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许多老师都说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了,许多家长都说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管了.难道真的是现在的学生都变得没有人情味,都不懂道理了吗?不是!时代是变了,人的思想也变了,所以我们教育者的思考方式也应随之改变.法国人爱尔维修说过:"即使是普通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儿的人."没有不好的学生,只有失败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教育需要“以柔克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让老师们最头痛的的不是抓学生的成绩,而是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老师们都这样叹道: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管了!教育是一门艺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多点耐心,爱心,关心。其实教育也需要"人文关怀",教师有时候也要放下长辈的架子站到孩子的位置,听他们说一说,谈谈心。  相似文献   

3.
正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文化的传承者,担负着教育下一代的重任,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在无形中对学生都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不仅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效果,更影响着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应该注意的小事却被忽视了。这不仅破坏了教师在孩子心目中美好的形象,而且对学生造成了无形的伤害。当你误解学生时……一天,我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突然,同在批改的张老师十分气愤地说道:"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得了,作业都请人做!"  相似文献   

4.
许多教育工作者都惊呼:现在的孩子都怎么啦?这些孩子变得越来越不听话了,太难教了!真让人头痛!笔者以为,这些变化是必然的。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物质世界的多元化,必然引发学生在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和复杂化。作为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管理者和组织者,必须加强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增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应对因社会发展而引发的学生的一系列变化。然而,我们面对的是人的教育,而非一般的动物和机器,所以教育工作必须要讲究方法和艺术,坚持德育为首,教育为本,五育并进,因势利导,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我在多年的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得出了以下点滴经验。  相似文献   

5.
正成熟就是你越来越能接受现实,而不是越来越现实。如果你越来越冷漠,你以为你成长了,但其实没有。成长应该是变温柔,对全世界都温柔。成熟,是对很多事物都能放下,都能慈悲,愿以善眼望世界。一个人的成熟与否,不是出口成章,说出许多深刻的道理,或只是思想境界达到多高,而是待人接物  相似文献   

6.
陈亚丁 《科学咨询》2009,(24):15-15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但需及时表扬,也需要及时批评。现在的学生中,单亲家庭、独生子女、留守孩子兼而有之,由于他们生长的家庭环境不同,造成他们是非辨别力差,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差异也很大。有的学生唯我独尊、性格暴躁;有的学生我行我素、自私自利;  相似文献   

7.
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但需及时表扬,也需要及时批评.现在的学生中,单亲家庭、独生子女、留守孩子兼而有之,由于他们生长的家庭环境不同,造成他们是非辨别力差,意志品质薄弱,性格差异也很大.有的学生唯我独尊,性格暴躁;有的学生我行我索、自私自利;有的学生自我封闭,个性怪癖.  相似文献   

8.
<正> 现在对经济形势和经济预测关心的人太多了,可是能够正确把握经济形势和经济预测又很不容易。 人们对经济形势和经济预测所做的工作够多的了,所做的分析够广泛够深刻的了,有许多的人和许多的机构做这样的事情,但是很难让人满意。很多人都在做经济预测,可是很少有人预测出亚洲要发生金融危机,现在对美国经济未来走势的估计莫衷一是。把几种可能性都说到了,谁也说服不了谁,普通人谁也拿不准。 这是因为经济运动本来就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运动形式,能对这种运动发生作用的因素太多,人们还远远没有掌握。天体运动虽然复杂,但是人们可以用数字关系加以描述。运动形式从简单到复杂来排列,有机械运动、物理运动、化学运动、生物运动、心理运动和社会运动。经济是社会运动的一种,你看心理运动够复杂的了,但是经济比它还要复杂,因为心理毕竟是一个人的。  相似文献   

9.
通过调查发现,农村小学学生超过一半以上都成了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构成了这个社会庞大的打工群体,在为自己家庭增加收入的同时,也为城市的日新月异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留守儿童,谁来关爱?目前大多数小学学生都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照顾,他们基本上能得到较好的生活照料,但寄希望年事已高却大多数是文化不高的老一辈更好地教育孩子,不现实,也没有时效。这甚至成为许多农村小孩在性格形成方面  相似文献   

10.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自觉不自觉地都被卷入竞争的潮流中.为了工作和生活,他们没有太多的精力去抚养自己的孩子,所以照看独生子女的重担自然而然就落在了孩子的爷爷、奶奶和姥爷、姥姥身上. 但是,面对祖辈教育下一代的种种教育现象,真的不敢让人盲目乐观.  相似文献   

11.
张敬芳 《科学咨询》2009,(14):11-11
现在让老师们最头痛的的不是抓学生的成绩,而是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老师们都这样叹道:现在的学生真是越来越难管了!教育是一门艺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多点耐心,爱心,关心.  相似文献   

12.
都说宝宝是父母爱情的结晶,许多父母为了让孩子能获得一个好彩头,总是对怀孕时机特别挑剔,什么"金猪宝宝"、 "奥运宝宝", "世博宝宝"……几乎没有一个不是和喜庆的事情挂钩的,即使等也要等到一个好时机.但是在200g年却出现了一个例外--"危机宝宝",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什么好兆头.  相似文献   

13.
现在的许多学生自我意识太强,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根本不识恩、不知恩,也不会感恩和报恩,更不愿施恩;没有追求,缺乏理想,更缺乏远大的、崇高的理想。其实,这些都是因为人性化教育的缺失。针对现状,我们开展了一次以理想和感恩为主题的  相似文献   

14.
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都存在后进生。对老师来说,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都是避不开的话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后进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了。这主要是因为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娇生惯养了,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学习上不肯吃苦,遇到问题总是绕道行。另一方面我们的学生也受到了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诸如社会玩风太盛,读书无用论等的影响。在诸多的因素影响下,现在的学生学习风气也就越来越差了。后进生也就在不断地增加。  相似文献   

15.
教育革命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最需要的是创新,然而中国学生最缺乏的也是创新,中国学校最不能容忍的也是创新。妨碍中国人创新的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这种并不科学的理念和做法。中国的教育人们对它的批判是严厉全面尖锐的,但并不一定是深刻的。就像孩子发烧,任何人一摸其脑袋就知道孩子病了,也能说出一些分析和责怪的话来,但是对于其真实病因尤其是如何治疗却不是一般人所能说出的了。这就是经验与科学的区别。我对中国的教育批判严厉。概括地说:它用最繁琐的内容最专制的形式最高昂的代价让人学了许多(不能说全部)最没用的东西———正所谓“真传一张纸,假传万卷书…  相似文献   

16.
“我送到你们身边的孩子都是一样的聪明可爱,只不过每个孩子的特点不同罢了,他们每个人的潜能都足以使他们成为社会的骄傲。但是后来呢,你们之中的人,有的悉心去培养,像照料一粒麦种;有的却渐渐失去了耐心,不再去寻求教育孩子的方法,反而粗暴、简单地对待孩子,以致孩子越来越愚钝,甚至走上歧途。”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劳动技术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一方面,劳动技术教育充分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另一方面,在新的课程结构中,如何落实劳动技术教育,已是摆在广大基础教育工作者面前十分迫切的问题。现在的家庭成员劳动观念差,认为“劳动技术活儿”是那些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家人和他们的孩子的事,多数家长认为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而不是劳动。在现代教育中,怎样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的完美结合,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探索。苏霍姆林斯基曾明确指出,劳动以外的教育和没有劳动的教育是不存在也不可能存在的。他认为,如果一个学生在十年教育中脱离劳动,脱离生活,没有劳动技能,没有做好生活准备,没有劳动情感,精神空虚,无论从社会对青年一代的需要来说,还是对青少年的自身发展来说都是一种失败。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实实在在地参加劳动,不走形式、不摆样子,并积极引导学生在劳动中认识劳动,培养正确的劳动观,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最具实效性的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18.
教育必须要解决怎么样让每一个人都拥有自信这个问题。教育说到底,就是让每个孩子体验成功的过程,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意念和力量。学生一定有潜在的优点,老师一定要去发掘学生的优点。学生的点滴进步也具有激励价值,教师应给学生多制造表现优点的机会。让每个孩子都找到成功的感觉。本文试从用鼓励性评语让学生找到成功的感觉让学生找到学习充满乐趣的感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信四方面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近日,原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表示,现在几乎没有市委书记、市长与县委书记、县长的孩子上职业院校。职教简直成了"平民教育"的代名词。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与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2012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农村户籍学生占到在校生总数的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包括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信息对人们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过的桥比你走的路多,吃的盐比你吃的米多”,这种靠年龄和经验来取得信息优势的传统正在受到严重挑战。小学后期的学生,年龄在十一、二岁,身体的逐渐发育、信息的不断累积,也正在促使他们心理上发生巨大变化。这个阶段孩子的教育成为很多老师和家长朋友的一大烦恼,大家都觉得学生在这个阶段最难教育,也最容易出偏差。那么,如何做好小学后期这个特定阶段孩子的教育工作呢?我认为首先要认识孩子,然后“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