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孔令军 《职业》2016,(23):87-88
职业能力目标是技工学校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本文提出为了搞好能力目标教学,笔者认为要树立能力优先于知识、教学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手段的教学观念,并着重做好综合任务、单项任务和教案三个层面的教学设计.  相似文献   

2.
蔡洪鸣 《职业》2011,(9):157-158
备课是每一位教师教学前期的准备工作,备课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课堂质量。如何设计好每节课,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是每位教师所关心的,而一份效果良好的电子教案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盛啸虎 《职业》2014,(17):82-82
高职院校有一些科目并没有秉承“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来教学,尤其是语文等文化课,技师传授给学生的都是一些理论性强的东西,不能与学生今后的职业相结合。本文将对基于职业能力的高职语文模块式教学进行探究,以期为高职语文教师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理论研究、企业现代管理机制、教学实施与管理机制、师资队伍建设,到课程开发、学生评价等方面,提供了一整套可供借鉴的经验:研究建立了较完善的“教学工厂”现代管理制度和教学运行机制,打造与生产性“教学工厂”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开发生产性“教学工厂”项目课程,建立健全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评价方式,突破仿真实训瓶颈,加速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使教师生产管理科研能力大幅提升,基本确立“教学工厂”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5.
陈翔 《职业》2013,(30):90-91
针对中等职业学校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教师讲授内容与职业要求相关性不足、实践与理论教学脱节等问题,笔者提出要在学校装潢专业啧绘制作教学中进行“教学做一体化”课程开发与实践探究。“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以学生为主导,课程内容安排与实际职业岗位要求更贴合,课程学习基于工作过程,以任务为驱动、以情境为依托,让学生在行动中提高分析、批判、沟通和问题解决能力,实现自身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教案,即课时计划.教案是教师在全面掌握教学大纲,熟练地掌握教材和学生认知规律,广泛涉猎有关部门教学参考资料的基础上,编写出的一节课或一次课,如何进行教学的具体计划.  相似文献   

7.
谢赣秀 《职业》2011,(6):144-144
在职业学校,培养出基础扎实、善于挑战、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是首要的教学宗旨。所谓“教学相长”,即教与学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学生的学习成果直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技巧。笔者将着重分析和探讨职业学校教师在知识产业快速升级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当下,应该如何自我调整以达到最优的教学成果。  相似文献   

8.
张雪  李莲芳  谢静 《职业》2015,(8):102-103
以中等职业教育药物分析课程"中国药典"内容为例,对原有教案的格式内容进行改革,设计为引入、主体、总结三个部分,分别注明所需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所需资源和评价,能让教师有效控制教学过程,积极开展教学活动,并合理组织学生活动。通过实践证明,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校本教研”即以校为本的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理论和专业人员共同参与。教研组是校本教研的最基本单位。我们在备课,教案编写方面加强合作.开展了集体备课。集体备课将我们从彼此孤立、封闭的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让教师从彼此身上汲取了灵感与创意。教师要通过自己的反思和同伴互助来解决问题,实现校本教研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学研究的问题要在学校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丁景红  钱连源  曲鸣飞 《职业》2013,(17):102-103
高职院校电子技术应用课程实践教学应创建“以教师为引导,以问题和任务为驱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新模式,实现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学习与研究的紧密结合,引领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主动、准确、全面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1.
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能适应职业岗位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是课程教学.高职课程教学应该面向现实的职业岗位.从现实的职业岗位中提炼工作任务、工作职责的内容,并以此作为课程教学的内容.在组织课程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为主线.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本文拟从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两个方面,浅谈"教学做合一"教学模式及其对应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卢静 《职业》2016,(14)
培养中职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完美结合,能够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提出,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教师要制定符合数学应用需求的课程目标,构建符合数学应用培养的教学体系,编制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教学内容。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师要转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师自身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数学语言魅力,加强学生的数学阅读理解,创建职业教学情境,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3.
高职高专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红梅 《职业时空》2008,4(10):151-151
一、高职英语教师的现状分析 目前,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职英语教师一般都带5个班以上的英语教学,每天除了忙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外,所剩时间无几。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单一、针对性不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英语基础素质参差不齐,学生对英语没有任何兴趣,加之目前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以应试教育为主,课堂教学都是与考试有关、脱离现实生活的内容,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增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学习英语的恐惧心理,使学生从感到度“课”如年到旷课、缺课,毫无教学效果。这不仅使教师承受很大的教学压力和心理负担,使教师对教育产生厌倦情绪,使教师始终处于一种只有付出没有成就感的低迷状态,严重影响了师生的身心健康,这样造成教师虽忙于教学却无法从教学中感受到一点职业的乐趣,妨碍了教师的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4.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有利于教师对学生施加影响以助学生理解教师的旨意并愿意根据教师的愿望行事,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目标。教师与教师之间能够有效的沟通,有利于资源的共享,观念的碰撞,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青年教师把握沟通艺术,可以加速提升职业素养,迅速成长。  相似文献   

15.
罗沛笙 《现代妇女》2014,(12):132-133
职业核心能力越来越为高职教学界所重视,近年来在实践层面的发展也引人注目。高职英语教学在培养学生在人才培养以及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英语课程学习,学生在‘‘外语应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和“自主学习”四个方面都会得到提高。在高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也不断学习,通过培训有效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网络应用能力的同时不断拓宽教师视野,与学生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6.
侯云霞 《职业》2013,(17):109-109
新的高职教育思想和理念要求职业院校以职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提高动手能力为目标,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育手段,突出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与就业岗位对接进行教学设计,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网络教学,指的是教师与学生利用计算机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向交流的教学模式.该模式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把课程的相关内容包括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电子教案、习题以及有关素材放在网上,实现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18.
赵启文 《职业》2014,(15):71-72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以典型工作任务为学习载体,按照工作过程和学习者自主学习要求安排教学活动,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通合一、专业学习和工作实践学做合一、能力培养和工作岗位对接合一,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在一体化教学中,必须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学生评价模式,建立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学生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相似文献   

19.
周雪梅 《职业》2013,(33):41-42
本文从探讨新形势下职业教育模式的角度,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并大胆地进行探索与实践。它将制药企业的制剂生产线引进学校,采用企业管理模式建立专业性实训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严格按照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指导学生,生产出真实的产品,形成了“教师即是师傅,学生即是徒弟,作业即是产品,教室即是车间”的“四位一体”的新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张宏林 《职业》2007,(21):90
笔者所在学校在《程序文件》中对教师教学方案设计和检查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且还根据教师撰写的教案质量来评价教师的教学工作,其初衷无非是督促教师搞好教学前的准备工作,促进教师快速成长.但在过于细化,极具"刚性"的常规禁锢下,在"与考评挂钩"的切身利益直接驱动下,不少教师曲解了设计教学和撰写教案的本意,整天疲于打印教案,单纯应付常规检查,一心为了换取高分.教案变成照本宣科的剧本,教学设计也成了机械的文本复制.从表面看,教师"备课"质量日益提高,而实际上教导水平却在下降,设计教学、备好教案这项教师的基本工作正在被异化.从"促进教师发展"的评价理念出发,笔者认为教案形式和备课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