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邓小平认为:只有安定团结,才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搞好现代化建设;人民团结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体制、政治结构和政策是否正确的重要标志;讲团结,必须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团结———批评———团结的方针,反对派性,顾全大局,一心一意向前看;搞好安定团结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统战工作,大力发展经济;要安定团结必须靠理想、信念、纪律和法制,反对自由化。  相似文献   

2.
防止和反对宗派分裂活动,确保党的团结和统一,这是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和保障。十月革命后,列宁和他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先后同“左派共产主义者”、“工人反对派”、“民主集中派”等宗派活动和分裂错误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出色地保证了布尔什维克党在无产阶级革命原则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并为预防和消除“寡头政治”带来的分裂危险设计了“集体领导”、“改组工农检察院”等一系列制度方案。列宁的执政党建设理论与制度设计对各国工人阶级执政党执政能力的提高均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国长久以来的民族向心力。两种主要经济形式的互补关系使得各民族在生活中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在这种客观条件之下又产生了团结统一的主观要求。现阶段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传承和发扬这种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另一方面又要在这种民族精神的指导之下完成祖国统一大业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同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对指导我们把九江学院办成名副其实的本科大学具有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邓小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应加强纵向考察和比较研究,并对邓小平关于执政资源、执政环境、执政体制、执政安全、执政风险、执政资格、执政方式、执政成本、执政理念思想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邓小平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思想研究取得新进展,获得新突破。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10个方面重温了邓小平同志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论述。这些论述对于正确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意义和历史地位,准确把握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实质,自觉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关于道德与经济相统一的思想具有丰富的内容:道德与经济应该并重,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应该协调发展,物质利益是基础,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任务、目的,反对唯利是图,反对一切向钱看。邓小平关于道德与经济相统一的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在总结中国共产党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的客观需要,把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赋予党的制度建设以极其深刻而丰富的内容,进一步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党建学说,从而为党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根本保证,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列宁早期把发展党内民主作为实现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途径与方法。他认为实现党的团结统一首先是要在自由批评与讨论的基础上实现党在思想上的统一;高度重视党的代表大会对缩小党内意见分歧,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作用;在少数服从多数的基础上保障少数,促进党的团结统一。  相似文献   

10.
李明顺 《南都学坛》2001,21(4):92-93
优先发展教育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根本大计,邓小平认为,党应从政治、组织、规范等方面加强对教育事业的领导,以充分发挥教育的社会作用。二十余年来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思想的深刻性与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关于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思想 ,阐明了党是人民完成特定历史任务的工具 ;党必须要同人民群众建立起血肉联系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 ;党必须把人民是否拥护作为判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在研究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党史观.它所包含的完善的党史学任务论、公正的党史评价原则和全面的党史研究方法,是对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是指导中共党史研究深入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不仅要面对经济上的落后、体制上的僵化,还要面对平等观上的混乱。从某种意义上说,平等观的混乱是经济上落后、体制上僵化的深层次的原因。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邓小平并没有急于从理论上解决"平等"问题,而是从实际出发,运用其政治智慧,引导人们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解放思想,逐步辨别在平等问题上的是是非非。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政府管理思想中所蕴含的责任政府、服务政府、法治政府等诸多现代政府管理理念,是邓小平政治体制改革思想的核心,是其围绕政府管理工作深入思考的理论结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研究邓小平的政府管理思想,对于提高我国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现代化水平以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化的程度,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邓小平政策制定思想中,照辩证法办事是其哲学基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其根本立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是其主要依据,"三个有利于"是其根本出发点,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是其基本方法,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其根本原则.探究邓小平政策制定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理论是批判精神的典范。邓小平全面、彻底的批判方式突出表现在对落后观念、旧体制、传统模式的批判和自我批判四个方面。通过批判,邓小平建构了一个新的理论体系,其框架系统的闪光点突出表现为“一个精髓、七块哲学基石、四大理论板块”;从理论发展的历史过程和理论品质的角度看,邓小平理论是批判和建构辩证统一的产物,是批判和建构在中国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及其当代实践基础上的有机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的中共党史理论, 包括建国后党的历史分期、两次伟大革命、党的指导思想, 建国后党的历史若干重要事件,党的中央三代领导集体, 中国的发展和现代化及研究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总的指导思想等内容。这些思想是研究社会主义时期中共党史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为改善党的领导,对党的建设也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创新。特别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围绕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确立了党的政治路线的重大转折,把党的领导制度建设提高到根本性的地位,将党的执政方式的改革与国家政治体制的改革结合起来,并尖锐地提出了改革开放背景下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邓小平对党的建设的改革创新,是新时代党的建设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十分重视和研究新时期执政党建设问题,围绕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开创了党的建设的新的伟大工程:思想建设上,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风建设上,强调执政党的党风是关系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组织建设上,提出坚持"四化"方针,大胆提拔优秀中青年干部;制度建设上,强调大力推进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制化。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为巩固我党执政地位 ,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提出了反对腐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思想 ,这是保证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指导思想 ,是我们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