闻评论节目信度和效度的第一支撑力。电视画面以具体诠释抽象 ;以视听信息演现文字概念 ;以细节场面实证结论的观点……通过对生活的还原与展现 ,使得新闻评论体裁这个昔日的“阳春白雪” ,开始属于平民百姓。可见 ,电视画面在新闻评论中的作用是何等重要。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是电视问世以后才产生的电视文化。与其他平面传媒相比较,电视新闻报道既有新闻的共性,也有其独特的优势与鲜明的个性。本文从电视新闻高的收视率、电视新闻采访的艺术性、声画同步性、观众的投入性、解说词的生动性与通俗性等方面来说明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电视现场新闻的事件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叙事理论对电视现场新闻的叙事特点进行分析,描述画面和声音符号在构筑真实事件时的忠实程度以及再创事件的规则,可寻找出新闻作品中电视现场新闻与事实的关系,揭示新闻报道真实性的真实情形。  相似文献   

19.
电视与电影一样是一种视觉艺术,以活生生的形象见长,不仅电视文艺要遵循形象思维规律,而且电视新闻也应当充分发挥自己的媒介优势。用形象的事实来传播信息、表达思想。要在短时间内给观众以深刻印象和心灵震撼,必须借助个性化和典型化手法(排除虚构和想象)。1、运用新闻故事引人入胜。新闻故事可长可短,有情节、细节,包容性强,信息量大,耐人寻味。尤其是在主题性报道或深度报道中,它在。用事实说话”方面可以大显身手。电视新闻能将故事的现场、环境、人物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最大限度地拉近媒介与观众的距离,增强新闻的说服力和感染力。比如说,关于精神文明建设和创建文明城市的报  相似文献   

20.
一、电视新闻访谈节目和国内外研究现状1.电视新闻访谈节目电视新闻访谈节目,是一种新闻性题材的电视专题访问,也是电视新闻作深度报道的形式。新闻访谈作为一种广播电视新闻体裁,有别于别的基于互动的电视节目,如“脱口秀”(talk show)、电视辩论(debate)等。新闻访谈节目主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