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杨涛 《现代交际》2014,(1):232-233
近年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而言,分析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特征,探索其心理问题解决的有效途径,将有助于全面做好贫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的各项工作。本文针对贫困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从完善和落实经济资助政策、加强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以及提升贫困生综合素质等角度提出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扬 《职业时空》2010,(1):137-138
贫困大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大多具有自卑、焦虑、依赖、封闭等心理表现,为此学校可以通过提供经济援助、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做好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等对策,使其拥有积极健康的心态;贫困生可以通过树立正确的贫困观、确立适度的抱负水平、建立良好的心态和行为习惯、合理宣泄等对策来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4.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调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及调适孙义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高校并轨收费制度的实行,贫困大学生作为校园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发展成长的特殊性日益受到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问题提出的意义1、研究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是保证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人的健康成长不仅包...  相似文献   

5.
贫困大学生作为我国当前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其的心理问题一直是高校,乃至社会都非常重视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贫困生群体的调查研究,提出主要解决其心理问题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6.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自卑、焦虑、封闭、嫉妒、粉饰和依赖等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存在将直接影响其拼搏进取精神、社会适应能力、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个性心理品质的完善.建立健全多渠道扶助贫困生的机制,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开展有效的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努力优化高校校园育人环境,是当前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时代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面对着社会和学校所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压力,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往往感到焦虑和困惑。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可能会引发各种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8.
靳妍钰 《现代交际》2011,(9):203-203
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高校贫困大学生就业面临更多的困难。本文通过分析贫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现状及原因,提出了高校解决贫困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高校扩招、经济转型以及用人制度改革等多方面因素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本文重点分析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常出现的心理问题,并从大学生自身角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积极心理学对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可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融入高职公共英语教学。分析高职公共英语的学习现状,总结其产生问题的原因:英语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策略、合班授课制度、重视程度不足。提出从教学氛围、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评价方式四个方面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提升教师的积极教学情绪,缓解教师的职业倦怠,优化公共英语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出现增多现象,这已经成为了高校重点问题之一,很多高校就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采取了众多的措施,也成为众多高校的共识。在这样的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影响因素,同时针对辅导员的工作策略提出了建议,对高校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农业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和特点进行分析,总结出其表现特点。要根本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必须从国家、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从经济帮扶到心理援助建立多层次的帮扶体系,建设好校园文化,共赢良好心理环境。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大学生自卑心理状况的分析,探讨其成因,并从自身调节、家庭调节、学校调节和社会调节四个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4.
社会支持是一种基于社会的弱势群体存在而相伴随实施的社会行为,社会支持对于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保障功能。农村单亲家庭大学生因其特殊的成因和所处的弱势地位,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关注,建立对他们的社会支持网,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16.
功利性学习是以学习为工具,片面追求个人利益、需求和结果而忽视学习本身的学习行为。目前高校与社会的人才供需关系不协调,加之受社会传统观念、功利价值观、社会用人制度和教育评价、考核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大学生功利化学习的现象有增无减。长此以往,不仅不利于人自身的健康成长,更不利于社会和国家的持续发展。解决大学生功利性学习的问题,首先应从它的根源社会入手,构建健康的社会文化环境、改革社会用人制度和职称评定制度,其次要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重视教学过程,淡化评价结果,这样才能淡化大学生的功利性学习动机,培养出合格的高等人才。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政治冷漠的根源,一是大学生经济地位不独立;二是政治参与能力不足;三是政治判断力不足.大学生的政治冷漠对于其参与学校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以及向现代公民的转化都有着消极影响.倡导由"服从型"向"参与型"过渡的学校管理方式,健全制度化的大学生参与机制,是消解大学生政治冷漠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李志国 《职业时空》2008,4(3):134-134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压力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龙江。大学生心理压力,是指有明显的压力感,并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心理状态。长期处于心理压力下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 行为和生理都会遭到破坏 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不安、焦虑、压抑、担忧、无助感和缺少安全感;行为上的易激动、行为冲动、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丧失学习热情、对生活没有信心、消极行为增多;生理上的失眠、头痛和肢体的疼痛。心理压力已成为困扰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和应对策略探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压力和应对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国 《职业时空》2008,4(4):119-120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人们已经认识到心理压力是影响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心理压力,是指有明显的压力感,并严重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和生活的一种心理状态。长期处于心理压力下的大学生,他们的心理、行为和生理都会遭到破坏,主要表现为心理上的不安、焦虑、压抑、担忧、无助感和缺少安全感;行为上的易激动、行为冲动、暴饮暴食或食欲不振、丧失学习热情、对生活没有信心、消极行为增多;生理上的失眠、头痛和肢体的疼痛。心理压力已成为困扰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不利因素。本文希望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成因分析和应对策略探讨,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心理压力和应对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