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审议民主与公民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目前的代议民主流于程序性民主、弱民主的流弊,一种强调公民直接参与公共决策的审议民主理论,成为近20年来政治发展的显学,值得吾人重视.这种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丹麦首先发展出来的新兴民主决策模式,逐步地在丹麦、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进行实验,从实验的经验中显示,它能让公民自由、平等地参与公共决策,并能有效提升公民的公共参与决策的质量,因而相继扩及亚洲的日本、南韩、台湾等地.基于此,本文的重点在讨论审议民主的意涵、优点及限制,并探讨其与公民意识的关系.本文的研究发现,审议民主能够强化公民的参与感,增进公民认同,培养公民德行,参与公民无论在公民认知、公民态度、公民参与各方面均有实质进步.换言之,经由审议民主的公民参与模式能够激励公民意识的整体表现.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公民概念分析的基础上,对公民意识的内涵及其作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文章认为,公民意识包含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平等意识、参与意识与理性精神。同时,公民意识对于现代性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民意识与法治国家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小群 《江淮论坛》2009,(5):110-113
本文研究了公民意识的法治内涵,揭示了公民意识的法治意义及其价值——公民意识是法治国家理论的思想基础,公民参与形成“善治”,公民参与的宪政价值。  相似文献   

4.
公民意识是实现新疆现代社会治理和长治久安的基础,是边疆多元社会价值整合的工具。对新疆公民主体意识、国家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平等意识、道德意识等方面的全面调查分析显示:新疆公民具有一定的公民意识,但处于比较基础的阶段,且整体状况较为复杂。应进一步加强公民教育,将公民意识内化为各民族的认知,外化为具体行为,逐步形成各民族的群体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5.
敢旭玫 《理论界》2014,(2):191-193
随着网络普及率的持续提升,互联网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渐深入。新媒体网络社交的互动性、社群性、影响性增强,故而在新媒体时代网络参与更具有效性、公共性。大学生的网络公共参与行为发展了大学生的维权、监督等公民权利意识。通过考察大学生网络新媒体参与中公民身份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和公共参与意识几个维度的体现,本文探讨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中的网络新媒体参与作用,并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公民参与态度与公民法治意识之成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密集参与网络有助于产生公共舆论和培养声誉,这是在复杂社会中建立信任的必要基础.从历史发展的层面看,民主和法治相伴而生,但总体而言,国内外学者对作为民主和法治的核心要素之公民参与态度与公民法治意识之间关联性的相关研究较为薄弱.有鉴于此,通过对南京市的实证调查,在对公民法治意识的成长现状进行实证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分析方法,深入剖析公民参与态度对公民法治意识的影响,探讨推动公民法治意识成长的公民参与途径,则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公民意识及其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公民社会也随之兴起.公民社会的兴起.有助于中国"以人为本"的社会丰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社会应当以公民社会为其社会基础,需要塑造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民.中国现阶段公民意识开始觉醒,但总体上还有待成长和完善.公民意识的培育,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程,需要从建构公民教育的社会环境,发展学校公民教育,拓展公民教育的形式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公民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是高校加强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当前高校公民意识的基本估价,提出增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是社会转型时期对高等教育的客观要求,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基本需求。并对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基本内容、途径和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9.
朱志萍 《理论界》2013,(12):33-36
公民身份的起源及其本质特征是厘清公民意识内涵及其要素构成的逻辑起点,由此揭示出公民意识的培育以国家意识、权利意识、平等意识和参与意识为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当前我国公民意识培育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公民理论为根本指导思想。强调公民意识培育微观路径的研究是当前我国公民现实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0.
影响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制约性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成员是否具有公民意识,是区分公民与臣民的标志,也是现代社会与传统社会之根本分野。我国正经历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传统社会积淀下来的臣民心态、等级观念以及社会不公凸显的客观现实,对现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构成制约与障碍。克服臣民心态,确立公民意识在观念领域的主导地位,制度不可或缺;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对立,促进社会公平,为公民意识教育提供现实的社会基础,制度至关重要。由此,必须加快制度建设,为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提供现实基础和可靠保证。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思想领域的多元,公民意识教育日益受到党和政府以及学界的重视。特别是目前社会化媒体的蓬勃发展,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各个方面,极大促进了公民意识的觉醒和发展。社会化媒体不同于以往媒体的信息生产与传播方式,从虚拟走进现实,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改变了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和思想价值观念,给公民意识的变化带来了新的影响因素。因此,在公民意识教育路径上,应从构建系统的公民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增强主流媒体在社会化媒体中的话语权、改进社会化媒体管理方式等三个层面进行建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民意识教育之中,内化为自觉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2.
公民意识的法治功能及其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意识与现代法治有着不可割裂的密切关系。在我们实现法治国家的进程中必须注重充分发挥公民意识功能,促进法治社会早日建立,为此,不但要努力提高公民素质,确立符合时代要求的公民意识,而且要大力推进民主政治改革,建立公民意识功能的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3.
朱志萍 《理论界》2014,(1):24-27
晚清商人在由旧趋新走向近代化过程中,社会地位上升,主体意识得以强化,逐步实现了对传统"在商言商"的突破,在拒俄和抵制美货等运动中萌发了爱国民族主义思想,并兴起地方自治和参与拟订商法等活动正式参与社会政治。晚清商人这一政治意识及参与社会生活实践的发展历程对当代中国公民意识的培养有着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宪法意识是人们关于宪法现象的心理活动。宁夏回族自治区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使国家的各项制度在运行中具有了民族地方的特色,随着公民宪法意识问题在理论界和实务界的觉醒以及依法治国、依法治区方略的推进,该地区公民的宪法意识与全国相比既有共同性,又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与公民的社会建设参与具有内在关联性。现代公共意识的生成是和谐社会建设的目标之一,现代公共意识为社会建设提供伦理支撑;现代公共意识的建构需要公民在社会建设参与中去完成,现代公共意识有助于解决社会建设参与的瓶颈问题,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是加快当前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为此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对现代公共意识的培育,以此来促进公民的社会建设参与。  相似文献   

16.
刘颖 《理论界》2010,(8):37-39
现代公民意识是在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公平竞争原则、契约观念以及政治上的平等和民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产物,是我国社会现代化的驱动力。因此,当前在我国确立和塑造公民意识尤显重要。本文从阐述公民意识的塑造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之关系着笔,结合现实分析了我国实践中公民意识缺位的现状及成因,重点论述了塑造公民意识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7.
梁莹 《江淮论坛》2008,(2):86-95
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政治参与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古典民主到张康之教授所言的"合作治理"的演变.而在信息化时代,媒体日益成为公民广泛政治参与的虚拟社区,它在传播政治知识和激发公民参与政治事务管理等方面具有其他中介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借助媒体的政治参与机制中,公民对媒体的信任程度直接影响到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程度和效果.鉴于此,本文通过南京市的实证调查,在实证层面上对公民对媒体的信任度与其政治参与意识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并探讨影响和制约公民对媒体信任的各种因素及其深层原因.本研究表明,公民对媒体的信任度对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具有较为显著的影响,可见公民知情权的实现程度是其政治参与是否积极的重要影响因素.为此,为了积极引导公民对公共事务有序的政治参与,政府应致力于提高公民对媒体的信任度并充分保障公民知情权的实现,逐步促进"合作治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公民意识和公民素养相关问题的概念出发,采用抽样调查法,实证分析了当前我国大学生在公民身份、国家认同、法律意识与公民参与四个维度的公民意识现状.大学生公民意识调查所反映的诸多问题显示了我国目前高校在公民教育方面还存在欠缺,这必将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  相似文献   

19.
是促进新疆长治久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新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扎实推进依法治区进程的战略性要求;是提高新疆高校各族大学生整体素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理念教育的要求;是促进新疆高校各族大学生参与社会管理、民主监督能力的要求。完善和创新具有针对性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拓展新疆高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领域;加强法制教育,完善新疆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相似文献   

20.
程亚萍 《南方论刊》2013,(6):100-103
公民意识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目前,我国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总体上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国家意识薄弱、主体意识不够、法治意识不强、公德意识缺失等令人担忧的问题。我国全面系统的公民教育尚未形成,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已成为高校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在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育是"基础"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的逻辑主线的要求,更是"基础"课教学内容的体现。因此,"基础"课教学要切实突出公民意识教育,提高"基础"课教师素质,大力推进教学改革,高度重视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