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究和理解古代散文的艺术精神和独特文化内涵,可以从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审美意识的渗透中找寻其内在话语以及不同的原型话语对散文创作的潜在导引或召唤。本文试图从古代文化的“道”、“物”等原型话语在古代散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精神内涵和审美艺术精神特征等方面作一些分析和论述。  相似文献   

2.
散文创作 ,要不要有意境 ,这是颇有争议的问题。本文立足散文本体 ,从文学创作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 ,认为散文意境创造自有存在的合理性 ;散文意境创造与诗意境创造是相通的 ;散文意境创造在于创造一个“层深”的艺术空间。  相似文献   

3.
自然地理环境作为一种客观因素,对作家及其文学创作有着潜移默化而又深远持久的影响。故乡的河流孕育着李汉荣的文学灵魂,使他形成了温柔敦厚的气质秉性、上善若水的文化人格与清新秀丽、阴柔灵性的审美个性。这些河流也滋养着李汉荣的艺术创造,影响了他散文的创作题材、写作主题、写作手法和创作风格,使他在散文中建构起一个水汽氤氲的河流世界。通过细致考察河流对李汉荣及其散文创作的影响,有助于深入揭示自然地理环境与作家及其文学创作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中国艺术散文而言,唐宋并不是高潮期,作品也没有达到至高境界。唐宋只是艺术散文成型期。唐宋艺术散文各有优长和不足。唐代艺术散文的特点是:情感的个性化和深邃性;寄情怀于实用文体;情与景结合,意与境融汇;语言以散为主,杂以骄语;重于载道,理念性强。宋代艺术散文的特点是:创作主体基本形成;以自然平远为主调的形式美确立;审美鉴赏的愉悦功能有所凸显;有冗繁的议论和明显的“做”文之迹。  相似文献   

5.
五四新文学运动赋予散文以审美特征 ,使之成为与小说、诗歌、戏剧相并列的文学创作体裁之一。但受古代散文根深蒂固的影响和一些散文创作理论的规范 ,其审美特征曾一度有所削弱。文学散文跟小说、诗歌、戏剧相比较 ,其叙事、抒情应建立在对生活感受的精确把握上 ,要写出作者的性情和品格 ,要避免想象的程式化和结构的凝固化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审视我国散文创作的鲜明特色,提出辞意美是散文艺术的生命力所在。散文辞意美要求情真,理显,辞美,散文创作应有作家自己的个性风格,结合古今散文佳作,分析借助叙述抒情,借助描写抒情,借助议论抒情等几种类型的散文创作辞意美的艺术审美境界。  相似文献   

7.
吴欢章先生从事散文研究,从最初的创作论开始,即显示出对散文艺术的审美特征的关注。而在后来的各种学术文章中,他更是自觉地探求散文艺术的特殊规律。通过对“散文”(“美文”)概念的清理和对“经典”散文命题的重新阐释,他一直为散文文体意识的确立做着不懈的努力,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8.
冯伟林与余秋雨的散文在题材选择、主题表现、艺术构思、语体风格等方面都存在诸多对比性差异,这些差异集中到一点,就是散文的"政治话语"与散文的"文化话语"的差异。这些差异与创作主体的官员身份和文化学者身份密切相关。可见,作家的主体精神是其文体风格形成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人类社会的变化,导致了艺术散文原有表现形式与作家的表现欲望及读者的审美需求产生严重错位。人为地把“篇幅短小”作为艺术散文的注脚,规定它只宜短不宜长,只会制约艺术散文的发展。艺术散文原有的形式已无法适应当今时代和人类的需求。系列散文挣脱了原有表现形式的束缚,扩大了作品的“内存”,增加了信息量,拓展了表现思想感情的深度和广度,弥补了短篇的不足。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张恨水散文创作情况的全面统计及分类分析,指出其散文创作应如小说创作一样,受到学界应有的重视。从广义散文与狭义散文创作等方面,总结了张恨水散文创作的成就,尤其以艺术散文《山窗小品》为代表,阐释了其冲淡闲适、注重趣味而又言之有物的艺术风格与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的文学创作当以其散文成就最大,而又以写景最为突出。他以自然为出发点,调动各种语言表现手段,融绘画艺术于景物描写之中,使景物描写与内心情感融为一体,把读者带入了如中国山水画一般丰满、自由、宽泛的意境中,使他的作品呈现出气韵与静谧、惬意与新奇、率真与谐和,达到自然和谐与人性自由相统一,蕴含了巨大的生态审美空间。  相似文献   

12.
针对文学评论界对杨朔散文创作提出的质疑问题,采用艺术审美分析与具体作品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杨朔散文所具有的诗的意境美、结构美和语言美,从而得出了杨朔散文具有长久艺术美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3.
杨盛龙是当代土家族著名散文作家,他创作的民族风情散文不仅以描写各少数民族的民族地域风情、挖掘各民族文化精神而凸显民族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内涵,而且以绘画美和意境美、诗歌美和小说美、象征美和哲理美等多种审美品格显示自己散文艺术的独特个性,并在一定程度上为丰富散文艺术表现技巧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大散文"与"艺术散文"是当前散文领域中颇有影响的两大理论主张,它们的观点大相径庭。虽然如此,它们却也有相通之处,即它们都重视散文的艺术魅力。它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中优劣参半,为了共同的目标,它们理应并存,相互之间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15.
《诗文自警》辑佚十五则,系统地反映了元好问的散文审美理论。儒家的“中和”思想是元好问散文审美理论的基石,“不随人后,自成一家”是元好问散文审美的创新追求。在立意与遣辞的关系上,元好问凸显“意”的表达。同时他运用辩证的思维方法,处理散文写作艺术技巧问题,提出许多精辟见解,表达独到的散文审美接受理论。  相似文献   

16.
朱自清散文在人物描写中所建立的“忧郁感伤”的艺术品格 ,体现了一种新的文学观念和审美情趣 ,它与其他形式的散文也有显著不同 :一是减弱故事叙述的完整曲折 ,强化作者对人物灵魂和命运的认知感受 ,使作者成为人物遭遇的代言人 ,留下人物未来拯救的意义空白。二是在散文创作中以小说体式的一定眼光、感受、心理描写人物事物 ,提倡削弱对人物的全知权 ,只缩小视角范围地客观描写 ,并追求“平中见奇”的艺术效果。三是在创作中共同布置一种“忧郁感伤”意识作为这一类型散文的艺术特质 ,并把“注情于人、融情于事”作为这一类型散文最重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提出“当代彝文散文”的基本概念 ,进而分析当代彝文散文创作的话语方式和艺术特征 ,认为当代彝文散文创作以其风格的多样化展示着各自特有的魅力 ,但也有政治的教化色彩和模式化的倾向。只有着力构建当代彝文散文理论 ,才能引导彝文散文步入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进程  相似文献   

18.
现代散文,恰如文学宝库中一颗颗璀璨的宝石、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真可谓五光十色千奇百巧了。无数作者匠心苦运的构思,赋予了散文这种文学样式以生命和魅力。构思是一切文学创作的基础,对于散文来说,则尤其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是由于构思的精巧、表现的艺术,才使散文从一般的实用文章中分离出来,进入了文学艺术的殿堂。所以散文的创作者,无一不在构思上苦下功夫。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典艺术散文语言视听美的英译是散文英译研究的重要课题.探讨艺术散文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发掘视听形式美所承载的意义,研究汉英语言中具有相似美学效果的语言趋美手段,分析英语读者对散文语言形式美的审美期待是古典艺术散文视听美英译研究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古典艺术散文视听形式美的英译原则有助于古典艺术散文的英译研究和实践.  相似文献   

20.
以 90年代的散文文坛为参照 ,对世纪末女性散文的总体走势作出反思与评价 ,认为“小女子散文”的盛行一时与散文文体的急需规范有关 ,而女性散文的“不谈爱情”则体现了文学趋时媚俗的“世纪末”心态 ,进而得出结语 :市场诱导是世纪末女性文学创作的深刻危机所在 ,散文 (女性散文 )唯有直抵人性深处 ,重塑现代人格与精神 ,才能真正担当起拯救人类灵魂的使命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