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及其人权卫士们由于用抽象的、孤立的和片面的观点看待人权,因而也就必然地否认人权和国家主权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国家主权高于人权以及人权必然从属于国家主权的基本政治观点。对此,他们把人权和国家主权对立起来,只承认人权,否认国家主权,否认国家主权对人权的支配地位和主导作用,甚至极力鼓吹“人权高于主权”、“人权无国界”以及“人权问题不再被认为本质上属于国内管辖的事项”,并扬言“国际社会”“有权进人一国境内去保护人权和解放灾难”。在回答和批驳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及其人权卫士们的这些谬论时…  相似文献   

2.
正义的耳朵     
嘴和耳朵嘴问耳朵:“你为什么要长两只?”耳朵回答:“因为我要多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嘴又问耳朵:“那你干吗要长在脸的两侧呢?”耳朵回答:“因为我不能偏听偏信。”  相似文献   

3.
《狐雕》是首部带有盐城“史记”色彩的长篇小说,它聚焦于“狐狸精”、“海蛮子”、“爬灰公”、“迂夫子”等各种符号性特征,描述了江苏盐城百年历史中不同性格的人物形象和独特命运。时代、环境、个性与人物命运相互交融,组成了20世纪盐城地方史最真实的人性图景。  相似文献   

4.
德里达在《马克思的幽灵》中认为,“冷战”结束后,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因为自此形成的“新世界秩序”“债务国家”是导致存在“人权祸害”的原因。为了解决人权问题,德里达将希望寄予建立一种“新国际”,但直至目前为止,“人权祸害”仍然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国际共识之后,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减轻一些“人权祸害”的,因为构建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以使德里达憧憬的“新国际”成为现实、实体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本文力主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可以被称为“商赋人权论”(即人权是由市场经济派生出的社会上层建筑体系)和“人权悖论”(即人权固有内在矛盾,它不可以被作为最高尺度)。本文从这种“人权两论”出发,对于我国近年人权实质研究的一系列著述和观点进行了扫描,批评了悖离“人权两论”的一些见解,其中包括从人性导出人权的思路,以及“人权源于实践”的理论、“人权是社会关系”等见解。  相似文献   

6.
人权与主权关系理论在不断演变,从开始的“主权高于人权论”转变为“人权高于主权论”,再发展至“人权和主权平等保护论”,都对人权的保护制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权保护也逐渐由单一的国内保护上升为复合的国内和国际双重保护。中国在坚持“人权与主权平等保护”的理论基础上,实施人权双重保护制度,并积极进行完善,从而促进人权国内保护和国际保护的协调发展和良好运行。  相似文献   

7.
囚犯享有人权是囚犯主体资格的内在表征。囚犯作为人类成员享有人权:人权是一个“人”仅仅因为他是“人”便应当享有的权利,具有无条件性与绝对性;囚犯作为社会成员享有人权:人权产生并存在于社会之中,犯罪人作为社会中的犯罪人,享有基于社会成员的身份而享有基本人权;囚犯作为国家成员享有人权:囚犯虽受刑事处罚,但公民资格并未被剥夺,享有基于公民资格而应享有的宪法和法律所规定的权利。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人权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权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本文着重阐明:“解放个性”是毛泽东人权思想的基本前提。一方面,“解放个性是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争取“几万万人民的个性发展”,是无产阶级人权的基本目标。强调广大人民群众有“同等的人权”,争取和维护民族的自决权和发展权,是毛泽东人权思想的核心。在国内,他肯定广大人民有“同等的人权”;各兄弟民族充分享有民族平等与民族自决为基础的民族的人权。在国际,他主张国家不分大小,一律平等;他的“三个世界”理论,为争取与维护广大发展中国家的人权作出了贡献。主张实行革命人道主义,是毛泽东人权思想的新拓展。对广大人民“施大仁政”;平等待人,“尊重别人”,“救死扶伤;在对敌改造和统战工作中行人道,给“出路”,反映出毛泽东维护和发展人权的真实立场。  相似文献   

9.
焦大新议     
曹雪芹《红楼梦》中的焦大,虽然着墨不多,所占篇幅极小,但由于他一通特殊的骂以及这骂在全书情节结构中的重要作用,因此比较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着很不一致的看法。清人陈其泰说:“焦大义仆,深忿其主行为,借端发作,将酒盖面,非真醉也。”“义仆”自然是可嘉可奖的了,然而辛亥革命后出现的评点家王伯沆却认为焦大“以家奴攻许家  相似文献   

10.
人权派活跃于1929-1931年的中国政治舞台上.人权派是上层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与蒋介石法西斯独裁矛盾的产物.由于他们公开主张保障人权,制定约法;实行“民主政治”,发起“人权运动”,“人权派”因而得名.“人权派”的世界观是资产阶级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他们所提出以自由平等为核心的人权要求,没有超出资本主义范围,和中国共产党的无产阶级人权观是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权观.本文试图比较两者区别,在比较中鉴别是非,认清人权派对人权追求既有其进步的历史意义,又存在着历史局限性,进而揭示中国共产党追求人权胜利的必然性.1927年…  相似文献   

11.
“人权派”从功用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思想言论自由之于个人与社会的价值,指出作为人权的思想言论自由就是批评政府及现政权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的自由,认为这项人权应“绝对不受法律的限制”,“绝对不受何种干涉”。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人权派关于思想言论自由的主张,充分肯定其积极的现实的意义,同时,文章也从分析思想自由(享有的人权、人身人格权)与言论自由(行使的人权、政治权利与自由)的不同性质入手,指出了人权派关于二者均属“绝对自由”的结论的局限性、片面性。  相似文献   

12.
人权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把资产阶级人权绝对化、神圣化,当做“不可逾越”的教条,是违背社会生活和人类思想发展的辩证法的。近代中国人权运动的历史经验表明,只有超越西方资产阶级人权的局限,中国人民才能赢得人权;“超越”是中国人权运动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人权理论、纲领、摸式等方面,全面超越了资产阶级,赢得了中国人权史上的最高成就,并继续朝着实现充分人权的崇高目标前进。  相似文献   

13.
积雪草 《社区》2012,(21):43-43
“穷养儿,富养女”是一句颇有争议的老话,旧时的“穷养儿”是指穷人家最好能生养儿子,因为男孩子皮实,能吃苦,能干活,能养家。富人家最好能生养女儿,因为女孩子娇贵,像柔弱的花草,需要精心侍弄和浇灌。  相似文献   

14.
老来跳级     
就像市场经济从来就不是资本主义的专利一样,人权观也决非“舶来品”。我国古代思想家孟子的民本思想,就较系统地阐述了对人权的尊重和维护,并对近代西方人权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以往过多强调阶级斗争的日子里.“人权”二字被讳莫如深,尤其是“文革”中肆意践踏人权,以致把人权彻底拱手让给了西方政客,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性善论”,倡导“民本”和“仁政”思想,强调平等与和平。孙中山先生提出了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但是,由于中国在历史上缺乏作为法律权利主体的个人和集团,缺乏对人权概念的现实要求,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和谐”,中国传统文化中没有人权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利于人权健康发展的意识和思想,如“和谐”观念、“仁政”和“民本”思想以及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中的人权思想,应该加以坚持。同时,从发展人权的角度看,应从平衡权利和义务、弘扬法治精神和提倡现实主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加以创新  相似文献   

16.
武洁 《社区》2008,(15):4-4
“狗公园”本月正式亮相香港,狗主人们可以光明正大地到公园遛狗。据悉,香港还将陆续启用多个“狗公园”。一些养狗人士也开始呼吁在深圳设立“狗公园”,可以兼顾养狗人士和非养狗人士的利益。“狗公园”还没影儿,却传来了社区公园禁止遛狗的消息:首部《社区公园管理维护技术规范》近日通过专家鉴定,其中明确规定,禁止携带猫、狗等宠物进入社区公园。有人认为,《深圳市养犬管理条例))早就规定禁止犬只进入公园、社区健身场所、候车厅、影剧院等公共场所,但在公园遛狗的市民并不少见。(《深圳商报》4月2日)  相似文献   

17.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道德伦理虽然没有直接出现过“人权”的概念,但它的内容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权理念。儒家主张的“仁爱”思想就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朴素的人权思想,其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与现代国际人权运动的法哲学内涵相一致,显示了儒家伦理人权理念的先进性和进步性。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人权理论和人权法律,尤其是资产阶级古典人权理论——“天赋人权”思想及其规范化、法制化,揭示其本质,以反对西方国家的人权外交和人权攻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国内出版了一些关于人权的书籍,发表了一些研究人权的文章,这是人权研究领域在我国出现的新气象。惟这些书籍和文章仍视“天赋人权”为资产阶级学说加以反对,至今尚无人敢于对此禁区进行研究,亦无有关文章发表,此实为人仅研究领域之憾事。本文试作探索。 一、“天赋人权说”之缘起 “天赋人权”即Natural Rights,直译是“自然权利”,以前的中国人按本国习惯译作“天赋人权”。“自然权利”为荷兰法学家和人文主义者格老秀斯(Grotius,Hugo,1583—1645)所创用,他同时对人权也作了某些解释,因此后来的法学家们公认格老秀斯是“天赋人权说”的创始人。被列为创始人之列的还有英国学者托马斯·霍布士(Hobbes,Thoms,1588  相似文献   

20.
    
有人把“品”看得很复杂,依我看,很简单:“品”,是嘴干的事。 “品茶”,“品酒”等等,这些跟“品”有关的,都能和嘴挂上钩。单从字形上讲,“品”就是一叠摞在一起的“口”。[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