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裕固风习录     
饮食裕固族从事畜牧业生产,大部分牧民一日三餐是两茶一饭。早晨喝酥油炒面茶,中午有时是奶食,有时喝茶(茯茶),晚饭多吃揪面片。裕固族热情好客,当客人来家时,主人先用奶茶招待,在碗里放上炒面、酥油、曲拉、奶酪皮,然后沏上煮好的奶茶。喝完茶便款待以手抓羊肉和青稞酒。逢年过节,油果子是上好的食品。服饰裕固族服饰受藏、蒙族影响较大,但又别具特色。男子身穿氆氇长衫,头戴园筒平顶的毡帽或礼帽,脚穿长统皮靴。妇女的服饰比较特殊:身着高领长袍,外套短褂,衣领、袖口、  相似文献   

2.
非洲各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至今仍为世人所嘱目.各民族的民间及节日服饰,更是繁花似锦、光彩照人.利比里亚妇女们喜欢穿印着红、褐、黄色花纹的裙子.裙子上配有缎带,下边镶着黑缎边(图1).首都蒙罗维亚妇女的穿着,更引人注目.其裙子用印着红、黑、白花色的棉布做成.裙腰前面打着褶,穿一件贴身衬衫,并用带子束紧.戴一顶漂亮的头巾帽,帽子是用白  相似文献   

3.
裕固族服饰绚丽多彩,内涵丰富。裕固人虽然有两种语言并存,并且处在高山、沙漠、草原的生态环境中,经营畜牧业,与其他藏、蒙古、汉等民族长期和睦相处在一起,又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但还是保存着浓郁的古代北方草原马背民族的服饰文化特色。裕固族男、女均穿戴镶边白毡帽,身穿高领偏襟长袍,束腰带,衣袍袖口、下摆口、两侧衩口镶有多色图案花边,足穿高腰子翘头皮靴或花边布鞋,按季节、地区分为坎肩、夹、绵、毡、布、皮衣,视经济条件由绸、缎、布、褐、皮作料。男女喜欢戴耳环、手镯、戒指。其中已婚妇女头戴喇叭形高顶红缨白毡帽,帽沿缝有…  相似文献   

4.
民族民俗文化之苑──青海回族服饰文化青海回族的衣着穿戴,具有独特风格。过去,回族男子一般容穿圆领对襟衣服,下着大档裤。但由于季节不同,衣料和款式亦不尽一致。夏装大多为“白汗榻青夹夹”,即内穿白布圆领对襟衫衣,外套黑布坎肩。爱好武术的青壮年腰束黑带,裤...  相似文献   

5.
图布人是乍得的主要民族之一,他们象非洲的其他民族一样,保留着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图布成年男子,一般都穿又肥又大的白布裤子。这种裤子叫“沃奥”。他们的上衣很宽大,称为“科博”。每逢节日,男人们还要在头上缠一块头巾,以示喜庆。不过,这种头巾只有施行了割礼的男子才有资格佩戴。少年男子虽不能同大人一样,但也可以用一种带有大绒球的土耳其帽代替。妇女的服装比较简单。她们通常穿一种  相似文献   

6.
伊朗伊朗古称波斯,其民间服装既受西方文化的影响,又保留了自己古老的传统。波斯帝国时期强大的卡什凯部落男子们戴的帽子一直流传至今。这是一顶淡咖啡色的厚毡帽,其帽边可随意翻起,或全朝上,或一前一后,在冬天还可以顺耳翻下来(图2)。当地土著居民中的巴赫蒂亚尔人,喜欢穿西方的猎装。格子花布的茄克,白亚麻布的衬衫,下身是一条传统的丝绸裤。头戴一顶布的或带毛羔皮的帽子,穿一双白帆布鞋。腰间缠一个皮子弹袋,袋上有两条皮带,自胸前交叉,吊住弹袋(图4)。普通的波斯工人,穿一件咖啡色的呢绒外衣,裤子也是咖啡  相似文献   

7.
在《阿昌喜爱蹬俄罗》的节目中,我们看到了阿昌族的服饰。阿昌男子穿对襟衫裤,斜背一个“简帕”,喜欢在胸前戴朵红丝线结的菊花。未婚的打的是白包头,已婚的打藏青色包头。青壮年人打包头总要留一尺多长的包头纱布在脑后,并且在包头上插上花。阿昌族男子有佩刀的习惯,式样美观、质地好的“阿昌刀”总不离身。阿昌族妇女酷爱自然景色的美,老老少少头上都爱插花。已婚女子一般都穿袖长而窄的对襟衣和遮住膝盖的统裙,裹绑腿,用黑或蓝布包头。未婚的女子则穿裤不穿裙子,她们把一根辫子  相似文献   

8.
土族不论男女,都讲究服饰。也许正是这种缘故,土族妇女精于针黹,擅长刺绣。土族的服装大都是自己缝制,而且制作非常精细。例如男子身上穿的绣花高领衣衫,领口图案优美,花纹细腻,色泽醒目。还有腰上系的宽布腰带两端也绣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青年男女初恋时,姑娘送给小伙子的信物,往往是一条非常精致、漂亮的腰带。有的腰带需要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绣制一年多才能绣好。妇女所穿的各色斜襟长袍,领口有三、四层绣花的加领,每层加领都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绣成千姿百态的花纹图案,以及花草  相似文献   

9.
黎族是我国众多少数民族中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传统的民族。黎族在漫长的内族支系分衍及与外族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形成了本民族服装与服饰图纹的个性特征。黎族妇女凭着她们对美的极高的悟性,创作出一个璀璨的、完整的服饰体系,美化着黎族人民的生活。黎族妇女服饰的分类侾黎(哈方言)妇女服饰侾黎人口分布广,服饰也最丰富。妇女大多上穿黑色或深蓝色开襟无领衫,连袖无扣,下着短筒或中筒裙。平时装图案花纹较为简单,盛装服饰则织绣艳丽大方。尤其是筒裙的图案纹样内容丰富,有反映日常生活劳动中人形纹的,也有表现动物和植物纹的。值得…  相似文献   

10.
法国的民间服饰花样繁多。在布列塔尼半岛的非尼斯泰尔地区,节日里,男子喜欢穿紫罗兰或黑色衬衫、背心和裤子,并配上同样颜色的帽子、领带。在衬衫的外面,再套上相应颜色的天鹅绒茄克。妇女们则爱戴法国中世纪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少数民族服饰绚丽多姿,各有千秋,宛若百花园中的奇葩,装点着万紫千红的人类社会。其中,云南鹤庆县甸南坝地区白族妇女的新娘服饰,堪称白族妇女服饰中的一朵灿烂瑰丽之花。 新娘服饰,是白族姑娘结婚时穿戴的喜装。从她结婚之日穿上身,便成为其成人的标志,将一直伴她走完人生之路。新娘服饰由衣着和佩饰组合而成。衣着为“月”帽、翠衬、云衫、罩褂、宽裤、围腰、扎脚、鞋袜;佩饰有耳球、胸佩、戒指、手镯、系  相似文献   

12.
抢花炮广西一队龙舟(女子)湖南 (男子)海南木球河北珍珠球(女子)辽宁 (男子)广西秋千(团体)吉林 (个人)林美善(吉林,朝鲜族)射弩(女子)立姿兰丽娟(广西,瑶族) 跪姿白英(广西,回族) 全能白英(广西,回族) (男子)立姿和泽忠(云南,纳西族) 跪姿白行通(广西,回族) 全能白行通(广西,回族)民族式摔跤博克(团体)青海 (个人)山其尔(内蒙古,蒙古族)且里西52公斤级韦晨阳(广西,壮族) 侧公斤以上级阿曼(新疆,柯尔 克孜族)洛52公斤级罗伍格(西藏,彝族)北嘎绊跤武术速度赛马74公斤级阿吉天新疆,维吾尔族)74公斤以上级李勇(吉林,朝鲜族)52公斤级小宝力德(黑…  相似文献   

13.
德宏地区傣族妇女的装束,按年龄、婚否严格区分,各不相同。十四岁以下的小姑娘,一般穿着带布疙疸纽扣的衣服,纽扣缝在衣服的左边(也有钉右边的),从小扎耳孔,戴耳环,头戴金线绣的小黄花帽。长到十五、六岁后,改穿大襟短衫、长裤,束黑色花边小围腰。汉傣姑娘扎一条独辫,用红毛线绕在头上。终生未婚的妇女到老也保持这种发式不变,她们可  相似文献   

14.
景颇族居住地的气候一年中没有显著的变化。因此,服饰的差异只在性别和年龄。男子一般穿黑色衣服。上衣象汉族的对襟衣而短,裤腿短而宽。老年人裹以黑布包头,青年人喜裹白布或花布包头。外出时必挂长刀,背铜炮枪(火药枪)。女子平日一般穿白色对襟或左  相似文献   

15.
保安人早年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也有少量的牧业;有的人家自养少量的山羊、牛、驴等牲畜,生产水平十分低下。保安族的社会劳动分工妇女劳动强度高于男子,她们除承担家务杂活外,在农事中,诸如挖肥送肥、下种拔草、收割打碾以及灌地等无不参加,全年农活的百分之七八十要由妇女来承担。而男子们在农活中一般只参加春播、秋收、打碾等农事,其余时间进行副业(打柴等)、商业或小手工业活动。据说,早年在保安城内有各种手工业匠人,这些匠人中除少部分汉人外,主要是保安人。  相似文献   

16.
怒族服饰     
聚居在怒江、澜沧江流域一带的怒族男女服饰,都具有古朴风雅、美观大方的特点.由于地区风习的不同,也呈现出一定的差异.如碧江、福贡的怒族妇女喜欢在头部及胸前用许多珊瑚、玛瑙、贝壳、料珠、银币等串成漂亮的头饰及胸饰.普遍均穿右衽上衣,年轻妇女喜欢在上衣或长裙上镶绣各色花边,一部分妇女仍保持穿长裤的传统,但好多均已改穿傈僳族妇女式的多褶长裙,行走时长裙摇曳摆动,显得  相似文献   

17.
家在积石山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的积石山,是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我们保安族93%的人都居住在这里。兰州、青海和新疆只有极少的保安人。保安族人口共有12212人。我们保安族的族源是回回色目人。后来他们与藏、汉、土(青海同仁的土族)等民族自然融合,形成了今天的保安族。历史上,保安族善于经商、善于骑射,来往于古丝绸之路。清咸丰末年至同治初年(大约1858年至1863年间),由于民族歧视和宗教矛盾激化,保安族人被迫离开世代居住的家园,流落到循化街子一带。因为人多地少,祖先们没有土地耕种,在居住了三年后,只好继续东迁。保安人扶老携幼,沿黄河南岸东行,穿过险峻的积石峡,来到积石山下的大墩、梅坡、千河滩落户。这就是俗称的“保安三庄”。  相似文献   

18.
西伯利亚萨满服饰根据S·沙什科夫近一个世纪前的研究,每一位西伯利亚萨满都必须有:1.上面悬挂着圆铁盘和神话动物形象的卡夫坦式长袍;2.一副面具(在塔迪贝-萨莫耶德人那里是一块手帕,萨满用它蒙上眼睛,这样可以借助自己的灵光进入神灵世界);3.一副铁制的或铜制的胸饰;4.一顶帽子,作者认为它是萨满的主要特征之一。在雅库特人的长袍的背部中央,有代表“太阳”的圆盘,其中有一个穿  相似文献   

19.
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风格有简、有繁、有俏丽、有古朴。然而居住南岭地区湘粤桂三省(区)的瑶族,其传统服饰却很难简单地用简约或繁复、俏丽或古朴来概括。  南岭地区“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主体气候和复杂地貌,以及瑶民散居各处的生活特点,造成了瑶族支系复杂和服饰风格的繁多,甚至,同一支系各地村寨的服饰也有所不同。  湖南江永、江华,广西富川、恭城等瑶族妇女的服饰,多用蓝靛染成的藏青色或宝蓝色土布制成,俗称“家织布衣”。上穿钉布扣右衽开襟或对襟衣衫,下着…  相似文献   

20.
中国境内穆斯林人口众多。其中操汉语的穆斯林被称为回族,他们在非穆斯林占据主导的中国社会,发展并保持了其固有的文化传统。尤其是在清初之际,回族穆斯林学者被称之为“回儒”,他们撰述了大批伊斯兰哲学著作。清初的王岱舆(1 5 70—1 6 6 0年)、马注(1 6 40—1 71 1年)、刘智(1 6 6 0—1 730年) ,清末的马德新(1 794—1 874年)等人,以其著述宏富而被誉为“回儒”中的杰出代表。其中,刘智的《天方性理》一书,在中国回族穆斯林宗教思想史上占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他在本书中还撰写了一份《天方性理图传》。尔后,黑鸣凤(1 6 6 2—1 72 2年)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