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政治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核心,维护和实现政治安全,是当今中国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然而,网络社会的发展则给政治安全增加了新的变数,特别是网络技术变革促进网络政治传播自由不断扩展,在给国家政治安全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空前挑战,所以对其施以有效规制是应对这种挑战并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的现实需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对任何网络政治传播活动都进行严格规制,就国家政治安全来说,这种规制有其特定的对象和内容,也需要确定合理的规制边界,而这尤其需要法治的作用。其要旨,就在于通过完备的法律来保障和规范网络空间政治信息有序自由流动,并使各行为主体在网络空间的权利范围和法律责任都有明确界定,以便在公民自由表达和参与与政府规制之间实现适度平衡。将网络政治传播自由规制纳入法治化轨道,这样有助于逐步走出网络安全治理中自由与规制的困境,从而既能保障公民权利,又能巩固政治秩序、维护国家政治安全。  相似文献   

2.
媒体为信息传播提供了一个充分自由的巨大平台,同时也为虚假科学信息的传播打开了方便之门,特别是热点事件中虚假的科学信息容易借助网络快速传播并造成恶劣影响.我国目前有关媒体传播科学信息的法律法规散见于各大部门法之中,规制范围主要集中在网络传播领域,监管手段主要是事前的资格准入审批和事后法律责任的追究,忽视了对科学信息传播过程的规制.因此,在科学信息传播过程中应对媒体施以必要的法律原则,予以规范和指导.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语境下的网络语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语言自身耦合了后现代主义的特质,对网络语言的讨论可以回归到后现代性的认识上.在后现代主义的批判精神和追求全面自由的语境下,语言被视为一种社会实践,具有更大的能动性.后现代主义所蕴含的自由与解放的力量是网络语言发展的根本动因. 处于开放状态的网络语言削弱了语言主体的强势地位,为使用者创造了参与发展文本意义的空间.它在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上,较传统语言具有优越性,但也存在着发展中的陷阱.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传播的一部分,随网络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扩大,引发出对其规制的讨论.从根本上而言,网络语言扩大了人的自由.  相似文献   

4.
网络传播异军突起.使传播变得方便与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危险与混乱。实际情况是.要么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来规制网络传播行为,要么现存的法律法规不足以规制这些行为。那么.如今还有哪些网络传播现象是法律触角所没有触及的?存在哪些危害?应该如何规范立法?带着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北京市合川律师事务所刘铭律师等法律界人士和北京草根时代公关顾问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海刚等网络传播领域资深从业人员。  相似文献   

5.
网络主体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信息资源的自由共享、网络行为的自由选择和言论观点的自由表达,是人类对自由的不懈追求和网络架构设计的结果,也是现实社会中的自由在网络社会这个特定时间和空间里的反映.但是,网络社会中的自由往往出现异化,从而产生了系列问题,有必要进行有效规制.  相似文献   

6.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自由是有限制的。然而,在当今网络社会,一些人无视自由的边界,为所欲为,导致网络自由发生异化,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只有推行以技术控制、道德约束和法律规制为一体之对策,才能使网络自由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言论自由在网络社会的表现,网络言论自由既有传统表达自由的共性,又蕴含特殊的规制难题.现时期出现的各类网络言论自由界限与法律缺位的案例使得相关多方的权利保障面临困境.西方国家对网络言论自由的规制以及我国现实司法实践中的良性做法提供了制度改革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面对网络舆论的双刃剑效应,迫切需要保持一种开放性的态度和面对问题的勇气,从反向度的有效思维方式重新认识寻求政府规制网络舆论的范围与边界是探讨政府"如何去规制"网络舆论的基础与前提。从政府规制的客体层面来分析,要意识到存在法治化和公民权利维护表达自由的诉求困境;从政府规制的主体维度来分析,要意识到存在着自身行政控制的失效困境;从政府规制的现实性来分析,要意识到存在着注意力经济影响的局限。因此,政府在网络舆论规制中应该扮演引导性角色,重构政府规制的制度设计和模式创新,建设新型公共治理国家。  相似文献   

9.
网络传播中的道德建设对社会进步和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网络传播视域下的伦理失范既有网络技术方向的问题,也与网络中的人性异化有关。解决这一问题须从网络技术、网络传播和社会三个方面和个人、媒体及政府三个层面入手,对不同网络主体提出相应的道德责任,加强网络道德规制,以期促进网络传播环境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民新闻网”的规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中国互联网业的迅猛发展,"公民新闻网"成为了我们日益关注的新闻术语.越来越多的普通受众通过"公民新闻网"的形式传播他们周边的新闻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由于互联网领域"把关人"的缺失,"公民新闻网"在言论自由的同时出现了不少问题.在这种过分自由的网络"拟态环境"下对"公民新闻网"规制,既是可行的,又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11.
当网络使网民享有自由传播的权利时,网民责任和素养则成为当下净化网络空间、提高网络品质的一个重点。文章提出网民在网络传播中的责任问题,并结合已有的理论和现实基础,分析了研究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并针对性地提供了一些当前网民应着重培养的责任与素养。  相似文献   

12.
赛博空间是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信息空间,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阵地。要推进赛博空间语境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应约束赛博空间传播使其遵从维护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诚信传播、尊重他人的原则,并以强制约束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其发挥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文化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了互联网的革命,导致网络社会的崛起,网络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又引发了交往实践的新形态——网络交往实践。网络交往实践是网络技术和交往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它引起了交往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导致了社会时间形态的转型和新型的人类生存空间。所以,网络交往实践显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同时,确立了人类文明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4.
伦理秩序是一种具有客观交往规则的关系结构,交往规则内源于人们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随着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发展,被认为“虚拟实存”的赛博空间改变了“实际实存”中人与人的交往方式.它不但重现并重构了熟人关系,而且密切了陌生人之间的联结 源于网络社交的赛博空间伦理秩序由此萌生,它凸显交往自由的价值,高扬人的主体性,已渗透和影响到人类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的一切具体领域  相似文献   

15.
赛博空间已成为重要的行为交往空间之一,其交往行为具有鲜明的后现代特征,用哈贝马斯的行为交往理论来阐释这个空间的交往行为已经不太可能了。从费瑟斯通的赛博空间观点出发,探讨了行为交往的后现代特征与意识形态的关系,指出建构赛博空间的行为交往理论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网络空间的交际用语是把双刃剑,多形态的语言带来了网络交际的便捷,但也为语言系统本身和思想情感交流带来诸多困扰。文章基于网络空间交际用语的基本形态,认为语言在网络空间交际互动中体现出多重经济效能,语言趋简是以较小的语言资源投入实现最佳的交互目的;语言趋快是为了减少交际的时间成本;语言趋新是为了获取交际关注与群体认同。因获取语言经济效能而对汉语系统、言语交际以及语言生态文明等带来了一定的损蚀。  相似文献   

17.
在全球健康传播风险与网络空间安全问题并存的后疫情时代,知识权力、舆论形象、媒介议程深刻影响全球健康传播风险治理。公共健康危机问题与网络安全治理问题的融合迫切需要在全球网络空间中进行知识权力、科技资本和公益伦理的协商对话,通过依托健康知识权力共同体促进东西方国家间良性互动、平等合作,推动全球网络空间安全治理结构、治理规制和治理议程从单一的网络空间主权安全治理转向全球健康传播秩序弹性治理。  相似文献   

18.
随着网络媒介在社会各个领域的渗透,网络沉溺的危害性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沉溺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更多的人认为网络沉溺来自于网络内容的诱惑,而本文则从媒介形式的角度,探讨网络空间与网络沉溺的相关性,以期拓展人们认识网络沉溺的视角。具体分析了网络空间所呈现的三重视域———客体技术层面、主体性意识层面、主体行为层面,并基于此探讨网络媒介形式、使用媒介的心理特征和网络空间行为特性等方面与网络沉溺的关系,并认为网络媒介的双向去中心的互动、意向性的行为方式以及虚拟实践中的多重自我身份等由媒介形式所形成的特质,构成了网络沉溺重要的作用机制。从长远来看,网络空间的形式特质将比网络内容的影响更为隐蔽而有效。  相似文献   

19.
作为在当代的新型存在方式,主体在赛博空间中的存在及其境况,是作为一种人类解放学说的马克思主义需要进行检审并给予回应的重大时代课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那种声称主体在赛博空间中获得了解放或者赛博空间是主体解放场域的观点,只看到了问题的虚幻表象。事实上,赛博空间是主体身心分离后身体缺位的意识自由的场所,这种意识自由本质上是数据中介下的意识的任意性。现实的主体在赛博空间中异化为一种虚拟主体。数据化的虚拟主体的背后实际发挥支配作用的是资本权力,这反映出赛博空间本身异化为资本主义生产工具的现实,并由此产生了相关的伦理难题。对此,应当在赛博空间明确历史唯物主义主体性的基本要求,确立人的感性意识,以现实地吹散赛博空间的解放迷雾。  相似文献   

20.
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因互联网的产生和存在而日益变成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复合体。人是历史性、客观性、现实性的存在物,人的存在方式主要包括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方式。伴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推进,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诸多方面,不断地拓展和延伸人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方式,深刻地变革和重塑人自身;同时,又通过衍生人类对自身的生存方式、交往方式、组织方式以及思维方式的反思来不断拓展其存在方式。必须注意的是,在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中,人的存在方式的拓展,不仅要强调人的存在的个性化,而且更应强调人的存在的整体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